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总结

2017-05-26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已成为高考语文阅读考查的必考内容,也是高考文言阅读的重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1、训练考点意识,对一些考点词不能简单组词。

如“汝欲得民,而夺之食,无道贼不为也”(《新元史·董俊传》)中的“夺”,很多学生简单地翻译成“抢夺、夺取”,这样的不注意语境、不认真推断而出现的错误其实是学生屡犯而不改的,其实在上文有语句“(武)仙攻之,不能下,乃纵兵蹂民禾。(董)俊呼语之曰:汝欲得民,而夺之食,无道贼不为也!”这里的“夺”是和上文的“蹂”照应的,所以应该翻译成“毁坏、践踏”。

2、要注意对省略的主语、宾语、兼语的补充翻译

人物的姓名要完整译出,这些是语意通顺的基本要求。如“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三国志·魏延传》)要译成“只有杨仪不宽容他。魏延对杨仪十分仇恨,两人关系如同水火。”

3、掌握行之有效的理解推断方法。

(1)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如:“屡遣兵戍池河、浦口,援庐州,扼滁阳,有警辄发,节制精明。”(《明史·范景文传》)前三句构成排比,其中“戍、援、扼”三个动词对举,分别译成“守卫、救助、控制”。

(2)联想课文法——联想课文推断法: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语例。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由此正确理解词义。联想成语推断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联想双音词推断法: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古今汉语一脉相承,因此我们就可借助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来解古汉语的单音词。如:我与(申屠)季虽无素故,士穷相归,要当以死任之,卿为何言?(《后汉书·冯鲂传》)中“素故”联想《鸿门宴》“素善留侯张良”译成“一向交情好”,“相”联想《孔雀东南飞》“嬉戏莫相忘”译成“我”,“穷”联想成语“穷途末路”译成“走投无路”,“任”联想双音词组词“担任”推断译成“担保”)

(3)邻字借推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如:(冯)鲂性矜严公正,在位数进忠言,多见纳用。(《后汉书·冯鲂传》)其中“矜”可以用同义连用的邻字“严”借推,译成“严肃”,联想《陈情表》“愿陛下矜悯愚诚”中“矜”可以用同义连用的邻字“悯”借推译成“可怜”,还有《三国志·魏延传》的“又性矜高”中“矜”可以用同义连用的邻字“高”借推译成“傲慢”。

(4)语境推断法——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作者而言的语境。还有历史文化等大语境。“魏忠贤暨魏广微中外用事,景文同乡,不一诣其门,亦不附东林,孤立行意而已。”(《明史·范景文传》)有学生把“东林”翻译成“东边林子的盗贼”,缺乏对明史这个大语境的了解,应该是“东林党”。

高考语文文言文固定短语翻译

1、得无:表示反诘的语气,译为:莫非,莫不是。

2、否则:是两个词,否:不是这样,不然;则,相当于“就”。

3、然后:是顺接连词,可译做“这样以后”,或者“之后”

4、然则:可译为“既然这样(如此),那么……

5、虽然:与现代汉语不同,“虽”相当于“虽然”,“然”相当于 “这样”,可译作“虽然如此”“尽管如此”

6、无乃:当副词用,可译作“岂不是”,也可译作“恐怕”。

7、比及:等到,等到了。

8、盍:何不。 曷:何不。 叵:不可。

9、如何,奈何,若何:它们组成固定形式,相当于汉语“怎么样”“为什么”“什么样”等。

10、“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上述形式的扩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怎么办”。

11、孰若,孰与:用做比较或选择,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个)……”;如放在动词前,可译为“怎如”“何如”“怎比得上”

12、所以:表原因,译做“……的原因”。表凭借或方法 ,译做“用来”“靠它来”“用来……的(根据、礼节、方法)”

13、无论:不用说,更不必说。

14、卑鄙:地位卑微,见识浅陋。

15、其实:它的果实,或者“那实际情况”“它实际上”“它的实利

16、不过:不超过。

17、地方:土地方圆

18、山东:淆山以东。

19、可怜:可爱,或者“值得同情”

20、于是:在这时,或者“在这件事上”

21、以为:把……当作,或者“任用……人做”

22、指示:指给……人看。

23、可以:可以凭借……

24、至于:达到某种程度,或者“落到什么地步”

25、不必:不一定,今义“用不着”

26、因而:趁着某个机会而……

27、或者:有的人,有些人

28、即使:就让(使)

29、智力:智谋和力量

30、前进:走上前献上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