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春励志书籍:李白是这样的

2016-11-12

李白一点也不浪漫,“为达天听”,拍达官贵人马屁,汲汲经营自己的名望与影响力。李白非“倒插门”,非外国人。

提到李白,我们自然会想到诗仙、浪漫主义大诗人这样的描述,连幼儿园小朋友都不会对这个名字陌生。

但现在突然有一个人跳出来说:“李白完全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你们啊,根本不了解李白。”

说这话的人是台湾作家张大春,莫言曾把他比作孙悟空,“最有天分、最不驯,好玩得不得了”。这位作家里的孙悟空要揭李白的底,他在遥远的电话那头言之凿凿:“大家对李白都是只知其名,而且还在误会中不停地阐述他,越说越错。我就想给大家讲讲到底‘李白’是谁。”

为了讲清楚“李白”其人,张大春发现,还得顺便给大家解释解释李白所处的时代“盛唐”。这样合计下来,他估计自己得写一百万字。

目前,这一百万字的前二十四万字已经在大陆出版,书名叫《大唐李白·少年游》。张大春说,他还会再写三本,才能填完这个大坑。

这个李白,在张大春心里养了30多年

直接促使张大春起念写李白的,是他夫人叶美瑶的一句话。2012年10月的一天,美瑶问他:“你要不要写一本关于诗人和诗的书?但不要只写那些你感兴趣、别人却听不懂的话。”

“那写什么好?”张大春问。

“写李白吧,大家都知道他,也会有兴趣读。”夫人话音刚落,“盛唐李白”四个字电光石火般跳到张大春眼前。后来他把“盛”改成“大”,书名就此敲定。

从2012年底到2013年7月,他写完了《大唐李白》系列的第一本《少年游》。写书时间不过7个月,但如果算上张大春对这个题目的准备时间,则有30多年。因为从大学时代起,他就开始有意识地研究李白其人其诗。

“因为李白实在太怪了。”张大春说,“他的很多诗根本不像同一个人写的。而且盛唐时,诗歌的格律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为什么李白不遵循当时的格律?为什么李白‘出格’了,别人不骂他,还捧他?”

最初只是对李白写诗的方式好奇,逐渐地,他对李白这个人本身也有了兴趣。

李白是商人之子,而在唐代商人是贱民,“地位只比妓女高一点”。从客观环境来看,他并不具备融入时代的条件,也不可能登上文化或政治舞台。可李白居然站在舞台中心放歌,被无数聚光灯笼罩,成为中文世界最著名的诗人。为什么李白能走到这一步?

被称为天才诗人的他,学识教养从何而来?他诗中流露出的时儒时道时佛的思想如何形成?他名满天下,为何却总刻意含糊出身来历?他在诗里经常思乡,但为何近乡时却不还家?他四处游历、结交朋友,钱从哪儿来?他爱过谁吗?这爱情如何被他写入诗篇千载流传?……

这些时不时会跳出的疑问,刺激张大春不断翻书。时间长了,没事就在心里揣摩李白成了张大春的一个习惯。

如此,30多年过去,养在张大春心里的那个李白骨肉日渐丰满,身影日渐清晰,最终在《大唐李白》里走出来时,张大春觉得,他是活的。

全方位颠覆李白

毫不夸张地说,“张大春版”的李白一出场就全方位颠覆了“大众版”李白的形象。

世人说李白淡泊名利、浪漫出世。而在张大春笔下,李白一点也不浪漫。身为商人之子的他没资格参与科考,只能另寻出路,靠干谒、投献求官,并汲汲于经营自己的名望与影响力,“以达天听”。

李白留存于世的一千首诗中,起码有五百首以上是拍达官贵人马屁的“干谒”之作。“比如你姓杨,李白会立刻想出古代知名的杨姓人的故事,套到你身上,给你写首诗。这哪里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李白的四海云游,也不是寄情山水这么简单,更多是为了拓展人脉、搞好关系,从而赚名气、谋官职。

甚至李白的婚姻,也是为他的求仕之梦服务。他一生结婚两次,娶的都是当时有政治身份人家的姑娘。他的第一个妻子是武则天时代大官许圉师的孙女。

颠覆之外,张大春也替李白“伸冤”。

有人说,李白是吉尔吉斯人,“李白要活着,肯定会说,老子才不是。”张大春音量提高半度。他考证,李白母亲未必是汉人,但至少他父亲肯定是汉人。李白祖上是因罪被逐至西域。

在学界,关于李白是倒插门女婿的观点也颇为流行。张大春对此做了反驳。“如果李白真的入赘了,他的子女必须改姓。但历史上从未有过此类记载。”

这个疑惑促使张大春遍查唐书,最终发现了一条冷僻的结婚律令,叫做“不庙见”,其中规定,丈夫娶妻后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不便回到故乡,可以不把妻子带回老家见公婆拜祖先,自己就住在女家,这叫夫随妻居,不是入赘,国家承认这种婚姻里的男方仍可保持自己姓氏,子女也仍跟父姓。张大春推测李白的婚姻就属于“不庙见”婚。这也是他刻意含糊出身来历的原因。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