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长江阅读理解附答案 范长江阅读答案
范长江是中国杰出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家,社会活动家。那么关于范长江阅读附答案是怎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范长江阅读理解附答案,欢迎阅读。
《范长江》阅读材料
范长江
范长江,出生于1909年,四川内江人,年轻时受大革命影响,参加反帝爱国运动。1933年下半年起,范长江正式开始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天津《益世报》等撰写新闻通讯。1934年担任《大公报》记者,代表作有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这些通讯真实而生动的记录了历史,为后人赞誉。
范长江和《中国的西北角》的故事则要从1935年说起,在中国工农红军进行长征中,年仅26岁的范长江,为了深入了解红军北上抗日对于整个中国政治动向的影响,他以天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只身赴大西北进行实地考察和采访。5月18日,范长江从上海乘船溯江西上,到成都。7月14日离开成都,踏上了西行之旅。他一路采访,途经四川江油、平武、松潘,甘肃西固、岷县等地,两个月后到达兰州。又向西深入到敦煌、玉门、西宁,向北到临河、五原、包头等地进行采访。长江在采访活动中,不畏艰险,穿过罕无人迹的原始森林,翻越空气稀薄的雪山。历时10个月,行程4000公里。他沿途写下了大量的旅行通讯,其中最重要的是,他记载了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他写的有关报道红军长征的文章《岷山南北剿匪军事之现势》,最早见诸《大公报》(1935年9月13日、14日的版面)上。另一篇更重要的通讯《毛泽东过甘入陕之经过》,刊发于同年11月23日的《大公报》上。这些文章是他成(都)兰(州)之行的一部分。通讯中披露的长征信息还比较片断,但由于《大公报》为全国有影响的报纸,范长江发的是纪行连载通讯,更能满足广大读者渴望了解红军长征北上情况的愿望,从而产生了特殊的效果。这些通讯陆续发表于《大公报》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公报》的发行数量陡增。不久,当这些通讯汇编为《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后,出现了读者抢购潮,未及一月,初版数千部已售罄,而续购者仍极踊跃。接着数月内,此书又连出了7版,一时风行全国。
周恩来称赞范长江的通讯说:我们惊异你对我们行动的研究和分析。胡愈之赞誉他的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和后来斯诺的《西行漫记》一样,是一部震撼全国的杰作。范长江的《西北纪行》除了在《大公报》上连载外,据说,还在海外《救国时报》上刊发过。
1936年12月12.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范长江凭着一个新闻记者的敏锐嗅觉,预感到中国政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为弄清西安事变的真相,向全国、全世界报道这一事件,他毅然决定涉险去西安、延安等地进行采访。1937年2月14.范长江由西安飞回上海。回到报社后,他立即找到总经理胡政之,要求次日发他关于西北的报道。胡政之权衡再三,答应了范长江的要求。次日,蒋介石主持召开了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西安事变后的局势。会上他绝口不提在西安的经历。下午,《大公报》从上海运到南京,报纸在显著位置登载了范长江连夜赶写的文章《动荡中之西北大局》,该文像一枚炮弹,冲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轰动了朝野,人们争相购阅。
蒋介石看了范长江的文章,内容与自己上午所作的报告截然相反,勃然大怒,将正在南京的《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狠骂了一通,并命令此后严加检查范长江的文章和私人信件。报纸运到延安,毛泽东看了范长江的这篇文章后,非常高兴,亲笔致函范长江:你的文章我们都看到了,深致谢意!寄上谈话一份,祭黄陵文一纸,供参考,可能时祈为发布。《大公报》从2月17日起,又连续刊登范长江的《宁夏进入记》等3万多字的通讯。特别是相继发表《陕北之行》,较详细地记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历程,介绍了陕北根据地和中国共产党的领袖,记述了陕北苏区见闻,以及与毛泽东彻夜长谈的全部内容,向人们介绍了红军长征的英雄业绩和革命精神。
相关链接
1932年范长江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一次上课时,他向教授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全国人民要求抗日而政府不抗日,怎么办?而是一个人肚子饿了,自己又没钱,铺子里却堆满粮食,能不能拿来吃?回答是:这不是哲学的事,哲学主要是为了弄明白各学派的情况,不是解决实际问题。教授的答案再次让范长江对大学教育失去信心,他决定走出书斋,投入到现实的抗战中去。
《范长江》阅读习题
4.下列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开头第一段用简介的语言介绍了范长江出生时间、籍贯、成长、任职和主要成就等,这是概述,目的是开启下文。
B.第二段先正面记叙了范长江西北考察采访的行程,列举了两篇西北之行通讯发表的情况,然后突出表现了其通讯产生的重大影响。
C.第四段中胡政之权衡再三一句内涵丰富:胡政之考虑到了发表范长江文章将会产生的重大影响、历史价值和要承担的巨大风险。
D.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期间,范长江向教授提出了两个问题,但教授的回答让范长江对大学教育失去信心,认为哲学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5.作为一位新闻记者,文中范长江表现处了怎样的素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6.文本最后一段主要进行了哪方面的对比?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范长江》阅读答案
4.D
5.不畏艰险深入采访,注重实地考察、采访的职业精神;敏锐的新闻嗅觉、深刻的分析与研究能力、快速真实而生动的报道能力;不畏权势,坚持反映事实真相的大无畏精神。
6.将蒋介石对待范长江有关西安事变真相报道的态度和毛泽东态度进行了对比(2分)作用:突出和高度赞扬了范长江坚持反映事实的职业精神;突出了范长江有关西安事变真相报道所产生的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