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企业生产管理论文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茶叶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茶叶企业生产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茶叶企业生产管理论文范文一:茶企业运营
前言
通过本学选修茶文化公选课,了解了很多茶文化知识,起初对于我来说,茶在印象中只是普通的一种饮料,甚至有一些茶品种的名字,我也没有听过,更不要说味道,有关于茶起源,我进行了了解。从古到今,有煮茶、煎茶、点茶、泡茶四种饮用方式,茶汇集了更多中国文化,以茶区人文环境、茶业科技、千姿百态的茶类和茶具、饮茶习俗和茶道茶艺、茶书茶画诗词等文化艺术形式体现。茶叶种类、名茶与其产地、茶叶保管方法等等基本茶知识在上课时候也了解了一些,而就我个人专业从茶企业运营方面进行深入了解与分析。 正文
茶企业运营中就茶产品、品牌与品牌发展、营销策略方面探讨一下个人想法。企业有自己茶产品制作,而在生产过程中须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对于生产过程,除了课堂,我还到网上搜索了一下,企业必须具备生产场所和必要的生产设备,对各种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像黑茶加工生产就必须具备杀青、揉捻和干燥设备。另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出厂检验设备。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保证在市场上的地位。而品牌是用以识别企业的产品,使其能够与其他企业的产品区别开来的标志。营销策略侧包括定价、分销、促销,能够为企业有效睇开展市场营销、增加收入和提高利润。
茶企业产品
除了红茶、绿茶、花草茶、美容茶等形形式式茶产品,市场上茶产品不仅仅包括茶本身,茶具也是茶企业考虑产品的其中之一。产品有5个层次,而这些以消费者需求为标准,并由消费者决定,包括有核心产品、形式产品、期望产品、延伸产品、潜在产品。茶企业核心产品就是茶,而形式产品就是茶的品质、式样、特征、品牌及包装。期望产品就是消费者购买时期望得到的一套服务,例如买茶顾客存在对茶具的需求,这时茶企业可以对应生产一套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产品。企业亦要注重延伸产品,顾客购买形式产品和期望产品时,附带出其他各种利益,企业也能把握,包括产品说明书、保证、安全、运输等,能够正确发展延伸产品的企业必会在竞争中取的一定主动权。潜在产品就是产品可能演变的趋势,例如回忆近年茶产品扩散到饮料行业,就如康师傅的乌龙茶,茉莉花茶等。
延伸到产品组合,即企业的业务经营范围。产品组合的宽度、长度、深度和关联度直接影响产品组合。作为茶企业,产品组合宽度是茶产品线数目,长度就是茶产品生产项目总数,深度就是每一个产品的品牌所含的不同规格、质量产品数目的多少,关联度就是与各产品线在最终用途、生产条件、分销渠道相互关联的程度。企业可以采取扩大、缩减产品组合等决策优化产品组合,提高利润。
品牌与品牌发展
品牌的作用
作为茶企业,品牌更是消费者看重的一个环节。品牌对消费者有着重要的作用。
(1)助于促进产品营销,树立企业形象
例如八马茶业茶叶品牌,八马茶业是一家由铁观音第十三代传人创办的集茶叶种植、加工、研发、内外销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茶叶企业。产品线遍及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名优绿茶(龙井、碧螺春)、名优红茶、普洱茶、茶具、茶食品等系列产品。
八马茶业的品牌以简洁易展现在消费者眼前,在品质相差不远的企业中,就能优先进入到消费者的视线了,同时企业形象、市场荣誉得以确立并会随品牌忠诚度的提高而提高。
(2)品牌有利于保护品牌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假冒现象存在不仅仅是某个国家或者某个区域,而是整个的世界。假冒商品品种多、数量大,从生活日用品到生产资料,从一般商品到高档耐用消费品,从普通商品到高科技产品,从内销商品到外贸出口商品,假冒伪劣几乎无所不在,无所不有。马连道茶街“卖假茶”一事,虽然说过中存在争议,但是这样的茶品也一样给消费者带来混淆,也带给同行更多竞争。
品牌能让消费者更好分辨出商品的优劣,令消费者相信自己品牌。另外,品牌是产品或企业的体现,能识辨商品真假,是企业质量和信誉保证。尤其茶企业之间产品类似,消费者将取信于知名度更高的一方。所以品牌保护自己企业不受其他企业影响,并且在树立好企业形象情况下,在各种品牌中显得更具优势。
(3)品牌有助于扩大产品组合
有了品牌,消费者对自身企业品牌产生偏好,侧该品牌产品组合改变或扩大更容易使消费者接受。
