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游子感想散文
过年是一年中最温情的节日,无论身在何处,家成为每一个游子心底最深的祈盼。家乡的美景也时常会浮现在眼前,一枝垂柳、一条小船、美丽的田园…今天我们来看一下除夕游子的散文。
除夕游子感想散文:除夕夜感触
生活像流淌的河,不停地向前流动着。时光隧道在春夏秋冬、花开花落、喜怒哀乐的伴随下,一年又一年的光阴就这样从指间悄然而过。
“春节”是中国人,乃至广大华人同胞们最重要、最盛大、最热闹的节日。每年的此时,天南海北的游子们,都与我一样踏上了回乡的旅途。不管离家多远,不管回家的票是多么难买,在外闯荡的游子都会不禁千辛万苦的挤到回家过年的队伍中。他(她)们怀揣一棵棵滚烫而淳朴的心,带上给家人的礼物,带上美好的祝福,回到家中享受那份久违的浓浓的亲情,那份属于大家庭生活的温馨。
打电话告诉双亲回家过年的时间,老人家说话的分贝高了许多,激动的话语感染着我,眼角不知何时已湿润。父母毕竟都是年事已高的老人了,他(她)们还有多少个春节能同我们一起过?我们做晚辈应多尽些孝道。
节日里把住处的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买年画贴春联贴出一片新天地,尽情燃放美丽的烟花爆竹。除夕夜,家人其乐融融的围坐在一起,观看春节晚会上的精彩节目,频频的举杯畅饮、吃饺子品味生活的真谛。人们带着既有对逝水的岁月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未来充满希望之意进行守岁,辞旧迎新。
零点的钟声敲响了!送走难忘的昨天,迎来希望的明天。不管回首的往事怎样不堪,不管无情的岁月多么蹉跎,一切都是漠然,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不管是成功时的辉煌或是失败时的痛苦,让它消失殆尽变成心中永久的记忆。侧耳倾听,爆竹声声清脆不绝入耳,心中又点燃起信心和希望,勇往直前风雨兼程,用行动诠释畅想。人生旅途中许多的东西是值得我们永远珍惜的,爱心是,友情是,亲情亦是。
生活本就应该充满阳光,充满欢乐。我们的意志曾被岁月历练着,只有心灵得到满足,才能够真正的享受生活。在新年即将到来之时,让我们多多播下善良的种子,来年多多收获善良的果实,以灿烂的笑脸相迎,以阳光的心情相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崭新的一年;只要大家都能平平安安,伴随与时俱进的节奏一起来过祥和的春节,那才是天长地久、真正幸福!
除夕游子感想散文:写给在外漂泊的游子们
无论心情快乐亦忧伤,不管阴雨还是晴朗,家,始终在你我的心里;你无须选择懦弱还是坚强,你无须被记得还是遗忘,家,总可以给你我无穷力量;正因为这样,让你我各自奔赴自己的梦想,又让你我在今天不远千里万里又回到心中思念的地方,家的摸样是我流向心戏子入画、一生荒芜,只身步步海天涯,路无归,霜满颜,夜微凉,灯微暗,暧昧散尽,底的那一滴泪水……
在异乡的天空下有你我落下思乡的泪水,在火车站拥挤的人群中有你我风尘仆仆的身影,在飞驰的列车上有你急切的心情,在踏上家乡的土地那一刻有我亲吻故乡的唇印,耳边萦绕的早已远去的旋律《故乡的云》,唤起我心中诸多感慨。外面的世界,在让人向往的同时也是让人有些许的无奈。
“归来吧!归来吧!”——是家、是亲人的声声召唤,漂泊的心最终还是要如尘埃落地般回归来时的路。漂泊有它的理由,回归也同样的有理由。
我是一朵躁动不安的云儿,骨子里有一颗漂泊的心,搅动着我在片刻的歇息后又开始渴望下一次的流浪。总是向往在开阔的田野与山川、江河与湖海,高原与雪域间漂泊……
如一个赶海的小男孩,在潮起潮落的间隙中寻找美丽的贝壳,斑斓的梦;如“海的儿子”,既深深的眷恋江河湖海的清波和涟漪,又常常跃出海面,把期盼的眸子投向落英缤纷的大千世界。
在苍茫的大海上,我是那叶扁舟,无论我划的多么久远,那众多礁石里最高处闪亮的灯塔,总是静静地为我守侯。如此,我放心地、自由自在地,在无际的大海里迂回盘旋……
在繁星闪烁的星空,我是夜行的旅人,无论我走的多么遥远,家是天幕中最亮的北斗,默默地照亮我的旅程。那时,我踏实地、无拘无束,在漆黑的苍穹飘来飘去,在每一座夜色不错的城市中游戏……
我凝眸山川、田野;放眼江河、湖海;驻脚高原与雪域……
漂泊是一种感觉,一种苍凉的美丽。
漂泊的是形式,放飞的是心灵。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漂泊在异地,美丽与无奈象一对孪生姐妹,孤独与无助形影相随。没有漂泊怎能懂得回家是含义?家是南飞雁隔年那梁上巢穴,家是游子的人间烟火。倦了,我会携一身疲惫,挟一阵清风,踏着云彩归来。象一片被秋风吹落的黄叶,回归大地诉说千年前种下的相思这修正斯达舒魅力新搭档的比赛。
我常常问自己,难道我的人生就这样走来走去吗?是的,人生如歌,我们一次次地走,我们一次次地回;我们又一次次地离,又是为了一次次地欢聚……生命里总是有风霜雨雪和闪电雷鸣;生命里有太多太多缤纷飘失的落英……
