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创业艰辛经历

2017-03-02

不放弃,始终怀揣着创业梦想,用敢拼敢闯的韧劲一路微笑着,终究会把磨难走成风景。看看那些大学生创业的经历,感受他们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90后大学生创业艰辛经历,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90后大学生创业艰辛经历一

郭敬佩:大学生3000元开自行车租车行赚60万元

投资3000元开自行车租车行盈利60万元,湖北工业大学的郭敬佩俨然成为大学生创业“神话”,毕业季启幕,校园里的每一场创业分享会都不想错 过他。主管学院创业工作的谭蔚老师笑言“他已是声名远扬”。实现200倍收益的创业故事在大学校园里的确够“传奇”,只因在人海中多关注了一眼“单车”, 郭敬佩的大学4年就打上了“单车迷”烙印——2012年开自行车租车行,2014年转向创办自行车资讯互动网站。

相比拥有自行车固定资产的租车行,创办网站简直“烧钱”——从线上研发、线下活动到公司大小事宜、员工薪水,流水的花销,一旦不成功都将化为乌有的风险让郭敬佩“没有退路,只能一路向前”,历经艰辛,郭敬佩更愿意说,“这一次,才终于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创业”。

3000元起步的创业神话

郭敬佩出生于河北衡水一个商人之家,父亲开了一家当地最大的面粉厂。从小耳濡目染,郭敬佩一直心怀创业梦,跨入大学校园,他暗暗给自己定下了目标:首先要顺利毕业,其次是在大学里开家公司,毕业前开上一辆比亚迪“F0”。这款车当时的售价是2.99万元,“不想依靠家里,为了凑足这笔钱我总 得干点什么”。

学习艺术设计的郭敬佩最早也动过开家广告公司或装修公司的念头,但思前想后,“有太多类似的公司了,打开市场太不容易”。

对创业的关注让他把握了先机。大一到安徽黄山写生时,喜欢户外骑行的他注意到一个现象:当地提供自行车租赁的店很少,而且租金很高。回到武汉,郭敬佩开始在学校周边转悠,“高校密集的武汉有广阔的自行车租赁市场,却缺少好的租车服务公司”,他为自己的发现欣喜不已。

“我们开一家租车行吧。”郭敬佩在寝室“卧谈会”上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室友们纷纷叫好,可最后敢于筹钱实干的只有郭敬佩一个人。他从家里借了3000元,买了10辆普通自行车,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小店面,通过张贴小广告吸引顾客前来,每辆车每天租金15元。最初,他每天早上6点钟就匆忙赶去 车行,晚上小店关门再回宿舍往往已经到了门禁时间。就这样,仅仅一个月时间,他就把3000元的本金全部挣了回来。

“这个生意可做!”摸到门道的郭敬佩开始雇同学帮忙,除去工资和房租,他把其他的钱全部用来扩大车行规模。处于上升期的市场给了郭敬佩一个成长的空间。自行车数量从20辆到100辆,再到300辆,档次也从最初的一两百元一辆提高到后来几千元一辆的都有。

自行车被盗的现象在高校校园里屡见不鲜,更何况是几千元一辆的高档自行车。“再好的防盗措施也挡不住偷车贼的惦记。”郭敬佩想到了一个两全 其美的方法,“我把所有自行车的锁都下掉了,这样做不仅节约了给自行车安防盗锁的成本,而且因为没有锁,租车人就会做到车不离人,也防止了被盗现象。”从 此,郭敬佩再也没有丢过一辆车。

为了提高租车行的知名度,郭敬佩积极和各高校的社团开展合作,为社团的户外活动免费提供自行车。郭敬佩的业务渐渐越做越大,还增添了露营设备租赁等业务,除去人力成本和车辆维修清洗费用等,他不仅还清了家里支持的费用,还拥有了一批固定资产。在谭蔚老师眼中,这是校园里一位难得的“眼界开阔 者”,“他和其他学生创业者不同的是,他不是为了玩玩票,赚点零花钱换个苹果手机,是把创业当作事业在做。”