品牌宣传
品牌宣传是企业运营中一个环节,广告就是一个最简单的宣传方式,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就能将企业的茶推广。另外,除了广告,我们可以从自己企业的茶本身找到宣传方式。该茶的发源地,可以通过发源地的旅游业带动企业品牌宣传,通过将茶的生产和引用、功效直面展示到游客面前,让游客留下印象,已经达到宣传效果。
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白毫银针等名茶就很好与其发源地结合,令想到某个地方时就想到某茶。另外,可以直接推广茶文化,茶文化很好地将茶推广,而企业也可以从茶文化的推广上从而推广自身品牌。
品牌发展
既然有了宣传也要考虑到品牌怎样发展。品牌发展模式的定向,首先做好品牌命名、定位、架构、传播等基本步骤,除此之外我们必须了解茶品牌现有的发展模式,通过对天福茗茶发展模式进行了解,该企业属于多元化的、现代的发展模式,自建连锁零售终端,经营多品种茶叶,打造零售企业终端品牌。与其相似的有如吴裕泰、天福茗茶、张一元、元长厚等,基本模式是先建立几十家甚至上百家的品牌零售终端,然后沿产业链向上延伸,在各主要产茶区建立茶叶生产基地,在自有连锁终端销售自产或收购的各种知名品类茶叶,统一冠以零售终端品牌。面对消费者塑造零售终端的品牌形象。
营销策略
最后营销策略对企业影响很多,制定营销策略首先要了解当前市场现状,通过调查了解市场现状进行对市场分析,市场分析包括:市场环境分析,产品分析,竞争对手分析,目标人群等;然后就是营销策划,营销策划就是对产品、价格、渠道进行策划,另外制定相关促销策略。贴牌包装、好的售后服务、了解经营地区消费者口味、专业的人士从事此行业等等
都是促销手段。企业可以进行创新,另外对其他企业分析研究,从中了解一些营销策略也非常重要。
定价策略
定价依据成本、需求和竞争等因素决定的产品基础价格。针对于茶企业来说,就几种定价策略进行分析。
一、折扣定价策略
折扣定价在各个领域都能使用,茶叶也不例外。
(1) 现金折扣:加针对茶叶经销商,企业对那些能够及时付清货款的顾客给予折扣。
(2) 数量折扣:企业给予大量购买本企业产品的顾客给予折扣。
对于折扣策略来说,竞争对手实力影响最大,一旦竞相折价,要么就两败俱伤,要么被迫退出市场。另外市场总体价格水平下降也会影响该策略,实行折扣策略应该要考虑更多。
二、地区定价策略
茶叶大多以包装形式出售,不同地区定价也将不同。
(1)统一交货定价
茶企业可用到同一交货定价,统一交货就是不同地区,给予顾客相同的厂价与一定的运费,比起FOB原产地定价,顾客不用冒着运输损耗产品的风险,更容易接受。
(2)基点定价
所谓基点定价,是企业选定某些城市作为定价基点,然后按一定的厂价加从基点城市到顾客所在地的运费定价,而不管货物实际是从哪个城市起运。茶企业为什么适用,茶产品运费成本较重,企业产品市场范围大,多个地方有生产点,产品价格弹性小。
三、心理定价策略
(1)声望定价
茶品分高中低品质,对于上盛的茶品,消费者会仰慕而来,从而企业可以将高质量茶品的包装制作得更加精美、更加加高贵,从而将这些产品价格定得更高,消费高价茶品是财富、身份和地位象征,从而吸引高消费人群,但价格不能离谱,使消费者不能接受。这些产品不但会闻名,而且高价会吸引更多眼球,达到宣传企业效果。
(2)尾数定价
尾数定价可以利用消费者对数字的认知,尽可能在价格数字上不进位,使消费者认为价格低廉,并与同类产品比较时,更加偏向于自己企业的产品。
四、差别定价策略
(1)产品形式差别定价
茶企业可以不同类别的茶品价格制定不同价格,而这些产品价格差额和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不成比例,例如某100G红茶成本10元,价格定为100元,而另外同级别的某红茶成本为50元,价格定为98元。这就是产品形式差别定价。
(2)销售时间差别定价
茶叶品质受时间、季节等因素影响。例如收成不好的年份就将其茶叶产品定得比平常高,但是企业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以较低价收买的顾客不会以较高价格转卖
2、竞争者不可能在企业以较高价格销售的市场上低价竞销
3、差别定价不会引起消费者反感,以致于放弃购买
4、差别定价的形式不违法。
五、新产品定价策略
(1)搜刮形式定价
在产品刚开始出售时,把价格定得很高,以搜刮最大利益,当然这样做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
1、市场有足够的购买者
2、高价使需求减少一些,产量减少,单位成本减少一些,但不致抵消高价带来的利益
3、高价情况下依然可以独家经营,别无竞争者。
4、产品价格很高,可以使人产生高档的印象。
例如特级大红袍茶,市面上价格有从180-2600的都有,所以产品开始以最优品质出售时,也会用到搜刮式定价。
(2)渗透定价
相反,渗透定价就是将新产品价格定得相对比较低,用来吸引大量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 企业也须具备一些条件:
