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如何对孩子说“不”》随笔

2017-03-16

漫漫暑假,闲暇之余,我捧起学校图书馆里借的《如何对孩子说“不”》开始翻阅起来。起初选择这本书,全然是偶然,现在看来却有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封面上赫然的红底白字:“不”对孩子的人生具有深远的意义,“不”是通向“是”的道路。看似只言片语却暗含深意,要想让幼儿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家长和老师们要做的不能是一味的对孩子说着“是”,这样“惟命是从”的宠溺无疑是隐形的“毒药”,逐渐侵蚀着孩子的心理,而合理、正确地说出“不”则成了当今社会的家长、老师们必修课。

情景一:

琪琪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但是由于家长的溺爱,“不”渐渐成了她的口头禅,也成了她和我们较量的一件有力武器。新学期伊始,教室里新添置了几张小椅子,可是和以前的小椅子长得有点不一样呢,新椅子比较高,孩子们对这几个新成员似乎很新奇,时不时可以看见几个小朋友去摆弄它们,后来更有甚者,居然趁着老师不注意进行“偷天换日”大行动:将自己的矮椅子换成高椅子。现在,耳边总会传来小朋友急切的告状声:“老师,琪琪又换了高椅子。”我走过去语重心长地说:“琪琪,高椅子和矮椅子是一样的,你人不高,坐着高椅子会不舒服,还是坐矮椅子吧!”可是她双手抱胸、撅起小嘴吧,大声吼着:不!这种情况连着发生了好几次,再三的劝说,结果却都是:“我就是要坐高椅子。”多次偃旗息鼓后,我发现一再的忍让似乎对她也不好,于是我就强硬地将高椅子收走,她竟然嚎啕大哭起来。

情景二:

又到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时间了。今天的角色选择似乎有点不太顺利,因为涵涵和梦怡都想做妈妈,考虑到涵涵不久前做过,于是我邀请梦怡来扮演红红家的妈妈。所以今天涵涵扮演的是小客人,她来到红红家做客,看见妈妈梦怡正在烧饭,按耐不住心中想做妈妈的想法,于是她走过去说:“我来烧饭吧。”梦怡看了她一眼回答到:“今天我是妈妈,要我来烧饭的。”过了一会涵涵又走到梦怡身边,对她说:“还是我来烧吧,我会烧水果饭的。”说完从梦怡手里拿了铲子准备烧饭了。这时候梦怡猛然发现自己的勺子不见了,于是两个人开始争抢起来。旁边的爸爸博博看见了,便说:“梦怡是妈妈,应该她烧饭的。”可是涵涵熟视无睹,手死命抓住勺子,说:“我就是要烧饭,我要烧饭……”即使在我的介入下,也无法顺利、有效地说出“不”。

其实情景一、情景二都是一样的情景,都是要对孩子说不的情景,甚至有更多的情景三、情景四都是大同小异的。

孩子能够那么自然地和我们说不,而我们作为成人,一个小小的“不”,一个简单的音节,却为什么能让我们如此难以启齿。放眼当今现社会,电子媒体就像空气一样包围着我们,到处弥漫。这种所谓的弥散营造了一种是的氛围,遮蔽了我们对“是”文化的警觉,久而久之也让我们对孩子说“不”变得日益困难。我们的所处的文化告诉我们“是”会让孩子更加开心,更爱我们。老师和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所以老师、家长明知道“是”会成为孩子成长的“恶瘤”,却还是无法斩钉截铁地说出“不”。

可是如何对孩子说“不”,这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

书上告诉我要给孩子自尊,自尊是我们对自己的所有看法,自尊是通向幸福的钥匙。

要抓住时机教孩子,要宽松但不放任,不能总是满足孩子的索要,培养孩子明智对待命题等一系列可操作的方法,真是受益匪浅。

在仔细阅读后,我觉得就情景一发生的事情,我会这样处理:首先会尊重孩子,让他们拥有自尊,不要把抢夺高椅子色当成是一件大事,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环境;给孩子提供关心、支持和帮助,但是切忌不能把孩子从情景中保释出来,事情困难时可以鼓励、认可孩子,要对孩子的努力有耐心,让琪琪和涵涵自己想一想“这种做法对不对?”始终以一种积极的态度,而不是指责的态度;对孩子的行为抱有高而具体的期望,我们可以鼓励琪琪:“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的,既然你知道高椅子要高的孩子坐,那聪明的你一定知道你坐哪只椅子呢。”教孩子通过控制自己的行为来培养社交关系,幼儿园的孩子和他说大道理也许真的不理解,那么此时就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他们,可以说:“琪琪,你看你这么做了其他小朋友都不想和你做好朋友了,他们都喜欢懂事的孩子呢。”同时不要吝啬你的表扬,特别是要把表扬和真正的努力、行动或者结果挂钩,而不是漫不经心的夸赞一番,只会让孩子觉得是敷衍,在琪琪改正后,就要好好的夸奖一番:“琪琪现在不坐高椅子了,低椅子坐起来真神奇呀,小朋友可喜欢知错就改的琪琪了呢,小红花又要开在琪琪额头上了呢。”同时,我们也要允许孩子有一定的自由玩耍的时间,容许这种错误的存在,这也是自然习得自律的最佳方式,因为社会技能只有通过经验才能掌握……

初读《如何对孩子说“不”》让我展开了如此多联想,让我对我的教育方式有所启迪,也让我对教育、社会有所感慨,用书中的话说:我们失去了平衡,人类挣扎着在保持平衡,而历史的钟摆几个世纪来也不断在左右摆动,历史发展中,我们的教育从以成人为中心,慢慢地走向了以孩子为中心,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可是却走过了头,我们需要重新建立平衡,但是矫枉过正也不行。我们不需要非得把孩子送去训练营地,挥鞭子或众多的准则来束缚以至于我们与孩子失去了联系。重点在于平衡——“不”和“是”之间的平衡;斥责和拥抱之间的平衡;规矩和合理协商的平衡。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