单纯的租车盈利模式的脆弱性逐渐显露,易被复制的租车模式让郭敬佩开始思考后续的发展。后来,他尝试向更专业的户外骑行业务发展,提供帐篷等露营设备租赁,把盈利重心放到专业爱好者的身上。

大三那年,郭敬佩已拥有了150辆山地车,附带出租的帐篷等露营设备达30套,在武昌、洪山等10余所高校设立了租车点,2013年租赁业务带来的销售收入超过30万元。

长途骑行带来的创意与释放

张腾是郭敬佩的班长,也是他在班上最好的朋友。在张腾眼里,郭敬佩积极向上、具有掌控能力。实际上,创业的每一天,郭敬佩都身处高压状态,但无论如何他总能给身边人带来“积极、乐观、好脾气”的印象。

掌控情绪,郭敬佩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来一段长途骑行,一路上静到只能和自己对话”。每逢不堪重负时,他都会投入一段长途骑行,在释放压力 中思考未来。从武汉到咸宁、宜昌、长沙甚至老家河北,他在一路的骑行中迸发了关键的创意。比如在单车租赁之外增加露营的项目,还有,就是创办“单车迷”网 站。

武汉的租车市场渐渐趋于饱和,租车行生意如何发展成为困扰在郭敬佩心里的一道难题。2014年春节,郭敬佩选择从武汉骑行回几百公里之外的 河北老家。在路上,他想起从武汉骑行到长沙的经历,那是他第一次骑长途,带了很多东西,但等到车胎爆了的时候才发现,真正需要的东西都没有准备。创建一个平台,打造服务于“单车迷”的网络之家的想法随之催生。

受互联网汽车营销平台“汽车之家”的启发,他发现目前国内还没有供单车爱好者交流的专业平台,于是他决定办一家专业的自行车资讯互动网站。

郭敬佩说,在普通人眼里,自行车只是代步工具,而在骑行爱好者眼中,自行车从品牌到配件,从保养到维修,有很多值得分享交流的话题,单车迷们“迷”的就是这些。“比如有人打算从武汉骑车到拉萨,他需要准备备胎、打气筒等备用工具,还要提前计划好路线和露营地点,如果把相关的整车、配件销售植入进来,就能达到宣传和推广的目的。”

通过在北京风投公司工作的姐姐,郭敬佩认识了一位同样爱好骑行的天使投资人,递交商业策划书,几轮交流下来,他获得了200万元的风投资金。

有了这200万元,加上个人投资的60多万元,郭敬佩心里有底了。他和计算机学院的朋友冯文杰认真研究“汽车之家”的商业模式,通过分析自 行车用户群体兴趣热点,规划网站构架及调试更新后,2014年11月,郭敬佩的“单车迷”网站正式上线,网站定位是提供买车、用车、养车信息以及与之相关的全程服务的营销平台。

只要坚持,办法总比困难多

早在高中阶段,为了自己的艺术梦,郭敬佩曾三度高考,仍与八大美院失之交臂。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笔头功夫”。至今,他的出租房里一直放着画板,没事儿的时候最喜欢“涂涂画画”。

这背后,是他对自己“梦想”的坚持追求。

因为创业,郭敬佩成了大学课堂的稀客,每个月仅在月初和月末才现身课堂,但平时他会准时上交作业,他也没忘记要“在工作中学习,在创业中运用艺术设计的知识”。

在租车行的时候,他利用专业优势,设计了一份“点车菜单”,学生们可以根据菜单选择车型和时间。后来,在“单车迷”的发展过程中,公司名片、网站广告、宣传广告等各方面,郭敬佩都发挥优势,“设计得和别人不一样,有自己的特色”。

创办网站之初,缺乏市场考察与技术能力的郭敬佩一度将网站外包给专业公司,却常遇到后台维护难题。最终他下决心把网站收回来自己做,重新组建技术团队,因为资金问题聘请以学生为主的技术团队,又让网站摸黑走了一阵子。他说:“学生没经验,流动性大,对网站的技术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后期聘请专业人员,又因为公司规模等原因,很多人面试完就走了。”

