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致富小故事_创业成功故事案例

2017-06-05

随着社会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展现在社会发展中。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更多的展现在创新和创业发展的基础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创业致富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创业致富小故事篇1

大学生情侣创业 经营无实体店快餐配送

美国南加州大学研究生,来自中国甘肃的留学生钟天一与来自重庆的何艺,在洛杉矶开起一家名叫Chopop的中式快餐配送无实体店,希望能够创立自己的品牌并遍布各地。

开业2月来,生意虽然还未完全走上正轨,但一天十几份的订单也让这对小情侣忙前忙后的辛苦着并快乐着。每天清晨,在洛杉矶downtown的一间厨房里,南加大工程专业的研究生钟天一与何艺开始为自己的小生意忙碌起来。两人于今年10月1号开始运营名为Chopop的餐饮公司,从事中餐外卖配送。与普通餐馆不同,Chopop没有实体店,完全依靠网络订单经营。顾客基本是南加大的学生们,他们通过公司网站chopopfoods.com、Facebook、微信、手机App等方式下订单。

钟天一与何艺在租用的厨房里制作完订单上的饭菜后,再根据需要配送到南加大附近的取餐点。27岁的兰州青年钟天一表示,在USC读书时,就对附近的餐饮不是很满意,并且觉得大家可能都有同感。“因此这可能就有足够的市场,我本身对烹饪比较感兴趣”,钟天一说。他们的菜单并不复杂,蘑菇鸡腿饭、花生炖猪蹄、辣子鸡丁、凉拌海带丝、萝卜排骨、卤鸡蛋等,开业二个多月来,钟天一与何艺根据顾客的需求不断研发和完善菜单,而这种家庭式的口味也让Chopop一开始就拥有了忠实的顾客群,chopopfoods.com在南加大学生中的知名度也日渐提高。在考虑菜单时,营养健康好味道的家常菜是他们的定位。

“每天你最想吃的可能是家里的那种饭菜。我是想让大家吃到家里饭菜的感觉”,钟天一介绍。在南加州大学里的取餐点,中国留学生于倩对Chopop的菜给予了挺高的评价,觉得他们做的饭菜比学校里那些饭菜要清淡好吃。中国留学生Justin在这里已经订了三、四次餐,他还叫了很多的中国朋友来品尝,甚至还有一个日本朋友也来吃,都觉得不错。何艺在送餐现场用手机接驳刷卡设备来收款,每份二个菜的套餐大概在8美元左右,这价钱对于南加大附近的餐饮价格来说,算是经济实惠的。从材料采购、菜式研发,到食物制作、配送,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两个20多岁的年轻人亲手完成。

公司运营一个多月,两人虽然满腔热情,却也尝到了创业初期的艰辛。钟天一说,本来设想在一个月内,就能达到每天30份至50份的订餐数量,但是其实做了二个月,每天依然只有10几份的订单。钟天一正设法在学校里做宣传,以吸引更多的同学们来光顾chopop。同时,也开始往洛杉矶downtown的写字楼里去推广,希望能够扩大订餐量。但是,他们没有更大的经济力量去投入广告,更多的是依靠网站、手机App、微信来获得顾客。每天钟天一与何艺一早就开始忙碌,下午两点半左右,何艺、钟天一才有时间吃午饭。在辛苦工作的同时,钟天一与何艺也在收获快乐。

“包括我们的厨房,设备在逐步完善,产品的加工流程都在一步步做起来,能看到公司在逐渐成长,对我们个人来说还是很有成就感的”。钟天一与何艺希望有一天chopop快餐像其他中式快餐著名品牌一样扬名世界,那时候,他们也有机会将把他们所学的工程管理知识注入其中,用流水线作业的项目管理方式来经营他们的特色餐饮品牌。

创业致富小故事篇2

不当白领当农民,80后女大学生养龙虾

宝山区罗泾镇农业创业园里的小老板马兰最近心情很好:她养殖的澳洲龙虾长势喜人,大部分龙虾都养到了二三两,再过几个月,养到六七两的时候,这些龙虾就能向市场销售了。很难想象,这位在养殖园忙前忙后的小老板,竟是位毕业于名牌高校的80后女大学生。日前,宝山区罗泾镇农业创业园正式揭牌成立。马兰对自己的“兰兰水产养殖园”更是充满了信心。

80后女大学生养龙虾

2006年,马兰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在宝山罗泾镇的一个村委会工作。2009年,她工作两年期满后,正好罗泾镇开办了农业创业园,提供了一个创业平台,还有不少创业优惠政策。原本就有创业想法的马兰,大胆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她从平日的观察中发现,现在人们都喜欢吃绿色食品,注重营养搭配,种植养殖业有一定的市场,无奈她从未接触过这个行业,空有想法却无从下手。幸运的是,马兰从罗泾镇开业指导专家王一瑜那里得到了帮助,王一瑜长期从事农副产品产销,对种植养殖也有丰富的经验。在他的介绍指导下,马兰决定养殖澳洲龙虾。

然而,她的创业之路并不平坦。今年年初刚开始创业时,因为养殖经验不足、技术不成熟,第一批养的澳洲龙虾全被冻死了……而对于这一批新的龙虾,这位80后的大学生创业者信心十足,“现在有了养殖经验,还有技术保证,这批一定能养成功,实现销售!”