1、需求对价格要极为敏感,只要低价一出就可以刺激市场迅速增长。
2、企业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会随生产经营经验的增加而下降。
3、低价不会引起实际和潜在的过度竞争
市场上存在的营销策略
天福茗茶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集茶叶自产、制、销、科研、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茶叶连锁专卖店,天福集团旗下企业。本着“根植福建、香传全国、名扬世界”的经营思路,截至2010年2月9日止已在大陆地区开设了1007家直营连锁店,业务范围遍及全国,产品远销美、加、东南亚地区。
天福茗茶的营销策略包括以下几种:
服务营销:
茶叶企业应该不仅为客人提供茶叶产品,更为消费者提供心灵感受上的一种服务,服务营销是更深层次的营销,重点在以顾客满意为中心的价值链管理上。
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就是以国际互联网络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
知识营销: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重点将从生产转向研究开发,从对有形资产的管理转向对知识的管理。与此同时,企业营销方式也必然会转向更高层次,即知识营销将成为企业获得市场的一种重要的营销方式。
营销方式包括:服务营销,体验营销,知识营销,情感营销,教育营销,差异化营销,直销,网络营销,国际市场营销,绿色营销,我粗略介绍了天福茗茶以上3种营销策略,作为一个企业当然不只采用一种,多元化会令企业更加灵活。处于优势的企业必须走在其他企业的前面:国际市场营销、促销等营销策略或许能让企业更加优势。
国际市场营销
经过对茶在国际中的地位了解,我简单地说一下:对于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长期以来,都是以“立顿”品牌的茶叶作为生活中茶叶的必需品,这种单一茶叶的选择标准在欧洲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国民意识中红茶是茶叶中的最重要产品。欧洲的主要茶叶消费国都是以采购红茶为主。由于口味原因,欧洲人倾向于选择印度、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生产的大叶红茶。近些年来,随着来中国旅游、商务客人的增加,中国茶在健康、减肥方面的功效逐渐被西方人认识,中国茶叶的市场份额也开始加大,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提升中国茶叶、茶具的知名度,让中国的茶叶在欧洲能够渐渐取代印度、斯里兰卡的茶叶,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恢复中国在欧洲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茶叶王国的地位。
茶在国际上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茶企业需要发展国际领域上有5个阶段才能达到最全面的国际市场营销:
(1)国内营销——前国际营销阶段
此阶段企业主要在国内,并且未设专业的出口机构,也不主动面前国际市场,但外国企业订货,产品偶然地进入国际市场。此时企业不应该持有典型的本国中心论的理念,认为这只是一种偶然的行为,作为茶企业更需要注意,不要硬性认为中国茶只在本国好卖,而放弃去尝试的思考。
(2)出口营销——国际营销的初级阶段
企业一般不设对外出口的机构,只是通过代理机或间接出口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当积累了粗够经验的时候,企业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开设专门对外出口的机构,而不是保守地估计那只是国内市场的一种延伸。
(3)跨国营销——国际营销的成长阶段
这类企业已经以国际市场作为中心,把国际市场的开拓作为企业的目标取向,而不是停济不前,积极参加国际竞争。
(4)多国营销——国际营销的高级阶段
企业已经有自己独立的子公司在不同地区进行运作。
(5)全球营销——国际营销的发达阶段
以上5个阶段,企业需要确立自己适合的营销策略,有效实现国际市场营销的作用。
促销策略
茶叶的促销形式各种各样,就拿以健康与茶文化来作为促销主题,写出以下一个促销方案的简单模块。
一、 活动目的:提升品牌认知度及美誉度
二、 活动对象:对于休闲人士、旅客(这类教育式的促销方案必须取决于人群的时间)
三、 活动主题:深入了解中华文化传统中的茶,以及茶对大家带来什么好处,品茶细谈。 这样的促销活动往往能带动企业品牌发展与建立在顾客更好的形象。
