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律教育研究论文范文_关于法律教育探讨的论文

2017-03-09

法律教育是近年来法学研究中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主要是随着经济建设的转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目标的确定,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法律教育面临改革的趋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法律教育研究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法律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篇一

《 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探讨 》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引领下,我国开启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高校作为创新创业主阵地,承担着培养学生创业的重担。然而,多数民办高校忽视了创业法律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大学生创业面临法律问题和风险。因此,文章认为高校应针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法律教育教学,丰富其创业法律知识,提升其创业法律意识,规避其创业法律风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高校创业就业。

关键词:新常态;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步入了新常态。经济的新常态营造了有利的创新创业市场环境。高校是国家创新创业人才重要培养基地。然而,我国创业教育起步晚、经验少,创业教育在当前的实践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缺失便是诸多问题中的一个。而且,民办高校学生的创业就业竞争力事实上明显弱于重点高校和一些普通院校,加上自身资金、师资等方面的不足,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尤为薄弱。民办大学生创业法律知识储备不够,法律意识淡薄,法律能力不足,这给创业增加了诸多困难与风险,甚至造成创业者或企业面对被追究法律责任的处境。因此,做好民办高校创业法律教育,使创业学生了解国家创业政策,熟悉法律知识,增强创业法律意识,对实现依法创业意义重大。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民办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时,忽略或者轻视了创业法律教育在创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有关创业的法律知识空缺或很少涉及,尤其是多半非法学专业学生创业法律常识贫乏。知识的缺乏成为了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阻碍。所以,民办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应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法律教育,这是创业成功的重要抓手。

(一)有助于丰富创业基础知识

大学生创业要掌握扎实的基本知识,如创业计划书、市场调查、税收政策等。成功的创业者应具有充足的专业基础知识,突出的社交能力和应对复杂问题的办法。这些有的源于课本,但更多的是平时的积累。法律是大学生创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知法、守法,并依法保护自身正当权益的创业者,才能提高其创业的成功度。

(二)有助于提升创业法律意识

大学生通过学习创业法律基础知识,熟知与掌握创业法律法规与政策,具备较好的法律能力,在创业过程中,运用法律思维方法参与创业活动,将对创业法律知识的理解转化为创业法律意识。这种法律意识能够较好地指导大学生的创业行为。

(三)有助于管控创业法律风险

创业是在法律范围内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法治社会里,法律风险可能出现在学生创业的任何时期,如:合同风险、劳动关系风险、知识产权风险及税收风险等。因此,有效的创业法律教育能够使大学生高效掌控创业风险。

(四)有助于最终实现依法创业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时刻受到法律规则的调整、指引、约束和保护。大学生创业实则也是一个法律行为,自然会享有法律权利并承担法律义务。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势必遇到诸多法律问题,这就要求创业者必须在准备创业时通过创业法律教育掌握相关创业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在进入市场时知法、用法,实现依法创业。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现状与问题

因我国民办高校发展较晚,创业教育起步也晚,导致民办高校的创业教育经验底蕴还不足,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和公办院校的支持力度,至今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和模式。在“创业法律教育”方面,很多民办高校不重视创业法律教育,甚至没有专门的创业法律课程或内容。少数开设了就业创业指导课的民办高校,其课程体系也并不完备,创业法律教育未能得到很好开展,或者已开的创业法律教育课是以教师对基本法律知识的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这对实践性要求较高的创业活动来说,无疑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目前,创业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创业法律知识不足

大学生创业者对法律及国家政策的熟知度和操作性较弱,不会充分有效利用国家在税收、融资、培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另外,大学生在创业期间因法律知识缺乏,运用法律知识维权的能力有待加强,大学生创业者在经营企业过程中遇到与相关方当事人的矛盾或纠纷时,不善于协商调解或利用法律处理争议,以维护其正当权益。

(二)创业法律意识淡薄

民办高校大学生因创业法律意识贫乏,致使其创业常“走弯路”,创业成功率较低。创业法律知识储备不足导致大学生创业法律意识薄弱,遇到棘手问题,不知如何运用法律手段避免创业风险。当前民办院校鼓励和扶持学生创业多体现在项目的申报、审批,计划书的制作等环节上,忽视了学生创业法律意识的培养,学生创业前缺乏必须的法律意识和规避法律风险的应急方案。

(三)创业法律课程缺乏

我国民办高校创业教育课仍在探索时期,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课程指标体系,更没有将创业法律基础课纳入该体系。通常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或者就业指导课中,涉及创业教育的一些内容。这两门课往往开设时间短(一般仅开设一个学期),课时少(通常每两周才上一次课),很少涉及与创业有关的法律知识。纵然高校开设有公共课,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也不是专门针对学生创业开设的,所学内容与创业缺少关联性。甚至法学专业的学生在系统法律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也很少有老师专门或串讲与创业有关的法律知识或案例。学期临近结束,一切以考试为目的,突击复习,疲于应付。这些导致创业法律教育缺乏,于是在普及创业者的法律知识,增强创业者的法律意识,提升创业者的法律素养,锻炼创业者的法律能力方面造成了一定影响。

