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气贴于背与含胸拔背

2016-11-08

含胸拔背所蕴含的气沉丹田、气贴于背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一句话,就是实现内气的升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的气贴于背与含胸拔背。欢迎阅读!

太极拳的气贴于背与含胸拔背

温故知新,先来温习一下杨澄甫的《太极拳术十要》,其中有“含胸拔背: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拥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说明含胸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为了“气沉丹田”,又提到“拔背者,气贴于背也……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足见“含胸拔背”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呼吸与拳势

含胸拔背所蕴含的气沉丹田、气贴于背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一句话,就是实现内气的升降。具体如何练习,笔者通过自身的实践,有如下体会。

首先是呼吸与拳势的结合,开呼合吸,亦即蓄吸发呼。要结合每个拳势进行练习,先易后难,由个别拳势逐步推开,以免憋气。遇到呼吸不顺时,可以加一个小呼吸进行调节,灵活运用,久之,自能配合自如。为什么呼吸要配合拳势呢?第一,从习惯上来看,凡冲拳必呼气,甚之发声助势,这是很自然的。第二,从主观感觉来说,呼气能推动拳势中内气的运动,使“气与力合”。第三,从生理上来看,呼气时,心跳加快、心收缩力加强等等一系列生理变化,使循环血量增加,从而积蓄能量,正合拳势的蓄势。可见呼吸与拳势配合是必然的结果。

笔者1993年开始站桩,逐渐采用逆腹式呼吸法,在逐渐“得气”的情况下,由原来“呼气鼓小腹,吸气收小腹”的表皮感觉,进入到“呼气,内气沉于丹田,小腹有充实感,接着是吸气,内气被吸进经会阴上升命门、夹背……”这样终于在站桩中作小周天运转,在行拳中形成类似大、小周天的内气运转。俗云:能通周天,百病消散。意念上,也随着由表及里,意在内气而淡化口鼻呼吸。拳论所谓“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后天之气),在气则滞”。呼吸与拳势配合,合乎生理,循乎自然,这才是真正的“自然呼吸”。

含胸—气沉丹田

在这样的拳势与呼吸配合中,如何实现内气升降?“气沉丹田”是一个重要环节。气沉丹田,不是一味地沉气,也不是偶一为之,而是要始终把“气沉丹田”贯彻到整个套路的每一个拳势中去。从一些名家的拳照中,透过沉稳的架势,都可以揣摩到“气沉丹田”的意味。气沉丹田是内气运转中的一个过程,它与呼气并存,呼气与拳势的“开”(即蓄发的“发”)并存,套路是由一个接一个的拳势的蓄发(开合)所组成,所以每一次呼气、发力(开)都要以意领气入丹田。例如杨式“搂膝拗步”,在搂膝推掌时,要先落胯沉裆气沉丹田,然后推掌向前。就这样,在拳势的演进中有节奏地不断地使内气沉入丹田。

拔背一气贴于背

拔背——“气贴于背”,这是与“气沉丹田”同样重要的与内气升降相关的一个环节。内气在意会与呼吸(吸气)的双重导引下,经会阴上命门、夹脊而布于肩背,背上好像贴了一层东西,故谓之“气贴背”。又因为气是由下而上的,故有“上拔”的感觉,称为“拔背”,这完全是真实气感的直白。拔背在拳势中,随着功夫的加深,可以说无处不在。

与气沉丹田相对应,拔背——气贴于背与吸气并存,与拳势的“合”(即蓄发的”蓄”)并存,也是在连绵的套路中不断出现。例如杨式传统套路自起势至收势,凡“得气”者,皆有气贴背的感受。其中揽雀尾、单鞭、云手多次重复,更易捉摸。如云手在吸气时,背部可以感受到气贴背。再如42式拳的“马步靠”,在吸气后将向前靠时,背部凝固似”铁板一块”,等等。

达到气贴于背以后,接着就可以呼气发力,霎时间劲起脚跟,力从腰背发出,有排山倒海之势,是一种整体劲,故日: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总之,“含胸拔背”的实践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对初学者来说,是要求“形整”,只要沉肩垂肘,不挺胸凸肚,就能台胸了。而含胸能使背部放松,不凸肚能使“命门”鼓起,这样“形整”了就能为内气上行提供顺畅的通道,拔肯就有指望了。第二步,是培养内气,按步就班,功到自然成学太极拳套路与站桩,内气运转的机理相通,有相辅相成之效。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