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2017-02-07

林业工作人员要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下面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的个人先进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林业个人先进事迹1

**,男,上世纪五十年出生于山东省**市**脚下的一个小山村,毕业于**林校,本科学历。曾任**林场副场长、林场场长、林场党委书记、**市林业局副局长等职。现任**市政协人口资源与环境委员会主任。

学以致用,扎根**

1980年7月,毕业后分配到**林场工作,当年22岁的他,还是一个稚气未、脱踌躇满志的毛头小伙。他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来到了**林场。扎根在**林区生产第一线。

当时的林场森林覆盖率很低,松毛虫、侧柏红蜘蛛灾害严重。防治林木病虫害,增加森林覆盖率成为当时林场的主要任务。

当时的**接受重任,他从了解松毛虫的生活习性和防治办法,到药剂的选择和药液的配兑、器械的维修和使用,再到气温、风力、风速、风向掌握,每一个环节都做到认真钻研、精心筹划。他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巧紧密结合,在灭虫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整行之有效的套防治松毛虫的方法,带领大家埋头苦干,顺利完成了上级交给的灭虫重任,成为当时小有名气的**林场灭虫专家。

那时候,他每天与同事们一起背着喷雾器,穿梭在崇山峻岭中间,给林木灭虫,早出晚归。**林场林地面积6.1万亩,包括松林面积37000亩,刺槐林面积19000亩,侧柏林面积4500亩,栎林面积500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林场的每寸土地上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

苦心人,天不负,经过几年的有效灭虫,到1984年,林场的虫灾基本得到控制。同年5月份,26岁的他就被任命为**林场副场长,主持林场常务工作。

化作春泥,情浸**

长期的林场生活,除了繁重、单调的工作,在这里没有都市的灯红酒绿、娱乐休闲,也没有花前月下的温馨和浪漫。他有过离开这大山、离开这偏远穷山沟念头。但是,他最终还是因为工作关系没走成。时间久了,对大山有了感情,他也离不开这座大山了。**说:“在我之前到林场工作的同志都调走了,在我之后去的也差不多全调走了。”但他依旧坚守岗位,为**默默奉献着。他说,**就是他的家,他要把这里建设好、发展好。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那个时候,**土层瘠薄,种树可不容易。林场有成百上千个山头,哪个地方适合种什么树,怎样才能让种上的树活下来,这都需要研究。为取得第一手资料,**每天徒步翻山越岭50多公里,15天就穿能破一双解放鞋。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土层深厚的地片营造速生林,土层瘠薄地片营造松树橡树混交林,病虫害重的地片采取大穴整地丛状栽植,达到迅速成林。在抚育中严把质量关,认真实施踩压、培木、除芽、补植、修枝等措施,使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都达到了90%以上。

就像**的守护神,不断为**的绿色血液注入清新的氧气。1993年以前,**不通电,也不通公路,林场职工护林和生活很不方便,一旦发生火情,束手无策。为改变这种状况,**向市领导汇报,征得电业、财政、水利部门的支持,1993年10月开始架设电线,1995年开始修建鲁东公路和上山公路,把**贯通了80%以上。

把握机会,改变**

在1993年出任林场厂长兼党委书记期间,正值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国家对林场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取消财政补贴,林场一下子被推向了市场,生存都面临着困难,更不谈不上发展。林场只能靠采伐部分木材维持正常运转。

随着林场经济情况的好转,林场从1997年开始停止采伐林木,使林木和植被得到恢复,森林涵养水源调节生态环境的作用日益显现。落实承包责任制,把林场的防虫、防火、养护和管理,分别承包给职工,明确责任,成绩与分配挂钩,为看好管好山林提供了有利的机制保障。

为开发旅游资源,**带领大家开发了观云峰、植物园、北坪三大景区,开辟了万石迷宫、一线天、望龙台、云梯、雨林、龙凤石、饮虎泉、植物园、北坪双湖等自然景点30余处;修复了驼禅寺、志公庙、志公塔、碧霞元君行宫等名胜古迹;建高山游乐场一处,建设旅游宾馆一座;小型接待处2处;建旅游厕所6座;其中售票处、大涝洼两处厕所被评为三星级厕所。修建旅游公路10公里,建停车场4处;修步游道5公里;架设高压输电线路3条,计10公里;购旅游服务车4部,开通一日游专线车两条;建人工湖12处;在旅游干线两侧营造风景林带10公里。建防火、旅游安全电视监控系统一套;景区管理、导游服务、餐饮等接待服务逐步规范;使景区知名度不断提高,旅游人数、旅游收入逐年增加。

林业个人先进事迹2

塞北高原腹地,一条清浅小河蜿蜒流淌,河对岸沙丘林立、黄沙漫天,河这边千山披翠、万木葱茏,这里便是塞罕坝机械林场抗击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侵的最前沿----XXX林场。这里有位年轻人用他的青春和汗水默默浇灌着这片绿色屏障,他就是XXX林场历任最年轻的场长XXX。

