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与心理健康的论文

2017-06-19

随着我国职场竞争的白热化,社会也给小学生更多的压力。而小学生自身心理的不成熟与现实要求之间存在较大沟壑,这无疑在给小学班主任增添了更多的负担与压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小学班主任与心理健康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班主任与心理健康的论文篇一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与“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会产生一些问题学生,我们不但不能放任问题学生不管,而且要用细心、耐心、恒心,对“问题”学生做到以心育心,并努力使学生的思想文化和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使他们快乐成长、快乐成才。

关键词:问题学生;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8-0168-127

所谓“问题”学生,即通常被认为有各种行为问题、品德问题且相对落后的学生,其行为经常达不到社会化的标准和学校的要求。

花开有迟早,可是只要是花总会开放,花期不同而已。“问题”学生也是花,也许他们的花期迟了一些。其实用爱心去浇灌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的心灵,他们也会重新改变,绽放“美丽”!他们的童年一样精彩。作为教育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作为肩负学生品德教育的班主任,让我们关爱每一个学生,同时也把无私的爱给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吧!

一、春——细心发现多鼓励

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戴尔・卡耐基在谈人的需要时指出:“人们大都渴望被肯定。”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把相同的热情和不同的期望给予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关爱和期待,并以良好的情绪投入到学习和班级活动中。例如,有的“问题”学生最然学习不是太好,可是爱劳动,劳动时不怕脏,不怕累!这不值得鼓励和表扬吗?有些学生偶尔小捣乱,可是悄无声息地为班级教室里搬来了盆花,不张扬,不做作,不是也很可爱?有些“问题”学生放学时关上大家忘记关的窗户,这一举一动难道不是孩子纯真烂漫的心意?我们平时在班级管理中多肯定他们的优点,对他们不冷漠、不怀疑,从而激发他们向上的活力,使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他们的各个方面。因此,每一位班主任都要公平地对待学生,尤其对“问题”学生充满真诚与信心,进而寄予爱心和希望。

我们不能只看见学生的不足之处,要全面地看每一个学生,既看优点也看不足,夸奖优点,建立自信,使其更有信心改正缺点!“小提醒”不足之处,细致耐心指导帮助其改正,他们会慢慢进步、慢慢“强壮”!我们需要静待花开的耐心。

二、夏——集体生活多美妙

开展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积极扩展班会活动方式,通过多种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孝亲敬老”主题班会使学生学会关爱照顾身边的老人,以“学会感恩、诚信”班队活动为突破口,加强文明礼仪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班队会的内容可以是思想教育,也可以是成果展示,可以是动手制作,可以是讲故事、演讲、教育游戏等等,在班队会中“问题”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感受集体的力量,打开心扉与同学教师交流,发现集体生活的快乐,获得人格的塑造。“问题”学生的良性改变也许就此开始……

三、秋——成长档案多收获

建立并通过“学生成长档案”等措施巩固“问题”学生阶段教育的成果。把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快乐出游照片、集体活动的记录、偶尔进步的作业,获得的“每周一星”小奖牌,对未来的幻想画,对自己的期望卡都放进成长档案中。当回顾时,学生自然会发现自己以前的“成就”,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小小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油然而生!当然他们也会发现以前自己对自己定的目标和自己对自己的期望。所以他会对自己重新定位,重新付出,所以他们重新“出发”了!

四、冬——感受温暖多关怀

其实,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背景是不同的,这也造成了许多学生之间的客观差异。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就得走进他们生活了那么多年的家庭。首先要与家长沟通,进行家访,我们会通过他们的家庭生活发现学生的许多在学校看不到的隐性东西!

有的学生在班内可能不起眼,可是在家孝顺父母,关爱兄弟姐妹,有些学生的不好习惯的养成也往往是家庭里的原因。作为班主任,了解到这些,觉得很多学生暴露的问题不是学生自己的原因,而是多方便的原因,所以不能一味指责学生,应该给学生多一些鼓励和关心,这鼓励有生活上的也有学习上的。

我们要从心灵上走进学生,接纳学生。是!我们是他们的老师,但更是他们贴心的朋友,不是吗?让他们有冬季温暖如春的感觉!教育不应该是这样吗?

