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下面是小编整理了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要求范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要求:毕业论文范文
论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是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一种以培养社会急需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实体。具有几十年历史的英语专业教育,在新建本科院校的特色办学定位指导下,应改革原有的课程设置模式,采用专门用途英语,培养社会需要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专门用途英语
一、新建本科院校出现的背景
自20世纪下半叶开始,整个国际社会呈现出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趋势。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这样的发展前提下,呈现出数量规模迅速增长,教育类型急剧分化的两个发展趋势。据教育部公报,200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根据美国教育家马丁・特罗提出的高等教育阶段理论,我们的高等教育事实上已步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
自20世纪末开始,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全国由专科合并调整成独立升格而来的新建本科院校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这类院校的数量已达150所,占全国现有本科高校的六分之一左右,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它们主要布局在省会城市以外的中等城市,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征。与国家重点高校相比,属于“发展中高校”。这是以适应现代科技和生产的发展应运而生,符合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取向。但由于这些新建本科院校的本科办学历史不长,均面临着改革、建设和发展的艰巨任务。在结束前一阶段高度重视“升本”工作之后,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在高职高专和老牌本科院校夹缝中求生存,如何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成了其工作重心。于是,新建本科院校纷纷开始各方面的改革,主要包括合理定位,走特色发展之路;控制规模,走内涵发展之路;融入地方,走互动发展之路;以人为本,走持续发展之路等手段,以期实现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面临的困惑
在21世纪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的发展进程中,面临着来自基础教育水平大幅提高的高中英语和迅猛发展的大学英语的双面夹击。大学英语与高中英语,英语专业的界限逐渐模糊(蔡基刚:2007)。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要大幅增加,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使得我们同外面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频繁,交往的深度也日益加深,这使得人们对英语专业人才的语言应用水平有了更高的预期,这为新世纪英语专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此外,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在发展的进程中,自身还有一系列的问题要面对。
首先,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以理工科为主,英语专业作为一个人文学科在整个学院发展大环境中,相较于其他理工系科得不到来自学院的重视,这严重制约了其整个专业的发展。
其次,相较于老牌院校英语专业,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自身内部还有先天不足的方面。就教师方面而言,由于历史原因,他们普遍缺乏高学历、高职称,他们以前的工作以繁重的教学为主,因此,科研相对较弱。就其自身的知识结构而言,缺乏外语教育理论知识。事实上,只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并不能说就可以胜任外语教师的职责。在学科建设方面,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还面临着起步晚,学术梯队建设的基础薄弱,缺乏足够的学科带头人等问题。
最后,作为新建院校,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都相应的具备一定的科研硬件设备(如中高端的语言实验室),但在实验室管理上缺乏专业人才,不能充分地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实施课堂教学。而涉及语言学、文学、文化方面的专业学科技术资料的建设力度相对薄弱。
面临诸多的困难,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建设,就应尝试对传统的学科结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努力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
三、社会对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需要
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这是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专业人才的需要所决定的。1998年,高等学校文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关于外语主要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就指出,由于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要已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过去那种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对单纯的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逐渐减小。因此,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2005年11月洛阳师范学院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研讨会上指出,新建本科院校目前的工作,是要着力解决好科学定位问题,以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为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对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吴部长进一步强调,新建本科院校要牢牢把握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实现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的多样化。
何其莘等指出,21世纪国际间竞争的特点是在交际中竞争,在竞争中交际。作为人类交往工具的外语和文化传播者的外语人才必将成为这场竞争的核心,外语人才的需求将继续呈上升趋势。加大急需的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拓展外语人才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已是摆在我国外语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四、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促动下,为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就开始了与市场经济建设的接轨过程,具体的表现就是在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加入大量的非语言文学类课程(南左民:2005)。在这种课程建设上加入对培养对象未来从事职业的考虑,实现了语言教学从“教”向“学”的转变,实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体现出近年来在教学中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1966)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当今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大,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认知和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还强调学习情景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与真实的情景相联系的,是对真实情景的一种体验。这是目前我国外语及医学界所普遍强调的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的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依据。
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重在落实“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外语教学旨在协同其他学科的教育,帮助学生建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就英语专业教学而言,应把英语语言学习与其他学科的教育协同起来,增强学生的全面发展意识,来建构学生综合而全面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2000年的新《大纲》提出,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五种能力。同时,新《大纲》把英语专业课程分为三大板块,即英语专业技能课、英语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对英语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作了明确而合理的规定,也使课程设置有一个较科学的依据,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在对英语专业技能课的课程设计,基本上沿用传统的综合英语、听力、口语等课程,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为目的;在对英语专业知识的课程设计,基本上沿用传统的以英美文学为主干课程,强化专业知识性教育;对于相关专业知识课的课程设计,则主要体现各自院校的办学定位,实现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内容和进程虽然因为各院校具体的情况会有所不同,但是就课程设置而言,外语专业课程建设首要面对的是开设与复合学科有关的专业课、专业倾向课或专业知识课,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目前,正在试验的模式主要有:“外语+专业知识”、“外语+专业方向”、“外语+专业”、“专业+外语”和双学位等。在本质上这其实是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向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方向的转向。
专门用途英语,简称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国外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研究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目前,美国、英国和香港的许多大学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已非常普及。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也开始出现了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相对于普通用途英语(EGP:Englishfor General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具有将来特定含义的需要和专门化的内容两个明显的特点。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是基础英语教学的扩展和延续,是英语专业教学中传统的英语语言文学教学贴近社会的一大转向,是为培养实用型人才所作的一大变革。
从本质上,专门用途英语是典型的“学科-应用”并重型的课程模式(Knowledge & Competence Based Curriculum Model),它体现出以学生将来的工作要求为目标,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课程设置基本原则。对于课程的设置,新建本科院校音乐专业在新《大纲》规定的三大板块的课程设置基础上,除严格执行前两类课程的教学,在第三板块的课程设置上加入的技术技能-知识型课程,为学生将来传授相关职业技术知识,工作任务型课程,为学生提供真实工作场景,综合训练,使之能主观能动地运用所学知识,来完成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可能面临的工作任务。这就使得新建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定向性和实践型学科设置特点。这种课程设置即吸取了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和以活动为本位的课程模式各自的优点,又强调打好学科基础,注重培养从事技术的实际技能,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结论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对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培养目标要求英语专业的课程应当由英语语言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和跨学科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组成。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运用了学音乐、学专业知识、训练专门用途英语表达能力“三位一体”的学习模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由于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起点较低,无论是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学科和专业建设,还是科研水平,与老牌的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相比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这是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存在的客观现实和共性,但是新建本科院校语言专业前身大多是具有多年的职业、专业培养经验的,因此,它们应本着本校的办学定位,发挥自身在职业技能培训上所积累的经验优势,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科建设上不要求与老牌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相比,但求在原有的学科基础上,走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设置和学科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光明日报.2007-11-19(1).
[2]何其莘,殷桐生,黄源深,刘海平.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3]彭艳红.中国20年外语教学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