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学哲学的论文
《学记》论及了教育教学中的许多问题,提出了作者对教育的可贵的主张,我们要以辩证的观点看《学记》的内容。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关于教育学哲学的论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教育学哲学的论文篇一
《学记》中的教育哲学思想
摘 要: 《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比较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它对教育的目的、作用及认识问题都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思想,在中国古代教育哲学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本著作体现了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即教育的实用主义性,对现在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和实际作用。
关键词: 《学记》 教育哲学 实用主义
考察历史可以看出,尤其是最近几年来,教育已经成为许多社会问题争论和冲突的主题。远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比较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是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师徒相传,对丰富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进行的概括总结,反映了人们对当时的教育产生的社会作用的反思,尤其是教育对人类和社会现实的理解。我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人们的心理、精神具有很大的影响,要求人们面向自身,讲求实用,注重现世的生活。因此,在教育方面,强调学习者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通过掌握伦理知识实现道德的完善。主张经世致用,心思向内,切近人事,注重个性修养。在《哲学与教育》一文中,杜威强调指出:“哲学与教育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哲学与教育是紧密联系的,一种哲学理论肯定会对教育思想产生影响。受先秦各学派理论影响,《学记》提出了一系列教育观点,值得人们深思。
一、《学记》的思想基础
“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学记》中多处把教育与三王联系起来,可见,从思想渊源看,夏、商、周以来的基本理念和思维方法都在《学记》中有所表现,并有所发展。先秦时儒家的独尊地位并未确立,诸子百家,各种思想纷呈。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法、名、兵等各家思想经人们的整合和改造成为外儒内法、重视权变的“王道”,从而确立了中国古代政治、伦理和教育的基本理念。《学记》是时代的产物,不可避免地会与这个大的社会背景有关联,它是先秦时期许多思想家从事教育活动的经验总结,因而它并不是单一的儒家学说,但是它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思想,并从儒者的角度吸收了诸子百家学说改造而成了儒家的重要经典。古代形成了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的中国教育哲学思想,儒家的许多观念都已经经过加工和改造,正因为它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成了经世致用之学,获得了学术上的正统权威地位。因而,《学记》的思想来源丰富,以儒家为主,综合了其他学说流派的思想。
二、《学记》中具有思辨色彩的哲学观点
下面主要从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教育的认识论谈谈《学记》中的教育哲学思想,并且以实用主义为线索贯穿于《学记》中。
中国哲学思想源于孔子,他具有强烈的现实倾向,富于理性精神。务本求实,所学的知识对现实生活要有所裨益,反对只埋头于书纸堆中,做纯学术与爱好之思考。学问,是为政治而做的学问,是为政治建设做准备的。“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很明确地指出,教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统治人民的手段。以封建伦理道德教化人民,教育的任务是为统治阶级培养官吏,老师是教统治术的人,强化“学”就是为了做官。“凡学,官先事,士先志”指出了学习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进入官场。《学记》的开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可见教育被提到了很高的地位,统治者要治理好国家,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使人民形成良风美俗,遵守现行社会秩序,要使平民都受到感化,必须通过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化民,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使人们达到圣人的境地。统治阶级希望国泰民安,和谐生存,通过教育实现这种状态,以研究人类现实生活理法为中心,让学生学会施展自己的抱负,实现天下大治、怀有济世的理想。《大学》中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与《学记》提出的教育思想是一致的。教育学生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和人格倾向,以便将来能担当起治理民众的责任,因而中国古代的教育为的是提高官僚队伍的素质,学校制度、选士制度都从属官制,教育成为封建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让中国的知识分子注重能力、品德修养,形成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由个人上升到社会的责任感,形成了个人作为未来的社会栋梁而追求理性和道德价值的主体性格,从而可以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
