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华尔街金融风暴毕业金融危机防范论文
金融风暴,又称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华尔街金融风暴毕业金融危机防范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华尔街金融风暴毕业金融危机防范论文篇1
华尔街金融风暴的作用机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美国房贷模式的改变是次贷危机的初始原因,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衍生品的创新导致危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而融资杠杆使损失放大了N倍,进而辐射到了全球金融系统。在国际和国内经济的急剧变化下,中国经济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中国应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严格控制信用评级部门的评级标准及信贷政策,提高政府监管水平加强应对危机的能力。
关键词:次贷危机;作用机理;潜在风险;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1.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9-09-0060-04
引言
随金融市场信用衍生品的创新,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及其对全球金融造成的巨大影响,使我们不得不对市场利益和产品创新链条进行深入的思考。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次贷危机的实质是由于滥用信用衍生品的创新,而造成信用风险累积,进而酿成美国社会的信用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与美国危机管理中的失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及信用评级制度的缺失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美国金融创新的过度发展及美国人超前消费的生活理念成为次贷危机爆发的基础。本文在梳理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产生的基础上,对比中国经济中潜在的金融风险,提出对中国的若干有益启示,以期做到“防微杜渐”。
二、华尔街金融风暴的作用机理
(一)美国的次级房贷模式
传统上,银行融资的抵押贷款是从他们收到的客户存款中得到的。这限制了抵押贷款的数额。近年来,银行已移至新的模式,他们出售抵押贷款的债券市场,这使得他们更容易举债额外基金(见图1)。
在传统模型中,还贷的路径②会由于购房者未能还贷而终止。而在次贷模型中,①、②、③、④路径都会由于购房者未能还贷而终止,导致各个机构出现风险的连锁反应。
美国的信用评级公司将住房贷款划分为三种类别:优质贷款市场;“ALT-A”贷款市场;次级贷款市场。所谓次级抵押贷款是指向信用评级分数较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家庭或个人提供住宅抵押贷款。在美国有相当数量的金融信用评分不高的人群。信贷公司正是看准了潜在的强大市场所能带来的预期收益,于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降低贷款标准,形成了大量次级抵押贷款。
由于房贷周期很长,房贷公司和商业银行为了提前获得现金流,对其进行资产证券化运作,便把这部分房贷打包成为住房按揭抵押债券MBS或抵押债务债权CDO。而MBS或CDO的投资者主要是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见图2)。
证券化的次级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及其收益正是通过这样的信用链条,从未证券化前完全由贷款供应商(商业银行或专业贷款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转移到持有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或CDO)的机构投资者的资产负债表中。因此,表面上分散了的风险,实际上已经传导到了证券市场。
(二)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
次贷危机的实质是由于美国的次级贷款都被证券化了,并通过融资杠杆使损失放大了N倍,进而辐射到了全球金融系统。根据Thomson financial的统计,过去的三年全球CDO发行量分别达到了271 803.3$MM、551 709.6$MM和502 978.8$MM。
通常情况优质抵押贷款是由有政府信用支持的抵押贷款债券发行机构进行发行的,其信用等级为AAA。而通过证券化后打包的MBS和COD都可被信用评级公司评级为AAA;然而这些债券本来是从一些低质资产发展而来,尤其在经过多次“金融创新”后,使这些低质资产通过获得信用评级公司的评级都获得了AAA的高等级标号,这样最后投资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持有的AAA级产品究竟是来自何种质量的资产。2007年,全世界GDP总量约54万亿美元,跟CDO的发行量比起来只有万分之一。
国际清算银行曾统计,根据次级贷款包装成美国CDO产品在2004年为1 570亿美元,2005年发行了2 490亿美元,但在2007年的第一个季度就发行了2 500亿美元。
美国的信用衍生品创新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次贷这样一种创新使美国信用评级较低的居民买到了房子,同时通过资产证券化变成次级债,将高风险加载在高回报中,发散到了全世界,当风险冒出来之时所有利益链条的连带责任也浮出了水面。
三、中国经济的潜在风险
