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观后感550字

2017-06-16

《启功》是根据教育家启功先生生平改编,由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等联合出品,于2015年9月10日上映的传记题材影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启功观后感550字,希望大家喜欢!

启功观后感550字篇一

这部在我脑海中盘旋好久的影片即是《启功》。这确实称得上一部当下银幕上少见的为文化大家谱写心灵史的好影片,入人心、接地气、有品位、正能量。影片重点刻画了作为教育家的启功,而同时兼及他作为艺术家和学者的大家风范。影片一开始,即是启功于“文革”初期在北京师大中文系课堂上,为学生讲授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陵之任蜀州》的镜头,他正兴味十足地讲解诗眼“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并感慨“有知己便不寂寞”时,突然间,高音喇叭传出了“最高指示”声响,学生们蜂拥而出,加入到“造反有理”的队伍中去。无奈的启功,孤寂地擦干净黑板上粉笔书写的古诗……“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影片通过启功的“为教”,表现启功的“为学”,更展示出启功的“为人”。笔者以为,这是全片一以贯之的艺术追求。

青年的启功是青年演员刘雨辰扮演的。刘雨辰扮演的启功青年形象的心灵嬗变和精神升华轨迹,真实反映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巨大感召力和生命力,也有力地衬托出启功这位文化大家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定力。

影片中,启功的人格、人性、人情,通过银幕上含而不露、水到渠成的精彩细节呈现出来。“三次下跪”的情节,最为精彩。第一次,少年启功拜画家贾曦民为师,是尊师,是感恩,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礼敬;第二次,成年启功下跪,向恩师陈垣校长祝寿,是感知遇之恩,是对引领自己精神航程和学术精神的导师的礼敬;第三次,是老年启功下跪向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妻子,表达一生的愧疚和深沉的爱,这是夫妻两心相同的圣洁高尚的情感。这三跪的细节演绎得感人至深,令人过目不忘。

启功大师为人为师为学都是我们的榜样,让启功大师的精神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启功观后感550字篇二

本传记片的主角启功是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诗人。他符合丁荫楠一贯崇尚的“民族优秀精英人物”的题材标准。但选择启功作为主角,却并不是一件讨巧的事情。究其原因,大致是由于,其一,启功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电影主角人选,他为人平和,缺乏激烈鲜明的戏剧性格,其人生历程也并未充满曲折波澜的经历和激烈的戏剧冲突,影片的故事性和传奇性并不算强;其二,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静水流深,面对时代洪流变迁,他更多体现出的是内在心灵的选择、判断和坚守,而在外部动作/冲突上比较弱,其心灵坚守也并不能直接反映在电影的戏剧情节当中;其三,他在当下的大众知名度并不是那么高,因此在电影市场受众上或会受限;这些都决定了《启功》无法像导演之前拍摄的伟人系列传记片那般具有为人熟知的故事桥段、承转启合的戏剧情节发展以及广泛的受众基础,但也正因此,更彰显出该片人文传记片的气质,即意在突出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启功的文化品格。

其人生历程:他在幼时跟随祖父学画,经历家庭变迁;少年时天赋显现,拜师求学;青年时与人生伴侣章宝琛结为佳缘,也得到陈垣校长赏识、进入辅仁中学教学,因故被辞退,后再在其帮助下进入辅仁大学教学;再至文革时期,在经历了爱侣和恩师去世的打击之后,他仍然坚守艺术。而故事过去与现在并行的两条线索巧妙地结合于1976年,即文革结束,影片接下来的部分顺叙了其在新时期重返讲堂,教学育人、著书立作、创立励耘奖学金,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递下去,直至耄耋之年的晚年经历。

片中有两处互为对照的片段,即在文革前后,启功在课堂上讲解王勃的诗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而这“知己”两字,不光为此诗歌题眼,也为全篇情感之题眼。正如启功所言,所谓知己,即知情、致意、知心;做知己,要做到通情、达意、知心。知己因难得,方为珍贵,能驱散孤独,雪中送炭,困惑得解,使人得以“过大关、自由行”。实际上,与家人的亲情,与老师的恩情,都是一种知己之情,正是有了相濡以沫的爱妻,以及帮助与指引的恩师良友们,才铸就了一代艺术家启功。