《学记》中体现了学用一致、知行结合的认识论思想,强调实践对认识的重要性,鼓励读书人走出故纸堆,关心社会现实。在总结学习的规律和方法的同时,还强调了实践在获得真知中的重要性,“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高明的冶金和制弓师傅向儿子传授技术,是让他们先为裘、为箕,从实际做起,因而教师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再指导教学。在《学记》中很多的说理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抽取出来的,比如“蛾子时术之”“玉不琢,不成器”“善问者如攻坚木”,这些道理都是从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很有说服力,相反抽象的说教很难使学生理解。这些都说明学习贵在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领悟真谛。“君子察于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是说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对知识进行取舍,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必须学习,也不可能全部都学习。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书本与现实需求之间的距离,强调实践对认识的重要性是为了引导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因为只有通过实践体验,才能把握社会实际,才能做到学用一致。
《学记》还从其他方面提出了关于教育教学的看法。“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也。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指出了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互动的实践活动。“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设学的设想,规划了教育体系。“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提出了课内外结合,寓教于乐的教学组织形式。《学记》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从教学原则、师生关系、教学制度等出发培养学生,让学生学好统治驭人的方法。受儒学的理论影响,《学记》中体现的教育理论基本上是围绕如何教育学生成为为国家统治阶级服务的人,出发点和归宿都是社会,主张学好了就应当致用和服务于社会,脱离不了经世致用的目的。 三、结语
在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政治转型、文化价值变化、经济发展等原因,实用主义一直存在。首先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了九流十家,墨家“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法家“故吾教令民之欲利者,非耕不得”等都提出教育要泽惠社会。其次,宋代王安石“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无不在于学”突出了教育的社会实用价值。清代“经世致用”的实学学风兴起,顾炎武、黄宗羲等人都提倡教育的经世致用的目的。近代,五四新文化运动导致马克思主义传入,为学习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后来,特别是杜威的实用主义传入中国,我国掀起了一股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从总体上看,“学以致用”思想始终存在,影响延伸至今。
现行的教育模式强调了教育的社会功能性,从古至今提倡的实用主义经历了漫长发展,一直贯彻到现在的教育中,但是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并且对学生的身心缺少关注,教育带给学生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枷锁。我们通过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反思,了解到教育的终极对象是以“个人”为归结的,它必须以促使个性的发展及潜在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在务实效、重科学、尚习行的实用主义思想中,把天平适当地倾向于学生个体发展,这样的教育更有发展潜力。
《学记》论及了教育教学中的许多问题,提出了作者对教育的可贵的主张,我们要以辩证的观点看《学记》的内容。对《学记》的理解,给予了我们对未来的新的展望,而这种展望反过来成了推动教育发展的一种动力。现在我们仍然可以领悟到《学记》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其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学记》中体现的社会本位教育,实用主义理念值得我们深思。
关于教育学哲学的论文篇二
教育工作者要学点哲学
幸福代表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幸福生活。然而,许多教育工作者因工作压力大而身心疲惫,产生职业倦怠,缺乏幸福感,使得学校思想工作面临诸多困惑和挑战。为此,笔者认为,要引导教育工作者学点哲学,增强教育生活的幸福感,做幸福的教育人。
一、为什么要学点哲学
(一)使职业理想更崇高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学一点哲学,可以让我们的理想更崇高。
教育是崇高的事业。学点哲学,教育工作者才会理性地思考工作和人生,思考自己的教育事业之路该怎样走,往什么方向走。试想一个贪图安逸的人,何谈敬业奉献、教书育人。名师都以崇高的职业理想做动力,感动中国的人物,坚守藏区支教12年的胡忠、谢晓君夫妇的行为就是最好的诠释。正如推选委员于丹说:“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对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凝聚学校精神的核心人物,校长的领导主要是办学思想和理念的领导。要想落实办学思想和理念,就要将其内化为教职工的行为。所以,校长要多学点哲学,才能领导好全校教职工,才能更好地践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才能在管理中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发扬民主,科学谋划发展:才能更加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献身于教育事业;才能肯于钻研,敢于创新,形成自己的理论见解和教育风格。
(二)使师德师风更高尚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把职业理想内化为教师的崇高道德品质,以德立教,既做经师,又做人师。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杰出典型。要引导教师从教育哲学家的人生经历、教育实践中吸取经验,从其著作中汲取智慧,对照自省,修炼提升。我们要学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二十多年一直在巴甫雷什中学教书,他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这是一种坚守,更是一种品质。阅读《陶行知传》就会被陶行知先生放弃优越生活,穿上布衣草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情怀所感染。
