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奋斗故事3个
奋斗是人生的代名词奋斗是万物之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爸爸的奋斗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爸爸的奋斗故事1:
爸爸是一座靠山,给我们依靠。爸爸那对我们无私献的爱,是一种无价之宝。那爸爸以前的故事呢?也是一种无价之宝吗?那当然是啦。不过那是我爸爸的一种奋斗的无价之宝。
我爸爸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还秉承着爷爷奶奶的奋斗的精神。因为家里贫穷,爸爸读完中学就退学了。 爸爸退学后就去当一个倒水泥的小工,当时运水泥不是靠机器来倒的,而是靠人们亲自去倒的。爸爸当时是靠竹子搭成的架子运水泥的,比如说要倒一个五层楼的房顶的水泥,整个架子都要站满人,有人就会从下面传桶子上去,一个传一个,传到顶楼的时候就最上面的人倒。倒完后又把桶传下去。一个接一个。爸爸说,如果白天倒不完,晚上就加班接着倒,因为不能分开倒,如果分开倒,水泥就会不能吻合粘结。就因为这样,他们要加班到很晚。
爸爸说一天的工资只有6元钱,6元钱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小数目,不过对以前来说已经是个普通中等收入了。爸爸做倒水泥之外,还做过搬运工。当时不是用货车运东西,而是用三轮车来运的。用三轮车运400公斤左右的货物,一趟要走5公里的路程。多辛苦啊,不过工资还是6元左右。
爸爸做着做着就觉得这种事没什么前途,就去在一个朋友的五金厂里做业务,最初是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去赶业务。后来赚到了一点钱,买了一辆摩托车。每天骑着摩托车去工作。
爸爸赚了钱后,开始开了一家泡沫厂。收入还算好,不过还要继续努力赚钱。后来爸爸的生意做得越来越好。厂也越来越大,爸爸持续这这样的成果,也持续着这样的奋斗。
爸爸的奋斗故事2:
我们现在生活无忧无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几乎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但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想一想父母小时候是有多么艰苦,用了多少汗水才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欢乐。
我的爸爸很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听爸爸说那时候家里把过年吃剩下的一条鱼晒干之后,分成三百六十五分,一天吃一份,大家想一想,一条鱼对于现在的我们是多么不起眼,我们随便吃几口就当做垃圾扔了,我知道这是爸爸用夸张的修辞说法表示的,但是,比起现在的我们,那时候是有多艰难啊。
到了后来,奶奶开了小店,爷爷当上了建筑师,家里的生活没有像以前那么贫穷了,一年可以赚一千块,但爸爸除了一日三外别的零食都不买,把自己去帮爷爷打水,奶奶看店,照顾叔叔一个星期的五分钱都存了起来,存了一个月才能买最喜欢的牛肉,但只能买一点碎。那时候家里对待叔叔好一些。爷爷吃甘蔗的时候,甘蔗那些硬的部分给叔叔吃,而爸爸只能吃甘蔗皮,有时候奶奶会从外面带来一碗饺子,可是,叔叔有时会得到半个饺子吃吃,而爸爸却不能吃,这就是成绩好与坏的待遇。
奶奶的生意越做越大,后来还开了红糖白糖连锁店,在各地有着生意,家里变得富裕,赚够钱后,爸爸顺利的读上了高中。高中毕业以后,爸爸认识了妈妈,结婚以后,他们一起开了一家灯具店,还生了我这个孩子,辛辛苦苦把我拉扯大,每天起早贪黑,兢兢业业,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
如今我已经长大了,再过一年就要小升初了,将来是家里的顶梁柱了,我以后一定要孝顺他们,报答他们的恩情让他们幸福快乐。
爸爸的奋斗故事3:
我爸妈非常非常普通,应该是最广大基层农民的缩影,勤劳苦干、老实讷言、敬老爱幼。生活了大半辈子,走过艰难的岁月,就没有想过自己,一辈子就这么贡献给家庭贡献给子女。
1982年-1985年
新婚,分家,我出生
我爸,世代贫农。家中兄弟三人,长兄早早入伍。我爸居二,小小年纪,就跟着父母开始干活养家。跟着我爷爷一起盖了相邻的2间二层小楼房,作为大儿子和二儿子的婚后居所。果不其然,我大伯参军五年终于退伍回乡,娶媳妇儿。四年后,我妈嫁进来。然后爷爷做主,把两个儿子分出去了。