育人如走过四季,小学班主任就要在这四季中用细心、耐心、恒心,对“问题”学生做到以心育心,并努力使学生的思想文化和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使他们快乐成长,快乐成才!

小学班主任与心理健康的论文篇二

《浅析小学班主任怎样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但是他们的内心世界还处于萌芽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价值体系,处于最单纯也是最脆弱的时期,因此其心理发展状况对其整个人生轨迹都将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小学班主任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与之相应的解决之道,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健全小学生的认知体系,为小学生应对未来挑战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阶段是每一个社会成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萌芽阶段,是一个人学习发展的开端,犹如欲扬帆搏击巨浪的巨轮一样,探险历程的开始阶段非常重要,必须找对正确航行的方向。而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就如同巨轮上的罗盘一样,为小学生的健康远行提供方向上的指导。随着我国职场竞争的白热化,社会也给小学生更多的压力。而小学生自身心理的不成熟与现实要求之间存在较大沟壑,这无疑在给小学班主任增添了更多的负担与压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班主任要不断鞭挞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在日常教学与工作中与小学生的交集较多。义务教育小学阶段除了教授具体知识外,应在教学中更多地融入一些基本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体系,这也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环节。处于三观萌芽阶段的小学生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小学班主任要做好自律,做好表率。小学生拥有很强的模仿与学习能力,他们会留意班主任的神态、语言,并往往以此为荣。如果班主任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很好的心理沟通交流技巧与形态感染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行为。这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往往会在学生群体中引发强烈共鸣,成为一股塑造小学生健全人格、升华小学生心理境界、丰富小学生精神生活、改进小学生精神面貌的良方,使之更有活力、更有朝气。这也是小学班主任需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原因所在。

二、营造和谐有趣的教学课堂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班主任是任课教师,也是小学生日常生活的导师。在课堂上不仅传授知识、培养方法,而且更多的是教授学生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个人师的伟大之处在于其将教书育人的过程看做是激发学生潜能、培养人文关怀、滋润学生内心世界的一次心灵历险。同样,小学班主任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耐心的解释,每一次信心的鼓舞,每一个善意的眼神都会像晨曦照耀大地一样耀眼,给人以精神上的慰藉,推动小学生向着善解人意、热情活泼的方向良性发展。

每一个小学生都是一株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的树苗,班主任要认真做好园丁,在他们成长所必经的人生之路上站好每一班岗,为每一个可爱的孩子健康成长护航。

三、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建立在师生关系融洽、平等的基础上

小学生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茫然无措也就在所难免。出现问题就需要班主任尽已所能地利用自己的现有资源施以援手,帮助其走出困境。每个人的认知实践范围都是有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缺点,哪怕思想上的圣贤也有其思想未曾抵达过的“新大陆”。班主任在小学生心理教育过程中,不仅仅是充当师长的角色,也应该放低姿态。心灵单纯可爱的小学生往往也能一鸣惊人,给教师以深刻启迪。教师与学生的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其角色定位往往可以互换。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种交流活动,其影响是双向的、互惠的。教师要力求与学生成为“良师益友”,教育学生的同时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关系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之匙,有利于拉近师生关系,形成师生之间积极健康的心态,有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的理念,激发小学生的无限创造潜能。

同时,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小学生形成一些现代社会的观念。而我们的课堂教育往往非常匮乏对这些基本观念的传授与熏陶。我们的物质现代化了,但是我们的观念仍然处于滞后状态。而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有百利无一害的,且高高在上的老师能与学生平等地“坐而论道”,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培养其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力。

四、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班主任发挥建设性作用

班主任作为长辈,拥有丰富的认识阅历、实践经验。而小学生是涉世未深的“小鲜肉”,其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问题也很多,这也就需要班主任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认知。在日常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班主任需要发挥建设性作用,不断激励自我,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要放低姿态。每一个小学生就好比一株小树苗,班主任就好比护林员,浇灌好每一株树苗的同时,引导树苗充分享受阳光的沐浴与理想的恩泽,助力小学生成长为有独立人格,有思想的未来社会的建设者、领导者。

参考文献:

【1】张洁.隐形的翅膀[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