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孝悌篇心得

2017-06-19

孝悌是“仁”的根本,是家庭和睦快乐的要法,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论语孝悌篇心得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论语孝悌篇心得篇一

把孝悌篇放在最后,并非认为它不重要,而是很重要才放在最后来谈论。有子曰:“其为人也孝第,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第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篇第一)什么意思呢?有子(孔子学生,姓子,名若)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篇第一)孔子说:“后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的房子便敬爱兄长;处事谨慎,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后,有剩余力量了,就再去学习文献。”

孝悌是“仁”的根本,是家庭和睦快乐的要法,在交友、处世、求学等事之前便应该学会的。既然孝悌如此重要,我们平日自当好好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与父母弟兄相处时难免有不容易或矛盾之时,那么我们怎么恰当的处理呢?

比如对待父母的年龄。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篇第四)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因其高寿而欢喜,另一方面又因其寿高而有所恐惧。这一点我们当特别注意,一定要及早行孝,避免“子欲养而亲不待”!

然而,孝敬父母与在外求学、求职之间不能不说是一对矛盾。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篇第四)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我们做子女的尽量做到不远走天涯海角,更不能漂泊不定。出门在外,一定要让父母知晓自己的情况,免得他们牵肠挂肚。倘若能做出一番大事业,以显父母,乡里称道,父母在家一定会骄傲、快乐。

当我们与父母有意见分歧时,是否要与父母争个面红耳赤呢?曾几何时,少不谙世,与父母偶有不和,便出言不逊;心有惭愧,烦恼于坚持己见与孝敬父母之间,不知如何是好。《里仁篇》里的一段话真让人豁然开朗。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无违,劳而不怨。”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需要轻微婉转地劝止,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仍然要恭敬地不触犯他们,虽然自己忧愁,但不怨恨父母。”既然不是什么大是大非,那么为人子女,真不该让父母伤心!

最苦天下父母心,如今父母年事渐高,愈来愈认识到应该好好地孝敬他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成家立业显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让父母在有生之年,得以放下劳作,享享儿女的福。

这一段时间关于论语的感想已经基本写出来了,但是《论语》里的要义还多着呢。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源远流长,无比广博的。我辈自当孜孜不倦,戒骄戒躁,学无止境。

论语孝悌篇心得篇二

孔子的时代,早已久远,可是,他的话却流传至今。“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 而亲仁。”你看,在那个年代,人们就懂得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道理。

古往今来,有许多贤人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齐国著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医术,曾经做过齐国的仓令。他的老师去世以后,弃官行医。因为个性刚直,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后来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一同前往长安向皇帝诉冤。她陈述了肉刑的害处,并说明了父亲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现在确实是遭人诬害。愿意替父受刑。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深深感动,赦免了她的父亲,并且下诏书废除了肉刑。有诗颂曰: “随父赴京历苦辛,上书意切动机定; 诏书特赦成其孝,又废肉刑惠后人。”

缇萦舍身救父的高尚品质青史流芳!父母养育了我们,为我们付出了全部的心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也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父母、长辈感受到我们的孝敬之情,感受到我们传递的温暖,比如帮妈妈焐被窝,帮爸爸拿拖鞋,帮奶奶摘菜,做好每日的功课不让他们操心…………

在平时的生活中, 父母是我们的良师, 而同学更是我们的益友, 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我们应该和睦相处。 这里, 有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 孔融4岁时, 父亲的朋友带来一盘梨子, 父亲叫孔融挑, 孔融却拿了最小的, 他说: “ 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的给哥哥们吧。”父亲惊喜的说:“那弟弟比你小呀?”孔融说 :“弟弟小 , 我是他的哥哥 ,应该让他的。”孔融让梨的故事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至今。凡事谦让,注重礼节,心中有他人,应是我们与同学相处的“黄金法则”呀!

千年不变的孝悌,千古流传的思想在熠熠生辉。让我们徜徉在《论语》中,沐浴圣贤的智慧光芒,修行自身,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做一个思想纯正的人!

论语孝悌篇心得篇三

《论语》是我国经典读物,涵蕴了我国的文化经典。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用精短的语言告诉我们怎样和朋友交往、怎样孝敬父母、怎样解决事情、怎样……。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是在说:“孝顺父母,顺从长兄,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欢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长兄,这就是“仁”的根本。“义”是在仁的基础上理解的,即:一个人在社会中要做到为人所想,去帮助别人“礼”让我想到孔子的一句名言“克己复礼”!大家要是都谦让一点,不就好了吗?“智”我觉得就是知人之言为智!也就是明白别人的道理,使自己更好的向前发展!其实,我们现在都是在学习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经验!我们只有了解了其中的道理,才会明白自己在社会上的意义!当然对身边人的意见应该是选择好的,有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接受!“信”是我们一直在提倡的诚信。从我们的先祖开始就提倡“信”,而当今社会有时却缺失了传统文化的美德!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发扬《论语》中的道理。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少年君子”

我们要想真正的建立和谐的社会,没有仁义礼智信不行的!希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美好,社会越来越和谐!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