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发展与人的现代化

2017-03-15

“现代”是一个与“传统”相对应的概念,“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化过程中内部社会的变革,而社会发展就是社会现代化的过程。社会学家英格尔斯认为:“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以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1]。由此可见,现代化不仅指社会的现代化,还应该有人的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于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就谈不上社会的现代化。

一、社会发展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

(一)人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一般可理解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境界和劳动技能等各种素质实现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其实质就是把作为实践和认识主体的人的素质提高到当代发展的水准,实现主体素质的现代化。当前人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主要是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其次,知识信息的现代化,现代人必须具有信息社会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开放创新的知识结构、信息容量;再次,社会关系的现代化,依赖于社会关系而存在,人既是主体发展的手段、又是服务于社会的。然而人的现代化并不是天生的,主要是靠后天的养成,因此人的现代化必然和社会的现代化紧密相连。

(二)社会发展与人的现代化互相促进

社会发展和人的现代化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社会由人组成的,离开了人,社会就不再具有社会的属性;人是社会中的人,离开了社会,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1.人的现代化离不开社会的塑造。马克思认为“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2]。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现代化也只有在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中才能实现。人离不开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引导和塑造。现代人必须具有现代竞争所需要的独立自主的主体意识和现代人格。当今工业化信息化高速发展,高度的社会分工和现代化的管理,使处于这样环境中的人们势必要具有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和广阔的视野,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平衡的心态,以及理性化、规范化的行为方式,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人的现代化离不开社会的塑造,它是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逐步提升,由“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由“必然”走向“自由”。

2.人的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手段。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存在的前提,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无论是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还是生产关系的反作用,两者都要通过人来实现。生产力的更新不断地推进社会的发展,但是社会发展并不单纯是生产力的现代化,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因此,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人的现代化,离开了人这个目的,社会现代化就失去了本真的意义。

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不仅要解释世界,更要改造世界,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手段。英格尔斯认为:“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而在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以及人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离开了现代化的人,社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三)社会发展与人的现代化的非同步性

社会发展与人的现代化是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就是直接统一的。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斗争性的一面,社会发展与人的现代化也存在着斗争性。社会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体系中的两个矛盾,两者共存且互相促进,但是由于人作为主体,其发展过程中具有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现代化必然存在着排斥性和非同步性的一面,从而影响现代化的总体进程,同时也滋生了一些社会问题:价值观的扭曲、人的异化以及社会适应困难等。在现实社会中,社会在前进,但人却越来越成为了畸形的单向度的人。

二、社会发展中人的现代化所面临的问题

社会发展与人的现代化的排斥性和非同步性,使人的现代化在社会整体环境中显得异常尴尬,价值观在唯科技主义和经济至上的年代被扭曲,人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在被不断异化,人格冲突更加的激烈,在竞争激烈和快节奏的生活中,人的社会适应越发困难,人的现代化面临着种种问题。

(一)价值观扭曲

价值认同感削弱。人的现代化不仅指知识、技能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变动导致人们对于过去统一而又具有权威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由认同走向了质疑,评价标准多元化,排斥传统文化致使其失落,这些问题极大地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

追求利益至上。全球化的发展,西方以其发达的经济优势致使其腐朽思想强烈渗透和侵蚀着他国国民,传统价值观失落,价值虚无主义抬头,市场经济追求物质利益被扩大化。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是目的引导手段,而是手段代替目的,不是生存决定占有,而是占有决定生存,不是人先于物,而是物先与人,人们试图最大限度地追逐财富,但却不知为何而生存”[3]。人们在追求利益至上的光环中,人性被扭曲,人格被消解,价值观被严重颠覆。

(二)人的异化更加明显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极大增强了人们改造世界、创造财富的能力,人的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但是,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人却不断被异化且有加剧的趋势。马克思曾说过:“技术本是人创造的,反过来成为统治人的力量”[2]。在现代社会中,人成为了机器的附属物,人的活动围绕着机器的运转,人在劳动中难以看到自己独立的个性和能力。在科技主义面前,人的生存不过是一种材料、物品和原料而已,人不再是技术的主人,而成了技术的奴隶,成为了职业化、专业化的人,人的发展更加的片面化。“技术的人本目的被颠覆,自由走向了反面,理性成为奴役人的工具,人成了非人”[4]。技术越发达,人的异化在现代社会下体现得更加明显。

(三)社会适应越发困难

信息化社会,社会的极速变化给人们心灵带来巨大的震撼,住房、婚姻、教育和就业等问题都可能使人们陷入困境,加上社会上物欲横流,使人的人格冲突更加激烈,更难适应社会;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机制被引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有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但是竞争的残酷性也增大了人们的焦虑感和恐惧感,由此增大了社会适应的难度;现代社会生活的流动性和多元化给人们带来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也正是有了这些自由选择的机会,人们的心理越发矛盾,社会适应越发困难。

三、人的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一)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人现代化的基本路径

人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一个人的素质是经济发展水平和一定的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现代社会中,工业化只是为人的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人的现代化素质的培养和自身的全面发展还需要通过社会教育现代化来实现。英格尔斯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受教育水平与其现代性水平成正相关”。也就是说教育对人的现代化的影响是最直接根本的。这是因为,教育具有极大的导向性和目的性,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它不仅给予人们现代化的科学知识和生活方式,塑造健全的人格,还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自我意识,提高了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了社会适应的能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必须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要按照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为核心,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抓好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通过教育的现代化来实现人的现代化,并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现代化”[5]。

(二)加大对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的引导

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使得人的现代化正面临着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文化冲突以及价值观的扭曲。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大肆推行其思想形态,传输西方的普世价值、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而不少国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受到西方国家强势的影响,把西方文化视为“具有普遍性权威的唯一标准”,价值观严重错位。而人的现代化不是物质财富的现代化,也不是“全盘”西化的过程,而是素质现代化养成的过程。

现代化的过程是本国文化与现代文化互动的过程,民族文化作为国家和民族的象征,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风貌,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在利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重现实、重实效、重过程的价值取向被普遍认同,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素养则被遗弃或者否定,如不加强引导,势必走偏方向,严重阻碍现代化的进程。因此,需要学校的引导和教育,利用大众传媒引导民族文化,倡导独立自主、创新进取的现代精神和适合广大群众消费的生活方式,抵制各种丑陋的思想文化,形成良好的文化软环境,使人们在其熏陶中提高文化素养,自觉完成从“传统人”向具有全面素质的“现代人”转变。

(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重视人文建设

人的现代化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但是当前科技越发达,人越来越异化为技术的奴隶,导致人文文化缺失,人的发展片面化。我们知道,科学回答的是“真”,揭示的是自然规律,而人文文化回答的是“善和美”,揭示的是人类社会的价值追求和终极关怀,科学与人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人性本是善的,以工具理性为主导,会使人性更加分离,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困境,恰恰是科技发展缺乏人文理性的纠偏所导致。

在人的现代化中,工具理性不可缺失,但价值理性更加重要。在社会发展的规律中,既要支持科学研究,探索自然规律,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服务,但科技的发展要有人文的引导,使之为人类的现代化造福,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如果缺乏人文的引导,现代科技的发展不知会把我们带向何处,这是我们必须深思的问题。人文的引导在于建设和营造,学者曾经说过“对科学的人文主义理解,就是对科学的哲学理解”。社会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离开哲学辩证的轨道和对世界本原的把握,更不能忽视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只有如此,人的现代化才能摆脱技术的束缚,实现由“必然”走向“自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