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创业成功的励志故事3个
保持自信是一个人创业最重要的前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80后创业成功的励志故事,欢迎阅读!
80后创业成功的励志故事1:
郑媛,性格开朗,外表甜美,打扮时尚,这是郑媛给别人的第一印象。这位80后创业的美女是长春宜品堂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她曾经放弃月薪万元的收入,自主创业,现在年赚40万元左右。
吉林大学毕业
到深圳进世界500强企业
2004年,郑媛从吉林大学外语系毕业。和众多大学毕业生一样,她四处找工作、投简历,不停地经历笔试、面试,最终进入了在深圳的一家世界500强企业。
收到了聘用书,她背起行囊,从长春来到深圳,开始了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
“当时毕业就想找一个赚钱多的工作,这是我一直的梦想。”郑媛笑着说,其实自己还算比较顺利的,进入500强企业后,她开始接触房地产行业,而工资也相对满足了她的要求,平均每个月下来薪金在8000元-10000元。
“工资其实真不少,但那时钱也没攒下来,因为每周都控制不住去香港买东西的小思想。”她说。就这样,郑媛在深圳一呆就是三年,但由于从小在长春长大,身处异地的郑媛始终没有找到一种归属感,她非常想家。
与剑桥大学硕士朋友一起创业
公司年收入140万
产生了回家的念头,郑媛开始策划着回到家乡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
“在休年假时我回到了长春,当时有几个好朋友也都从国外留学回来,在大家聚会时突然有人提议趁着年轻应该一起做点事业。”郑媛说到这里显得很兴奋。
“朋友们一直聊一直聊,最后聊到汽车座椅上。”她说,大家都认为长时间驾车会产生疲惫,就想研究一款按摩机器,于是大家一拍即合,开始做创业的前期准备。
“我当时就直接把深圳的工作辞了。”郑媛说,和自己一起创业的两个年轻人也都是80后,其中一个是剑桥大学的硕士,一个是剑桥和哈佛大学的双硕士,而他们学的都是和一些电子技术有关的专业,因此在商定了公司发展方向后,大家一起凑了300万元,在2010年8月开起了公司。
“在创业中,由于我们没有先进的经验,走了不少弯路,花了很多冤枉钱。”郑媛说,创业并不简单,需要前期详细的调研、不断的研发,通过各种渠道找市场,那段日子可以说自己成长了太多太多。
“我之前很喜欢买衣服,但在创业的头一年,我机会没有给自己添过新衣服,而且平时玩的时间我都用来做了市场调研。”她说。
最终,在郑媛和朋友的不断努力下,如今他们的公司已经获得了1项国家专利,年收入已达到140万元左右。
下厨、唱歌、逛街、跳舞
生活上也丰富多彩
工作中,郑媛是职场女强人,但性格开朗的她很热爱生活,也是一个懂生活、会生活的80后女生。
“我喜欢做菜,基本上只要饭店吃过的菜我回家都能做得出来,这可不是吹啊。”郑媛笑着说,如果要是有时间,周末她总会把朋友们叫到家中,亲自下厨房掌勺伙食,给大家做一顿丰盛的宴席。
除了爱好做菜,唱歌、逛街、跳舞也都是郑媛业余生活的一部分。用她自己的话来说,生活中的她可以用丰富多彩这个词语来形容。
从创业初期到现在的收获,很多人会关心郑媛的成功是否源于家庭经济条件好。但郑媛给予了否定。
“我家条件不能说很好,但还不错,我能很正常地面对这样的问题。”她说,在创业初期,父母也很为她考虑,怕资金上有问题,父亲还把银行卡拿了出来。
“但我没有取过一分钱,因为父母挣钱也不容易。我们都是靠大家的关系和自己攒的钱来筹备的资金,有抵押房子的,也有借钱的,但不得不否认,能有今天和家庭在背后精神上的支持是分不开的。“郑媛说。
提及感情生活,郑媛说,她已经有男朋友了,“不过,不好意思,不能向你透露他的情况。”
80后创业成功的励志故事2:
因为一通外公的电话,80后的朱雪霞深受触动,回到惠州,创办老年服务中心,免费为数以千计的老年人提供了放松、聚会的场所。
“谁家里没有老人?谁不会有老的时候?”朴素的念头,让她放下手头的生意,全心为素不相识的老人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家”。开设“老年超市”,提供米面等日用商品的销售,将老年服务中心开设到更多地方……她的计划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我这个年龄,是不是没人要了”
近2年之前的2014年春天,晚上7点,年满七旬的外公从千里之外的河南老家打来电话,外公带着哭腔说:“我这个年龄,是不是没人要了?”