目前马兰已经在罗泾镇农业创业园成功创办了兰兰水产养殖园,主要养殖澳洲龙虾。资金上,她招用了当地的4名失地农民作饲养员,按政策享受社保费补贴,今年农业创业园租金全免,又给马兰省下了场地成本;技术上,她聘请了华师大生物系的老师担任技术指导员;经营管理上,宝山区开业指导中心、罗泾镇社会事务受理中心的工作人员经常会来到农业园询问她的养殖情况、创业中的困难,并给予她指导和帮助。“有了这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我创业很安心,也有信心。”马兰从容、坚定地说。

13个创业场地各具特色

今年年初,本市出台了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计划。创业场地缺乏一直是困扰宝山区创业的大问题。宝山区通过出台实施有区域特色的创业政策、针对不同人群开发不同类型的创业场地、深化创业指导服务等多项措施,在全市率先实现每个街镇有至少一个创业场地,12个街镇共完成13个创业场地的开发,呈现出地区特色鲜明、业态层次丰富、人群适应面广的特点。据统计,今年1月至10月底,宝山区累计帮助成功创业807人。

创业致富小故事篇3

刘思源:90后“小鲜肉”掘金阿拉迪小切糕

一提到切糕,你会想到用核桃仁、葡萄干、芝麻、玉米饴等原料熬制而成的西域美食,但真正吃过的人并不多。90后襄阳小伙刘思源为了让美味平价的正宗西域小切糕成为大众小吃,奋斗了整整3年。

他和团队里同样年轻的90后小伙伴,凭借着自主研发的“阿拉迪小切糕”在2015年湖北农村青年电商创业大赛上脱颖而出,夺得了初创组冠军。

当“小鲜肉”爱上“小切糕”

春夏是休闲食品的旺季,刘思源和小伙伴们也格外忙碌。周末时,他带着几十盒“阿拉迪小切糕”在武商襄城购物广场的超市里试销。穿着萌哒哒真空“外套”的“阿拉迪小切糕”让人眼前一亮,顾客没见过,更没吃过,好奇地驻足观望。

此前在襄阳,市民们见到的都是商贩用推车沿街出售的大块切糕,有需要就切下一块论斤卖。可这是一款改良后的全新产品,刘思源和小伙伴们不知道市场如何,更不知道如何定价。因此,只要有顾客驻足试销台,他们就会马上推介:“这有一款正宗西域小切糕,您愿意购买尝一尝吗?”

顾客们肯定地回复后,让已为“阿拉迪小切糕”奋斗了整整3年的刘思源极为高兴。

试吃之后,许多顾客直接付钱买走切糕。“顾客给出的心理价位在30元至50元/盒,而我们预售价是39.8元一盒。”刘思源对市场的判断相当敏锐。

作为一枚“小鲜肉”,怎么会“爱”上女孩子喜欢的甜点切糕?

“切糕王子”新闻激发灵感

2012年,一则新闻吸引了正上大学的刘思源的眼球,“长沙理工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勤工俭学,在互联网上卖切糕,生意非常红火,被网友称为‘切糕王子’,一下子成了‘明星’”。不过,刘思源的关注点是也能做成大生意的切糕。

事实上,刘思源并非突发奇想,他在大学里就是个“创业”达人,开了好几个小公司,头脑灵活,嗅觉敏锐。从“切糕王子”的创业故事中,他嗅到了商机,“我联系上了长沙‘切糕王子’,谈到我也想做切糕的想法。他建议我去西部走走,看看正宗的切糕”。

于是,2013年刘思源趁寒暑假去了西部大城市两趟,找到当地制作切糕的老艺人,走进家庭作坊看制作过程。此外,他也找到当地知名的切糕专卖店,现场观看制作工艺。

改良“西域美食”大赛夺冠

在考察市场的过程中,刘思源一直在思索:作为西域传统美食,切糕很受当地人欢迎,但为何没能进入更广阔的市场?

通过不断试吃和了解切糕制作工艺,他最终确定了“把切糕改小、切薄,做成小包装;提高果仁含量,降低糖分的比例”的改良思路。确定创业方向后,刘思源和4名与自己同龄的90后开始了追梦之旅,他们成立了湖北襄阳阿拉迪食品科技开发公司,五位合伙人之前都曾创办过公司,也都是资深“吃货”。

历经3年的研发,每块10克左右的真空小包装、干净卫生、更适合大众消费的“阿拉迪小切糕”在今年新鲜出炉。据悉,小切糕一“出生”,就吸引了40多位全国各地的微商代理加盟。“加上苏宁网店和淘宝网店,我们的重点销售渠道已经就位。”刘思源这样介绍。

不过,刘思源的“野心”很大,“未来,我希望切糕能像大白兔奶糖一样成为消费者的手边零食,让所有人尝到正宗的西域风味美食”。

事实上,“阿拉迪小切糕”正式面世前,就凭借着出色的创意和产品的口感获得评委的青睐,战胜了200多个对手,拿下了2015年湖北农村青年电商创业大赛初创组第一名。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