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2017-06-26

导语:企业创新最关键的在于是否拥有创新型的人才,企业领导人是否能识别和用好创新型人才。因为,企业创新结果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创新型人才努力的程度,创新投入的成本与最终结果之间的投入产出比,也主要取决于创新型人才的创造性发挥的程度。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1 技术创新意识淡薄

企业创新氛围的积极作用在于促进技术创新,经营创新意识是决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高低的关键所在。首先,部分中小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驱动力。从现有资料看,中国的技术创新大多是外力推动,缺乏内在的动力。其次,创新投资率低。目前,依国际惯例,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到1%的企业生存率几乎为零;要想维持生存,这个比例起码应该在2%以上。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数在这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

2 技术创新组织管理不善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技术创新的组织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技术创新的组织和管理模式陈旧。(2)开放意识、管理创新意识薄弱,企业信息化程度不够。(3)管理者没有赋予创新行动者必要的自主权,且缺乏竞争机制与技术创新体系。

3 技术创新机制不完善

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导地位不明确,难以形成企业的创新激励机制。一直以来,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靠国家计划分配资源,业务需求大多依赖于外部引进,一些企业不能开展技术创新。目前,我国大约过半的中小企业尚未设立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在已有的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当中,由于缺乏资金和人才,且科研基础设施不健全或没有稳定的研究课题和方向,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 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较差

首先,在市场经济体系中,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为:(1)市场竞争不规范,特别是采取“回扣”,“好处费”等不正当的营销手段,不重视产品的科技含量,造成严重的企业压力错位,企业失去了追求技术创新的动力;(2)假冒伪劣产品和虚假广告在市场上充斥,各种投机钻营“公司”扰乱市场,市场监管机构执法不严,严重干扰技术创新的导向作用;(3)某些行政部门任意干涉市场和滥用权力,采购环节中的腐败营私行为得不到有效的遏制;(4)企业风险意识不强,科研与生产分离,缺乏创新的动力,企业的创新发展缓慢。 其次,我国还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依托于科学技术发展成果的经济运行机制。这也限制了我国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资。我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依靠资本、劳动力和资源的投入。近年来,我们已经认识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科学和技术的作用不容小觑,但我们在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仍然难以立刻摆脱原有的惯性。这也是为什么我国企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却没有相应增加的原因之一。

5 技术产业化、商品化进程缓慢

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一般要经过3个阶段:研究、试验和增值。因此,科技成果转化比科研工作更加困难。据统计,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而我国只有6%~8%。目前,大部分企业技术和市场结合不紧,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脱节、应用和开发脱节,另外,研发经费安排不合理导致应用研究的投入严重不足,这些原因造成了我国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一)财政投入不足,引导力不明显。

虽然近几年来科技研究经费都按照上级要求逐年递增,但由于底数小、基础差等原因,科研经费财政投入少,引导作用不明显。

(二)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不完善。

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奖励激励机制不多,企业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薄弱。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型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创新平台较少。全市只有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创新型企业,1家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三)人才稀缺,创新力量不足。

高层次人才缺乏,企业无技术研发机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目前我市多数企业高层次人才匮乏,博士、硕士占人才总量不足,生产一线人才占总量比例更低,严重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很多企业难以形成研发能力,即使引进技术和项目,也难以达到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目的。多数中小企业缺少原创科研成果,拥有专利数量严重不足,甚至还存在“零专利”企业。全市发明专利拥有量仅63件。

(四)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

因为企业家自身素质、理念限制以及创新投资风险大等原因,企业自主创新热情不高,研发投入太少,全市90%以上企业的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远远低于1%,而且大多数所谓研发投入仅用于购买设备,真正用于研发的经费很少。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1 对技术创新不够重视

目前,一些企业对于技术创新对提高竞争力的作用缺乏认识,没有转变粗放式管理理念。企业领导者往往抢速度、重规模,忽略效率;重基本建设,轻技术改造;重技术设备的引进和更新,忽略软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这种对创新不重视的思想和做法,极大地阻碍了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

2 研究和开发投入比例偏低

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企业研究和开发投资的比重一般在其总投资中占60%~70%,而中国企业该比重不足40%。这种在研发上的低投入势必会造成创新能力的滞后。

3 缺乏创新型人才

人是企业经营中最活跃的资源,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企业对技术开发人员缺乏必要的关注,没有建立有效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导致许多科技人员缺乏扎根于企业进行长期的技术创新活动的热情和动力。

4 科研基地不稳定

到目前为止,大型和中型企业设立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的比例小于1/3,约1/4的技术水平机构因创新基础不扎实,导致多数的创新研发项目夭折或产出效率低下。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创新研发基地的建设上,或资金不足,或缺乏人才,或者没有稳定的研究主题,或由于基础设施不足,无法发挥科研基地应有的作用。

5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缓慢

据统计,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而我国仅有6%~8%。目前,我们大部分中在小企业的技术和市场结合不紧,成果不能有效转化。另外,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发展某项技术的过程中,常因知识产权问题导致项目搁浅,使关键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受阻。

6 市场竞争的有效性不够

我国的中小企业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许多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造成价格体系不够合理,产品价格不能真实反映其技术含量。此外,一些非市场因素(如地方保护主义)也在很大程度上干扰着市场竞争,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完善,从而形成企业的软预算约束。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