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文的预习方法

2017-03-27

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就是预习。预习的好处很多。你养成预习的习惯以后,不但能更好地学习新课,而且还能提高自学语文的能力,这对刚刚成为初中生的同学来说尤为重要。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初中语文课文的预习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初中语文课文的预习方法

第一步,粗读——扫除障碍。

预习一篇课文,先要粗读一遍。遇到疑难的字、词,要查一查字典、词典,扫除障碍。只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才能通顺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岳阳楼记》中,“浩浩汤汤”中的“汤”(shāng)容易读错,当“水流大而急”讲。“薄暮冥冥”中的“冥”(míng)当“昏暗”讲, 这样就容易理解了。

第二步,细读——找出问题。

细读就是认真细致地读。试着分段,概括段意、中心思想。逐句、逐段地读,提出疑难问题。例如,预习《孔乙已》这篇小说,文章为什么说“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人呢?”并在句子下面画一道线,打上一个“?”号,等上课时,带着这个疑问用心听老师讲解,那时,会很快明白的。当然,预习时,千万别忘了研读每课前的“预习提示”和“阅读提示”。“预习提示”主要是针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不要求回答,同时提出一些字词,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去理解和掌握。预习可以使同学们尝到学习的快乐,上课时,老师提问,同学们也能对答如流了。

初中语文课文如何预习

一是背诵默写初一、初二4本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文,因为初三总复习时很难有空余时间来背诵古诗文。在背诵时,学生要重点找一些往年常考的名篇,而一些比较冷门的篇目大略通读一遍即可。二是阅读名著。古人云:开卷有益。阅读可以让准初三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名著的范围可以从老师推荐的书目里找。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要做好读书笔记。

预习初三语文课本,学生不但可以获得新知识,而且还能通过总结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通过反复推敲或请教老师,增加语文学习兴趣和语言理解能力。现在的中考越来越多地考查学生课内外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积累,例如语言在生活中、在各种情境里如何恰当使用。这其实是要求学生关注社会、感悟人生,对一些社会问题要懂得思考分析并有所感悟。

初中语文文言文的预习方法

一、了解作者及写作的背景。

拿到一篇文章,首先了解作者的情况,可以根据手头的参考书或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活的朝代,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作者的文风,及写此文的背景,这些看似与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却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这篇文章内容的学习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例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他在被贬之后,为了摆脱内心的凄苦和抑郁而寄情山水,文中写听泉之乐,写游鱼之乐,是极力想乐起来,可是幽静深邃的小石潭的环境又触发了他悲凉的内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所以文章表达的还是作者凄苦悲凉的思想感情。试想如果学生不了解背景,能做出准确的把握吗?有人可能会说课堂上老师会讲背景,那么,是被动听取知识还是主动获取知识效果好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新课标要求学生要主动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把握文章大意,文言文中好多生字课下注释都已标出,个别不会的,学生可以查字典自行解决。

三、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有句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尤其需要反复诵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体会文言句式的表达特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文言文的语感。

四、结合参考书和课下注释疏通课文

在疏通课文的过程中,不会的词或句要做好标记,上课时做到心中有数,重点掌握。

五、课文内容的理解 。

通过反复的朗读和思考,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的理解,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比如: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具体每一段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作摘抄。

六、深入领会,精读课文 。

在理解课文大致内容的基础上再精读,精读时要力求读出语气、语调和节奏。通过精读,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通过文言文六步预习法,我相信会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会为课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