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ht灭菌技术论文

2017-06-18

灭菌是使机体或材料内所含有的活细胞和微生物完全死亡的方法.小编整理了uht灭菌技术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uht灭菌技术论文篇一

脉动真空灭菌器灭菌质量的保证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脉动真空灭菌器获得可靠灭菌效果的保证,从设备的安装、灭菌前物品的清洗,摆放包装方式,灭菌前水、电、汽的准备以及设备的正常维护等各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达到医院重视脉动真空灭菌器规范使用,确保医疗器械灭菌效果。

关键词:脉动真空灭菌器 清洗 湿包 真空 验证

医疗器械灭菌是医疗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控制传染性疾病蔓延的一个关键措施,脉动真空蒸汽灭菌器是目前医院应用普遍而有效的医疗器械灭菌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多次对灭菌室抽取真空和充入蒸汽,使灭菌室达到一定的真空度后,让灭菌器内部无残留的空气,再充入饱和蒸汽,达到设定压力和温度,利用蒸汽在凝结成水的过程中释放的潜热杀灭细菌。实现对被灭菌物进行灭菌的目的。

脉动真空蒸汽灭菌器对冷空气排出比较彻底,一般脉动三次,每次脉动-80Kpa以下,从而使灭菌室内排出冷空气达到99%以上,灭菌室内温度一致性高,内室抽空,夹层保持一定压力温度,还能使灭菌物品干燥。避免二次感染。故而广泛应用于耐热、耐湿物品灭菌。

保证灭菌物品的灭菌成功的关键有以下几个方面:

1.被灭菌物体在灭菌前须经清洗处理

被灭菌物体在灭菌前的清洁处理是灭菌成功的关键,尤其是一些比较难清洗的医疗用品更是如此,国外曾研究发现彻底的清洁可以降低3―4个对数的细菌量,可容易达到降低有机物的含量;如果不能有效地清除有机物等污染物,它会大大降低灭菌剂的活性,躲藏在有机物内的细菌不易被灭菌剂杀死;因此如果清洁不彻底,整个灭菌过程可能失败。必须注意的是,不能通过延长灭菌时间和提高灭菌剂的温度来降低清洁要求;为了便于有效地将有机物去除,最好采用含酶清洁剂,以加强清洁的效果。清洗有手工清洗和机器清洗。手工清洗费时费力,不能保证每一次清洗的一致性。此外手工清洗时灭菌医务人员必须戴防水口罩、眼罩、手套、套袖、帽子、防水鞋、围裙等;机器清洗则投资大,但可以保证清洗的一致性;但必须注意的是;机器清洗并不能全部代替手工清洗,对于某些管道、精密仪器和教难清洗部位必须手工清洗;此外对于清洗设备必须经常清洗和保养以免机器清洗失败。

2.蒸汽源的质量

1)饱和蒸汽:所谓饱和蒸汽是指汽化的水上升到液相线以上的蒸汽。

2)蒸汽干燥度:它是蒸汽性质的另一个要求,按照实践所知,饱和蒸汽的含量不得低于97%。也就是说,蒸汽源中所含的水微粒或不洁净物应低于3%。否则容易引起湿包现象,导致灭菌失败。一般蒸汽源压力在0.3-0.5Mpa。启动灭菌器前先将管道中的冷凝水排放掉,尤其对于长距离输送来的蒸汽,灭菌器前可装汽水分离器。灭菌过程中注意观察压力和温度的对应关系。一定饱和蒸汽压力与温度存在对应关系,便可推断出蒸汽源的质量。

3.水源的控制

1)水质要求 水的硬度分为两类:其一,暂时硬度,只要由钙、镁的重碳酸盐等形成;其二,主要由钙与镁的硫酸盐、硝酸盐及氯化物等形成的硬度,它不能用煮沸的方法去除,故又成为永久硬度。因为消毒灭菌器设备长期处于湿热的条件下工作水中的杂质如溶解氧、二氧化碳、硫化氢、氯化物等等,无论是气态或微粒,均能引起不锈钢和金属产生晶间腐蚀。因此要求消毒灭菌器设备的供水和供汽的PH值在7-7.8之间,锅炉用水和消毒灭菌器设备用水必须进行软化水处理。

2)水温和水压的要求 灭菌器真空性能的好坏取决于真空泵的性能,真空泵以水作为介质,对水温和水压都有要求。水温对真空度的影响极大,水温要小于25度,水压在0.2-0.4MPa。

4.灭菌器安装的灭菌室要求

1)消毒灭菌室的地面必须平整光滑,以水泥地面为宜,对废水排放口略带倾斜,保持操作区的整洁干燥。房顶应铺设天花板,以防止灰尘聚集。墙壁应平整洁净,并与冲洗、准备等工作室隔离。

