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大学新生的励志文章
很多从高中升上大学的新生都会在进入大学之后放松,变得颓废,其实大学更应该好好珍惜,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致大学新生的励志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致大学新生的励志文章:我们为何沦为“学渣”
又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了。每年这个时候,无数的大三学生修完了大部分学分,却没有回家过暑假。他们或一头扎进图书馆,或在各种培训机构里学习,或开始报名名校的保研夏令营,这一切都为了一件事——读研。
然而,在那些高考失利、心有不甘的学霸们摩拳擦掌准备读研“翻身”时,那些本科出身普通高校、如今在名校读研的“人生赢家”们,却屡屡暴露自己的短板。他们学习踏实,有着传奇般考研逆袭的经历,却时常躲不过“出身”带来的尴尬,竞争不过那些本科来自名校的同学。
于是,这些骄傲的学霸到了名校却被动变成了“无知宝宝”:不懂的专业名词、没见过的专业设备、不熟悉的名师……种种原因也让他们开始思考,自己为何与同学有了差距。
曾经的学霸,如今的“井底之蛙”
李梓是清华大学的研三学生。平常和同学在一起,他总是不太愿意提起自己的本科学校。说起与本科学校4年的“感情纠葛”,李梓也不清楚,到底是谁亏欠了谁。
和很多普通本科出身的学霸相似,李梓也曾有过高考失利、痛下决心、考研逆袭的一系列经历。然而,上了清华他才知道,原来高考时与名校的“擦身而过”,带来的却是与同学在视野和学术上的双重差距。
“我和本科出身名校的同学相比,就像井底之蛙。”造成这样差距的原因,在李梓看来主要是因为本科时科研接触面太窄。
李梓本科在东北地区的一所普通高校就读。作为生物学相关专业的学生,他几乎没有机会进入学校的实验室。“大一大二的时候,老师们会说,你们还小,很多知识都不懂,等到大三再去实验室吧。”
当他要求参与做实验时,仍被老师拒绝。理由很简单:我们不鼓励本科生进实验室,又不确定你以后会不会留在学校读研,你要是考研走了我们不是白培养你了吗?学校的实验室主要是给留在本校的研究生们用的!
“其实哪怕是刷刷试管,我都愿意。”李梓说。
到了大三,李梓终于可以做实验了。然而一个班几十人分成几组,每组大概只有一两个人能真正动手做实验。一个班里进过实验室的人寥寥无几。
后来,李梓已经没有时间进实验室了。和很多准备考研的同学一样,他需要选定专业、开始复习。到了读研究生时,他才发现很多同学在大一大二时就已经熟悉了实验室的操作流程,自己还不如一个本科生。
“我没有机会尽早培养起专业兴趣,没有机会锻炼科研思维,我的动手能力也很差。虽说是本科母校带我走进了这一领域,但如今这些差距也不得不说是她造成的。”李梓无奈地说道。
而对于在中国科学院某所就读研究生的梁浩然来说,本科时眼界的限制还在于自己接触不到最新的研究成果。
本科毕业于华北一所非985高校的梁浩然记得:“本科时我们用的都是学校自己出的很老的教材,很多最新的研究成果都没有。”由于师资水平有限,很多任课老师也跟不上最新学术进展。
有时,学校也会请一些国内知名的学术“大腕”过来做讲座。梁浩然发现:自己在班上成绩虽然年年拔尖,却听不懂“大腕”们在讲什么,有些专业名词他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
“我的本科学校对于交叉学科的教授和引导也不够,比如生物物理、化学生物等。很多学科在本科时都没有相关课程,让我们失去了很多了解不同专业方向的机会。”这导致的最直接的问题是:当梁浩然和他的同学在选择读研方向时,根本不知道要报哪个专业,只能凭感觉。
本科学校课程低要求,“是福是祸”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不少从普通高校考入名校的研究生反映:本科学校的课程要求低,使他们在本科时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并提升专业能力,最终导致与名校出身的同学越差越远。
熊康本科就读于河北某普通高校,学习成绩优异、满怀专业理想的她为了“能受到名师的教诲,和优秀的同学一起学习”,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
与本科学校相比,人大的平台为熊康提供了更多更优质的资源。一开始,熊康并不在意自己本科学校和人大的差距。她甚至觉得,差距反而证明了自己的努力刻苦。但她逐渐意识到,“有些东西是硬伤,跨不过去的”。
在研究方法课上,熊康被要求每周阅读几十甚至上百页的英文文献,并在课堂上发言。看着其他同学在课堂上侃侃而谈,连文献都没读完的她备受打击。课后,熊康忍不住问坐在身边的同学,却被告知他们在人大读本科时就已经习惯了这种阅读强度。
事实上,熊康的本科学校设置的专业课程通过率很高,别说阅读文献,甚至连布置作业都很少有过。期末考试有的是开卷,有的是交课程论文,即使是闭卷考试,突击复习几天也能拿到高分。现在的她开始觉得,自己越来越难融入这群“人大的亲生孩子”了。
毕业于某农林类211高校的方浩成是清华大学的直博生,在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以后,他也遇到了和熊康一样的问题。
“我在本科时有一门课最拿手,结果到了研究生时这门课几乎要垫底。”方浩成认为,这一课程应是该专业十分重要的基础课,但在大学时只是作为选修课,而且授课内容十分简单,“不用考试随便就过了”。