朱雪霞这才得知,外公由于身体不适在河南老家的县城医院里。由于子女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外公不得不自己拿着吊瓶上厕所、找医生,上上下下。由于自己和外公的感情很好,外公在无奈之下才打来这个电话。
外公的这个电话,让朱雪霞久久不能平静:对于一个老人来说,如果自己的子女都不能在身边照顾,他该有多么无奈。
不久之后,朱雪霞回老家照顾外公半个多月。在这期间,她开始思索,像外公这样身体尚好的老年人,一旦面临子女难以在眼前尽孝的窘境,要如何生活。从河南到惠州,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风俗,面临的却是类似的养老困境。北方的养老院不少,也能起到照顾老人的作用,但是如果子女将父母送进去,就会被周围人认为不孝而“指指点点”,父母也会觉得被遗弃了;南方的很多家庭没有给老人过寿的习俗,让老人在过自己生日时倍感凄凉。作为外地人的朱雪霞更有着直接感受:像她这样“新惠州人”的父母一旦来到惠州,由于环境的变化、语言的障碍等因素,老人很难融入新的城市生活。
“要让老年人能够快乐生活,并体会到人生的价值。”这个愿望,在数月之后落地为惠州市区一家老年服务中心,让千百位如同自己外公的老人,晚年不再凄凉。
年老了,正可以追求梦想
一辈子辛苦,学习工作、生儿育女,老年人的社会责任都完成了,某种程度上是“最好的时候”。在反复讨论之后,因为这个观念,朱雪霞将自己在惠州开办的老年服务中心取名为“金色年华”。
6层的楼里设置了数个活动室,棋牌室和书画室更是格外雅致,各楼层之间设置了电梯方便老年人上下。朱雪霞将自己前些年工作的经营服装厂的收益,几乎都投入到老年服务中心的建设中。“从0到1的过程是最难的,特别是开始的时候特别难,我也有几次想过放弃。”朱雪霞透露。
开设老年服务中心看似不难,但有过经商经验的朱雪霞明白,要想将这个公益性质的项目创业成功,同样需要了解“用户需求”。于是,在2014年4月到6月间的时间里,从滨江公园到各个小区的广场,一位80后女孩频频出现,和老人聊天,询问生活状况和愿望,即使被人误以为可能是“骗子”,也不为所动。
实地的走访了解,为老年服务中心的开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吸引了最初的一群“老年粉丝”。正式“开业”时,登记报名的人数远超预计一两百人,达到上千人。
为了给老人营造温馨的氛围,朱雪霞用尽了心思。来自东北的李奶奶已经有76岁,朱雪霞看到她登记的生日距离当时已经不远,就随口说要给她过生日。没想到李奶奶格外激动:“到时候一定要来,人多了没关系,我去酒店订房间,你们一定要来啊!”原来,她的子女都在上海和深圳等地,难得团聚,更很少有一起过生日的机会。在李奶奶的生日会上,朱雪霞带着工作人员自导自演了节目,还秘密邀请了神秘嘉宾——李奶奶那也已年近五旬的儿子赶到现场为母亲祝寿。
创业者说
18个老年艺术团让生活更精彩
老年服务中心是如何运营的?
朱雪霞:我们提供的服务都是免费的,主要是搭建一个平台,让城市老年人有一个生活的空间。我们还开设了公益超市,通过与商家合作,价格比超市里还要优惠,市民到这里还可以根据超市张贴的老人信息选择救助,我们的工作人员会把市民捐赠的米面油等送到老人家里。
到老年服务中心的老人有何特点?
朱雪霞:经常到中心参加活动的老人大约有上千人,很多为70岁以上老人,都是身体比较健康,希望继续享受生活的。
这个项目为何能坚持下来?