除夕游子感想散文:难忘那份浓浓的年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北宋王安石这首题为《元日》描写当时春节欢乐热闹气氛、充满欢快积极精神的著名诗篇被传颂千古。
春节是我们中国传统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是一家人和美团圆的日子,是辛苦劳累一年的人们休闲歇息的日子,也是远在他乡的游子回家和亲人相聚的日子。在中国,春节我们又俗称“过年”。这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逐步发展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网络信息时代的产生,好多人都感觉如今的年味在逐渐变淡,丝毫没有以往过年的那种渴望感、快乐感和神秘感了。就连小孩子也感觉到,现在啥都不缺,过年也与平常没什么两样了。而每当迎新辞旧之际,鞭炮声响起时,我都会想起小时候过年的种种情景。那份难于割舍的年味和情感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小时候,我特别渴望过年,过年就意味着有好食物吃,有新衣服穿,可以和亲人朋友尽情玩乐,可以到亲戚家拜年拿红包。尽管过年前要和家人搞卫生,洗东西有点累,但一想到要过年了那种高兴劲就别提了,连睡觉做梦都感觉喜滋滋的。也许是那个年代生活贫困、思想保守的原因吧,就连大人也都流露出对传统春节的期盼和虔诚,他们心想只要把年过好了,在新的一年里就会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兴旺发达的,因此过年的一切习俗都是循规蹈矩的。
在我的记忆深处,母亲每年都是要煮甜粑(即年糕,海南陵水通俗话叫甜粑)吃的。记得那时要过年了,母亲提前几天就去买来糯米,因邻居老向家有木臼就拿到他家去舂米,等到把米舂碎成粗米粉后拿回家来用水浸泡。到了晚上吃饭好后就开始烧锅煮甜粑了。煮甜粑要煮好几个小时,在煮的过程中放进大约一斤的红砂糖,还要用两根棍杖把甜粑来回旋转搅拌均匀。在建筑公司当工人的母亲力气还是蛮大的,她一只脚踩在灶台上,双手握住棍杖在搅着甜粑。而每次看到母亲搅得满脸通红、汗流浃背时,我们几姐弟也都轮流上去替她搅一下。最好笑的是有一年在搅甜粑时,母亲由于用力过猛竟然把铁锅捅破了一个小洞,幸好那时甜粑已经煮好。煮好甜粑后就弄出来放进扁箩里。如果糯米粉多的话,母亲还会做一些米团和京果。而粘留在锅底的甜粑锅巴却是味道最香的,每次弄好甜粑后母亲都会用锅铲铲出来分给我们几个解馋。“哇,真好吃”,那味道至今都难忘的。
当时除夕之夜也是要“守岁”的,意为“迎春接福、迎接财神”。每次看到父亲穿着新衣服在上香时那虔诚祭拜的样子就感觉好奇和好笑。上香前父亲都要看一本通书,查看哪个时辰上香最佳的。等到上完香放鞭炮后,父亲就在神桌旁搬来一张椅子坐着“守岁”,还不时往杯子里添酒加茶,等到香烧得差不完了还要再“续香”,不能让香火停断。父亲困了就在椅子眯一会,就这样一直守到天亮。
大年初一早上,母亲会早早叫醒我们起床穿上新衣服,然后就把“压岁钱”发给我们每个人,我们就拿槟榔给父母拜年。当时的“压岁钱”无非才两毛、五毛,最多的时候也就一元两元。虽然与现在的比起来少得可怜,可在当时来说可以买好多东西的。记得那时我把那些“压岁钱”和红包都积攒起来买了好多连环画,年纪稍大后就拿去买杂志和书籍看。
岁月荏苒,时光匆匆,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一些过年的习俗活动,过年时的年货食品以及过年时孩童玩耍的花样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一些过年时使用的生产和生活用具也已经踪迹难寻,尤其是一些亲戚长辈和邻里伙伴有的已经长辞人世,有的也很少谋面和偶遇了,一想起这些,心里就感到莫名的怆然,而留在记忆深处的是那份挥之不去的浓浓的年味,那份常绕心头的浓浓的亲情友情。
如今的小孩子和年轻人在过年时都很少在外面成群结伴游逛玩耍了,大都在家里或者房子里玩手机上网,他们很难了解和体会到我们那个年代的年味,那个年代过年的乐趣了。尽管年味变淡了,但我想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传承春节传统,倡导更多的人文关怀,投入更多的爱心情感,我们的春节文化习俗会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丰富多彩,年味会越来越浓。
除夕游子感想散文相关文章:
1.春节话题高中散文
2.六年级作文除夕散文
3.母亲的年糕散文
4.毕淑敏散文孝心无价读后感4篇
5.2016年看春晚观后感的作文六年级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