(四)创业法律教育师资不足

高校创业法律教学要求讲课人员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硕的创业实践经历。然而,当前我国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现有师资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背景庞杂,多由高校行政人员或学生管理人员兼任,法律知识不精,实践教学经验不足,无法有效完成创业法律知识的系统讲授,不能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难以充分理解、运用法律和指导学生养成法律思维,不利于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和提高。

三、完善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建议

创业法律教育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各民办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创业法律教育,通过开设创业法律基础课,培养和提升创业综合素养,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从而降低创业风险,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一)加快完善创业法律教育师资队伍结构

针对目前民办高校创业法律教育教师队伍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各高校应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法律素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由熟悉相关法律事务和企业创业运作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同时,学校应广泛招募由优秀创业者、企业家、校友和企业法律顾问组成的就业创业导师团队,充分发挥导师在指导大学生创业中的作用。教师主要传授相关法律知识;导师重点介绍创业运作、规制和救济等方面,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创业意愿强烈的大学生或创业团队,有学校或导师联络相关企业进行实习,或开展网络实训及模拟企业管理,学以致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开设创业法律基础课

随着我国立法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政府对创业的大力支持,有关创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会越来越多,大学生不可能了解所有的法律法规,因此,可结合创业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学习一些重要的法律知识,通常包括商事组织法、商事主体行为及其规制法、解决商事争议的法律等。

1.商事组织法。大学生创业的首要问题是选择何种企业组织形式。依据《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和《公司法》,按照出资人的责任承担形式的不同,现代的企业组织形式可分为三种: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这三部法律对企业的成立条件、程序、出资人责任形式、资金要求、风险程度、企业的经营管等方面规定了不同的内容。这需要创业者对企业法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便于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企业组织形式。

2.商事主体行为及其规制法。企业创办后都需要依法与其他商事主体进行交易活动,就必须对商事主体行为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国家宏观调控法、市场管理法、知识产权法等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其主要涉及民法、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著作权法、商标权法、专利法等。在此《合同法》显得尤其重要,因为每一次交易几乎都通过合同来完成,故大学生创业者应熟悉合同的要约与承诺,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等,借助合同控制风险,确保企业规范经营,规避法律责任,保障自身权益。

3.解决商事纠纷的法律。在创办和经营企业过程中,往往会与经销商、消费者等各种利益主体产生争议或纠纷,熟悉不同的法律救济途径,可以使大学生创业者在订立合同之初或纠纷发生后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纠纷解决方式。这主要涉及《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等。此外,在劳资双方发生劳动争议时,则需通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加以解决。可见,与创业有关的法律知识涉及面广,内容繁多,开设创业法律教育课很有必要,对于准备创业的大学生而言,了解和熟悉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知识势在必行。

(三)增强大学生创业法律意识

创业法律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与提升法律意识,使创业大学生能够做到知法、守法,遵守市场交易规则,尊重交易习惯。民办高校通过创业法律基础课传授学生创业法律知识,通过开展创业法律校园宣传、开展创业法治讲座与知识竞赛等形式推进创业法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内心深处认同法律,信仰法律,具有创业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处处依法办事,运用合法手段经营企业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断提升大学生创业者的法律意识。

四、结语

在国家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之际,很多民办高校学生走上了引导学生创业之路。民办高校的创业观,决定了其创业法律教育的力度。据此,高校应担起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重担,提升其创业能力,促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对调整经济结构的贡献度,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关于法律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篇二

《 我国法律教育改革探讨 》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教育事业也在不断革新和深化,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法制教育开始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法律教育的重要性开始被人们认可和重视。但是我国在法律教育改革体系上还存在许多问题,理论教育较完善,但是与实际生活剥离问题较严重,这阻碍了中国法律教育的革新。本文通过对于中国法律教育的改革意义出发,分析当前在革新中出现的一些列问题,最后提出相应解救方案。

关键词:中国;法律教育;改革;措施;意义;学生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理论,而是一直借鉴前苏联的法律制度,这种借鉴不能完全融合到我国的发展体制中去,存在着许多弊端和漏洞,无法满足我国的国情和国民的需求。我国经济多年来一直迅猛的发展,人们的教育水平也随之得到了提高,此时一个问题出现在人们眼前,那就是法律教育革新问题,我们的生产生活逐渐出现短板,人们的法律意识薄弱,此时建立一套完善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律制度成了当务之急。