朱雪霞:我为老人做了一些事情,但老人也给我很多感动。有些老人会在夏天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送上绿豆;我有时忙的没吃早餐,细心的老人会特意为我买来包子。
在老年服务中心里,参与活动的老年人健康如何保证,如何避免意外的发生?
朱雪霞:我们请了专业的医护人员定点驻守,还和市中心人民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邀请专业的医生为服务中心的老人进行义诊。
和老年大学、养老院等机构相比,老年服务中心有何不同?
朱雪霞:首先是目标群体不同。惠州市的老年大学主要面对市区的退休干部,受益人群有限,一些县区的老人在市区生活也难以享受。养老院的老人在生活自理方面往往存在一定困难。金色年华老年服务中心主要面对的是健康老人,最主要是为他们提供一个精神寄托的场所,让他们老有所乐。
老年服务中心会为老人举行哪些活动?
朱雪霞:每两个月就会有一个大型的活动,比如模仿《我要上春晚》的晚会,老年才艺秀等,我们还会邀请唱歌、跳舞和书法的专业老师教授,现在中心里有18个老年艺术团,我们还专门设立部门联系对外演出,所得收益也继续用来为老人提供服务。
今后在事业上有什么规划吗?
朱雪霞:我自己的妈妈就是一个特别朴实的农村妇女,我开办金色年华就是为像她这样的老年人提供一个场所。希望今后将这个老年服务中心开设到更多的地方。
80后创业成功的励志故事3:
现如今,留学在我们身边已经十分常见,80后的王昕炜作为留美归来的学子,他选择了创业,把国外的优质的食品、差异化的理念带回浙江台州。两年多的时间,他的事业已经步入正轨,目前他已拥有自创品牌“王记洋行”,同时合伙办起了“悦世荟”音乐餐厅。
白手起家创立洋行 把生鲜洋货带回台州
王昕炜的创业路,是从进口橄榄油开始的。
“2013年10月,我从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毕业,回国后便在上海自贸区开始了第一份正式的工作,所属职业是进口食品。”王昕炜透露,在自贸区工作的那段时间,他发现这些生鲜进口食品在台州也有很大需求,并且这块市场还处于空白状态。
王昕炜说,当时的台州与上海等一线城市有些区别,市场上售卖的进口食品多为预包装食品,缺少进口生鲜,因此具有消费能力的台州人却缺乏购买进口生鲜的渠道。
在这样的状况下,王昕炜不仅瞄准了进口生鲜食品的市场,创立了自主品牌“王记洋行”,还对这一市场充满了信心。“虽说现在流行网上购物,但生鲜与常规的产品不一样,追求高品质的海鲜、肉制品者,都会倾向于线下购买。”因此,他将市场定位于高端的进口生鲜。
此时,王昕炜手头上的资金并不宽裕,这些资金也不足以支撑售卖进口高品质生鲜的设备投入。“从何做起”成为了最大的问题。
“那时正好有一个从英国留学回国的朋友,互相探讨有个想法,可以从橄榄油入手。”王昕炜说,因为橄榄油比较好储存,同时,吃橄榄油的理念也在上升,便代理了一个国外的橄榄油品牌,开始在台州推广。
当时正值11月份,临近年关,整个市场对于礼包的需求相对较大。王昕炜就顺应市场需求,涉入做一些礼包销售,例如配合海鲜、肉制品等进口的食材搭配起来。这样的礼包在台州接触的人不多,不少人也觉得很有新意,受到了顾客的青睐。
“过年的那段时间,店内销售额整体有了一个非常好的提升,整个王记的整体储备和配置也因此增添了60%,完善了销售肉制品的功能。”王昕炜说。如今,王记洋行已经实现了原有的预想,集中在生鲜这一块,有澳大利亚的牛肉和新西兰的羊肉、鳕鱼、阿拉斯加帝王蟹等一些产品。
“洋”理念落地台州 合伙创立悦世荟
