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社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愈加重要,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关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在全省社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在全省社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1
同志们:
今天,省政府召开全省社区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总结全省社区工作成绩和经验,分析社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社区工作的任务,推动全省社区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会议表彰了190个单位,8个单位介绍了经验。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对长期辛勤工作在第一线的全省广大城市社区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社区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社区工作,近年来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制定实施一系列政策文件,对社区工作进行部署。各级党政负责同志带头深入社区调查研究,指导社区工作。省、市、区都成立了社区工作领导组织,设立了办事机构,建立健全了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经过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全省社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形成党委政府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呈现出以社区党建为核心、社区服务为龙头、社区工作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社区组织建设明显加强。各级党委、政府把社区组织建设作为推进社区工作,加强和巩固党在城市执政基础的重要内容来抓,选好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基本实现“一社区一支部”的目标,部分地区的社区党组织已经延伸到楼座、单元,较好地发挥了党组织在社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充实了一大批热爱社区事业、有文化、懂管理、有奉献精神的专职社区工作人员。目前,全省拥有4795个健全的社区组织和26891名社区居委会成员。二是社区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各市以建立新型社区为突破口,不断深化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合理配置社区资源,打破“条块分割,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积极建立以社区为载体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基本实现对城市人口的社区属地管理,建立了新型社区管理体制。三是社区工作条件明显改善。各地充分挖掘社区资源,通过加大财政投入、福彩资助、社会捐资、社区自筹等渠道筹集资金,提高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待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社区环境综合整治,改善社区办公条件,一些长期困扰社区发展的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四是社区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各地把大力发展社区就业保障、社区救助、社区卫生、社区文化体育服务等作为城市社区工作的重点,整体规划,统筹建设,规范服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全省共有市、区、街三级社区服务中心286 个,社区服务站点19364个,服务项目31659个,中介服务组织9513个,社区登记志愿者25.9万人,基本涵盖了社区老年人服务、婴幼儿服务、优抚对象服务、残疾人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就业再就业服务等,形成了覆盖全省城市的社区服务网络。五是社区各项事业蓬勃开展。各地大力推进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体育、社区治安等工作,积极开展“文明社区”、“平安社区”、“环保社区”、“和谐社区”等创建活动,涌现出一大批社区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有13个市、区被命名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区,4个社区被命名为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丰富了社区工作的内涵,推动了社区协调发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认识到我省社区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是:个别地方重视不够,措施不得力,影响了社区工作的协调开展;工作经费不足,社区的一些难点问题得不到经费保障;一些单位和居民的社区意识不强,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目标远未实现;社区行政化倾向仍较严重,“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没有得到完全落实等。这些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愈加重要,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关注。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社区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社区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感。第一,做好社区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目前,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格局、就业方式等呈现多样化,城市社区成为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各种群体的聚集点、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和各类矛盾的敏感点。加强社区服务,充分发挥社区贴近居民、直接服务居民的优势,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基层政权,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第二,做好社区工作,是维护群众利益,加快推进城市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改革的深化,社区将承担更多的社会服务职能,广大居民与社区的联系将更加密切,对社区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提出更高要求,城市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将更多地依靠社区来组织,社区的作用将更加突出、更加重要。因此,做好新形势下的社区工作,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再就业、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三,做好社区工作,是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城市居民自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基础。做好社区工作,引导广大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日常事务和活动,有助于逐步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推动社区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达到“社区以人为本,民以社区为家”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第四,做好社区工作,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城市居民素质的有效举措。社区居民的文明程度,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标志。做好新形势下的社区工作,有利于增强社区凝聚力,大力弘扬邻里互助、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营造社区安定祥和、文明礼貌、人际关系和谐的生活氛围,进而提高社区居民文明素质,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二、明确工作重点,切实解决好社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社区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为目标,以加大政府投入、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满足群众需求、强化社区服务为重点,以克服社区行政化倾向、理顺社区管理体制为保障,全面提升我省社区工作水平。