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读书方法:读书是人生大事
读书可以使人见多识广,博采众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名人的读书方法,相信这些文字会给你带来启发的。
名人的读书方法:读书是人生大事
有人问,我的演讲受欢迎其中有什么奥秘?我想,除了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一颗红心,注意加强针对性之外,那就是我能够博览群书。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从清贫的生活中挤出钱来买书。家中虽然没有万贯家产,却有万卷图书。我从小就爱读书,那些图文并茂的艺术珍品对陶冶我的心灵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古人说:“开卷有益”。这话是有道理的。读书可以使人见多识广,博采众长。我小时候生活在旧社会。经常为生活所迫,中途辍学。14岁到工厂学徒,17岁到农场去开荒,但学习并没有中断。即使在卖报、卖纸烟的闲暇时间,也还是抓空儿看书。像《我的童年》《一个苦儿努力记》就是在失学的境遇中读完的。身临其境,有更为深切的感受与体会。
后来参军,上大学,教学,几十年如一日,像牛那样吃草,像海绵那样吸水,然后把心血和汗水贡献出来,这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一生无有它癖,唯有书籍为友。同志们觉得我演讲、写作还有可听可看的地方,我想,除了深入现实生活这个重要因素之外,博览群书,博采众长,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
那么,我是怎样读书的呢?
首先,我对自己所从事的中国古典文学专业进行了专门的、系统的学习。在我较为丰富的藏书中,凡属有关这一方面的知识我都尽量浏览,重要的章节就认真研究,有的作了笔记。这还不够,为了研究某一个问题,还专门从图书馆借来有关书籍,或到阅览室去阅读,不搞清楚决不罢休。这样,我的书就不是“死书”而是“活书”——因为我大都翻过,甚至有的是看过之后认为很好才买来备用的。当我研究一个什么问题、需要一种材料的时候,就可以随手翻阅。有的同志常常强调工作忙,或者认为只要买了书,就放心了,心想:“用的时候再说。”其实这种买书不看的习惯是很不好的,必然使书籍成为“死书”,发挥不了作用。
博览群书虽为博览,但也应该有个大致的范围与目的才会学以致用。例如,我的基本专业是中国古典文学,但我的阅读范围却较为广泛,可以说,古今中外,政治历史,文学艺术。趣闻杂感,无所不看,无所不记。有人称我为“杂家”,细想起来,这个“杂”字倒很必要,因为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多色彩的万花筒,你不杂,便不能体会社会本来的色彩与本质,很容易成为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书呆子。当然“杂”是为了“专”,二者相辅相成。
读书还要养成记笔记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特别是从事写作的同志,引用知识需要准确,发表感想需要深刻。平时作一些摘录或杂感式的笔记大有好处,这些自己独有的知识积累,有如海滨拾贝,深海探珠,即使一时闲置,也是珠宝成串,一旦派上用处,就会别有滋味。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根少”。大家都爱读书的人,那就让我们省点烟酒钱多买几本书,省点消遣时间来博览群书吧。学习没有止境,读书也可以说是终生之事。
李燕杰(1930年生),当代教育艺术家、著名演说家、教授。北京人。现任北京师范学院教育研究所所长、北京自修大学校长。著有《启迪青年心灵》、《和青年谈美》等。
名人的读书方法:吕叔湘闲话读书人
吕叔湘先生致力于汉语历史语法研究已经大半世纪了,那些至今还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论著,凝聚了吕老孜孜探求、勤奋笔耕的滴滴心血,它们是送给后生学子的一份极为宝贵的财富。
吕老说,只要是写得“有看头”的书他都看。前几天,他刚读完了黄裳的《霓裳曲》与《珠还记幸》,连称“好”,说是读着那些文章,一些被淡忘了的事,旧目熟谙的友人、一些曾在胸膛里激荡了很久的思想都栩栩再现了。书缩短了寰宇的昼夜,能将一切带入一个永恒的空间,无论是史前的还是史后的,翱游在这个空间里,辨别、思索、幻想,是一番多么惬意的享受!
吕老对读书人该读些什么书的问题颇有一番见地。他认为读书人应该读三类书,少一类,便不能称为“读书人”。
“有关自己专业的书”是老人的首推之书。吕老谈到,这类书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都是一定得读的,它们是一个专业人员的立身之本。因此老人即使在早几年“被强迫赋闲”的日子里,也时时走进旧书店去翻翻,掏出仅有的几个钱搬些书回家。被吕老列为第二类的书是“与专业有关的其它门类的书”,“这类书应尽可能多读一点,这对于开拓思路,增长见识、加深学养、提高理解、判断能力是很有好处的。”第三类书籍,则是“做一个现代中国人的必读之书”。吕老加重了语气:每一个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都应该了解自己的民族,自己民族悠久的思想、文化、科学史;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所处的环境,以及在这种时代、环境里萌生的各种新技术、新思潮,新文化,从中发现我们探索、学习的新目标、新起点、新任务,“否则”即使你是位专家,是位颇有影响的学者,但你决不是个读书人。
说到读书方式,吕老认为读书作笔记是个很好的习惯,“但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养成这个习惯“,吕老坦诚地笑了,我也笑了:读书方式也是因人而宜的呀。(郑逸文)
吕叔湘(1904年生),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江苏丹阳人。曾任西南联大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央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等职。著有《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论文集》等著作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