翻开XXX简历,没有惊天的业绩,没有壮烈的事迹,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执著。1994年7月毕业于河北林校,同年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作至今,历任林场技术员、营林区主任、总、场纪检委委员、总场林业科副科长等职,现任塞罕坝林场下属XXX林场场长。参加工作15年来,他始终工作在第一线,把自己的心血和才智无私奉献给了“绿色事业”,献给了塞罕坝的西部沙丘,取得了突出的工作成绩,得到了领导职工的爱戴和赞誉。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业论文10篇,连续9年被评为总场先进工作者,3次荣记省林业局三等功,先后获得“河北省科教兴林活动年先进个人”、“河北省林业先进工作者”、“承德市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敢挑重担

——他是科学营林、防风固沙的排头兵

XXX林场该场位于塞罕坝林场西部,北面则是茫茫的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境内绝大部分为沙地沙丘,气候干旱,降雨偏少,是塞罕坝下属立地条件最差、生活条件最艰苦的一个林场。在这里当场长既艰苦,责任又大,就是这个谁都不愿意去的地方,XXX来了。

“我来这里工作,是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扎扎实实工作,实实在在干成事”,这是时年28岁的XXX上任伊始说的话。他的话语,让每一个务林人都心潮澎湃。

为了提高育林固沙技术,他经常亲自带领技术人员,不辞劳苦,跋山涉水,连续几天奔走在各个营林区,潜心钻研育林技术。经过不懈努力,创立了一套适应本场条件的造林技术和管理模式,引用了耐寒抗旱的樟子松树种为主要造林树种,大力培养并全面使用樟子松容器苗木造林。经过反复试验,创新了培养苗木方法,制造类似造林地的环境条件,在苗木换床时加生根粉,装桶时蘸保水剂,上山前对圃地大水漫灌,并在造林后压盖防风土,极大地提高在沙地上造林的成活率。六年来,共培育樟子松及云杉容器苗200余万株,完成工程造林300多万株,容器苗使用率达100,提高造林成活率17%。通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和技术改进,特别是容器苗造林技术的成功应用,提高了塞罕坝西部干旱沙区的植被覆盖率,巩固了塞罕坝西部防风固沙阵地,“沙进人退”的现象得到了彻底的遏制。

常办实事

———他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践行者

自塞罕坝建场以来,XXX林场就是塞罕坝的“大西北”,偏僻、艰苦、贫困。XXX任场长时,这里和建场之初没有什么变化,仍旧是一条坑洼弯曲的泥土路,几排低矮破旧的土石房,一群与世无争的务林人,不通班车,没有常电,工作生活条件极其艰苦。XXX来到这里以后,在总场的大力帮助下,积极争取政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几年来共争取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林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为场部和各个营林区架设了高低压电,使40多年场区和营林区点蜡烛几用煤油灯成为历史;修建了场部和各营林区之间的砂石路30公里,硬化了XXX林场到总场的主干路26公里;新建了林场办公楼,新建了全部三个营林区房舍和一处防火检查站;建设了职工食堂、活动室、图书室,购置了全新的办公桌椅及电脑、打印机等现代化办公用品,购买了娱乐健身器材,美化、绿划、亮化了场区;安装了闭路电视,接通了局域网,建设了2座移动通讯塔。多年的不懈建设,彻底改变了林场的落后面貌,实现了林场路、电、讯的“处处通”,使林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敢创新业

———他是以游促林、富民强场的领头雁

XXX林场抵御风沙的特殊作用,林木不准采伐,所以经济十分紧张。XXX在场务会议上说:“我们既要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现实摆在面前,我们不能靠等、靠要,场虽小,但志气要大,人虽少,但精气要足,我们必须创新求变,发奋图强。”说干就干,他在认真思考、反复踏察和科学论证基础上,制定了相关发展规划,并多次到相邻的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有关部门磋商、协调,经过3个多月的不懈努力和紧张建设,建立起了上千亩的干枝梅等野生花卉基地,增加了塞罕坝的珍稀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在二道河口开发建设了“吐里根河游乐园”,园内设置了观光、骑马、漂流、射击等多个娱乐项目。景区当年就接待游客5万人次,林场增收数十万元,并解决了林场家属及待业子女的就业难题;同时还为当地及周边2的多名林牧民创造了增收机会,增加社会效益300多万元;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运营、当年见效。次年,他又带领职工集资参与景区开发,建设了土特产品销售长廊、特色餐厅等,使每名职工每年增收均超过2000元。今天的二道河口已经成为了塞罕坝核心区旅游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著名景区。

XXX任XXX场长这六年,是禅精竭虑的六年,忙忙碌碌的六年,也是硕果累累的六年。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塞罕坝人“勤俭建场、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务林精神,也正是有了许许多多象他一样的创业者的倾心奉献,塞罕坝的林业事业才更加蒸蒸日上,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林业个人先进事迹3

