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好书手抄报
做读书手抄报可以让学生养成好读书、勤读书的好习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书读好书手抄报,希望大家喜欢。
读书读好书手抄报的图片
读书读好书手抄报图(1)
读书读好书手抄报图(2)
读书读好书手抄报图(3)
读书读好书手抄报图(4)
读书读好书手抄报的资料
一、读书名言
1) 不好的书也象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伤害。——英国谚语
2) 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叔本华
3) 勤者读书夜达旦;青藤绕屋花连云。——《对联集锦》
4) 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雨果
5) 坏书如同坏朋友,能使我们堕落。——菲尔丁
6) 读书人不一定有知识,真正的常识是懂得知识,会思想,能工作。——徐特立
7)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8)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9)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10) 读书贵有用;树德莫如滋。——《对联集锦》
二、勤勉读书的典故
韦编三绝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释义:“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后人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加以概括。用来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故事: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夹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他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三、名人刻苦读书的小故事
宋濂冒雪访师
明朝着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陶弘景菜园求学
古代的时候,对自然界产生很多误区,人们相信螺赢是将螟蛉变成自己的儿子这个荒唐的传说,还把领来的儿子叫做“螟蛉子”。陶弘景对此表示怀疑。他在村边的菜园子里找到一窝蜾蠃,蹲在菜地里聚精会神地整天观察。陶弘景发觉它们有雄也有雌,经过许多天细致的观察,陶弘景终于揭穿了蜾蠃衔螟蛉的秘密:原来蜾蠃也有自己的后代,螟蛉是被衔到窝里给幼虫当食物的,根本不存在“螟蛉义子”这回事!从此,陶弘景更感到,凡事最好亲自观察,绝不能人云亦云。
推荐其他主题的手抄报资料和图片作为参考:
1.读好书手抄报图片大全
2.读书手抄报图片大全
3.读书读好书为主题手抄报
4.爱读书读好书手抄报
5.读好书好读书手抄报
6.读好书好读书手抄报资料
7.关于读书的手抄报内容
8.读好书手抄报资料
9.读好书手抄报资料内容
10.优秀读书手抄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