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文明礼仪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在人们长期的共同生活与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大学生校园文明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校园文明礼仪
一、目前大学生礼仪现状分析
现代大学生都养成了我行我素的不良行为,其缺乏礼仪的表现为以下几点:
在当代大学生中,与礼仪相悖的现象多有存在,有些还比较严重。礼仪修养的缺失具体表现在个人修养、社会交往等方面。例如,公共场合时常可以看到随地吐痰,乱扔杂物,高声谈笑等缺少自我约束的失礼行为;人际交往中莽撞、冷漠、自私,缺乏基本的礼仪;追求个人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绝对“自我”;有的同学把无视校规校纪、行为放荡不羁看成是个性张扬;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懂得如何尊重别人,难以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等等。此类行为,与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极不和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二、大学生礼仪形成原因分析
我们在进行礼仪教育的同时,为什么还会出现以上的现象呢?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一)性别、专业、职务之间的差异
在大学里有各种各样的专业,其礼仪教育也不尽相同。在某高职院校“学习礼仪兴趣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中女生的礼仪水平要高于男生;空中乘务、酒店管理、文秘、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学生礼仪素养普遍高于其他专业;大学生中承担角色不同表现的礼仪水平也不同,担任学生会、社团组织和班级学生干部的学生对礼仪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其他学生。
(二)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及个人修养不同产生的差异
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成长环境也受不同的社会环境,家庭背景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不同,礼仪修养也存在差异。温情和谐家庭的学生,其表现为:尊敬师长、关心同学、举止大方、服饰得体,给人以和谐愉悦的感觉。缺少家庭亲情关爱的学生,养成一种孤独、自卑、冷漠的性格,表现为:自由散漫、高傲自大、我行我素、有时甚至还纵容自己的不良行为。当然在家庭教育中,也有不少的家长存在重知轻礼的思想。同学之间互相攀比,缺乏与人谦让、合作的意识和团结同学的意识。
(三)礼仪的规范性与日常不良习惯改变的艰难性的矛盾
礼仪的功能是协调和制约人际之间关系,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但这种约束力不是强制性的,不像法律那样威严,也不像道德那样肃然。因此,有些大学生思想上对自己要求不严,日常生活中不拘小节,认为不修边幅是潇洒。养成了我行我素的习惯,有些大学生为了将来谋求到理想的职业,过多集中于智力性、专业性的教育,忽视和冷落礼仪教育,造成了学生在科学知识掌握与礼仪规范养成之间的脱节,并表现在日常不良习惯改变的艰难性上,这种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
大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时代在发展,中国在富强,中国日益融入到世界的大环境中去,与世界接轨也在各个方面逐步实现。在这种环境下,在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之时,人们的精神要求日益发展,我们渴望寻求一种充满友爱、真诚、理解、互助的和谐生存环境,寻求充满文明与友善、真诚与安宁的温馨空间。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进入大学除了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做人!有俗话说:“人字好写,人难做。”所以礼仪的重要性有以下几点:
(一)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衡量一个人教养的价值尺度
“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这是一篇文章中对礼仪教育的一段评价。作为个人我更深感受到的是礼仪作为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的重要作用,她在衡量一个人教养中的尺度价值。
(二)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
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且人越进步,社会生活越社会化,人们也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
(三)社交礼仪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的学科
社交礼仪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的学科。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可以丰富他们的礼仪知识,让他们明确地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并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社交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