分家后,我家除了2间二层小楼房,一袋大米,一些日用品,其他啥也没有。唯一的存款,就是我妈的压箱钱。跟我大伯家相比,我家的情形非常恶劣。我大伯有退伍费,而且我大娘生了长孙,吃住在婆家三年,总有积蓄。分家后第一晚,我爸久久沉默,难以入睡。我妈后来说,我爸那晚默默流泪。
第二年,我出生了。之后连续三年,我妈说,最困难的时候,田里收来的稻谷交公粮后压根不够吃,我妈拖家带口去我姥姥姥爷家连吃带拿。感谢我的姥姥姥爷!我小时候,我妈每次回忆这事儿,都是音语哽咽、泪花闪闪。
我爸农闲的时候,就去附近采石场挑石头,两三百斤的大石头。每天都是青青紫紫回家,我妈含泪给我爸揉肩膀。写到这里,我都有点写不下去了。没文化又老实又讷言的农村汉子,生存着实不易,只能埋头苦干,挣点辛苦钱,养家糊口。联想到这几年,那些欠薪逃跑的老板们,实在太可恨了。
我妈做姑娘的时候,跟着裁缝学过一段时间。在这几年,就收点零活儿做点缝缝补补的活儿,贴补家用。而我处于懵懂时期,我几乎没有那段时间的记忆。我就模糊记得好像有次不小心从我家木楼梯滚下来了。
1986-1990年
承包山地种桔树
改革春风吹响大地!我爸爸承包了村后山的一大片桔子地。那桔树是已经种好了还是没种好,我也没印象了。反正我记得我小时候,爸爸妈妈摘桔子,我坐在草棚子里吃橘子,吃了一筐又一筐,把大人吓坏了。这一年,我弟弟出生了。
后来,遇到一个丰收年,应该是88年前后。结果我家和我小叔家的桔子被人空手套白狼骗走了,总共近九千块钱。9000元!当时有多兴奋,后来就有多失望绝望!每年年底,我爸和我叔就有一件事——跑人家家里去要债,直到现在快30年了,钱还没全拿到手了。不过我爸和我叔已经放弃了,现在可以自嘲地说:就当走亲戚了。
之后的卖桔子,也就没出什么差错了。我妈这时候,接了皮革服装厂的活儿,在家做衣服,我爸爸闲暇的时候也学起来做一些小活儿。到了1990年,那天,我正在学校(学校就在我家隔壁,同学全是一个村的)做打扫卫生。竹马们远远吆喝进来,大声嚷嚷:**,你家买电视机啦。
是的,在我7岁那年,我妈用当年做衣服赚的2250元,花了2000元托人情买了一台22寸西湖牌彩电!现在想来,我可真佩服我妈的大手笔!这胸襟,难怪后来能够撑起我家的财务大发展!
1991-2008年
财富原始积累的十八年
我小姨从济南做生意回来发展了。我妈“抛夫别子”去帮我小姨看店看厂看家顺便学做生意,跟着政府“众筹”了一处商铺——众筹资金分五年返还,商铺归个人所有(别以为“众筹”是现在提出来的,早20年义乌这边就玩剩了)。在我10岁那年前后,我妈为了方便做生意,花了12000元装了个固定电话座机。囧囧……我实在太佩服我妈了。
1995年,荔枝批发价28元/斤。我妈一箱子一箱子给我买。后来上了初中高中,爱吃上好佳,我爸都是一大箱(300包)地买给我的。囧……每次返校,都是大包小包回去。2001年上了大学,大学学费不到3000元/年,生活费1000-1500/月+奖学金500/月,在西安那个苹果8毛猕猴桃1-3毛的年代,现在想来我都不知道钱怎么花出去的。只能说,我习惯了义乌的批发,于是消费也批发了。
这真是黄金十八年,义乌处于高速发展,义乌现在很多富豪的财富积累就是在这时候沉淀的。不过,我身处那个年代,见证了他们的辛苦和艰难,所以就暗下决心——以后坚决不嫁给生意人!实在太辛苦了!财富固然令人可喜,但是创造的过程也非常艰辛。
这黄金十八年,尤其后期房产发展,我妈要去赶趟,可惜都被我爸拦截了——我爸的观点是一张床的位置,要那么多房子干啥!再强大的女人,遇到拖后腿的猪老公,总是好无奈滴……所幸,知足常乐!
勤劳致富始终是主旋律
现在爸妈都到退休了,回到农村,住着楼房,每月领着政府大社保的养老金,拿着房产的年租金,每天种种菜补补衣服带带小孙孙,日子过得很滋润。身体遗留着早前辛劳过度的痕迹,在以后的岁月里一点点温养。
我妈说,我们遇上最好的时代!是的,他们遇上了最好的时代——年轻的时候,虽然辛苦虽然也有欺骗,但是社会是公正的;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付出终将被回报。
最后!我每次遇到艰难的时候(其实也没那么多,偶尔1-2次),总会想想我爸妈30多年前的艰难。他们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没有任何依靠,没有任何资源,白手起家,只有勤劳只有勤劳只有勤劳,都能奋斗出现在的家业;而我们,有文凭,有工作,有资源,有个不笨的脑袋,何愁不能超越前辈?!
我始终相信:
勤劳,时间会见证它的魅力!
勤劳,时间会见证它的魅力!
勤劳,时间会见证它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