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小学生学习数学惰性心理探寻

2017-03-13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创造的成就与人的知识、技能、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也就是说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对创造力的发展是不可缺少的,它是智力因素和知识技能所不能替代的。然而,当前不少数学老师都发现,学校组织数学兴趣小组,自愿参加的人数并不多;测验试卷评分后,作业批改下发,多数学生只看得分多少,而不去分析做错的原因,立即将其放入书包,心安理得地去玩了,这些现象充分说明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惰性心理是普遍存在的。

笔者就如何克服这种现象,谈一些教学体会:

一、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以学习目的为出发点的,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自然不会产生动机力量。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确立目标,优生有高目标,学习差些的学生也有符合其发展而且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目标。这些目标一旦被学生理解后,就能很好的内化为其学习的需要,从而较好地克服惰性心理。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产生积极而愉快的探索欲望,是激发学习动机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要注意通过教学的实际及富有感染力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意义。

二、利用学习成果,进行反馈评价

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情况,看到所学知识的实际效果,对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十分重要。因此,我在教学中重视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上进心,提高自我反馈的能力。

在教学中除了掌握学生课堂的答问、解题、演练等单向的反馈外,还应该增加同学间的互相交流讨论,让思维惰性的学生在多方交流中得到更多的信息量,启迪他们积极思维,锻炼他们的判断和评价能力,让他们在良好、活泼、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获取知识,体验到思考的甜头,从而能较好地克服其惰性心理。对有些情况则要运用延时反馈。例如在教学工程问题,有这样一道综合题:“小华上山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下山的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小华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少?”学生懒于思考,看题后很快列出(2+3)÷2=2.5(千米)的解法。这时,教师不给予及时评价而是启发学生思考:“要求平均速度是多少,必须先知道什么?”学生经过思考答出要知道“总路程”和“总时间”。教师反问:“总路程是(2+3)吗?总时间是2吗?”学生此刻意识到自己解法的错误,进行自我反省,从而自我调节、监控,运用转化思想得出正确的解法。

三、营造成功心理,获得情绪体验

赞可夫曾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自我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作用。”由此可见,教师要营造学生成功心理,在学习成就中激起旺盛求知欲,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获取知识的乐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掌握了教学规律与教学思想方法,从而解决实际问题,从中得到情绪体验,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和浓厚的兴趣。这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学好数学的内部动力,也是克服学生的惰性心理有效途径。

四、加强实践操作,创设求知意境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之间的练习就不能发展。例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一课时,让每组学生用12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方木块,任意摆出形状各异的长方体。于是学生摆出了如下几种不同的长方体:

①把12个小正方体摆长一排,出现一个长12厘米、宽1厘米、高1厘米的长方体;

②把12个小正方体摆成每排6个,2排,1层,出现一个长6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的长方体;

③把12个小正方体摆成每排4个,3排,1层,出现了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的长方体;

④把12个小正方体摆成每排3个,2排,2层,出现了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

然后在屏幕显示:

每排个数(长) 排数(宽) 层数(高)总个数

12 1 1 12

6 2 1 12

4 3 1 12

3 2 2 12

观察发现:总个数=每排个数×排数×层数

体积=长×宽×高

讨论小结:长方体的体积就是长方体所含单位的个数,相当于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的乘积,实际上就是长、宽、高的乘积。

再现表现:在屏幕出示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模型,让学生闭眼想象这个长方体的长4厘米就是每排4个,宽3厘米就是3排,高2厘米就是2层。再让学生到讲台上摆这样的长方体。

归纳总结:长方体的体积:V=a·b·h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运用以上方法,通过人人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对克服小学生学习数学惰性心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并能使学生逐步养成构建新的认知法的良好习惯。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