方浩成回忆道,本科时开卷考试很多,那时的他很高兴,觉得考试太容易了。
“当时有一位老师的课程要求严,结果学院就找到这位老师,告诉他这门课挂科率太高了,应该要求低一点,别让大家都挂了。”方浩成认为,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变得越来越低,而学生就更难自我要求了。
低要求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让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轻松度过大学4年,而对于把名校设为目标的学生来讲,这样的低要求不仅导致他们基础更差,也让他们失去了“开脑洞”的能力与机会。
“我们对于有些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基础也很差,上了研究生才知道原来有些课的内容很重要。和清华本科的同学相比,我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基础好,‘脑洞’都很大。”方浩成说道。
而在某知名研究所就读心理学研究生的陈集看来,自己本科学校的有些老师都不了解自己的课程,有时“自己就把自己讲晕了”。
“由于师资缺乏,按照培养计划,有些老师不得不教一些非自己研究方向的课程。曾经遇到一位老师,讲着讲着就让我们自己看书,他说他也不太明白了。”陈集表示,或许老师们自己也很无奈,这都是普通高校的“心酸”。
以考研为办学目的是对学生不负责
除了普通高校与名校的差距造成的知识短板之外,这些本科时期在普通高校就读的名校研究生,还经历了很多名校本科毕业的同学想象不到的迷茫和焦虑。
现在协和医学院就读研三、毕业于某理工类普通院校的吴雪就对自己的未来已迷茫了很久。
“我所在的本科学校一直在宣传自己的考研升学率,考研时我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只知道学习好就得考研,却不知道为什么考研。如今我才发现,我选了一个自己不是很喜欢的专业方向。”吴雪说道。
“唯升学率”不仅让吴雪找不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还让她感到自己除了那点考研知识,其他什么都不会。
4年的本科生活不仅没让吴雪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还让她感到自己除了那点考研知识,其他什么都不会。“我的专业英语水平达不到阅读原版文献的程度,社会学、经济学基本知识的缺乏更让我在专业研究的时候受到局限。连很多课程需要的公开演讲对我来说都很困难。”
此外,临近毕业的她在找工作时还遭遇不少“闭门羹”:很多招聘单位都对求职者的本科学校有所限制。一看到她非985的本科背景,很多单位在“简历关”就pass她了。
“为什么现在招聘时用人单位会对本科学校有偏见和限制,就是因为有些人在大学时没有接受到全面完整的本科教育。”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
熊丙奇认为,现在一些普通本科院校以“考研率”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学校为了考研的同学改变课程安排,沦为“考研基地”,这已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一些学校对学生进行考核时,非考研相关的科目就让老师放水,让大家都过。他们也不要求、甚至不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实验、实习,学生还是高中式的学习模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算考研分数高,各方面能力还是有所欠缺,学术能力有些偏弱,毕业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熊丙奇说。
在目前的“普通高校本科生——名校研究生”的成长模式下,学生可以摆脱普通本科高校的身份,成为一所名校的研究生,但是“不能只为考一个文凭。在本科阶段就要考虑培养自己的学术能力,以便考上研究生后得到更好的发展。只为考研而学习,获取到的知识和能力都非常有限”。
“出身”好坏并不代表能力高低。北京某知名高校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授认为,自己所认识的一些普通本科高校考入名校的研究生,在本专业甚至学校中都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然而,他们的确需要付出比名校本科毕业生更大的努力,才能追赶甚至超过他们。
因此,对于普通学校的学生来讲,熊丙奇认为可以选择考研,但要有长远的规划。而一些普通本科高校要反思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科院校不应以考研率为办学目标。”熊丙奇说,“以考研为办学目的,是一种功利的办学方式,这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对于这些普通本科院校,熊丙奇建议,其发展的出路就是“搞好师资建设和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同等层次上做到一流”。