哲学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学习哲学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锻炼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念,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在德、言、行方面就会得到一次升华。
(三)使观察世界更全面
面对复杂的世界。学点哲学,能更好地调整心态,处理各种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使我们学会用发展的眼光,联系的观点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矛盾问题。培根的大作《论人生》,内容涉及政治、教育、伦理、和友谊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充满了人生智慧。从《论语》到明代道人洪应明编著的《菜根谭》,到当代哲学家周国平的哲理散文集《守望的距离》,这些经典著作都能让我们更全面更合理地观察世界,能让我们更和谐地处理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四)使知情意行统一
不少经典著作中的名言名句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意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告诉我们要务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之善。”提示我们要向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告诉我们要学思行相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提示我们要以身作则。教育工作者就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念,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身边小事做起,在德、言、行方面逐步提升。
(五)使处理问题更科学
教育哲学是我们管理的最高层次的思考模式。是处理学校矛盾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是学校文化最本质的概括,它蕴藏在办学理念、学校制度、管理方式和教育教学方法之中。教育有共性的问题,更有个性的问题。今天提倡教育创新,创新本身就是一种思辨。通过合理的教育哲学,可以把理论转化为教师合理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成为思维不断创新、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的精神动力。著名教育哲学家乔治·奈勒说:“哲学解放了教师的想象力。同时又指导着他的理智。教师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从而以比较广阔的眼界来看待这些问题。教师通过哲理的仔细考虑,致力于系统地解决人们已经认识清楚并提炼出来的各种重大问题。那些不应用哲学去仔细考虑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学会用哲学来处理问题。
二、学习哲学的途径
(-一)在阅读中感受智慧
教育工作者要阅读一些教育哲学著作。教育哲学是连接哲学和教育实践的桥梁,了解普通哲学是理解教育哲学的基础。阅读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我们会明白幸福的到来不是凭运气,而要努力追求。他对身心和谐的强调,对人类感情的宽容都将为我们追求幸福人生提供有益的启发。读马斯洛的人本哲学,我们知道将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何在管理和课堂教学中树立民主、平等理念。通过阅读,能增长知识,感受快乐。
(二)在实践中体验
哲学源于生活,离开生活的哲学是空洞的。生活需要哲学来指导,没有指导的生活是盲目的。要在实践中感悟哲学,体验快乐。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事业,关爱学生,幸福自己。教育就是发现,教育的发现不仅仅是教材、教学内容的发现、学生的发现、教育问题、教育情境的发现,关键是心灵的发现。要引导教师在不断发现中、不断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幸福。
(三>在交流中提升
无论是外出聆听名师的成功经验,还是参观考察名校,我们都能在沟通交流中得到启发和提高。学习名校名师的教育哲学理念,通过交流不断提升自我,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教育教学能力,增强教育生活的幸福感。
(四)在反思中学习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在教育实践中要不断反思、不断学习教育哲学的价值论和方法论,用来分析、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班主任工作,要养成理性反思的思维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教育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不是苦行僧,教育工作者要怀着一颗平常心,乐观地对待生活中的诸多烦恼,要学会用哲学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努力做一名幸福教师。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为生命奠基》一文中说:“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是一个通过培养人,让人类不断走向崇高,获得更加美好生活的事业。”只有享受幸福教育生活的老师,才能让学生未来生活得更幸福。
关于教育学哲学的论文篇三
教育学毕业范文
摘要: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输的过程。教师在调控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和利用教学的反馈信息,使教学处于最佳状态,以提高课堂授课效益,减少时间的消耗,避免教师做无效的劳动。
关键词:信息 效益