虽然由于实行不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中国和美国存在巨大的差异,但两国在经济的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比如流动性过剩导致股票和房屋为代表的资产价格虚增,投资与投机行为盛行等。幸运的是美国的次贷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更加理性、深刻地认识信用衍生品的利益链条,对中国的金融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一)储蓄率持续盘升导致大量的风险集中于银行业
储蓄存款的高增长使中国形成了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制度,而债券和股票市场等直接融资的发展滞后,使得银行成为风险的集中地。目前中国还处于经济转轨时期,金融改革还没有到位,金融意识淡薄,金融体系基础薄弱,投资渠道狭窄,银行除了贷款给企业,很少有其他渠道来消化存款。这就抑制了居民资本储蓄向投资的直接转化,导致银行业的风险累积。
高储蓄率必然导致高投资率,也就造成了产能过剩的局面。中国连续多年高增长的投资依然无法完全吸收过高的储蓄率,而高投资率所形成的产能又不能被国内消费所吸纳,这就形成了中国对外贸易顺差较大,而国内需求相对不足的局面。
(二)中国将面临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趋缓的双重压力
次贷危机的扩散导致投资风险急剧放大,美联储为了应对信贷紧缩状况而连续大幅度调低利率。
美国利率大幅降低之后,带来的恶果是美元大幅贬值和大宗商品价格猛涨,从而引起全球性的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具有国际输入性,并非货币当局能够完全控制。美国经济的下滑导致大量资金从美国资本市场撤离,去寻求更加安全的投资市场。像中国这样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很可能就是这些短期资本最理想的目标场所。2008年1―8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77.32亿美元,同比增长41.60%。同期,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增长9.26%;原欧盟十五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增长29.09%。快速增长的FDI表明外资正在加速流入中国。同时国际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提高,加之国内货币M2的持续盘升的会进一步推高通货膨胀率。
(三)出口额大幅下跌导致大量企业倒闭加大就业和银行坏账压力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是靠出口顺差带动,2007年中国的GDP结构中消费占44%,投资占43%,出口则占27%。美国是中国的出口大国,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19%。受次贷危机的影响中国的出口额大幅下跌。图7所示,2007年,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进口需求疲软,中国月度出口增长率已从2007年2月的51.6%下降至12月的21.7%。而2008年的月度出口增长率也明显低于2007年。同时人民币的升值又将进一步影响中国的出口。出口额的大幅下降导致中国许多中、小企业倒闭加大了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和银行坏账率。
(四)居高不下的外汇储备导致外汇市场风险
虽然中国资本项目没有开放,尚有防御国际短期资本冲击的防线。但从宏观上来看,美国次贷危机造成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大幅缩水,购买能力下降。为应对次贷危机,美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美元大幅贬值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汇率风险。2007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从2007年1月的7.8下降到了12月末的7.3,贬值幅度约为6.4%。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3月份已经超过了1.68万亿美元,持有美元资产超过1.1万亿。以美国国债形式而持有的外汇储备势必会加剧中国资本市场的风险。
四、中国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
金融衍生品能够带来巨大的收益,同时也能带来巨大的风险。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过度发展的金融衍生品,使得风险不断的分散转移,以至于最后使得最终购买者不能明晰自己到底承担了多大的风险。
再者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多采用保证金方式,参与者只须动用少量的资金即可进行数额巨大的交易,由于绝大多数交易没有以现货作为基础,所以极易产生信用风险。加之监管部门很难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准确的估计,若有一方违约,就可能引发整个市场的连锁反应甚至演变为金融危机。
(二)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
近几年,中国房价迅猛上涨,由此也带动了商业银行的住房按揭业务。美国次贷危机的初始原因也正是房地产市场泡沫的不断累积,最后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截至2007年6月,中国商业住房贷款余额为2.6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41.3%;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达4.3万亿元,同比增长24.5%。房地产业景象一片繁荣,而贷款机构为了赢利就会降低信用评级标准,盲目贷款,一旦楼市价格发生问题,资金链条断裂,就会导致银行产生大量坏账。即使在美国这样金融监管严厉、金融市场发达的背景下,都会发生如此巨大的风险与危机。中国如果任由房地产泡沫吹大,后果也将显而易见。