总结:通过结合市场营销学对茶企业运行一些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让大家清晰地了解到茶企业在市场上的运作,从产品到品牌,从品牌到营销,各个方面都需要详细的计划与精心的设计,以达到茶企业能达到更大的盈利。
引用:
《市场营销学》(第三版)吴健安
《天福茗茶的营销策略分析》
茶叶企业生产管理论文范文二:WTO和我国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
摘要:农药残留是当前茶叶出口及内销中的最大卫生质量问题。从1984年起我国农药管理步入法制轨道,并制定了安全使用标准。但八十年代后期,茶叶生产以茶农个体生产方式为主,农药残留水平也有回升趋势。直接喷施、土壤吸收、由水携带和空气漂移是农药残留的几种来源。应从源头上解决农药残留问题。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治理,进行生态调控,开展农业防治,加强生物防治,并建立健全降低茶叶农药残留的保证体系。
关键词:茶叶 农药残留 卫生质量 保证体系
2000年5月美国众议院已通过了对中国的PNIR(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法案),我国加入WTO已指日可待。长达十三年的复关谈判即将获得解决。在进入WTO后,我国面临着一个更为开放的市场,入世后应有利于农产品出口,但竞争压力也随之增大。茶叶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出口农产品,但也是一种供略大于求的产品。因此对产品质量有更高的要求。以茶叶出口而言,当前最大的障碍是茶叶的卫生质量问题,特别是农药残留问题。本文就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的现状、成因和对策进行讨论。
1 现状
农药残留是当前茶叶出口和内销中遇到的最大的卫生质量问题,特别是欧盟1995年以来针对我国即将入关,颁布的农产品中农药的新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有明显的“技术壁垒”倾向,表现在:(1)检验范围大幅度扩大,如对茶叶的检验由80年代的6种扩大为62种;
(2)MRL标准明显降低,下降了10~100倍,这个新标准于2000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并还将进一步修改,这对我国茶叶出口带来严重威胁。1999年我国茶叶出口量为19.96万吨,比1998年的21.74万吨下降了8.2%,其主要原因是农药残留偏高,这种下降趋势估计还会在2000年的出口额中表现。
从我国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情况来看,在八十年代以前,茶叶中的农药残留主要是六六六和滴滴涕,自从1972年农业部下发“禁止在茶叶生产中使用剧毒农药和高残留农药的通知”的文件后,我国茶叶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残留直线下降,但由于稻田中仍继续使用该两种农药,因此残留水平仍维持在0.3-0.5mg/kg范围,1984年中国政府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该两种农药的决定后,茶叶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残留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我国出口茶叶中98%以上都低于国际上规定的0.2mg/kgMRL标准。
从1984年起,我国农药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农药采用登记制度,迄今为止已有18种农药经登记可以在茶树上使用,并制定了安全使用标准,使我国茶叶中农药使用步入有序管理。因此在八十年代中期起,我国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已获基本解决。但由于八十年代起茶叶生产体制以茶农个体生产方式为主,因而在农药合理使用技术的推广和农药残留控制上出现了一定难度,导致我国茶叶中农药残留水平也有回升趋势。
从当前茶叶中农药残留情况来看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点:
1.1 六六六和滴滴涕问题不大。据1999年7月以来我所对2000只出口茶叶的分析结果,平均超标率为0%和3.2%。
1.2 氰戊菊酯、甲氰菊酯和优乐得是当前我国出口茶叶超标排列前三位的农药。据我所对2000只茶叶的分析结果,如按欧盟2000年7月1日即将实施的新标准0.1mg/kg统计,氰戊菊酯超标率为39.9%~84.2%。甲氰菊酯和优乐得分别为22.4%~66.6%和14.9%~28.8%。据欧盟1999年对我国1295只茶叶的分析结果,上述三种农药的超标率依次为0%(按0.1mg/kg 计算,超标率为70%左右),14.2%~21.8%1和8%~21.8%。