语文课程是基础课程,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 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语文 教育效益不高,特别表现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充分利用时间,提升授课效益,而把学生学习的负担带到课外。因此,如何提升课堂授课效益,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 实践,从如何重视教学信息反馈,来谈一谈课堂授课效益的提升。
一、从课堂的学习情绪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绪应成为教师获取的第一反馈信息。教师要及时从学生的神态、表情、动作中揣摩学生对这节课听得是否明白,学得是否轻松,能否产生浓厚兴趣,以便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如果学生在学习《黄果树瀑布》一课时兴趣盎然,学习《安塞腰鼓》时情绪激昂;学习《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悲伤以致落泪;学习《大自然的文字》则不时流露出新奇的目光,这说明学生上课时非常专注投入,与课文的情感融为一体。一般来说,课堂的教学效益也会较高。反之,学生神态木然,该活跃不活跃,该沉思不沉思,该笑不笑,该难过不见得难过,那即使教师的课讲得再精彩生动,也难收到预期的效果,提高课堂效益也成了一句空话。这一点,从整节课的角度来看是这样,从一节课中的某一个教学环节的角度来看也是这样。
二、从学生朗读、答问、质疑中获取反馈信息,因势利导,适时点拨,提升课堂授课效益
在语文课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主动发言,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是新课标赋予语文教师的使命。其实,这个过程也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一点,从道理上来说,教师是不会有异议的,但也正因为这样,这问题就更容易被忽视了。
一些教师在上课时,往往为完成教案中 计划安排的朗读内容而布置朗读;为按自己分析课文的需要而进行提问,至于朗读和提问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恐怕就无暇顾及或认为无必要顾及了。一节课下来,只着重考虑这节课的教学计划完成与否,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收益有多少。这些现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是造成语文科教学耗费时间多而实际收效小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此,强调从学生朗读、答问、质疑中获取反馈信息,因势利导,适时点拨,提升课堂授课效益尤为重要。如学习《郑成功》一文,学生阅读课文后能指出“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是文中的中心句,教师就可因势利导,加以点拔,指导学生从“不会忘记”入手。不会忘记的是什么?
为什么会不会忘记?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这比教师为完成教案定出的教学任务而“以朗读铺路,提问点缀,不管懂与不懂,照样完成教案任务”的实际收效要好得多。
三、从学生的书面练习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查漏补缺
教师经过一个教学环节或整节课的辛勤劳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多少,差漏在哪里?学生的书面练习是一个重要的反馈信息,我们应该学会获取和正确利用这一反馈信息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我们所说的书面练习,当然包括课外的,但我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课堂上的。现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书面练习(如:抄写、组词、造句,特别是作文)都安排到课外去了(尤其是高年级),这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就从获取课堂反馈信息角度来看,也是不科学的。所以,我们既应从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倡“精讲多练”的角度去加大课堂上书面“练”的份量,也需要为从学生的书面练习中获取反馈信息的角度去增加课堂“练习”的机会。而当学生进行书面练习时,教师及时进行巡视指导是十分重要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教师尽管也注意经常布置一定的课堂练习,但他们所要得到的反馈信息却往往要待到一两天后作业批改完才能了解。而作文练习就更要推迟一星期了。因反馈信息来得迟,查漏补缺就不能及时,教师的课堂教学自然会被动多了。我们不是经常可以从学生作业中看到“重做”的批语吗?但教师可曾想到“重做”二字不但反映学生做了“无用功”,而且教师本身也同样付出了不少无效劳动。
反之,如若教师在学生进行书面练习时,能做到经常巡视,认真了解情况,善于发现问题,借以反省自己的课堂教学,并及时查漏补缺;对个别后进生加强指导;对带有共性的问题集中加以评点,那么,学生抄写中的错字、造句中的病句、作文中的离题等问题不是可以得到及时的纠正吗?教师在一些学生作业本上加上的特别显眼的“重做”二字不是也可以逐步“卸免”了吗?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在值得在此问题上多花心思。
四、从课后征询学生意见中获取反馈信息,认真加强“教”与“学”的协调性
课后与学生交谈,了解其对课堂教学的反响,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的又一途径。但这种征询意见的方式切忌问卷式的一问一答,而应在教师与学生轻松而随和的交谈中进行,只有这样,教师才会获得真正的有价值的信息。当你了解到学生觉得这节课特别有趣,学得既轻松又愉快,不知不觉就到下课时间了。那么,这节课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应该说已基本达到协调一致,教学的效果自然会很好。
当一个学生在学习了《船长》后问:“老师,我真不信有像哈尔威这样愚蠢的人?”教师应从这一疑问中意识到,学生在课堂上对哈尔威船长以身殉职、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丝毫也没有领会,说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根本未能达到协调一致。这一反馈信息,对教师今后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是大有脾益的。
其实,一个成功的教师,必定会有很强烈的信息反馈意识,并会想方设法及时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予以储存,为自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