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人工饲养的方法
穿山甲养殖当中,由于人为捕杀,野生资源已很少。人工养殖穿山甲,当年投资当年就可见效,因此发展人工养殖的前景广阔。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穿山甲人工饲养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穿山甲人工饲养的方法
一、物种来源
人工进行穿山甲养殖种苗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
(1)福建的南方特种动物的繁育场;
(2)靠野外捕捉而来;
(3)通过繁殖之后自留种苗扩大养殖规模。
二、场所设置及日常的饲养管理
场地一般选择在座北朝南,避风向阳、宁静的地方,一般150—200平方米的面积可以放养8—10对穿山甲种。四周砌好围墙,且石脚深2.5米以上,地面铺的水泥厚12—15cm,以防穿山甲挖洞逃脱,养殖场内再堆上4—5个小山包,披上草皮,上面种上松树和一些常绿性的树木,地板面上预置一个长2m、宽0.4m、深0.3m的小水池,供其饮水及洗澡,池中保持活水。
穿山甲养殖场范围内预置6—8个长1米、宽0.3米、深0.4米的小坑,放上2/3的松树皮,1/3的新鲜鲁箕盖上土,每天浇上洗米水,连浇3天,7—10天内即可生出白蚂蚁,供穿山甲自由采吃,平时买些巴浪鱼或小溪鱼配上丰鱼,用油炸烘干后粉碎,放在地上,每个点放上100—150克,放三至四个点,让他自由吃食,是解决饵料来源的主要方法。平时以投放的饵料吃得完为准,可逐日增加。刚捕到的穿山甲,一般都会拒食,这时应采用灌服的方法,灌服2—3天即可。
穿山甲四季均可繁殖,1公配4母,每年至少产2胎,每胎1—2只,初生仔无鳞,色白,以母乳为营养。体重在达到250克以后即可独立生活,自己觅食。
三、穿山甲养殖中的疾病防治
(1)体表外的虱子病,用10毫升的除虱精兑水3—4公斤对其体表进行药浴;
(2)肠胃病,会拉稀,摄食少,在饵料中加痢特灵、土霉素、氯霉素,连喂4—6天;
(3)球虫病,得这种病的穿山甲,一般体质稍瘦、厌食,应在饵料中添加硫磺粉(1斤饵料中加入2—3克),连喂3—4天即可。
四、穿山甲养殖过程中注意的三个问题:
1、在饵料中,适当加入
①维生素C、E;
②微量元素如锌、铁片;
③刺激素,并注意饵料的适时更换。
2、穿山甲养殖过程中应防止外界的长时间噪声,防逃脱,保持水池有长流水。
3、穿山甲一般一只200克体重的小苗养至冬季体重可达到500克左右。
穿山甲生活习性
生长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般 多栖息于山麓、丘陵或灌丛杂树林、小石混杂泥地等较潮湿的地方。挖洞居住,多筑洞于泥土地带。洞道较长,末端有巢。白昼常匿居洞中,并用泥土堵塞。晚间多出外觅食,行动活跃,能爬树。遇敌或受惊时常蜷成球状。其主要食物为白蚁,此外也食蚁及其幼虫、蜜蜂、胡蜂和其它昆虫幼虫等。每年繁殖一次,每胎1~2仔。
穿山甲在我国仅有一属,分布于海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我国邻近之越南、缅甸、印度、尼泊尔等地亦有。
穿山甲多在山麓地带的草丛中或丘陵杂灌丛较潮湿的地方挖穴而居。昼伏夜出,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坚硬的硬壳令猛兽难以咬碎或下咽,穿山甲的外壳是由被称作角蛋白的有机骨骼结构组成,它大约占穿山甲总体重的20%。当狮子等大型食肉动物试图去咬缩成一团的穿山甲时,穿山甲也会利用肌肉让鳞片进行切割运动,割破敌人的嘴巴,试图吃掉穿山甲的动物会被割成重伤。舌细长,能伸缩,带有粘性唾液,觅食时,以灵敏的嗅觉寻找蚁穴,用强健的前肢爪掘开蚁洞,将鼻吻深入洞里,用长舌舐食之。外出时,幼兽伏于母兽背尾部。以蚂蚁和白蚁为食,也食昆虫的幼虫等。发情期为4~5月份,12月至翌年的1月产仔,每年1胎,每胎1~2仔。
穿山甲的食量很大,一只成年穿 山甲的胃,最多可以容纳500克白蚁。据科学家观察,在250亩林地中,只要有一只成年穿山甲,白蚁就不会对森林造成危害,可见穿山甲在保护森林、堤坝,维护生态平衡、人类健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穿山甲平时独居于洞穴之中,只有繁殖期才成对生活。与洞穴生活相适应,穿山甲有爱清洁的习性,每次大便前,先在洞口的外边1—2米的地方用前爪挖一个5—10厘米深的坑,将粪便排入坑中以后,再用松土覆盖。洞穴的结构也很有讲究,常常随着季节和食物的变化而不同,一般有两种主要形式:
一种是夏天住的,叫做夏洞,建在通风凉爽,地势较高的山坡上,以免灌进雨水,洞内隧道较短,大约为30厘米左右,里面结构比较简单;另一种是冬天住的,叫做冬洞,筑于背风向阳,地势较低的地方,距地面垂直高度有4米多,洞内结构比较复杂,隧道弯弯曲曲,形似葫芦,每隔一段距离还有一道用土堆起的土墙,长度可达10余米,还经过二、三个白蚁的巢,成为其冬季的“粮仓”,洞的尽头有一个较为宽敞的凹穴,里面铺垫着细软的杂草,用以保暖,是其越冬期的“卧室”,也用作“育婴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