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 阅读答案

2016-12-01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中国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皮影戏”文章的阅读题及答案,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皮影戏

①几年前,电视连续剧《小兵张嘎》风靡一时,剧中人物胖墩的父亲是一位靠耍“手艺”度日的民间艺人,他耍的就是皮影戏。皮影戏诞生在两千多年前的西 汉,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甚至有人认为皮影戏就是现代电影的“始祖”。据史料记载,中国的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的元代起,就随着军事远征和 海陆交往,传入亚欧大陆的许多国家。歌德、卓别林等世界知名的艺术家,都对中国的皮影戏艺术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可以说,皮影戏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 一种民间艺术。

②皮影人物及道具是以皮革为材料制成。以牛皮和驴皮作原料的皮影最好。具有坚固性和透明性。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 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皮影戏人物一般都由头、上身、下身、两 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11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

③皮影戏的发源地在陕西,但由于皮影戏在我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其音乐唱腔吸收了各自地方音乐的精华,从而形成了众多流 派。如在陕西、山西、河南一带的皮影流派中,有弦板腔、阿宫腔等十多种,曲牌也非常多。演员在演唱时,还常用和声接腔、帮腔和鼻哼余韵的唱法,拖腔婉转悠 扬,非常动听。而河北、北京一带的各路皮影唱腔,分别吸取京剧大鼓、梆子和民间歌调的精华,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其中,河北唐山地区皮影戏的掐嗓唱法更是 十分独特。

④皮影戏对表演者的技艺有着很高的要求,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个人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要练就过硬的皮影表 演功底,除了需要师傅言传身教,更加需要勤学苦练,积累大量的实际表演经验。由此可见,培养皮影表演人才,最终组成皮影剧团,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⑤演皮影戏的设备非常轻便,所以戏班流动演出的优势很强。不论在剧场里还是在户外、庭院以至普通室内,架起影窗、幕布和灯箱就能开戏。一个戏班六七个人和一箱影人就能演四五十出戏。演出完毕全部行头装箱就走,搬运十分便捷。这也是皮影戏广泛流传、普及于民间的原因之一。

⑥小的时候曾经多次在家乡看过这种令人叫绝的民间艺术,如今,再想看到皮影戏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

《皮影戏》阅读题目1

19.文章开头写电视连续剧《小兵张嘎》中的人物有什么作用?(4分)

20.文章第二至第五段介绍了“皮影戏”哪几个方面的知识?(3分)

21.文章第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2.文中画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这也是皮影戏广泛流传、普及于民间的原因之一。

23.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概括出兰州皮影戏的特点。(4分)

【链接材料】

(1)当代史学家顾颉刚在《中国影戏及其现状》中提到:“甘肃是皮影戏兴起较早的省份之一,河北西路的影戏就是从甘肃传来并发展而成的。”有人说河北涿州是中国皮影戏兴起较早的地方,但有关专家指出:“涿州一带的影戏亦来自兰州。”

(2)早在十三世纪,兰州皮影戏就随着成吉思汗的远征大军,传入波斯、阿拉伯以及欧洲许多国家。这种东方小技艺,很受欧洲人的喜爱。

(3)兰州皮影戏班众多,根据有关资料记载,清、民国年间,水登、榆中、红古等县郊地区皮影戏班演出相当活跃。

特点

《皮影戏》阅读答案1

19.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0.制作材料,唱腔流派,表演技艺,演出优势。

21.第三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皮影戏吸收地方音乐精华,形成了众多流派。 (说明方法1分,作用2分。)

22.不能去掉(1分)。有“之一”一词,说明这只是众多原因中的一种,去掉后就变成了唯一的原因,不符合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23.兴起早,流传广,受欢迎,戏班众多,郊县尤盛。

《皮影戏》阅读题目2

6.下列不能体现....

“皮影戏还对国内外的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的一项是

A.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

B.我国有不少新的地戏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

C.皮影戏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曾起过先导作用。

D.皮影戏约有1000年历史。据说元代曾传到西亚,并远及欧洲。

7.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艺术家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综合处理。

B.皮影的脸谱与服饰造型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加上独特灵活的工艺制作,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C.影人除供演出外,还可供娱乐、装饰之用。原料大多为牛皮或驴皮。

D.皮影戏对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都起过先导作用,因而歌德和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给予了它高度的评价。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但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则属于我国民间美术范畴的典范。

B.皮影戏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流传甚广,这应该与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是分不开的。

C.皮影戏未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使它在“文革”中遭遇了劫难,以致终不能走出濒危的处境。

D.皮影戏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较为著名,西北的牛皮影一定会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

很强的艺术。

《皮影戏》阅读答案2

6.A

7.D

8.B

(二).阅读《中国皮影戏》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中国皮影戏

易 树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一般由三到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

中国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术士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武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表演皮影戏要先制作皮影。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分别以连杠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

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绘画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凤、花、草、云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

皮影戏表演时,由三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受观众喜爱。皮影戏在宋代已极为盛行,到明代,北京一带的皮影戏班竟达到四五十家。

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历史,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之一。

公元13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后来皮影戏被随军带到波斯、土耳其等国。之后,又在东南亚各国流传开来。中国皮影戏18世纪中叶传到欧洲。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它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选自《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07年第2期 有删改)

《中国皮影戏》阅读题目

19、文章在点明皮影戏的本质特征后,依次介绍了中国皮影戏的 ——皮影制作—— ——广泛流传。(2分)

20、文章引用《汉书》记载的爱情故事,其作用有二:一是 ,二是 。(4分)

21、阅读文中画线句,说说加点词“之一”不能删去的原因。(2分)

22、山西省孝义市的皮影戏是中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结合上文内容,阅读下面链接材料,概括说明孝义皮影戏的特点。(3分)

材料一:据专家考证,孝义皮影戏起源于战国。

材料二:1995年,孝义皮影中的武将形象作为邮票图案被全国人民认识。

材料三:孝义皮影戏的剧目很多,现收藏有200余本。 孝义皮影戏的特点: 。

《中国皮影戏》阅读答案

19、悠久历史皮影表演

20、一是说明中国皮影戏历史悠久,二是增强文章趣味性。

21、传到国外的中国传统艺术很多,去掉“之一”显得绝对,表达就不准确了。

22、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剧目丰富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