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读书笔记

2016-11-12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又译《国家篇》。该篇假托苏格拉底与几个人的对话,讨论了本体论、认识论、国家制度、社会伦理、教育、爱情、灵魂等诸多问题,构成完整的思想体系。而贯穿始终的,是关于正义问题的探讨。文中苏格拉底的话,代表了柏拉图自己的思想。下面就柏拉图的民主思想提出一点个人的看法。

柏拉图生于希腊四次大改革之后(当时的雅典,是属于君主制和共和制交融下的一个过渡时期的国家。),每次大的改革,就颁布了新的宪法,而且被后世看来叫民主宪法。

民主当然是相对的,在奴隶社会,民主这个词是不正确的。民主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意思。但是当时的奴隶不属于“人”,他们只是货物,他们只是人家的财产,他们没有人格权。所以,当时希腊的民主是相对的,相对于独裁而言是相对的。

当经济不成熟的时候,民主是不可能的。民主,就是一个公民不惧怕另外一个公民。为什么经济不成熟就不可能民主呢?很简单:其一,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总有人在竞争中落败的,那么得胜的人是强势的,败北的人是弱势的,其二,当你肚子饿到非常饿的时候,要的肯定是食物而不是民主,但是民主往往和人格是结合在一起的,命都丢了,还要民主做什么?其三,从历史上看,真正的,相对的,比较民主的社会都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柏拉图的《理想国》英文名字叫《Republic》就是“共和”的意思。柏拉图就是基于对雅典所谓的民主不满才写了无政府主义的《理想国》。《理想国》和我们中国的《桃花源记》差不多,虽然是有些差别的,但是有个共同点是非常一致的,同是从某种程度的“被贬”和同样的样对社会不满。

屈原说得好:人在不被了解,抑郁于胸的时候,就会想念自己的妈妈,还有诉苦,表达宣泄。

这一点,东西方是一样的,会写字的人就写文章,表达出来。但是他们又怕惹祸上身,就用很委婉的语气写,或借古讽今,或者虚拟未来,否定现在。柏拉图也是一样,所以,看《理想国》的时候,柏拉图不是哲学家,而是文学家,《理想国》不是哲学,不是政论,而是一篇文学作品。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写到这样的情形:孩子与父亲、女人与男人、奴隶与主人平起平坐;不仅如此,年轻人竟可以充老资格分庭抗礼侃侃而谈,老一辈反倒顺着年轻人、学年轻人样。

而且这种情形还渗透到动物世界,他在文中写到“驴马也惯于十分自由地在大街上到处撞人,如果你碰上它们而不让路的话。”

这个就是柏拉图眼中“民主”的极致——无政府主义。也应该也是一种恨,一种不屑。他的恩师苏格拉底就在在“民主”的社会被处死的。

柏拉图认为,一个国家应该是由哲学家来统治的,但是,在大哲学家加大富翁的柏拉图看来,他的老师——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一个有可能成为优秀的统治者,被那些不知道从那里冒出来的,粗鄙的人处死了,这就代表了所谓“民主”的素质是多么的不行。

民主统治,就是大多数人的意志的统治。在中国有句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赛个一个诸葛亮”,西方也有类似的谚语“ two hands better than one ”, 都是这个意思。一个优秀的统治阶级,就是顺从民意,顺从社会发展潮流的阶级。

问题就在这里,民意不一定是对的,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总统罗斯福当时想参战,但是美国的“孤立主义”泛滥,世界大战在某种程度没有被遏止。

而顺从历史潮流,怎么可能?历史是变化的,统治阶级不是预言家,不是先知,能那么好把握历史的命脉吗?不可能的。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