致大学新生的励志文章: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
文/陈鑫
在当代的应试教育影响下,中国的学生都从小学开始都会说,我以后要上清华,北大或者是其他的某某大学,但是他们当中又有多少人知道上大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是为了以后能有份好工作?能拓宽自己的人脉,视野?还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们从小就树立了这种观念,不知道是他们父母给贯穿的还是他们自己真的意识到了上大学的重要性,在我看来应该是他们父母贯穿的,父辈们把他们当初没有完成的梦想,让儿女替他们完成,上大学本没有错,大学是体现自我价值的最好时候,也是让你从学生走向成人的重要枢纽,有人说,没有经历大学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说到这,我想说的是,那些经历了大学的人就真的算是拥有完整的人生吗?他们当中有人以“大学就是玩”的心态过完了他们人生中重要的三年或四年,他们拿着父母给的血汗钱在大学不买一本对自己有意义的书,而是买游戏皮肤,买游戏人物······整天在寝室打游戏,上课迟到,甚至有人不去上课,花钱找人代替上课,这样都大学过的是很舒服,但是上着这样的大学有什么意义,反而浪费时间,要是家里钱多的话不如捐给希望工程,还能博的好人的荣誉称号,家里要是不太富裕的,我实在是想不到你们这样做的目的,为了一时之乐放弃了自己一生的幸福,中国多少大学生在最后毕业的时候,找不到工作,正如网上说的,毕业季也是失业季。造成这样后果的是谁,更有甚者,在大学花钱的时候连眼都不眨一下,他们不会想起父母在工厂里,在农田里的汗如雨下,更不会想起在父亲节,母亲节主动给父母打一次电话,当然除了没生活费的时候,倒是每天不间断的给男朋友(女朋友)打电话,就像古时候给皇上请安一样,一天三次都不少,这就是中国的大学生?百善孝为先,连孝都做不到更不配大学生三个字。
大学是一个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殿堂,如果你不会利用好这几年的时光,那么大学对你来说就是堕落的天堂,十几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步入大学,就更应该好好珍惜大学时光,老师们经常说,不好好学习你对得起父母的血汗钱吗,在我看来,先不说对不对得起父母,你绝得对得起自己吗,能给以后的自己一个交代吗。毕业时为了找一份工作而四处碰壁的时候,你是否会为现在的自己懊悔,当有亲戚想你资恂关于大学生活的问题,你能不能给他们一个很好的回答,大学虽然只有三四年,和你人生几十年比起来是有点短暂,但是在你人生求学历程中应该是快到尽头了,所以,珍惜大学生活,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要是在大学期间留下遗憾了,那么估计很难再能弥补回来了。不要让将来的自己,痛恨现在的你, 做好自己。
大学不易,且行且珍惜。
致大学新生的励志文章:大学中的醒悟
上了大学才知道高中是多么重要,才发现自己高中留下的尽是遗憾啊!我现在真的很后悔当初没有听班主任的话认真读书,我自己知道在同学们的心里我是个不守信诺的人。作为男人,这是最大的败笔。
我以前也挣扎过可无奈自控能力实在是太差了,在受到诱惑后就原形毕露,实在是太失败了,我以前在讲台讲过无数次的誓言同学们估计都听厌了。
到现在我才终于懂得:只要有时间就有奇迹,只要哪怕还有一秒钟的时间就有奇迹发生的可能。
虽然我高考失败了,但我始终觉得这句话对所有人都是有效的。
我高中基本上是混过来的。根本就没有付出多少的努力,我就两门功课还过的去,一门语文一门生物。通过这两门,我发现只要你把课本知识弄懂了,老师讲得就都能听懂,高考考及格一点问题都没,甚至掌握的好,都能考个高分。
我是在距离高考只有两个月的时候,才感觉到时间不够用了,老师讲的除了语文生物,其余都是一窍不通,没办法,我就只有把课本从头到尾的看,后来高考我很庆幸,其中很多都是课本上的。
我两个月的时间就能做到这种地步,我相信现在距离高考还有这么长时间,想追上去,绝对有办法。
但是最重要的是一定不要放弃自己。到了大学我才知道,高考中哪怕多一分就是好的。如果没上大学,那将是一个人一生的遗憾。就算是高职高专二,中间也是有巨大的差距的。不要看不起高职高专,有的好的资源不比本科差。大学的氛围是一个人一生最美好的回忆。大学是自由的,没有老师会像高中老师那样管着你,自己的事自己负责,都已经懂事了。对于高中我除了遗憾还是遗憾,高中同学绝对是最有感情的。大学同学就算是一个寝室的,也始终比不上高中同学亲切,所以,请所有人都好好珍惜高中生活,珍惜一起奋斗的日子。上大学后就是最好的朋友。那是一生的朋友。人生难得有几个转折点,高考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无奈我没把握住,我现在好后悔,但是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吃的。我只有把握好现在,努力学习,以后一定会有个好的结局。
这次不是誓言,而是我对一个人的承诺,以及对我家人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