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饲养的金鱼身上长白点怎么治
金鱼身上长白点,多半是感染小瓜虫了,也就是“小瓜虫病”,也被称为白点病。这是水族生物常见的一种疾病,而且多发生在水温较低的水族箱中。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家庭饲养的金鱼身上长白点的治疗,一起来看看。
家庭饲养的金鱼身上长白点的治疗
白点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速度很快的疾病,多在初冬、春末和梅雨季节发生,特别是在缺乏光照、低温、缺乏活饵的情况下容易流行。患病的过程一般在5-15天,如果能及时的为患病的金鱼治疗,那么痊愈的几率还是很大的,然而如果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那金鱼的小命就会受到威胁。
感染白点病的金鱼,初期在胸、背、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分布,这个时候金鱼可能还会在正常饮食生活,但是身体的瘙痒感,会让金鱼不停的磨蹭鱼缸壁、水草等物件。随着时间的推移,金鱼身上的白点会慢慢增加,直到布满全身。患病的鱼儿慢慢失去活动的能力,感染周期越长,鱼儿的状态越呆滞。后期,病鱼会浮于水面,不能正常游动,皮肤还会伴有出血点,最后不治死亡。
要更好的防治白点病,在饲养金鱼的过程中可以常备一些药物,及时的给鱼缸杀菌消毒,以保证水质环境健康。如果金鱼已经感染白点病,那么在初期,可以适当的调高水温环境,将水温调试到28-32摄氏度左右,此时小瓜虫就会慢慢地死亡,从金鱼身体脱落掉。
要更好的达到治疗效果,可用1%盐水浸泡数天,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甲基蓝溶液,每天浸泡6小时;还可以使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绿和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处理。只要能及时的治疗,金鱼恢复健康的几率是非常高的。
金鱼的生活环境
金鱼比较适应群养和密集养殖。但家养不可密度过大,比较理想的水鱼比重要达到1000:1,金鱼体长和鱼缸长度要达到1:10以上,这样能保证水质良好,溶解氧充足,否则养殖密度过大会导致水质腐败迅速,水中溶解氧不足,金鱼很容易病亡和缺氧死亡。
金鱼是变温动物,对水温适应性比较强,体温随着水温而变化,在0-39摄氏度的水温下都能存活。但金鱼不能适应水温剧变,温度急剧升高或下降超过5摄氏度,都可能危及金鱼的生命。金鱼的生长最适温度在20-28摄氏度,这个水温下,金鱼生长发育最旺盛,食量、排泄量和耗氧量都是最大的,这时金鱼最鲜艳活泼。
在养金鱼的实践中,水温处在最适温度,细菌很容易滋生,水质很快变坏,需要频繁换水,否则金鱼会生病死亡,给管理带来麻烦。而金鱼在15-20摄氏度的水温下,生命活动也很正常,只是没有最适温度下那么旺盛,但在这个温度下水质能保持比较长时间。因而,可以把水温控制在15-20摄氏度。
金鱼对水质适应性比较强,有一定的耐脏水能力,也比较耐酸碱,酸碱度(pH值)在5.5~9.5的水质都能存活。偏碱性的水质比较适合金鱼生长,但碱度不能过高,pH值不能超过8.5。金鱼在酸性水质下会出现食欲不振和动作呆滞,生长停滞。金鱼虽然对水质的适应性比较广,但是,金鱼不能耐受水质急剧变化,水质急剧变化很可能导致金鱼生病,甚至危及金鱼生命。
在实际饲养中,为了使得鱼缸保持水清、氧足,需要经常对鱼缸进行换水。为了不能急剧改变水质水温,换水采用兑水的方法,不要一次性换掉所有的水,以免金鱼产生水质和水温不适应病症。如果能滤去食物残渣和排泄物,每天换去十分之一的水即可。如果无法滤去食物残渣和排泄物,则每天换去三分之一的水,气温高水质变坏快,可以适当增加每天的换水次数和换水量,但需要注意晾晒新水保证溶解氧充足。
金鱼的食性很广,属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要求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无机盐类和微量元素。面包屑、米饭、蔬菜叶、虾米、肉类等金鱼都吃,金鱼更喜欢活食,活食饲养的金鱼生长更好。
在喂食金鱼时,尽量不要投油腻的饵料,油星会封堵鱼缸的液面,导致水中溶解氧不足,很可能让金鱼窒息死亡。如果投面包虫等活食,一定要注意保证活食不带病菌,否则很容易让金鱼生病。不要大量投饵料,以防过剩饵料污染水质,每天投一两次饵料,每次饵料投放量够金鱼10分钟左右吃完即可。不要长期投喂单一的饵料,要混合投放饵料,保证营养全面而充足。
金鱼是性情温顺的宠物鱼,很少出现大鱼攻击小鱼的争斗情况。但是,孕产期的金鱼性情则可能会出现大变,变得凶狠好斗,因而,孕产期的金鱼要单独一个鱼缸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