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大全:“人民解放战争”重难点解析
人民解放战争是指1945年8月至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争夺领导权,而在中国大陆及海南岛进行的内战,战争以共产党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而告终。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国民党败退台湾。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政治斗争和内战的爆发
1.抗战胜利后,长期以来的中日民族矛盾基本上得到解决。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二战后美国的侵华方针:扶蒋反共。
3.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去重庆“共同商讨”国内和平问题的原因与意图:①迫于和平、反内战的舆论压力;②其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③如果毛泽东不去,就借此宣传共产党没有和平诚意,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的身上。
4.中共参加重庆谈判的原因:①捍卫人民的利益,尽一切努力实现和平、民主、团结;②揭露蒋假和平的阴谋,争取中间力量;③争取政治上的主动。
5.《双十协定》签订的意义:①迫使国民政府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②揭穿了“共产党不要和平”的谣言;③采取协商的方式解决国内政治问题,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6.政协会议上斗争的焦点、决议及意义。政协会议上争论最激烈的是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的问题。这一问题其实是重庆谈判以来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问题争论的继续和发展。会议最后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协议,有利于实施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在许多方面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冲破了独裁统治。
7.对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知识。(1)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向中原解放区大举进攻,全面内战爆发。(2)中共制定的战略战术: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反内战具有爱国的正义的性质,获得人民的拥护,这是战争取得胜利的政治基础;在战术上重视敌人。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即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对薄弱或孤立之敌,在运动中予以各个歼灭。1946年6月到1947年6月相继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二、国统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
危机的加深在政治上表现为制宪“国大”的破产、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和民主党派同蒋介石集团决裂;在经济上的表现为国统区经济的恶化。
1.国民党召开的“国大”被冠以“伪”的原因。“国大”违反政协会议精神,所制定的“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蒋介石专制独裁统治的国家制度,是封建买办的宪法。
2.第二条战线的含义和历史作用。(1)含义: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党组织建立了反卖国、反内战、反独裁与反特务恐怖的广大阵线。以学生运动为中坚和各阶层人民广泛参加的人民运动,形成了反蒋的第二条战线。(2)作用:有力地配合了解放区的斗争,使蒋处于人民的政治包围当中。
3.民主党派同蒋介石集团决裂的原因:国民党的残酷迫害,中共的努力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
三、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在解放区进行土改的必要性:抗战胜利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减租减息政策已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为了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充分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调动其积极性,支援解放战争,中共中央决定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
2.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和决战。
(1)反攻条件:①军事上,敌我力量发生变化;②政治上,人民民主运动高涨。
(2)战略决战的条件:①军事上,解放军兵力迅速增长,装备改善,作战能力提高;国民党军队人数下降,士气低落,战斗力弱而被迫战略收缩;②政治上,解放区土改基本完成,获得农民的积极支持而国民党处境孤立。
(3)反攻首选中原的原因:①该地国民党兵力空虚。②该地战略地位重要,地跨苏、皖、豫、鄂、陕五省。进军中原,就可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威胁国民党的统治中心,迫使其山东、陕北之敌回援,达到将战争引向国统区的目的。③便于进攻的展开。三军挺进中原调动和吸引了蒋军南线的全部兵力,构成了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的总形势。
(4)决战首选东北的原因:①兵力上占优势;②东北敌军孤立、分散,补给困难且战略意图摇摆不定;③歼东北敌军能粉碎其战略收缩企图,且能实施战略机动,挥师入关,有利于华北、华东的作战;且能以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国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