柏杨的散文

2016-12-02

柏杨的思想是光明的,或是偏激的。但从他所作书籍之书名 丑陋的中国人 看来,柏杨是一个可悲、可笑的人,虽然他文笔颇好。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柏杨的纪念文章

美丽的柏杨

柏杨离去的时候,我正从上海飞往深圳。

得知这个消息,则已是在第二天的报纸上:四月二十九日凌晨,台湾知名作家柏杨病逝,享年八十九岁。这已经是高寿了,因而我并没有感到可惜,也不会悲伤,毕竟人都是要离去的。不过作为一名作家,晚走总比早走要好,好在他的影响力并没有因为他生命的消失而消失。

中国人中,不认识柏杨的不多,因为他的《丑陋的中国人》。也奇怪了,集体被他骂了,反而还记得他,甚至怀念他,看来中国人还是宽容的。其实柏杨的作品有许多许多,可以用“著作等身”来形容,但人们好象只记得他的《丑陋的中国人》,包括我在内,除了曾翻看过《中国人史纲》外,对他的其它作品几乎一无所知。

《丑陋的中国人》传到我耳朵里的时候,我正在读初中,那时的我阅读量极有限,也根本没有机会见到这本书。但就是这个书名,便让我对它刮目相看,居然有人敢骂勤劳勇敢善良的中国人“丑陋”,简直是吃了豹子胆,有种!从此,我便记住“丑陋的中国人”以及柏杨这个名字。我相信,许多人与柏杨的“相识”,都是类似这样开始的。

直到上大学,我才认认真真的将《丑陋的中国人》读完。书里说的什么已经记不太清了,也已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柏杨敢说真话、敢于揭丑的勇气和精神。不能说他说的全有道理,但他说的大部分还是切中了中国人的要害,这也便是为什么我们依然能够“原谅”柏杨的缘故。如果换成哪个外国人来写“丑陋的中国人”,估计在当时会被定性为“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疯狂进攻!”

后来参加了工作,我又专门买了一本《丑陋的中国人》,因为它就像是一本中国人必备的“工具书”,是我们值得也应该拥有的。借此,我又非常真诚地又通读了一遍,并悉心收藏之,现在它还躺在我的书柜里,时刻“警示”着我。我想,中国人的许多“丑陋”是有目共睹的,而且根深蒂固,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里消除,但我个人可以以此为戒,尽量告诫自己不要那么“丑陋”。

前些日子,我还读了《中国人的德行》,是一位老外写的。我觉得它与《丑陋的中国人》有殊途同归之妙,虽然二者角度不同,记述的内容也不同,但剖析中国人的“丑陋”与“德行”还是十分相似的,它是送给中国人的两面镜子,一面是古铜镜,一面是西洋镜。为此,我还写了一篇《德行是个什么东西》的文章,就像今天写《美丽的柏杨》一样。

柏杨对中国文化和人性的揭批,是不留情面的。“呜呼,由于对权势入骨的崇拜,中国同胞是把权势放在第一位,而把伦理放到第二位的”、“嗟夫,‘真’在历史文件中是没有地位的”、“有学问的人对天下万事都不惊者,历史上皆可找出模子故也”、“中国人最大的悲哀,在于百分之九十九的精力都得用到窝里斗上”、“在酱缸里,只有愚且鲁的人有前途,稍微有思想见解骨气才能的人,便只合有数不尽的灾难”、“中华民族最大的危机在于做坏事的人多,而肯说直话的人太少。”

也许柏杨真的有些偏激,但正是因为“中庸”的中国人太多,柏杨看不惯了,才说出如此惊世骇俗的话语来。敢于较真、敢于揭丑、敢于讥讽,这便是柏杨的风格。他的一句自勉“不为君王唱赞美歌,只为苍生说人话”,成为他独立人格的真实写照,也是留给当代“公共知识分子”的一笔精神财富。说人话看似不难,其实也没那么容易。

早在柏杨去世前,台湾的马英九曾一首度拜访柏杨,柏特别向马强调,希望他身边有“魏征”型的人物。其实柏杨何尝不是魏征,甚至他比魏征对中国人的影响还要广泛而深远,他不是某个人的魏征,而是全中国人的魏征,是所有“丑陋”的中国人心里的魏征。

柏杨是美丽的,因为他敢于揭露中国人的“丑陋”。其实,所有敢说真话的人,都是美丽的。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