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图书馆现状与思考论文

2016-12-02

社区图书馆(室)是公共图书馆系统中分布最广泛,与广大群众最接近的图书馆,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南海历来重视基层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发展,最近几年,借力政策东风,南海区社区图书馆(室)建设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区的图书馆公共服务网络体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社区图书馆现状与思考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社区图书馆现状与思考全文如下:

【摘要】:国内社区图书馆的发展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以位处岭南文化中心的大型公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社区分馆建设为例,见微知著分析国内社区图书馆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社区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1.国内社区图书馆现状介绍

1.1社区图书馆功能及模式

社区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一定地域内的所有居民服务的具有公益性、教育性、休闲性等特征的文献信息集散场所。社区图书馆的功能主要为:培育社区文化、传递实用信息、开展社会教育、开发闲暇时间。

我国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模式主要有以下五种:(1)公共图书馆的延伸服务和分馆建设模式,即把社区图书馆作为市(区)公共图书馆的有机组成部分,归属公共图书馆统一管理,使其办成公共图书馆的分馆。(2)共建联办模式。相关职能部门协调下,发挥当地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合作建设。(3)地方政府模式,即由地方政府对社区图书馆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4)网络模式。在网络环境下,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来推动建设社区图书馆数字网络平台。(5)家庭图书室模式。即运用市场机制兴办的以租、借、售为一体的社区图书馆模式,多见于农村或城乡结合部。

1.2大都市社区图书馆发展现状

国内各大城市社区分馆建设各具特色,如上海市社区图书馆建设一直走在我国的前列,它率先在全国建立了市、区(县)、街道(乡)、居委会(村)四级公共图书馆网络,约有五千个里弄(村)图书室遍布全市,平均每个阅览室有500多册藏书。北京市的社区图书馆建设到2002年8月就已有136个街道乡镇图书馆(室),占街道乡镇总数的42%。2010年江苏省政府提出了“乡乡镇镇建立图书馆”的发展目标,无锡市、江都市出现了一批较有规模、有较高服务水平的乡镇图书馆;南京市的街道图书馆普及率在2000年底就已达到80%。天津市开展“知识工程进社区”的活动,社区图书馆发展有了长足进步。近年来,辽宁、山东、浙江、福建、广西等省、市、自治区的社区图书馆事业均呈现强劲的发展态势。

1.4广州图书馆社区分馆建设雏形

广州是华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下辖11个区,面积743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32万,登记在册流动人口686.7万。广州图书馆是“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副省级公共图书馆,从十多年前开始致力建设以市、区、街镇、村四级网络为基础的馆外社区服务网络。自1990年与白云区竹料镇政府建立首家联合图书馆以来,截至2014年8月,在广州地区共成立分馆39座、村级图书室13个,广泛分布在全市的乡镇、街道、社区、农村、部队、住宅小区、劳教所、医院等。

由图1及表1,总结广州图书馆社区分馆的分布特征:

(1)区域差异大,集中程度高,与区域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由图1可见,总馆位于天河区珠江新城,分馆布局基本以总馆为中心,向外辐射,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地带(越秀、海珠、天河、荔湾及白云区),共23座,约占分馆总数的59%。番禺、南沙两区所辖面积虽大但由于距离城市中心较远,且南沙区的人口密度低,所建分馆数量也就比较少;而增城、从化则是从2014年2月开始撤(县级)市设区,设区时间非常短,因此尚未建立分馆。通过表1可见,黄埔、天河两区的人均GDP在全市排名靠前,这两区所建分馆共10座,约占总数26%,区域经济状况与各级政府部门对社区分馆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密切相光。

(2)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城市副中心发展

广州未来城市规划将建设“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萝岗(2014年合并到黄埔区)、南沙为两个新城区,花都、增城、从化为三个城市副中心。由表1可见,目前广州图书馆在黄埔、南沙、花都已建成一定数量的社区分馆(特别是花都区已建成8座),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之一,与未来城市空间布局高度吻合。

