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论文

2017-06-13

互联网融合了通信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开放、共享、互动的优势,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互联网技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互联网技术论文篇一

浅谈移动互联网技术

摘 要:移动互联网融合了移动通信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开放、共享、互动的优势,代表了未来网络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蕴藏了巨大的商机。本文介绍了移动互联网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接入方式、关键技术,同时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协议;接入方式

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都少不了用手机直接进行即时信息查询,或者用手机QQ客户端、飞信客户端与别人进行通信,或者将自己即时拍摄的照片上传到某个网站上,这些生活中的应用都是实用的移动互联网。从起源上说,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融合的产物。从本质上说,移动互联网是一种新型的数字通信模式。

广义的的移动互联网是指用户使用蜂窝移动电话、PDA或者其他手持设备,通过各种无线网络,包括移动无线网络(例如2G、3G移动通信网络)和固定无线接入网等接入到互联网中,进行话音、数据和视频等通信业务。

一、移动互联网的基本结构和结构特点

从层次上看,移动互联网可分为:终端设备层、接入网络层和应用业务层。

其最大的特点是应用和业务种类的多样性(继承了互联网的特点),对应的通信模式和服务质量要求也各不相同:在接入层支持多种无线接入模式,但在网络层以IP协议为主;终端种类繁多,注重个性化和智能化,一个终端上通常会同时运行多种应用。

世界无线研究论坛(WWRF)认为移动互联网是自适应的、个性化的、能够感知周围环境的服务。它给出的移动互联网参考模型如下:

各种应用APP通过开放的应用程序接口API获得用户交互支持或移动中间件支持;互联网协议簇负责网络层到链路层的适配功能;操作系统完成上层协议与下层硬件资源之间的交互;硬件固件则指组成终端和设备的器件单元。

注:移动中间件层有多个通用服务元素构成,包括建模服务、存在服务、移动数据管理、配置管理、服务发现、时间通知和环境监测等。

互联网协议簇主要有IP服务协议、传输协议、机制协议、联网协议、控制与管理协议等。

二、移动互联网的接入方式

移动互联网支持的无线接入方式,根据覆盖范围的不同,可分为无线个域网(WPAN)接入、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无线城域网(WMAN)接入和无线广域网(WWAN)接入。

(一)WPAN主要用于家庭网络等个人区域网场合,以IEEE802.15为基础,被成为接入网的“附加以公里”。其中,蓝牙是目前最流行的WPAN技术,其典型通信距离为10m,带宽为3Mbit/s;其他技术,如超宽带(UWB)技术侧重于近距离高速传输;而Zigbee技术则专门用于短距离的低俗数据传输。

(二)WLAN主要用于商务休闲和企业校园等网络环境,以IEEE802.11标准为基础,也就是众所周知的Wi-Fi网络,支持静止和低俗的移动。其中802.11g的覆盖范围约100m,带宽为54Mbit/s。Wi-Fi技术成熟,目前处于快速发展中,已在机场、酒店、校园等公共场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WMAN是一种新兴的适合于城域接入的技术,以IEEE802.16标准为基础,常被称为WiMax网络,支持中速移动,视距传输可达到50km,带宽可至70Mbit/s。WiMAX可以为高速数据应用提供更出色的移动性,但在互联互通和大规模应用方面上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WWAN是指利用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如3G)实现互联网接入,具有网络覆盖范围广、支持高速移动性、用户接入方便等优点。基站覆盖范围可达到7km,室内应用带宽可达到2Mbit/s,但在高速移动时仅支持384kbit/s的数据传输。目前三种主流3G制式分别是WCDMA、CDMA2000和TD-SCDMA,已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应用,其共同目标是实现移动业务的宽带化。此外,现在以GPRS、EDGE等数据通信技术为代表的2.5G移动通信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WWAN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移动互联网接入方式。

三、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

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移动性管理:支持全球漫游,移动对终端和移动子网是透明的;

(二)多种接入方式:允许终端接入方式的多样性;

(三)IP透明性:网络层使用IP协议簇,对底层技术不构成影响;

(四)个性化服务:提供用户指定信息;

(五)安全性和服务质量保证:提供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和用户服务质量保证;

(六)寻址与定位:保证各用户通信地址的唯一性,能够全球定位,以提供与位置相关的服务。

移动性管理技术是移动互联网中最具挑战性的技术之一,包含位置管理、切换管理,使得网络能够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以及传递呼叫,并在移动过程中保持连接。

切换管理解决终端在同一个小区内或不同小区之间的信道切换问题,涉及的技术包括同一网络内的水平切换和不同网络间的垂直切换等。对移动性的支持需要通过不同层的协议来实现,考虑到网络层均采用的IP协议,因此对IP的移动性管理将有助于实现异构网中的各种移动性支持。

IETF提出的移动IP协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技术。其原理是让移动主机使用一对IP地址(本地地址和转交地址)实现对移动性的支持,其中引入了本地代理和外地代理这两个实体,并使用了隧道技术。(隧道是指将一个数据包封装在另一个数据包的净荷中进行传送的路径,建立在本地代理和外地代理之间。)

当移动主机在本地网络时,使用本地地址及标准IP协议和对端通信主机进行通信。当移动主机移动到外地网络时,其通信流程如下:

第一步,移动主机通过外地代理获得一个转交地址,并向代理发送消息注册该地址;然后对端通信主机通过标准IP路由机制,向移动主机的本地地址发送IP数据包;第三,移动主机的本地代理截取该数据包后,将其进行封装,通过隧道技术将它们转发给外地代理或移动节点本身;最后,移动主收到数据包后,用那个标准IP路由机制与对端通信主机进行连接。

移动IP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三角路由”问题,即对端通信主机发给移动主机的数据包必须经过本地代理,而移动主机发给对端通信主机的数据包则直接发送,导致效率降低。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即域内频繁移动带来频繁的切换,由此导致大量的注册信息传输而影响网络性能。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已有移动IPv6和微观移动IP等多种改进和完善技术方案。

四、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它们的增长速度都是任何预测家未曾预料到的。

迄今,全球移动用户已超过15亿,互联网用户也已逾7亿。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总数超过3.6亿,互联网用户总数则超过1亿。这一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高速增长现象反映了随着时代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移动性和信息的需求急剧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移动的过程中高速地接入互联网,获取急需的信息,完成想做的事情。所以,现在出现的移动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趋势是历史的必然。目前,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短信、铃图下载、移动音乐、手机游戏、视频应用、手机支付、位置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移动互联网经过几年的曲折前行,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

未来的几年移动互联网将继续以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为驱动,加强创新和融合,在移动化、宽带化、个性化和可信可管性方面取得进一步的突破,为用户提供过多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现代通信技术(第三版)纪越峰等编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0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第二版)啜钢王文博等编著北京邮电大学,2005

作者简介:

卢娟,武警杭州士官学校,浙江杭州。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互联网技术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