按照这个要求,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切实满足社区居民群众的不同需要。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要求,把服务社区居民,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满足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作为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社区居民和单位多做好事,多办实事。一是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区、街道、社区三级都要建立社区服务中心(站),搭建服务平台。坚持政府建设公益性质的社区服务平台,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社区就业、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机构。鼓励支持社区内或周边单位开放服务设施,有效整合服务资源,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引导社区营利性服务向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大力推进适宜产业化经营的社区服务实体的股份制改造,鼓励大型服务企业兼并、控股国有或集体所有的社区服务单位,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参股或兴办社区服务企业。二是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创新社区服务方式。要重点发展面向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面向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家政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等。坚持把传统与现代的服务方式相结合,继续推行 “一站式”服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热线电话、呼叫系统、网上服务等服务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三是加大对社区服务的政策支持力度。要建立起社区服务政策扶持机制,对社区组织开展的互助性服务、志愿服务和社会力量兴办的微利性商业服务给予扶持,重点扶持社区组织开展的为老年人、残疾人、低保对象、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服务的项目和居民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教育培训室等公益性、福利性项目。
第二,切实解决难点问题,为社区工作提供保障。目前,我省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社区办公经费较为短缺,社区工作者待遇相对偏低,部分社区“无人管事”、“无钱干事”、“无地方办事”的问题还非常突出,影响了社区功能的发挥。最近,省政府刚刚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的意见》(鲁政发[2006]94号),就社区工作的目标任务、组织、队伍、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好制约社区工作发展的难点问题。一是“有钱办事”。各市、区政府要切实履行好保障社区经费来源的职责,尽快建立起以财政投入为主、社区单位支持、社会各界资助的社区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妥善解决好社区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二是“有人办事”。要切实解决好社区工作人员及聘用的服务人员的生活补贴、工资、保险等福利待遇问题,按照不低于上年度所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标准,确定经法定程序选举的社区居委会成员的生活补贴,实行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并使待遇水平随着经济发展适当增长。进一步加强对社区服务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服务居民、管理社区的能力。积极完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热爱社区事业、热心为居民服务的优秀人才到社区工作,为社区发展输入新鲜血液。三是“有地方办事”。 各级要把社区居委会办公和服务用房纳入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采取切实措施,抓好立项、规划、土地出让、工程建设、竣工验收、经费划拨等环节的落实,力争到明年底妥善解决好社区居委会的用房问题。
第三,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立新型社区管理体制。近几年,我省各级政府在明确界定社区职责、建立部门工作进社区“准入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效果。但相对社区工作发展需要来看,政府职能的转变还不到位,部分地区社区居民自治功能弱化、社区工作行政化倾向的问题还没有得到缓解。做好新形势下的社区工作,就必须把解决问题的重点放在理顺政府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上,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上,更加注重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要不断改进政府公共服务方式,进一步理顺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与社区的关系,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工作运行机制,积极推进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对社区工作从领导向指导、从指令向协调、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做好为社区减负的工作,不得将应由自身承担的行政性工作摊派给社区组织,对确实需要社区协办的行政性工作,要依法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通过协商委托社区去做。努力实现工作权限下放、工作重心下移,多为社区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要依法明确社区居委会的职责,完善部门工作进社区的准入机制,政府部门及派出机构要充分尊重和支持社区的自治权利,不能直接插手社区事务和包办社区工作,在履行职能的同时搞好对社区的服务,主动接受社区的监督和评议。
第四,加强社区组织建设,为社区工作提供组织保证。健全的社区组织是发挥社区功能的重要组织保证。各级政府要坚持把社区组织建设作为推进社区工作,加强和巩固党在城市执政基础的重要内容来抓。一是加强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以及社区民间组织建设。各地要按照“一社区一支部”的要求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内发挥核心领导作用的途径和方法;社区居委会要按照《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自觉维护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依法履行职责,发挥好协调利益、化解矛盾和排忧解难的作用,办好社区内的各项事务,实行社区自治;积极培育、鼓励发展各种公益性、服务性的社区民间组织,满足社区成员的多层次需求,尽快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为基础、以社区服务组织为依托、以社区民间组织为载体的社区领导、管理和服务组织体系。
二是做好“城中村”的改造和“村改居”社区的改制。要妥善解决好农民的就业安置、土地补偿、社会保障、集体资产处置等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利益。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积极推进村委会向居委会、农民向居民、农村经济组织向城市经济组织、农村村落向城市社区转变,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三是搞好社区规模调整。会后,各地要尽快调查摸底,制定方案,实施社区规模调整。原则上按3000户左右的规模组建社区居委会,按每300户左右的标准配一名社区居委会成员。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抓好统筹协调,激发各方活力,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全社会群策群力、共同推进社区发展的工作合力。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搞好社区工作的重要性,把做好社区工作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施社会救助和再就业工程、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摆到突出位置来抓。要统一规划部署,把社区工作的目标、发展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发展目标,明确工作重点,完善政策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要层层落实社区工作领导责任制,把社区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目标考核范围,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奖惩。市级政府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加强宏观指导,做好社区工作的总体规划、政策指导和组织协调等工作。城区政府要建立奖惩机制,切实承担起社区工作的领导责任。街道办事处要发挥综合管理职能,承担社区各项工作的具体责任。