黄美香是永华市江吕镇中阳村妇代会主任,一家四口,二个儿子在意大利工作,家有毛竹山余亩,杉木林亩,拥有小轿车一辆,是个美满、幸福的家庭。自从年当选村委委员兼妇女主任以来,她就默默无闻在这岗位上辛勤耕耘,做出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先进事迹,多次被永乐市、永华市各级政府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三八红旗手”、“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荣誉称号,年获得“绿色证书”,年评为“女农民技术员”职称,××年月被省妇联评为“三八”绿色奖章获得者。特别是在近两年的江吕镇“竹业擂台竞赛”中,她更是表现出“巾帼不让须眉”本色,不仅率先在全镇第一家完成毛竹山的垦复任务,而且还带领全村妇女向竹山进军,掀起了中阳竹业开发和开挖毛竹机耕路热潮。在她的带动下,中阳群众硬是在路远坡陡的山上开发出一片片“菜地般”的毛竹示范片和四通八达的简易机耕路,为中阳连年获得全镇竹业竞赛“第一名”立下汗马功劳。熟悉的人说,黄美香在工作中,有一股不罢休的韧劲,累不垮的牛劲所得到的这些荣誉,也是恰如其分的。

中阳有着丰富的毛竹资源,因为地处深山,过去那儿的群众不懂得用好竹山资源,管理毛竹山仍是沿袭千百年留传下来的“只砍竹、不养竹、不管山”的原始生产经营方式,竹山经营效益十分低下,每亩收入平均不到元。而且竹山大、小年现象十分明显,山上小竹、病竹、老竹比比皆是,靠这样的竹山,群众显然难以致富。××年,为了转变当地群众管理竹山旧观念,让村民能早日富起来,黄美香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提出的“竹业擂台赛”号召,主动向镇妇联报名要求参赛。在被确定为全镇毛竹开发示范户后,工业滤布 回家认认真真和丈夫分了工丈夫管田,自己则管山,以便自己能够集中精力管理好毛竹山。从此,每天天刚亮,她就带着盒饭到离家公里外的马安毛竹山上劳动,一去就是一整天,早出晚归,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从不间断。经过个多月时间的精耕细作,她把自家多亩毛竹山全部深翻、垦复、施肥一次。不仅如此,她还在建立好高标准毛竹示范片基础上,根据不同竹龄采取不同的管护技术,对所有毛竹实行“号竹”管理。一个多月下来,人瘦了一圈,手挖起了老茧,脚也磨破了皮,但她从没叫过苦,喊过一声累。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了表率,影响和带动了全村乃至全镇的竹业竞赛。在身边活生生榜样的无形推动下,中阳村男男女女齐上阵,每天都有四、五十人上山劈杂灌、挖树兜,掀起一波又一波竹业开发热潮。目前全村亩毛竹山已深翻、垦复多亩,抚育亩,施肥亩。由于她的突出示范带动,镇里多次组织机关干部、 各村主干到她家毛竹山上观摩、学习、取经,号召全镇人民向黄美香同志学习。

竹山的科学管理,使中阳群众初尝甜头,第二年春,毛竹山上的春笋比往年长出许多,但村民只顾眼前利益,大肆滥挖壳笋,不管大笋、壮笋,统统挖下卖给厂家。黄美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反复上门对村民做宣传、解释工作,使不少农民认清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认识到留笋、护笋、养竹也是一门学问,应该把小笋、退笋挖清,留养好大笋、壮笋,只有这样来年才有粗壮毛竹,循环反复,于是大家自觉、主动地克服了眼前由于少挖笋而带来的暂时性经济损失,更加科学地在竹山上多留笋,留大笋。到今年,黄美香同志倡导的“护笋养竹”观念已收效明显,××年全村毛竹山共增新竹多万根,平均每亩增竹根,其中胸径厘米以上的新竹每亩增加根,而往年亩增新竹不到根,而且大部分是小竹、病竹。经行家测算,今年“护笋养竹”使全村竹山亩增经济效益元。

竹山的经济效益上去了,村民口袋鼓了不少,但是毛竹的资源效益还未能充分显现出来,原因就是竹山上没有机耕路,村民砍伐工资和运输成本过高。黄美香又坐不住了,按照镇里的竹业开发思路,她果断在村两委会上提出,要想中阳竹山开发真正实现“破题”,必须下大力气开挖简易机耕路。为此,她积极和村主任商量,联手发动家农户,自筹资金万多元,到邵武找来钩机,风风火火在马安毛竹山上新开一条长达公里的机耕路。滤布 在村主任和她的带领下,中阳村民又自发掀起一股开挖机耕路热潮。截止目前,全村已新开毛竹机耕路条公里。小公路的开通,使往年群众肩挑背驼毛竹的历史成为过去,生产毛竹的运输成本大为降低,让群众直接看到了竹山的希望。可以说,现在中阳村哪儿有竹山,哪儿就有机耕路。在永乐,一个小小山村有这么多条机耕路,还是为数不多的。

虽然是村里的女干部,可黄美香分管的事情却很多,有调解、教育、卫生、农业等等。但不管是哪样工作,她都兢兢业业做好,忘我奉献,出色完成了镇里和村里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受到了上级和群众的一致肯定。她还在农业生产上热心帮助群众,在资金和技术上全力支持尚未脱贫的困难户。只要是群众在发展生产上遇到资金周转不济,她都主动扶持,几年来,已扶持徐立和、徐桂亮、邵庆田等多家贫困户用于发展种、养殖业资金达万多元,受到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