1.3 不同茶叶中以乌龙茶和花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最为突出。红、绿茶相对较低,据我所对2000份出口茶的分析结果,氰戊菊酯在乌龙茶和花茶中的超标率为67.5%~84.2%、,甲氰菊酯为32.5%~63.2%。
欧盟的分析结果和国内分析结果类似,以乌龙茶居首位。以甲氰菊酯为例,乌龙茶100%超标,花茶44.2%超标,红茶21.8%超标,绿茶14.2%超标。
1.4 三氯杀螨醇的残留问题不容忽视。三氯杀螨醇的残留问题在1998年以前,居我国残留超标的首位。欧盟的新标准中原订为0.1mg/kg,如果以此标准计算,在我国农药中应居超标的第2位,1997年超标率(按0.1mg/kg)为12%,最近据印度和欧盟的谈判结果,2000年 7月1日起标准暂不执行0.1mg/kg,而执行20mg/kg,这样超标率为0%,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三氯杀螨醇产品含有3%~10%的滴滴涕,因此滴滴涕的超标率明显较六六六为高。因此,三氯杀螨醇的残留仍然是一个潜在的危险。
1.5 我国茶叶中农药残留是世界上茶叶出口国中超标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据欧盟1999年对世界上32个茶叶出口国和地区的分析结果,根据茶叶中农药残留水平的高低,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农药残留水平低的国家(包括非洲产茶国、南非产茶国和亚洲的印度尼西亚和斯里兰卡);第二类是残留水平高的国家(包括中国、中国台湾省、日本和越南);第三为居第一、二类之间(包括印度),这就使得我国茶叶出口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
2 成因
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来源于两个方面:
2.1 直接喷施。茶叶中农药残留的直接来源是农药喷施在茶树叶片上,其中部分农药留在叶片表面,部分农药渐渐渗入茶树组织内部,在日光、雨露、湿度,茶树体内酶类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分解和转变成其他无毒物质,如果在这些农药还没有完全降解时便采收下来,这种鲜叶经加工后制成的成叶中便会含有农药残留。
2.2 间接来源——茶叶中农药残留的间接来源包括如下三个可能,它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成因。
2.2.1 从土壤中吸收——在喷药过程中,约有80%~90%的农药会流失到土壤中,这些农药一部分在土壤中蓄积,一些内吸性的农药(如乐果),还可通过根系在吸取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同时,将农药输送到树芽梢部,六六六虽不是内吸性农药,但也有一定内吸特性,因此在土壤中蓄积有六六六的茶园,芽梢中也会有微量的六六六残留,滴滴涕和拟除虫菊酯类因无内吸性,因此,通过土壤吸收进入茶树和茶叶中的可能性很小。
2.2.2由水携带——茶树喷药和灌溉需要大量的水喷施在茶树上,因此水中的农药会随着用水转移到茶树上,尤其是一些水中溶解度较高的农药(如乐果、马拉硫磷、甲胺磷等)便有可能随着茶园用水而转移到茶树芽梢上,例如甲胺磷虽然在茶叶生产中禁止使用,但由于稻田中大量使用这种农药,因此,随着稻田的水流入江河,便有可能随着茶园用水而转移到茶树芽梢上,这也是目前茶叶中常发现有甲胺磷微量残留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选择有机茶的原料基地时就要考虑这种可能性。
2.2.3 空气漂移。空气漂移是茶树芽梢中农药残留除了直接喷药以外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农药喷施在叶片表面或土壤表面后可以通过挥发进入大气中,或吸附在大气中的尘粒上,或是成气态随风转移。这些被吸附在尘粒上或直接随气流转移的农药会在一定距离外直接沉降或由雨水淋降,构成茶叶芽梢中的农药残留,我国在七十年代中期起在茶叶生产上已停止使用六六六和滴滴涕,但茶叶中的农药残留仍不能迅速降低,就是由于稻田喷药后漂移到茶树芽梢而造成的农药残留。
3 对策
3.1 从源头上解决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
要迅速降低我国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必须从茶叶生产抓起,其中重要的是加强技术宣传,普及茶园安全质量的知识。要认真贯彻农业部在1997年和1999年分别下文禁止三氯杀螨醇和氰戊菊酯在茶叶生产中应用的规定,要向基层技术人员和茶农进行宣传指导。