第二,明确部门职责。各级各部门要按照“重心下移、职能转变、服务延伸、方便居民”的要求,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密切联系合作,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的职能作用,当好参谋助手;发展改革部门要把社区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部门要积极调整支出结构,逐步加大对社区工作的投入;建设规划部门要做好社区基础设施的规划和监督实施;劳动保障部门要制定社区就业发展规划,完善促进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在社区实现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社会化;税务、物价、工商部门要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创造更加宽松的社区服务业发展环境;积极鼓励工会、共青团、妇联及残联、老龄、慈善等方面力量参与社区服务,大力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推动社区发展的合力。
第三,创造良好环境。要按照“典型引路、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由点到面”的工作思路,广泛深入地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大力宣传好做法、好经验,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引导和推动面上工作的开展。积极开展社区共建、共享活动,激发驻区单位和居民参与社区工作的积极性。加强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改善社区环境面貌。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评估体系和财务、审计制度,加强对社区服务活动的管理。认真解决社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查处违法违纪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保证社区工作健康发展。
同志们,社区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我省社区工作的新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全省社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2
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奋力实现我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取得良好开局之际,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社区建设工作会议,意义重大。民政部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李立国部长专程莅临大会,使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会上,李部长、鸿忠书记还将分别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体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做好社区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在民政部的关心和指导下,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决策部署,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是社区组织网络进一步健全,管理体制不断完善。 目前,全省共建立新型社区3900多个。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区功能,各地大力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完善社区工作平台,建立健全了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社区居委会为责任主体、以社区志愿者和服务性组织为基础的社区组织体系。同时,积极适应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要求,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基层政府、社区组织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中的职能及权责关系。
二是社区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管理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全省共有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专职成员和各类社区专职工作者近3万名,社区志愿者队伍100多万人,经常参加志愿活动的有20多万人。在国家和省社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的示范带动下,各地加大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全省90%的社区有了专门的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其中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比较规范的已经达到50%。社区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全省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已覆盖1800多个社区,以城市为单元的社区服务信息网络正在加速建设之中。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县(市、区)。目前,已有10多项政府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社区。
三是居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序推进。 社区居委会选举制度不断完善,全省实行居委会直接选举和户代表选举的社区已占到40%左右。各地普遍修订和完善了居民自治章程、居规民约,建立了社区居民会议制度、协商议事制度、居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社区居委会及下属工作委员会工作制度等。广泛组织居民开展“门栋自治”、“居民论坛”、“社区对话”、“社区听证”、“居民说事”、“民评官、民评民”等活动,进一步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居民参与意识普遍增强。
四是社区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居民基本需求得到有效解决。 全省社区基本形成了以政府公共服务为主体、以便民利民服务为基础、以居民自助互相服务为补充的社区服务体系。截止目前,全省共建立区(市、县)级社区服务中心80多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289个,社区卫生、劳动保障、文化教育、综治维稳等服务中心、站(室)的覆盖率超过80%,依托这些机构和平台,居民大量诉求在社区层面基本得到解决。
五是社区建设保障机制基本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社区建设已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协调机构,部分县、市还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落实了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积极探索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投入为补充的社区建设投入保障机制。社会各方参与,齐抓共管、和谐共建的局面初步形成。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民政部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凝聚了广大社区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李部长和民政部领导表示由衷的敬意!向辛勤工作在全省城乡社区建设一线的广大基层干部和社区工作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即将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省社区建设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与居民群众的迫切期望和要求,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社区组织网络、社区管理体制、社区居民自治机制、社区平台建设、社区服务体系等,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水平亟须进一步提升。
