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家庭教育随笔

2017-05-15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班主任工作家庭教育随笔,欢迎大家阅读。

家校教育随笔·谈谈家访

一、一定要家访

现代信息日益通畅的今天,家访似乎变得可有可无。

很多老师认识不到家访的重要意义。找家长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停留在转嫁教育的困境上。教育学生发生了困难,没有办法了,这才想起家长。还不是登门拜访,很多时候一个电话,通知家长来学校,也全然不顾家长是否有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家长对教师的信任问题。

我想说,家访还是很重要的。打电话,家长来学校不能解决的很多问题,家访可以解决。家访具有不可替代性。

事实上,学生到了高中,也客观上给家访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小学的学生主要来自离学校附近,所以,老师家访起来比较方便,初中也相对近一些,高中普遍离学生的家较远,这是很多高中老师不愿家访的原因。

还有,高中很多班主任的工作时间比较紧张,很多学校的班主任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要在十二个小时左右,也就没有时间去家访了。

虽然存在一些客观的原因,但是我依然认为家访很重要。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家访。

二、家访讲目的

家访首先要讲究目的。

我作过一些不同目的家访,现在想来也是很好的回忆。

有一个星期天上午,我一连走访了五个周边乡镇的学生家庭,有一个学生给我领路,我的主要目的是认识这些学生的家庭住址,这几个学生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将对他们进行重点地家访,在此之前,算是先做一个踩点吧。虽然是踩点,但是也是很有收获。为了避免给学生的家长造成误解,我见到家长的第一反应是说明自己的用意。家长知道,原来我的目的是利用周日多认识一下学生的家,都表示很高兴,同时也会做一些间断的聊天,我一般只说有所准备的话,没有准备的,或者考虑不周的地方,在这样的恶情况下,一般先行撤退。有些家里有家长,有些没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我能初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为下一次的正式访问做准备。

还有一次,我是专门的情况性访问,在家访前通知了家长,预约了时间,准备了详细的问题,还有笔记本,针对学生在校的行为的分析,向家长了解更全面的情况。很多问题经过预先的准备,跟家长交流起来就比较顺利。我还带了一些小礼物送给家长,觉得这能够增进家长和教师的情感的认同,消除家长可能的心理芥蒂。虽然有很强的目的性的一次家访也因此变得随意了很多,就像是朋友在一起聊天的感觉。家长盛情邀请我吃饭,我也很大方的接受了邀请。整个气氛非常的和谐。我因此得到了很多有效的信息,对于教育学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家长也从我这里得到很多的内容。今后的工作,在家长的主动配合之下,开展起来,也就方便了很多。

三、家访讲计划

家访还需要有计划,尽量不要突发奇想。

家访之前通知家长。通知的目的是为了让家长了解自己家访的目的,并约好家访的时间。很多时候,家长在不了解教师家访的目的,会对家访产生一些想法,这些想法有时是对家访不利的。要完成一次有效的家访,首先必须取得家长的配合,而让家长配合,就要提前做好交流和沟通。这需要教师的备课。怎样跟家长提前交流,交流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家访要有计划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对于家访意义的认知。家访的目的主要是进行提前教育还是时候教育,这是一个问题。在文章开头指出的,很多家访是学生在学校发生的问题,而且还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后才进行的,这是事后性的家访。我觉得这样的家访不值得提倡的。我们更应该进行为更全面的认知学生,为跟家长沟通,探讨对学生的教育观念的家访。跟家长轻松的交流现在的教育现状,交流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交流家庭教育的情况,这些有益的沟通和增进彼此信任的作法更符合教育之道。这些家访,应该是有计划的。不是突发奇想式的。

四、家访的备课

家访的备课是很重要的环节。

备课要考虑到学生的情况,要考虑到家长的特点。主要是针对家访的目的进行精心的设计。没有统一的标准,根据具体的情况作出具体的准备。

家访的备课要特别的考虑到跟家长的长效交流合作机制。这在家访中是很重要的。一次家访不能解决问题,可是通过一次家访,可能跟家长形成某些共识,达成教育的一致观念。可以约定定期的交流反馈方式。具体要为学生和孩子做些什么,是下一步交流和反馈的重点。这些可以作为家访备课的重点。

家访的目标,尽可能不要给家长带来不好的感受,比如感觉到自己孩子的不好,老师对孩子有意见等。本着交流的目的去会是一个很好的家访心态。这在备课时要注意。记得有两次跟家长谈孩子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具有技巧性的谈话。第一次,我没有经验,直接了当的向家长指出孩子存在的问题,使得家长一下子不知如何回答,结果影响了家访的质量;后来及时认识到这一点,在下次的备课中提前准备,先是谈孩子出现一些问题的原因,以此跟家长交流,家长自然想到自己的孩子也存在这些问题,从而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五、有些好的经验

自己有些经验,也从别人的文章中学到一些。

比如送一些小礼物。可能有些人会认为这样不符合政策,可是我觉得这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情意的表达。象征性的礼物,也不破费,有增进了情感,对于工作的顺利进行是有帮助的。可是,有时家长会回礼,我想,只要不是贵重的东西,处于朋友之间的交际,收下未尝不可。

带一本笔记本。对于家访做一些纪录。

预先设计表格,把需要家长填写的内容设计好,这样能节省很多时间。

及时写家访的随笔。及时总结和反思。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家访也要关注学生的接受心理。做好相应的措施。

写信跟家长联系,为家访做准备,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跟家长个准备一本联系本,记录每次联系和交流的内容,在反思中教育,在教育中交流,在交流中关注学生的成长。

家庭教育定义

通常认为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教育原则

平等原则

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与父母平等的争辩,不仅是互爱的一促体现,而且能够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辨是非,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把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角度上看待。

尊重原则

家长尊重孩子,孩子才会尊重家长

交流原则

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物质,也有精神、情感的需要。家长忽略孩子的精神、情感需求,孩子和家长就没话说。长期下去,儿女和家长相处会变得越来越尴尬。

自由原则

很多家长把孩子管得很严,却往往吃力不讨好,甚至引起悲剧。应相信孩子的能力,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统一原则

家庭教育要和学校统一,否则孩子无所适从。

榜样原则

家长是孩子第一个模仿的对象,家长一定要做好榜样,做好表率。

信任原则

谎言是从不信任中来的。如果你从孩子小时就很信任他(她),孩子就没有说谎的必要。

宽容原则

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犯错误是正常的。家长应该宽容地对待,做好引导工作

鼓励原则

许多家长有个坏习惯,不懂得鼓励,在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可能是随意的一两句话带过了。在家庭生活中,应该多鼓励孩子。

教育方法要随孩子的年龄的增大而不断改变。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