一、现今社会中国法律教育改革的意义

(一)弘扬法律教育的优良传统

我们所处在的环境在不断的变化,每一个不同的时期都有自己的发展趋势和需求所需,为了满足人们的生产发展需求,法律教育问题也在不断的完善。但是无论在什么程度的改变中,都有一个核心的价值观未曾改变,我们历代所衍生的优良传统仍旧被传承和发展。

(二)体现法律教育的依据价值

法律的存在就是为了稳定社会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良好的法律体系和教育理念有利于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形成。法律教育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是规范人们行为的依据和参考。

(三)发扬法律教育的时代使命感

法律教育无论社会怎样变迁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法律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法律教育让人们能够明确的知晓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正确性,可以有效的约束人们的行为,法律教育对于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够和实际有效的结合,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有效的指导作用。法律不仅仅是一个摆设,而是一个忠诚的卫士,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不仅仅是理论上的传播还是一种思想的变革,通过和实践良好的结合,让大家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能够遵纪守法,共通创造和谐社会。

二、当前社会中国法律教育改革所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意识的缺失

我国长期的受着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于许多文化的推进都有着一定的停滞。在学校法律教育并不受到重视,紧紧是采用填鸭式教育模式,枯燥的理论知识没有和实际生活得到有效的结合。这种无聊的上课模式,无法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课堂效果十分不好,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被抹杀,学生的法律意识薄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二)薄弱的师资力量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上,他们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并且在生活中运用学习到的知识。但是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单一,照本宣科,进行一个简单的理论教学。学生只是一个接收者,只是得到了一个理论上的学习,这种方法不易被理解,没有深入学生的心里,不能使教育得到一定成效。而且作为学生的启蒙者,教师本身的创新意识的薄弱,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三)专业设置细致

我国当下的教育制度是让学生精细的学习一门知识,将法律专业精细到很多学科,这样就会导致很多学习变得重读,浪费了很多的学习时间,甚至还有某些学校受到利益的驱使,通过扩招的手段来获取利益,这些不理性的行为在人力和物力上形成了大大的浪费,阻碍着学校和学生的长久发展。

(四)考核机制上的不足

通过考核学生成绩来考核老师的教学水平,这种方法被普遍使用,这就使得学生产生一种实践没有理论有用的想法,久而久之培养出一堆高分低能的学生,这些学生为了能在考试中得到较好成绩,就会死记硬背,不去思考,仅仅从老师教授的知识层面来解答问题,使学生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思考实践能力大大低下。

(五)法律教育脱离法律职业

在学生进行就业的时候会发生一些问题,这是因为法律教育和法律职业没有进行有机的结合,脱离实际的教育让学生的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三、我国法律教育改革的措施

(一)把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

良好的思想可以决定人们的行动能力,我国的法律教育的理论知识要与法律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法律教育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和向人们普及法律知识,这样才能有利于人们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二)丰富的教学手段

有意思的教学方法,更能被人们所接受并且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无聊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方法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导致课程不能有效的进行。所以教师在法律教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热点,让学生在生活和娱乐环境下学习到知识。有了一个话题点,有利于学生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更便于法律知识的学习。在教授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要轻易否定学生提出的思想和观点,要寻找一个积极的可取的地方,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样也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在考核的时候也要理论结合实践,不能有太大的偏差,运用实际的案例,使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能有所提高。

(三)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教师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如果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就会事半功倍。教师一定要在闲暇的时候丰富巩固自己的基本功,研究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总结经验互相交流学习,不断完善。学校要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这样有利于督促教师,让教师有动力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把法律教育和法律职业进行有机的结合

法律教育要和法律的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沟通交流,根据部门的所需,定向的培养出一些适合法律专业的人才,提供一些便捷的机会,通过这一激励手段,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积极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学习是最有效的,它不再是课本上的知识,而是自己亲身实际发生的事情,更能够快速的接受和吸收,从而能有更长远的发展。

四、结语

我国的法律教育问题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应该从基本的教育观念开始就进行一定的完善,培养有效的高素质人才,制定正确的大方向,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实践,来进行有效的改革,让我国的法律教育体系能够有更大的进步,实现科教兴国的理论和依法治国的发展战略。从而促进我国更上一个台阶。

作者:李春华 单位:辽源市司法局干部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1]刘丽.试论当下中国法律教育改革的启示[J].东方企业文化,2014(21).

[2]魏琼.兼议对当下中国法律教育改革的启示[J].中国法学:文摘,2010.

[3]郑博旺.中国公民法律意识嬗变的途径及启示[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4):103-107.

[4]吕立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分析和展望[J].中国法律评论,2015.2.

[5]宋智敏.我国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实践与完善[J].法学杂志,2015.3.