加强社区建设,强化社区管理服务功能,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基础,只有抓好基层,才能保证全局;只有打牢基础,才能管好长远。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时期,抓好城乡社区建设,夯实社会管理的基层基础,对于促进湖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我省社区建设的新局面。
二、明确思路,把握重点,着力提升社区管理和建设水平
要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居民群众为宗旨,以促进社区和谐稳定为目标,以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为核心,着力解决影响社区建设科学发展的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制度建设和经费保障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断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努力把全省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为实现湖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层,力争20xx年全省50%的社区达到国家和谐社区标准,80%的社区达到省级和谐社区标准。按照上述总体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着眼于提高社区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社区管理体制机制。 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县(市、区)和乡镇政府所在地的社区体制改革,重点解决好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工矿企业所在地、新建住宅小区、流动人口聚居地的社区组建工作。以社区党组织建设为龙头,进一步明晰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角色和功能,切实解决社区居委会行政事务性工作负担过重等问题。不断规范社区公共服务站的建设,承接好政府延伸到社区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积极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它们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方面的作用。积极探索业主自治与居民自治有效衔接,以及物业管理机构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方式和途径,充分调动驻社区单位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社区工作的强大合力。
第二,着眼于提高社区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社工队伍建设。 要进一步优化社区工作人员配置,创新社区用人机制,把那些能力较强、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群众基础好的优秀人才选拨到社区工作岗位上来。建立新录用公务员到社区锻炼制度,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或离退休人员、社区民警、群团组织负责人、社会知名人士通过民主选举程序,担任社区居委会成员,鼓励高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等社会优秀人才到社区从事专职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大学生服务社区”计划,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全省每个社区都有1名大学生从事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人员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服务群众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要把社区作为锻炼培养干部的重要平台,不断加大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考录公务员和选任街道(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力度,推选优秀社区干部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一步提升广大社区工作人员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要积极探索建立社区工作人员的激励保障机制,合理确定社区工作人员的报酬标准,保障社区工作者队伍稳定。
第三,着眼于满足居民群众需求,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要大力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居民志愿互助服务和社会专业化服务向社区延伸,进一步完善面向社区全体居民、设施配套、功能完善、机制合理的社区服务体系,规范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承接好政府延伸到社区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改革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社会参与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改善社区工作条件,增强社区自助互助服务能力,针对社区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未成年人等困难弱势群体的特殊需求,大力开展居家养老、社区照料、社区慈善、帮扶救助等社区互助和志愿服务。要通过项目管理、购买服务等公益创投形式,鼓励更多的社会组织为社区提供公共服务和公益性服务。要大力培育社区服务中介组织和服务企业,发展以家政服务、水电维修、废旧物品回收等便民利民服务项目。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相关政策,研究制定扶持社区服务业发展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加强对社区服务的监督管理,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第四,着眼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居民自治。 要坚持以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带动社区居民民主,进一步扩大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全面推进社区党务公开,健全社区党员代表议事制度。要通过社区对话、居民说事、社区论坛、民情恳谈等形式,广泛动员和组织居民深入开展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民主实践活动,促进居民自治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要大力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不断提高居民的组织化程度,扩大居民参与渠道,使居民在参与活动中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第五,着眼于增强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 要统筹社区卫生、警务、文化、体育、养老、残疾人康复等规划建设,将社区工作用房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社区发展相关专项规划。力争到20xx年,全省大中城市中心城区的街道拥有一所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城镇社区和列入试点的农村社区的工作服务用房的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新建住宅小区和旧城区连片改造居民区,开发建设单位必须按要求建设社区工作服务用房,无偿提供给社区居民委员会使用。企业社区移交地方,要划转预留一定房产用于解决社区组织工作服务用房。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没有社区组织工作服务用房的或者不能满足需要的,由县(市、区)政府负责建设。要加快社区管理和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加强社区信息技术装备,改善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手段,提高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社区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社区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单元和前沿神经,关乎党的执政基础和社会长治久安,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第一,要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组织部门抓总、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工作格局,完善社区建设领导协调机制,充实社区建设工作力量。各级政府要把社区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要进一步健全目标责任制,将社区建设工作成效作为目标管理和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社区建设组织领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推进到位。