公众服务,藏书包含了人大常委会编辑的图书、本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专著、各地人大工作制度汇编等,并设有广州市情、人大业务、机关建设等6个专题书架,由广州图书馆负责提供领导决策参考等专题参考咨询服务,馆舍设计简洁庄严,体现国家机关的风貌;广州图书馆金花街分馆位处老城区荔湾的东部,人口密集(常住人口8.5万),学校林立(大中专院校2所、中小学4所),图书馆服务采取与社区建设有机结合的方法,针对社区居民信息需求开展特色服务,馆藏以文化休闲及进修学习为主,充分利用分馆场地及馆藏文献组织社区文化活动,每年定期举办“我与广图有个约会”等活动,深受社区居民欢迎。

2.在社区分馆建设蓬勃发展的同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2.1社区分馆经费保障不足,馆舍面积小、人力资源匮乏,大部分分馆未能实现全功能

随着我国精神文化建设的不断提高,市民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也愈来愈大,辖区居民都会选择附近社区图书馆进行借阅。但是目前社区图书馆普遍存在以下困难:①没有固定的运营经费,无法采购新书,馆藏图书资源补充数量小、更新慢,绝大部分社区图书馆完全依赖市级公共图书馆提供资源,难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②社区图书馆人力匮乏,难以保障基本的开放时间,更无力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导致服务效益差、缺乏吸引力,极大地影响其为居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质量。③服务较为单一。青少年特别是儿童、老年人服务不足,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不规范。必须推进从政府层面保障购书经费及

社区分馆服务规则不统一,大部分分馆尚未实现通借通还。各个分馆的办证规则、借阅册次、开放时间不尽相同,不仅给读者和工作人员带来困扰,而且还影响图书馆的整体服务形象。“统一服务规范”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主要包括逐步实现“统一标识、统一平台、统一规则、资源共享、通借通还、分工协作”,稳步提高社区分馆服务效益。

3.措施与方法

3.1加快图书馆立法进程,使社区图书馆建设制度化

发展壮大社区图书馆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但由于现行管理体制的制约,我国图书馆法尚未正式出台。可喜的是近年来各大城市的地方性图书馆条例也相继进入立法阶段,如:《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草案)中对公共图书馆分馆的设立(经费来源、建筑面积、馆藏总量、年新增长量等)、管理(人员配备、考核)、服务(内容、开放时间、用户权利)、法律责任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为社区分馆未来发展之路起到铺垫的作用。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把将社区图书馆列社区配套设施,在住宅用地公开出让时以地块规划要点形式加以明确,将社区书馆的建设融入住宅项建设之中,通过社会力量办公益事业,可以避免增加财政负担、受制城市规划、发展进程缓慢等种种问题。

3.2完善分馆管理制度

等城市标志系统。条件成熟的社区分馆实现与总馆通借通还,“统一标识、统一平台、统一规则、资源共享、通借通还、分工协作”。发挥社区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为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设施设备、信息资源等方面的特殊服务,体现图书馆平等、免费、开放、便利的服务原则。使社区图书馆除了作为社区居民丰富生活、陶冶情操、终生学习的场所之外,也可以作为青少年课余活动室或自习室(如4点半课堂)、再就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教室、民众实用生活技能(如医疗保健)的讲授课堂、学生勤工俭学的基地,将它的效益发挥至最大化,成为辖区居民的学习中心、活动中心。

社区图书馆现状与思考相关文章:

1.基于新媒体时代公众需求的社区图书馆建设探讨论文

2.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探讨

3.浅谈如何完善图书馆,培养学生图书馆意识

4.当代中国室内设计现状及思考

5.图书馆“微”服务研究论文

6.解读图书馆人的思维误区

7.图书馆编目规则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8.从云图书馆发展看人文社科资料云平台研究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