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刀杀人典故

2017-05-26

借刀杀人是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那你们知道借刀杀人的典故是什么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借刀杀人典故,供大家阅读!

借刀杀人解析

【词目】借刀杀人

【读音】jiè dāo shā rén

【解释】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出处】明朝·汪廷讷《三祝记·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元昊,这所谓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典故

借刀杀人,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巧妙地利用矛盾的谋略。当敌方动向已明,就千方百计诱导态度暖昧的友方迅速出兵攻击敌方,自己的主力即可避免遭受损失。此计是根据《周易》六十四卦中《损》卦推演而得。”曰:损下益上,其通上行。”此卦认为,“损、益”,不可截然划分,二者相辅相成,充满辩证思想。此计谓借人之力攻击我方之敌,我方虽不可避免有小的损失,但可稳操胜券,大大得利。

春秋末期,齐简公派国书为大将,兴兵伐鲁。鲁国实力不敌齐国,形势危急。孔子的弟子子贡分析形势,认为唯吴国可与齐国抗衡,可借吴国兵力挫败齐国军队。于是子贡游说齐相田常。田常当时蓄谋篡位,急欲铲除异己。子贡以“忧在外者攻其弱,忧在内者攻其强”的道理,劝他莫让异己在攻弱鲁中轻易主动,扩大势力,而应攻打吴国,借强国之手铲除异己。田常心动,但因齐国已作好攻鲁的部署,转而攻吴怕师出无名。子贡说:“这事好办。我马上去劝说吴国救鲁伐齐,这不是就有了攻吴的理由了吗?”田常高兴地同意了。子贡赶到吴国,对吴王夫差说:“如果齐国攻下鲁国,势力强大,必将伐吴。大王不如先下手为强,联鲁攻齐,吴国不就可抗衡强晋,成就霸业了吗?”子贡马不停蹄,又说服赵国,派兵随吴伐齐,解决了吴王的后顾之忧。子贡游说三国,达到了预期目标,他又想到吴国战胜齐国之后,定会要挟鲁国,鲁国不能真正解危。于是他愉偷跑到晋国,向晋定公陈述利害关系:吴国伏鲁成功,必定转而攻晋,争霸中原。劝晋国加紧备战,以防吴国进犯。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亲自挂帅,率十万精兵及三千越兵攻打齐国,鲁国立即派兵助战。齐军中吴军诱敌之计,陷于重围,齐师大败,主帅国书及几员大将死于乱军之中。齐国只得请罪求和。夫差大获全胜之后,骄狂自傲,立即移师攻打晋国。晋国因早有准备,击退吴军。子贡充分利用齐、吴、越、晋四国的矛盾,巧妙周旋,借吴国之刀”,击败齐国;借晋国之“刀”,灭了吴国的威风。鲁国损失微小,却能从危难中得以解脱。

借刀杀人造句

1、曹操为了夺取大权苦思冥想,终于找到一个借刀杀人的办法来除掉心腹大患。

2、王熙凤要害尤二姐,这种借刀杀人的手段真歹毒。

3、群众压迫比拉多,想借刀杀人,用他的权力处死耶稣。

4、我们有个成语"借刀杀人",就是指这个说的。

5、这件事不是他干的,肯定是第三者制造的假象,想借刀杀人罢了。

6、咱们身正不怕影子歪,不怕他玩借刀杀人的鬼把戏。

7、赤壁之战前夕,蒋干过江到东吴,想劝说周瑜投降曹操,周瑜虚与委蛇反教蒋干中了他的借刀杀人之计。

8、而这个张郃名气也不小,魏五子之一,也是魏五子里最后凋落者,战死在征蜀战中,向来在以巧诈多变著称,据说是死于司马懿借刀杀人,呵呵,扯远了。

9、太子欲借刀杀人,实是打错了算盘!正想劝皇帝尽早歇息,心中不禁一动,目光望向殿门,面上微露惊色。

10、五爪也是佩服无痕的胆大心细,在那样的情况下,还能利用这样的手段来借刀杀人。

11、认清哇咔咔乘火打劫混世傻缺借刀杀人更阴险楼主图集。

12、桓温气得七窍冒烟,决定借刀杀人灭了这个“叛徒”。

13、这叫瞒天过海、树上开花、借刀杀人之计!

14、据应伯爵一干小人诟谇谣诼,唆使武松,欲行借刀杀人之阴事。

15、我猜想他帮我对付凌雪族,只是借刀杀人,他好隔岸观火,坐收渔利。

16、借刀杀人、借客报仇、借花献佛、借箸代筹……这些被收入辞书的古代典故,每一条都记载着一段生动的历史故事。

17、美国佬压根儿不会、也不敢直接向中国动手,但他会怂恿阿扁这人头猪脑的疯子以借刀杀人!美国佬从来没能在中共面前占到一丝便宜。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