在王记洋行不断发展的同时,王昕炜遇到了三位“合伙人”,这也成为了王昕炜事业发展的一大契机。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3位朋友,一位从事餐饮事业20余年、一位从事红酒销售、一位经营着KTV。”王昕炜说,大家聚在一起就有了一个想法:我们这边有食材、有美酒了、有音乐,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这些资源整合到一起,由从事餐饮的朋友把它规划一下。四人一拍即合,便开始悦世荟的筹备。
“我们希望在台州打造这样一个地方:在这里可以吃到高品质的美食,又可以享受到音乐。”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悦世荟的筹备时间着实不短。“首先在装修方面就花了很多心思。”王昕炜说,由于在美国住过几年,对于美式的装修风格十分喜欢,也觉得简单大气才耐看,整个装修基本采用简单的钢筋、水泥、红砖,配合稍微温暖一点的灯光,暖光系的风格配上优质的家居,显得十分休闲。
但这一简单的呈现方式对很多台州的工艺师傅却挺陌生,为了让其更好地领会悦世荟的风格,几个合伙人多次把台州的工艺师傅、铁艺师傅带到上海去学习。“悦世荟的整个架构就是用铁艺焊起来的,我们给出的一些想法经常做出来的效果不如人意,要拆掉重新做。基本上每次涂料、颜色不满意都要重新上一遍。灯具、沙发都是定制的……”
在一次次的精益求精下,2000多平方米的实体空间,预计2个月的装修时间,最后做了3个半月。
为了给顾客能够一个别致的地方,让食客能够品到好酒,享受到好的食物,获得更好的体验,在提供美酒美食的前提下,悦世荟每天晚上6点到9点都安排有驻唱。“为歌手准备的东西也是比较齐全的,不仅有先进的音响设备,同时在后面放了一个10平方米的液晶屏,进一步把舞台的氛围烘托出来。”
王昕炜介绍,像外婆家等知名餐饮店都是大厅式的,没有包厢,但鉴于不少台州人的就餐习惯,一些商务宴请等不希望在嘈杂的环境里面就餐,希望能够在私密一点的空间里面,因此,餐厅分为包厢和大厅两种餐位。
2015年12月24日,悦世荟正式开业。“营业以来每天晚上都要排队的。”王昕炜笑着说。
尝试开发餐厅周边产品 欲让顾客“把悦带回家”
“接下来,我们将打造一个垂直体系的链条,从货源采购到直销,同时也会引申出悦世荟的周边产品。”王昕炜介绍。
“自己的主业原本就是做贸易,接下来,会把餐厅经营与贸易进一步结合,我们可以引进一些在台州没有的东西,让食客能够感受一些不同;也能够在做好更多菜品的同时给到更优惠的价格,做一个垂直性的体系,从货源采购到直销。”
在悦世荟餐厅内,另有两个独立的空间,一个是作为红酒超市,另一个则是悦世荟超市。顾名思义,红酒超市就是可以自行购买红酒。“如果顾客在吃饭的过程中品到不错的酒,可以直接在红酒超市购买。”同时,隔壁的悦世荟超市也能够满足部分“外带”。比如悦世荟的一些食材做成一个便携式的可外带的,顾客吃完东西,如果感觉这东西不错,就可以在悦世荟超市里面买到,在包装上还会有一些怎么烹饪这个食材等相关温馨提示。不仅是你在当场吃到的牛排、鱼等都生鲜食材可以买到,同时一些腌制的东西,比如酱鸭、菜梗等可以作为零嘴的食材也能带回家。
“这就相当于悦世荟餐厅的外延,顾客能够在这些悦世荟的周边产品里把‘悦’带回家。”王昕炜说,悦世荟外延项目大概会在今年3月推出,届时,喜欢的食客便能在悦世荟里实现“食材外带”了。
小餐小聚、商务宴请、企业年会、商城销售……悦世荟地把作为餐厅的功能不断放大化。接下来,“悦世荟还将尝试入驻超市,结合贸易、餐饮这些概念性的东西,做一个迷你版的悦世荟,可能是我们的一个方向,做得好的话会把这个复制出去。”王昕炜说,希望能够在做到差异化的同时,用品质和其他一些延伸体验,把悦世荟的品牌树立起来。同时,他们也将不断创新,让喜欢来的常客每次来都能觉得有些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