在茶树病虫的防治上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治理策略,大力开展农业防治,加强生物防治,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和用药次数。在必须进行化学防治时要合理选用茶园适用农药。要针对当前主要茶叶进口国的茶叶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调整我国茶园中应用的农药品种。
3.1.1 在禁用三氯杀螨醇后,可用克螨特和四螨嗪进行替代。
3.1.2要在禁用三氯戊菊酯后,可用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联苯菊酯替代。
3.1.3 针对当前欧盟对优乐得、速螨酮的MRL标准暂订为0.02mg/kg的情况,建议两农药暂时停用,待正式MRL确定后再考虑使用。
3.1.4 大力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如茶尺蠖病毒制剂、茶毛虫病毒制剂、黑刺粉虱真菌制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和植物源农药(苦参碱制剂、鱼藤酮)。
3.1.5 可推广应用目前欧盟MRL较宽或未制订标准,并证明有良好防治效果的几种农药如硫丹(赛丹)、吡虫啉(康福多、大功臣)等。
3.2 建立健全降低茶叶中农药残留的保证体系
降低茶叶中农药残留的保证体系包括茶叶生产、生产资料供应、质量检验、流通渠道在内的整个过程。
3.2.1 茶叶生产管理部门应加强普及科学种茶和科学加工以及科学销售的知识,提高茶叶技术人员、茶农、茶厂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和质量意识。随着对茶叶卫生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要普及茶园中农药使用的新技术和新知识,要宣传普及茶园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技术。
3.2.2 农业生产资料管理部门应对花茶区农药的供应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禁止禁用农药进入茶区或在茶区应用。
3.2.3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对内销茶叶的卫生质量进行严格抽样检验,对农药残留超标的要禁止销售,并在货架上撤除。对无残留农药、无铅、无铜含量的茶叶可予以特殊标记认证,以提高产品质量观念。
3.2.4 茶叶流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茶叶经销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对卫生质量不合格的茶叶禁止销售。
3.2.5 茶叶出口企业应逐步建立生产基地,对基地的茶叶生产和用药实行科学管理,确保出口茶叶在农药残留上符合标准。
3.2.6 质量标准部门应进一步审查现有的茶叶中18项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要考虑和国际接轨问题,对不够合理的标准,应建议上级部门予以修改,以促使我国建立更为完善的茶叶质量标准体系。
3.2.7 宣传媒体应科学客观地进行报导和宣传,要从有利于我国茶业的发展,有利茶叶的出口贸易,有利于消费者利益出发,要内外有别,不要夸大宣传。如1998年杭州×××报上“喝茶等于喝农药”、“喝茶让人不放心”的不合适用语,在国内外引起很大的负面效应。要讲科学,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茶叶中的卫生质量问题。
3.3 加强对科技的投入
对茶叶卫生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如茶叶中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技术,茶园中农药残留的降解减除技术等,建议有关领导部门应予以立项,投入经费,予以解决。以确保我国的茶叶产业化能在现在基础上有进一步提高,确保我国8000万茶农的收入有进一步增加。
参考文献
1、ETC,2000,Europern Tea Committee Sulveillance onpeaticiaec in origin tea(1998-1999),p1,57.
2、陈宗懋等1986年,茶叶中六六六、DDT污染源的研究,环境科学学报6(3),278~285。
3、陈宗懋等1997年,迎接世纪之交的农药残留标准新挑战,农药科学与管理18(4),35~37。
4、陈宗懋等1999年,茶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植保问题,茶叶科学1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