第二,要强化部门责任。 各相关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作为社区建设的价值取向,以社区居民满意与否作为评价社区建设成效的客观标准,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整体联动,协调配合,形成推进社区建设的强大合力。党委组织部门要发挥抓总引领的作用,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指导作用。依托社区开展公共服务的教育、科技、公安、司法等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恪尽职守,各尽其责。发改、财政、金融、税务、工商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积极支持社区建设。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慈善等群众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第三,要加大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切实将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和公共服务站的工作经费、培训经费、人员报酬以及服务设施和社区信息化建设等各项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省政府决定,“十二五”期间,每年投入1.02亿元用于社区建设,其中,5200万元用于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5000万元作为项目引导资金。要积极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以捐赠、投资方式兴办各种社区事业,逐步建立以各级财政投入为主体、共建单位帮扶投入为辅助、社会各界自愿捐助为补充的城乡社区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
同志们,社区建设是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程,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迫切需要,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在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切实把我省社区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构建和谐湖北,实现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全省社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3
同志们:
这次全省社区建设工作会议是省委、省政府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民政部立国部长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给我们做好社区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导。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对立国部长和民政部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民政部长期以来给予湖北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刚才,国生同志就加强全省社区建设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社区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社区建设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新形势下我国社会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任务。今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特别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城乡社区是基层的基层、基础的基础。强化和推进社区建设,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营造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良好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社区是政权建设的根基。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执政基础在于基层组织的坚强、巩固和稳定,社区组织是党在基层工作的重要依托,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推进社区建设、加强社区工作,以民主自治的方式来管理基层社会事务,发展公益事业,可以使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社情民意得到畅通的反映,居民群众依法民主自治的原则得到充分的体现,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把人民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2、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础。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单元,是建立运转有序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基础平台。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离不开社区;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优化投资环境离不开社区;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城市功能离不开社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文明城市离不开社区。只有加强社区建设、夯实这个基础平台,才能把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把提升城乡居民的文明素质、优化发展环境的工作做实在基层,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3、社区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依托。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流动人口数以亿计,大量社会人口的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居住环境、文化娱乐等都需要通过社区来实现。社区是反映民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最直接、最具体的地方,党和政府关于改善民生的各项措施,最终都要体现在社区、落实在社区。
4、社区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阵地。 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建设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社区是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阵地,是促进政府行政管理和居民自我管理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的重要平台,在培育社会公民意识、调动公众的政治参与积极性、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基本权益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社区建设,有利于强化社区自治功能,建立健全社区自治制度,丰富以“四个民主”为主要内容的民主实践活动,畅通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渠道,形成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整体合力,为建立健全社会管理新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二、以人为本推进社区建设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作为社区建设的基本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归根到底是对人的服务管理、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共处。强化和推进社区建设,要牢牢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1、加强社会建设要以服务群众为本。 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和专业服务队伍建设,加快形成政府公共服务、居民自愿互助服务、商业性便民服务相结合的社区服务体系。千方百计地保持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满足居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进一步丰富社区服务内容,创新社区服务方式,拓宽社区服务领域,使社区真正成为广大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平台。当前,服务群众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是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留守人员的服务管理,必须尽快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有效破解“流动”与“留守”的两难问题。要切实解决流动人口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要高度重视对农村留守人员社会关爱缺失和基本服务缺位的问题,加快建立政府、社会和家庭“三结合”的关爱服务网络,切实保障留守人员的合法权益,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留守老人老有所养、留守妇女难有所帮、留守儿童幼有所靠。