影片的一大主线是表达伉俪情深的家庭线。启功与妻子章宝琛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两人心意相通,情谊厚笃。影片有意选择几大镜头组合来渲染烘托两人美好的情感关系。其一反复表现的段落是在启功的治学路上,每遇迷惘或动摇,比如青年启功被八师祖批评字写的不好看时,中年启功在日占时期被学校辞退又卖不出画时,文革时期因出版不了书稿而愤而烧书时,都有贤妻的鼓励。虽然两人之间并无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但这些相互扶持的细节的积累,也让感情足以深厚。其二是影片几次表现两人对一方去世后另一方日后是否再娶的“赌约”,反映出在动荡年代中,相濡以沫的夫妻却无法把握命运变迁的悲剧性情感,令人动容。

同时,正如启功对比自己大两岁的宝琛以“姐姐”相称的称谓一般,作为贤妻良母的宝琛,就像谢晋电影中具有传统美德的女性形象如冯晴岚,以相伴的、理解的、牺牲的母性形象出现。全篇也采取了家庭伦理情节剧的情感表达,颂扬了含蓄内敛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影片的另一条情感主线,即师生相传线。师恩,也成为影片主要的表现对象之一,这在当下以市场为导向的电影中,难能可贵。影片的几次闪回片段,展现启功求学问教的一生,一是他少时拜贾羲民学画画,二是他青年时受溥心畲指点悟诗画空灵意境,三是他中青年时拜见辅仁大学校长陈垣,走上从教之路。

启功观后感550字篇三

今天用了一个半小时看了电影《启功》。虽然这部电影,感觉平平淡淡普普通通,拍的没有多少技巧,作为电影难成经典,但是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普普通通之间才能看出真情实感。

首先影片第一个让我觉得非常非常印象深刻的就是,少年启功对于中华传统字画,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那份热爱与痴情。也惊讶于,感动于启功母亲的那份理解与宽容,以及她那有别于当今社会的教育方法。

很多人都惊讶于为什么民国出了那么多大师,我觉得不是所谓的时势造英雄,而是那个社会真正做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前有胡适老先生破格录取数学零分的罗家伦,后有闻一多凭三句诗录取臧克家的美谈。一个兵荒马乱的社会,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却有着对教育最高的尊重以及深刻的理解,不禁让我这个现代人自惭形愧。

影片第二个让我感慨万千地方的便是启功先生与他的妻子的那份温润如玉,但却情深似海的感情。她在他失意受挫时鼓励他,“你的字比上个月有进步”“你写的每副字我都收着”。而他两次出门找她,那份焦急,那份找到爱人时的五味杂陈,让我感动不已。那份动荡年代的互相搀扶与牵绊,才是现代的我们应该做到的真正的感情。

可以说,这部影片拍的比较大胆的,因为它还原了在今天依然被视为禁忌的文化大革命的部分。对于启老师在内的知识分子来说那是一场悲剧,更是灾难。因为满人的身份,他被红卫兵查了一遍又一遍。他被迫烧了珍爱的文物时无奈;他为明哲保身写违心话时的无奈;他为了保护被查封了的文献不被老鼠啃坏而用珍贵的粮食喂老鼠时可爱。无不表达出他对于文化的热爱,对于不幸的无力抗争。

我相信,电影并未真正触及文革的黑暗一面,那真正的黑暗,可能真的是及其的残忍与令人发指。那是个时代的悲剧,是一代人心中的难以抚平的痛。一个连文化人都要迫害的社会我们还能说有什么未来,好在,我们知错就改了。我希望悲剧永远不要重演,我们社会会是一个真正尊重文化的社会。好在启先生是幸运的,他挺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影片上映的时候恰逢教师节,可谓意义非凡。启功与陈恒情同父子的师生情如幻,似呓语。陈老的深深教诲让启功收益匪浅,让文化界又多了一位好老师,一位爱护学生,平易近人的教师。影片最动人的部分是启功向陈老祝寿。

陈老没想到,还有人记得他的生日。

启功从自己的包里取出自己做的祝寿图画献与陈老,又取出两个妻子做的寿桃。之后,已是老年的的启功向陈老磕头行李。学生向老师祝寿本是一件寻常事,可是在打倒一切秩序的文革风暴中,这个仪式是那么庄重而又沉重。

当一切风暴过去之后,当教师终于不用担惊受怕,当老师这个职业终于得到人们尊重与认可时,我相信陈老先生的在天之灵定是得到了安慰。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启功先生的一身追求,他做到了,站在讲台上的他是那么的开心,那么的纯粹,那么的简单。那一刻,我相信,没有人当他是为大师,而是一位普普通通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我很羡慕北师的学生,能有这么一位儒风习习的讲师。

如今斯人已去十载,我们能做的就是缅怀这么远去的大师,愿他的精神永存。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