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体系

2017-03-15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具有超强的工程技术性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的突出特点,实践教学的实施正是基于这一特点做出的重大策略,而且实践教学实施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了专业教学的质量。但在实际生活中,实践教学一直是我国教育当中一个薄弱环节。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总结出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定位不准确

由于一些院校的师资力量有限,学科匆忙结束,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比较容易出现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行的一些人才培养方案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理念要求,逐渐的脱离教学的客观要求与社会对人才的客观要求。学校的实验设备、管理人员等诸多原因导致了教学质量低下,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的倾向严重。

1.2 师资力量和技术人员严重缺乏

随着高校扩招的不断盛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与教师比例出现严重的失衡,严重超出了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例。再加上学校的待遇低,一般很难留住计算机专业的高材生,因此造成了高素质教师严重缺乏的尴尬局面。加之分配制度的不合理不公平,高素质的实验教师与技术人员更是少之又少。

1.3实验条件差,实验设备不足

由于一些院校的经费不足和对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在一些院校实验室少、实验设备缺乏、实验设备跟不上企业的发展步调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计算机技术专业实践对硬件的要求很高,实验条件和设备的落后与欠缺,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效果。

2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计科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实践教学体系一般由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部分组成。校内实践环节由五大部分组成:校外实践环节、基础课程实践环节、专业课程实践环节、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外实践环节。

(1)校外实践环节。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顺利实习的重要场所,通过和企业、事业单位建立友好的合作协议。学生通过校外实习,把理论知识用到实际环境中,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感知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和专业能力,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通过到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校外实习是学生进入社会、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重要纽带。

建立稳定的,适合专业建设的校外实习基地,能为学生快速地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变成实际的操作生产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学生通过到企业中实习,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带到企业中,及时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发现问题,对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措施。

(2)基础课程实践环节。计科专业基础课程实践环节包括大学物理实验、电工基础实验、通讯实验等实践环节。构建高质量的实践教学体系,需要考虑到如何使学生具有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知识能力的提高不能简单地为提高专业技能而提高专业技能,要充分考虑到提高专业技能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素养。基础课程的设置就是为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这些实践内容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通过基础课程实践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实践观察,还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专业课程实践环节。专业课程实践环节主要是一些课程设计类的实践。该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类课程、多媒体技术、操作系统、微机组装与维护等内容。这类实践是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过程,其实验不是单纯的以验证为主。更多的是如何把所学课程知识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应用,了解各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力。

(4)集中实践教学环节。集中实践环节是人才培养的突出环节,通过集中实践环节有效地提高计科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

3 对策与措施

3.1 立足校情,依托市场,与时俱进,不断改进专业培养方案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专门的人才”来支撑。对于IT行业中的“计算机工程师”,市场要求这类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熟悉计算机行业环境,熟练掌握诸如编程、技术维护等专业技术操作,还要求他们有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够很好的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领导组织与开发,发挥团队的创兴能力,不断更新专业技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选择出更加合适的开发技术。

因此,我们首先要从我们的意识上明确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不同于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它们对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我们也要十分明确它与“应用型人才”本质区别,我们要防止职业化教育倾向的出现;其次我们要根据社会的实际要求,实事求是的制定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更加科学的选择教学的内容、课程体系。做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建设出一个包含教与学、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内容的课程体系。在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培养的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创新能力。

3.2 构建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理论、验证理论得以发展的关键是实践的开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是靠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两个方面,是由多个教学实践活动组成的有机整体。对于一些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的目标的院校,不仅要在学校内为学生建立实践的平台,建立校内的实训基地,而且还要建立校外的实习基地,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的来适应这个社会。

3.3 重视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些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院校应该强调院校教师的双师型素质,扩大学校的师资力量。学校要加大对教师培训的资金投入,派选教师到名牌大学进修学习,到优秀的企业中去更新知识,学习企业的管理。在亲身实践中,教师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实践方案,更好的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对症下药,培养出毕业生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建设出科学的教学体系,了解当前最新的科学技术,以便学校也做到与时俱进,更新学校的技术设备。此外,学校还可以聘请企业的优秀人才来学校交流探讨,开展学术交流会。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学校有强大的师资队伍,才能使学校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适应企业新技术的发展要求。

3.4 加大投资力度,更新企业的仪器设备

实践教学的开展大多需要特意的实验课程的设定,还需要相关的仪器设备。现今社会,学校的仪器设备与企业的实际应用设备差距越来越大。我们挑选仪器设备时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购置的仪器设备要与社会实际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更加符合工业实用性的要求。

总结:

针对当今社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实际.提出在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现场实习、创新实践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设计,该模式对不同实践环节采用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意识、促进自主学习,增强创新和团队合作意识。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