(三)严格控制信用评级部门的评级标准及信贷政策
美国的次贷危机正是由于其信用评级机构把信用评分较低的房贷人的次级房贷,通过不断证券化的过程给予了AAA级评分,使得信用风险转嫁给了担保债券的持有人。如果信用评级机构能够严格审查并给予准确评级,那么次贷危机恐怕不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由于房地产业的繁荣,银行等金融机构放宽了对贷款条件的限制,和贷款人的资格审查,是美国次贷危机的一条导火线。中国在面临与美国相似的背景及社会心理下,应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和信贷条件,以降低我国信贷市场的风险。
(四)提高政府监管水平加强应对危机的能力
美国政府把次级债券这种金融衍生品的评估和监督责任完全留给了信用评级机构,给这些私人机构留下了过多的操作空间,结果导致信用评级标准的下降,不够真实可靠。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也采取了各种救市方式,高调向市场投放货币,连续降低利率。尽管如此,次贷危机的影响并没减弱,反而继续蔓延,其所引发的问题也难以估量。可以说美国政府的救市是失败的,也可以说美国政府对危机的管理效率低下。面对美国如此强大的经济大国,其对出现的危机管理尚且如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更应重视政府对危机的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Staff Report no.318 March 2008.Understanding the Securitization of Subprime Mortgage Credit.
[2]Credit Suisse (2007). Mortgage Liquidity Du Jour: Underestimated No More , Equity Research, Americas/United States, 12
March.
[3]何帆,张明.美国次级债危机是如何酿成的[J].求是,2007,(20).
[4]曹远征.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次级债风波的分析与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7,(11).
[5]甄炳禧.透视美国次贷危机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11).
关于华尔街金融风暴毕业金融危机防范论文篇2
华尔街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理性思考
摘要: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已经和必将继续对全球产生重大影响。崛起的中国面对当前严峻形势,为保持国民经济又好足快地发展,应该多一些理性的思考。
关键词:金融危机 理性思考
一、金融危机及其特征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I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时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动荡。金融危机可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二,华尔街金融危机及深层原因
1、华尔街金融危机的爆发。
美国一向是提倡提前消费、贷款消费的国家,当传统的金融方式及领域已经没有赚大钱的可能时,人们就要考虑新的方式,开辟新的领域,又加上美国遇到了9 11,经济急剧下挫;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和消费,政府几次降低利率,受益最大的行业中,房地产是最为消费者梦寐的,于是金融业和房地产业联手提出了让过去那些没有固定收人或者低收人人们不敢想的事情――买房子。
在美国,个人贷款者是向抵押贷款公司而不是直接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抵押贷款公司将抵押贷款出售给商业银行或者投资银行。银行将抵押贷款重新打包成抵押贷款证券后出售给再购买抵押贷款证券的投资者,转移风险。同时,银行会与抵押贷款公司签署协议,要求抵押贷款公司在个人贷款者拖欠还贷的情况下,回购抵押贷款。
银行还会购买一些信用违约互换合约,相当于购买一种对抗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的“保险”,来进一步分散自己的风险。这样,就产生了好多金融衍生品。买房子要贷款,贷款要有抵押,要对申请贷款人进行还款信誉评级:过去只贷给A级――标准贷款的申请人,现在降低了,设置了次级标准。没有固定收入和低收入的人,也可以贷款买房子。次贷问题引发了支付危机,从而导致金融危机。
2、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
(1]美国的过度消费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过度储蓄。
长期以来,美国国内储蓄一直处于低位,对外经济表现为长期贸易逆差,平均每年逆差占GDP总额达到6%的水平,且这些逆差主要靠印刷美元“埋单”。而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和石油生产国居民则是储蓄过度,长期贸易顺差,积累起大量的美元储备。这些美国经济体外的美元储备需要寻找对应的金融资产来投资,这就为华尔街金融衍生品创造、美国本土资产价格的泡沫化提供了基础。
(2)华尔街金融资产的供应没有坚实的实体经济发展作为支撑。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充裕的全球资金涌八美国,金融业在美国的发展越来越旺盛,金融产业演变成一个大产业,可以吸纳大量的就业,产生大量的产值。有关数据显示,美国金融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竟达到GDP的40%。华尔街的从业人员可以获得天文数字的薪酬和奖金。但虚拟经济一旦脱离实体经济,必定演变成一种虚幻经济。如果将华尔街的金融产业视作一台巨大的昼夜不停运作的“机器”,它一方面吸纳全球金融资源,同时通过其“生产”变成全球各地一个个投融资项目,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用资本在生产中获得的收益回报给全球投资者。