2、加强社区建设要以促进社会和谐为要。 加强社区自我管理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工作。在社区管理上,要努力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要强化社区教育功能,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社区教育的各个方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入开展社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广大居民群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实现家庭和谐幸福,邻里团结互助,人际关系融洽。要畅通民意反映渠道,使群众的意见及时得到反映,提出的问题及时得到处理,利益关切及时得到回应,引导社区居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3、加强社区建设要以统筹城乡为基础。 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既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是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社区建设的客观要求。近年来,全省各地积极探索农村社区设置形式,推进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培育社区服务功能,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改善社区人居环境,做了大量工作,给农民带来了实惠,给农村注入了活力,给新农村建设找到了强有力的抓手。武汉、宜昌、鄂州等地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创造了很好的经验。但比起城市社区建设,农村社区建设起步较晚,工作基础薄弱,任务更加艰巨。我们要进一步加快推进社区建设,必须按照中央的部署,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把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继续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开展城乡社区交流合作,构建城乡社区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城乡社区建设新格局,努力推进全省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进程。
4、加强社区建设工作要以加强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为重点。 社区党组织是党在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的基础,是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社区建设要以党的建设为龙头,突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围绕社区建设中心任务开展党建工作,及时调整社区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做到凡是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积极探索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办法,切实增强社区党组织活力。同时,要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健全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大力发展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增强社区自治功能,提高社区居民的组织化程度;要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水平和生活待遇,调动社区干部队伍工作积极性,营造社区岗位“栓心留人”的环境。
三、强化抓好社区建设工作的几个要点
社区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齐心协力、共同参与。
1、要加强领导。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社区建设作为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工程来抓,切实加强领导,把社区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及时解决社区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社区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2、要形成工作合力。 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整合各种资源,确保社区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作用;财政部门要积极调整支出结构,逐步加大对社区建设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住房建设、规划、国土等部门要做好社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及监督实施工作。各市(州)、县(市区)是本地社区建设的主体,要找准社区建设的切入点,多为社区办实事,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推动社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3、要坚持分类指导。 推进社区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实际,结合社区建设发展现状,统筹兼顾,实行分类指导,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向前推进。在工作标准上,不搞“一刀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地抓好落实。在工作导向上,要充分发挥优势资源,搞好特色建设。在工作方法上,要发扬创新创优精神,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先进典型,发挥典型引领作用。要注意把实践经验及时上升为理性认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措施,把社区建设工作抓实抓好。
4、要创新体制机制。 当前,城乡基层社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使社区建设不断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领域,这是引领社区建设深入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要着重围绕提高社区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服务能力,努力完善社区建设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围绕有效整合社区资源、实现共驻共建共享,努力构建区域化的参与机制;围绕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发挥社区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作用等方面积极开展探索创新,把创新贯穿于社区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
同志们,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刚才李部长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生同志刚刚作的全面部署,紧紧依靠广大社区居民,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开创我省社区建设工作新局面,为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实现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