2)消毒灭菌室的废气和废水的排放口必须穿墙而出或者埋入地沟之中,或排出与大气;不使残留水、汽返回而侵入灭菌室内室内。形成二次感染。保证排出水汽畅通无背压。

3)消毒灭菌室在墙顶部或天花板的的适当位置安装通风装置。

5.被灭菌物品打包准备与灭菌车上的摆放,这是为了避免湿包,保证灭菌成功。

1)敷料织物在折叠包裹时应松紧适度,以利于蒸汽的渗透。

2)灭菌包裹放在灭菌车上时,相邻包裹间应保持10mm的间隙,装载量不可超过内室容积的80%,以利于整齐的顺畅流通。

3)市售铝饭盒与搪瓷盒,不得用于装放待灭菌物品,应用带通气孔的器具装放。

4)使用脉动真空灭菌器灭菌时,应尽量将同类物品一批灭菌,并避免将器械包直接接触棉织品包。如必须将不同类物品一起装放,则应以最难达到灭菌物品所需的温度和时间为准。

5)用于使用脉动真空灭菌器灭菌的物品包,体积不得超过30cm×30cm×50cm。

6)用于脉动真空灭菌器灭菌的物品包扎不宜过紧,利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灭菌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

7)在摆放过程,应使盘、盆、碗等金属器皿竖直放置;纤维物质应使折叠的方向与水平面呈垂直状态;玻璃瓶、玻璃管等器皿,应开口向下或侧放,以利于蒸汽的进入和空气的排除。

8)布类和金属类同时灭菌时,应将金属类物品包放于敷料包下方,以使两者受热基本一致,并防止金属物品灭菌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弄湿布包。

9)难于灭菌的大包应放在上层,容易灭菌的小包放在下层。

6.灭菌器的日常操作维护及观察。

1)把内室前部过滤网依附的纤维屑和沉积物清理干净,以保证抽真空速率和冷凝水畅流以及温度的指示与压力吻合。

2)冷空气的残留,冷空气的排除量决定着消毒灭菌的效果,因此应重点检查灭菌设备性能是否正常。先用B-D试纸进行检测,如有问题,则进行保压试验或利用手动操作将内室通入蒸汽检查管路等处有无泄漏。

3)灭菌温度:利用留点温度计检查包内实际温度是否达到灭菌温度,是否与显示温度相符,检查内室压力与温度是否相互对应,适当增加内室压力观察结果有无改善。

4)灭菌时间:灭菌时间设置是否合理,内室进汽是否太快,穿透时间不够,适当延长时间观察结果有无改善。

5)灭菌设备的故障。

6)检测方法不当,重复检测或者采用其它批号试剂。

7)各种仪器仪表要定期校验,热穿透、热分布实验每年重新校验一次。生物实验每季度做一次。

总之要获得可靠地灭菌效果,除了灭菌器本身的设计、制造质量以及对灭菌器的完善的维护保养以外,对于消毒灭菌工作人员正确掌握消毒与灭菌的基础知识,熟悉灭菌器的工作原理,严格消毒灭菌工作的操作规范,认真对待每一项与灭菌有关的规定,是获得灭菌成功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 WS310.2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卫通2009 10号

[2] 殷玲琴 廉云 何东平 金属气管套管清洗消毒方法的比较 中国消毒学杂志

[3] 清洗在消毒灭菌中的重要性 陈蕾 《家庭护士:专业版》 2008.6.7

[4] 樊红卫 张明磊 张旭 朱清 赵素杰 压力蒸汽灭菌出现湿包的原因分析及排除方法 《中国消毒学杂志》2004年 第4期

uht灭菌技术论文篇二

浅谈高压蒸汽灭菌操作规程

【摘要】高压蒸汽灭菌是消毒供应室的中心任务,承担着临床必须的灭菌器材,其灭菌质量是否合格,对降低医院感染尤其是外源性感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和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掌握高压蒸汽灭菌操作规程,加强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确保无菌物品的质量尤为重要。我院2013年1-6月完成总工作量为13489件,较2012年1-6月的12279件 增加1210件,增长率为8.9%。现将2012年1-6月和2013年1-6月高压蒸汽灭菌消毒无菌物品操作规程介绍计如下:

【关键词】高压蒸汽灭菌 原理 操作规程

【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357-011 消毒无菌物品资料

2012年和2013年1-6月消毒无菌物品统计表

2 原理

在密闭的蒸锅内,其中的蒸汽不能外溢,压力不断上升,使水的沸点不断提高,从而锅内温度也随之增加。在0.1MPa的压力下,锅内温度达121℃。在此蒸汽温度下,可以很快杀死各种细菌及其高度耐热的芽孢。

3 各类物品灭菌的压力、温度、时间

操作者必须严格执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定、掌握灭菌原理,各类物品灭菌的温度、压力与时间。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消毒,上报与检修。各类物品灭菌的压力、温度、时间如下:

4 操作步骤:

4. 1、观看:先检查锅外部情况包括压力表、温度表等。

4.2、加水:操作前检查水位计,加好水位关阀门。

4 3、堆放:根据不同性质,不同灭菌时间的物品分类安放好消毒室内,物品包不宜过大、过紧、过满,包间留有空隙、竖放,带盖物品打开盖口及通气孔。每锅内摆放化学指示卡监测,待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指示卡判断灭菌效果。