如此循环,华尔街的金融产业是没有问题的。或者,这些金融产品的创造立足美国本土的实体经济,能促使美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那么危机出现的概率也可以大大下降。然而,由于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周期已经进入lT周期波段的末尾,缺乏投资机会,而且美国已经将大量的制造业转移到国外。通过制造业信息化而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机会也失去,近期又不可能有大量的科技创新项目吸纳融资。在这种情况下,华尔街金融资产的供应没有坚实的实体经济发展作为支撵。
(3)这次金融危机的本质是“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
近年来,美国房地产投资异军突起。这应该算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但是这些房地产的销售对象主要是美国中下收入阶层。在美国制造业转移的情况下,中下阶层的收入难以提高,在金融资产泡沫推动下的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升,最终把他们逼到破产的地步,引发了世界性债务危机。因此,这次金融危机的本质是”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而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只是放大却是了“次贷”危机,将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风暴。
(4)全球总有效需求的不足和全球生产能力供给的过剩。这次危机的表面原因是泡沫经济的破灭。泡沫起因于全球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背后的深层原因却是全球总有效需求的不足和全球生产能力供给的过剩,总的表现形态为全球储蓄过度。换一句话说,全球经济实际上处于一种动态无效的状态:充裕的储蓄资金找不到与之匹配的投资项目。
三、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首先耍坚定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念。中国曾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把计划看成是绝对的,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的不公,最终受到惩罚。真正的市场化改革,决不会把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对立起来。既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和社会监管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其次耍调整宏观政策。政府对内要积极改变前一阶段过紧的货币政策,将赁币政策的目标从控制通胀转到保持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方面,短期内特别要关注人民币汇率贬值而导致资本外流加速的情况,加速的热钱外流会根本改变流动性过剩局面,使经济中流动性极为短缺。严重影响实体经济,再加上货币政策有滞后效应,更应该采取积极主动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另外,我们需要将货币政策与金融政策分离,单用货币政策是不能解决热钱问题的。前段时期热钱过多,我们只是单一地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来对付,其结果是中小企业融资发生困难,影响实体经济。此外,我们还需要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来配合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减负企业税收,刺激内需。
再次耍加速改革金融产业。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内外结构的非均衡和金融改革的滞后,在危机发展中也起了一定作用。一方面中国投资于美国的国债和其他金融资产,目前投资数额已达9000多亿美元,另一方面中国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从本质上讲是中国居民的储蓄存款在国内找不到好的投资项目。因此,中国外汇储备的积累,是与银行的存贷差,即存款大于贷款的数额基本相等。综合美国经济和中国经济的情况,我们发现,目前中国金融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正因为如此,一个13亿人口大国会出现巨额的储蓄过度,并且存贷利率大大低于经济增长率,储蓄过度使中国经济实际处于动态无效状态。多余的资金需要在美国这样一个增长缓慢且资产泡沫明显的国家寻找投资机会。与此同时,我们每年还要引进500亿-600亿美元资金的国外直接投资项目,支付高额资本报酬给外国投资者。
最后要建立较为严密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人类留下极为深刻的教训,大家一定会认真总结危机的原因以及危机的防范,未来金融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将更为理性,全球金融体系的建设会进一步弥补旧体系的缺失,使其相对完善,各国协调机制也将有可能被逐步建立起来,全球治理结构在金融领域将有一个基本雏形出现。中国完全可以根据这些教训和防范的总结,建立较为严密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