[6]邓乐.关于完善我国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思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6

关于法律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篇三

《 民办高校大学生法律教育研究 》

摘要:这些年,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日趋严重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大学生法律教育的审视和重新思考,尤其是民办高校的法律教育更有其特殊性和滞后性。本文准备以笔者所在的民办高校为例,总结民办高校大学生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自己的工作经历出发给出自己的建议,希望能抛砖引玉,为提升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法律教育水平增砖添瓦。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法律教育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法律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鉴于国家政策对民办高校的倾斜和民办高校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日趋健全,大大小小的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增加。民办高校的经费充裕与否和招生情况是有直接关联的,这个问题我们都很清楚。所以在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生源更加复杂,就笔者所在学校来说不仅有通过普通高考过来的统招学生,还有一些成人教育,五年制、一年制的学生。生源的复杂性决定了学生来源的多样化,也给学生的法律教育增加了难度。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思想上更加个性化,简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想要达到规范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目的更加困难,尤其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在家里被父母娇生惯养多以自我为中心,稍不合意便会有一些过激行为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法律教育,那么这样的学生违法犯罪的机率更大。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偏重于道德教育,轻视法律教育。目前,民办高校基本没有专门的法律教育课程,大学生在入学之初会开设《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而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思想道德修养部分,法律基础只是辅助介绍,只占八章内容中的两章。而就仅有的两章还往往被教师忽略掉。虽然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都属于社会价值教育的范畴,但是很显然道德与法律两者的调整对象是截然不同的。一个是规范人的内心,另外一个则重在规范人的外在行为。把法律教育依附在道德教育之上显然是不科学的,这样的情况下当然难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受过正式的法律教育,所以,就难免出现现在的大学生法律意识不强上当受骗,甚至违法犯罪的现象。第二,学校不重视学生的法律教育,课时安排较少。民办高校大多建校时间短,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另外领导也大多重视一些重点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课时安排上也比较偏重专业课,而对于学生的法律教育安排课时相对较少,甚至有些学校会认为大学生的法律教育可有可无,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涵盖其中。第三,教学内容枯燥,教师经常照本宣科。目前,民办高校法律教育基本上都是选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本教材,该教材中的法律基础这一块内容基本涵盖了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法律主干内容,涉及面非常广,基本都是理论表述,内容特别枯燥。对此大部分的教师也是照本宣科,而对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正反面法律案例和时事案例也不关注更不会组织学生学习、讨论。为此学生会以为所谓法律知识就是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的法律条文。因此,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影响了法律教育的质量和目的实现。第四,民办高校法律教育方面的教师数量较少,专业素质不高。由于民办高校自身的一些特殊性,大部分的民办高校不设法学专业,因此学校法律专业方面的教师人员相对较少,有的学校甚至没有,而学校大学生法律教育方面的任务都交给了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在很多民办高校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都是由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老师担任的。这些老师法律知识欠缺,因此在进行法律基础教育时往往避重就轻,甚至一带而过。

三、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法律教育质量的建议

第一,民办高校需要及时更新法律教育观念,做到与时俱进。大学生的法律教育应该独立于道德教育,而不应该附属于道德教育。目前高校开设的法律教育方面的课程只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但是根据笔者这些年的调查发现,该课程远远不能起到法律教育的作用。所以,学校应该及时认清这一事实,在开设该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具有本校特色的,符合民办高校大学生发展特点的校级教材。教材可以由法律教育方面的专任教师研究开发并进行编写,这样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既可以为学生提供一本符合自身特点的教材,又可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因为编写教材本身就是对教师的一种历练和提高。第二,增加法律教育专业教师数量,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由于民办高校大部分都没有法学专业,所以学校一般不聘任法学专业的教师,这就是造成民办高校大学生法律教育滞后的主要原因。一般的民办高校没有这方面的老师也就不会开设这方面的课程,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法律教育问题还得从教师人员的聘任上下功夫。学校应该在不断增加聘任法律专业教师基础上的同时对原有的法律教育教师进行升级培训。只有拥有了优良的教师队伍,大学生的法律教育才会有个良好的基础。第三,建设免费法律咨询服务中心,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社会压力大,有很多大学生遇到问题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往往采取偏激的手段,甚至触犯法律。而学校如果设有专门的法律咨询服务中心,由专任的法律教育老师做指导就会给学生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能借此提高法律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当学生能通过法律手段解决棘手问题时就会对学习法律知识有了浓厚的兴趣,也会意识到法律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做到主动学习。

作者:陈芳 单位:郑州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文星,陶云风.浅议大学生法律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魅力中国,2011

[2]张文娇.关于大学生法律教育的几点思考[J].大观周刊,2012

有关关于法律教育研究论文范文推荐:

1.有关法律教育论文范文

2.浅谈法律教育论文

3.浅谈法律毕业论文范文

4.关于法制教育的毕业论文

5.法律教育自考本科论文范文

6.关于法律论文范文

7.关于法制教育的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