面对“单车迷”一路走来的弯路,郭敬佩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创业的风险与艰辛。技术遭遇难关、网站至今未达投资标准、技术人才难以招募……每一样都牵动着郭敬佩的心。

为了留住难得的技术人才,郭敬佩为每个技术员工分了公司的虚拟股份,他觉得只有这样大家才能拧成一股绳。现在,公司拥有一支14人的队伍,每个人各司其职、加班加点护着“单车迷”一路成长。“让‘单车迷’网站发展为中国的‘单车之家’”是郭敬佩目前最大的心愿。

等完成上线修正和抗压测试后,郭敬佩会重新开始寻找新一轮的投资,一个利好的消息是,“单车迷”在各大搜索引擎同类网站搜索中排名第一,“环保是一种趋势,单车的普及与网站的发展也是必然的,我不会退缩,相信‘单车迷’可以迎来春天”。

90后大学生创业艰辛经历二

大学生办外卖APP日收入万元

在厦门理工学院近日举办的“第五届梦想工厂校际创业大赛”上,刚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的黄陈樟创办的“食指街”外卖网站以其突出的业绩,引起了评委们的浓厚兴趣。

据介绍,该网站注册用户超过6000人,占周边高校学生总人数的1/6左右。黄陈樟说:“想到大学校园里每6个人就有一个是自己的用户,内心的满足感便油然而生。”

目前,“食指街”外卖网站日营业额上万元,进驻商家68家。黄陈樟告诉记者,“食指街”的盈利方式主要通过合作商家返点。由于雇佣了在校大学生当配送员,基本能保证送餐到门口,所以很受大学生欢迎。为了方便同学们随时随地下单,他们还推出了“食指街”手机客户端。“有了APP,同学们在即将下课时可用手机下单,不用再等到回宿舍用电脑操作了”。

从踏入大学校门开始,黄陈樟就尝试着创业。深谙大学宅文化的他在宿舍囤积了一批适合当夜宵的零食,每当门禁后,他就忙了起来。上楼下楼,他亲自把夜宵送到有需求的同学宿舍。后来,他的业务范围扩大到其他楼栋,销售商品的类别也多了起来。当时他的订单都是通过淘宝下单或者电话订购。

2013年年初,黄陈樟在网上看见一个高中同学在秀自己创建的网站,他随即请这个同学帮忙设计了“食指街”外卖网。有了自己的网站,黄陈樟开始寻找入驻的商家。为了取得商家的信任,他免费配送,并且保证当天结算清楚。

他招了3个高校的10多名贫困生做配送员,以便能直接把食物送到宿舍门口。和其他外卖网仅发“计件工资”不同的是,他给每个配送员至少50元的基本工资,“如果送餐量不够的话就可能亏本”。

在这个拥有4万人左右的“大学城”,外卖网站并不止“食指街”一家。但是,目前做大了的只有“食指街”一家。当别的外卖网放弃时,黄陈樟立即出资将其收购过来,把用户过渡到自己的网站上。

去年11月,嗅到手机客户端的新商机,黄陈樟又一次性花了10万元,请人做了一款基于IOS和Android的手机客户端。这让他意识到,“没有自己的技术团队,这条路走不远”。

黄陈樟通过身边的朋友,辗转找到国内某知名数字地图提供商的技术团队。他以部分股份相送,对方用下班后和周末时间来维护“食指街”外卖网。如今,“食指街”创业团队核心成员共有13人,其中6人负责运营、7人负责技术。

黄陈樟的创业故事经当地媒体报道后,他不断接到来自各方的电话,“有希望入股的,也有希望合作的”。但是,他都婉言谢绝了。“其实 食指街 外卖网本身并不太盈利。前期的盈利随即就投入到下一步计划。目前团队也就维持着保本的状态。”不过,对于自己的未来,他心中有数:“明年3月我们将推出全 新的网站和手机APP,同时将推广到其他大学城。”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90后大学生创业艰辛经历相关内容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