4.4、密闭:将门锁紧。将压力控制开关的旋钮至档次,开始通电加热,再按顺时针方向拨总阀到关闭。

4. 5、消毒:当夹套层压力上升到5磅以上,再将总阀关闭扭至消毒,排除冷空气,当消毒室温度表达到预选温度值时,开始记时消毒。

4. 6、终未:关电,将总阀拨至慢、快、全排,当消毒室压力表降至"�"位后;再待数分钟缓慢开启,气未放尽,严禁开门。

5 操作注意事项

5.1 定期检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号公布总则第二条规定:压力蒸汽消毒器是特种安全设备(即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等),是高风险的容器,应设专人加强管理,管理和操作中发现问题,及时向医院分管科室和分管领导逐级汇报存在问题,请专业人员检修。

5.2 定期检查:每半年定期校验和更换压力表,每年定期定期校验和更换安全阀,每天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全面检查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情况、性能状态,发现问题及时逐级汇报和处理,尽最大力量预防安全隐患的发生。

5.3 痕迹资料管理:建立健全各种登记制度,如各科消毒物品数量、品种、消毒标签和试纸条的粘贴、消毒记时、温度标准、紫外线消毒、高压蒸汽灭菌锅存在问题和检修情况等都认真记录。

5.4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各岗位职责、工作制度、器械、设备的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灭菌检测制度、检查维护制度、安全防护制度等。

5.5 网络管理,现代医学管理学明确规定,供应室的布局和分区必须是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严格分开。每个区域之间要有缓冲区,物品的传递以窗式传递为主,在无菌间取出的物品不能再回无菌间。通过微机联网形式,供应室根据打印清单名称及数量下送下收物品。避免了与临床的纠纷,这样有利于科护士长管理,避免了物品的流失,同时也避免了供应室物品送少、送错、多记帐等现象。应配备封闭式消毒物品运送车。无菌物品保管、贮存、监测符合要求。

5.5.1 灭菌物品存放区应由专人管理,按规定着装,并注意手卫生,其他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5.5.2 灭菌物品的储存:所有灭菌物品应仔细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灭菌物品存放区储存。

5.5.2.1 灭菌物品存放区应清洁、干燥。温度应在20℃-25℃,相对湿度应<60%。

5.5.2.2 灭菌物品应分类设置、位置固定、标识清楚。并按有效期顺序排列,严禁过期。

5.5.2.3 灭菌物品应存放于洁净的橱柜内或存放架上;存放架(橱)必须离地面20-25cm,离墙5-10cm,距天花板50cm。

5.5.2.4 灭菌物品存放的有效期:在温度低于25℃、湿度低于60%的存放条件下,棉布包装材料和硬质容器,有效期均10-14天,其他环境存放期应为7天;医用皱纸包装的物品有效期为3个月;纸塑包装袋包装物品有效期为6个月。

5.5.2.5 已灭菌物品不得与未灭菌物品混放。

5.6 物品管理:物品领取有计划,有报批,入库上报,发放有记录,物资进出登记制度完善。

5.7 压力蒸汽灭菌前物品的准备:

5.7.1 清洗:灭菌前应将物品彻底清洗干净,物品洗条后,应干燥并及时包装。

5.7.2 包装

5.7.2.1 包装材料允许物品内部空气的排除和蒸汽的透入。

5.7.2.2 常用的包装材料包括全棉布;一次性无纺布;一次性复合材料,带孔的金属或玻璃容器等。

5.7.2.3 布包装层数不少于两层。用于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物品包,体积不得超过长30cm×宽30cm×高25cm;金属包的重量不超过7kg,敷料包不超过5kg;

5.7.2.4 新棉布应洗涤去浆后再使用;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应经清洗后才可再次使用;

5.7.2.5 盘、盆、碗等器皿类物品,尽量单个包装;包装时应将盖打开;若必须多个包装在一起时,所用器皿的开口应朝向一个方向;摞放时,器皿间用吸湿毛巾或纱布隔开,以利蒸汽渗入;

5.7.2.6 灭菌物品能拆卸的必须拆卸。

5.7.2.7 物品捆扎不宜过紧。

5.8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5.8.1 化学监测方法

5.8.1.1 化学指示卡监测方法:既能指示蒸汽温度,又能指示温度持续时间;放在大包和难以消毒部位的物品包中央。

5.8.1.2 化学指示胶带监测方法::指示物品是否经过灭菌处理。粘贴于每个待灭菌物品包外。

5.8.1.3 B-D试验

5.8.2 生物监测法:

5.8.2.1 指示菌株:嗜热脂肪杆菌芽孢。

5.8.2.2 培养基: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

5.8.2.3 生物指示物监测应1月1次。

5.9 岗位培训,正确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①各类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的知识与技能。②相关消毒、灭菌设备的操作规程。③职业安全防护原则和方法。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知识。应建立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根据专业进展,开展培训,外出参观学习,更新知识。增强护理道德责任感,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才能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

6 小结

供应室的工作人员认真遵守特种设备的安全条例、监督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加强供应室的管理和特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培训、检修安装,认真观察,发现异常,及时逐级上报,及时解决和处理。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严格执行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有关制度,做好消毒灭菌工作,加强供应室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为科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单位的安全生产尽最大的努力,为临床和手术科室的消毒灭菌工作提供优质的服务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