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术语

2016-12-10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基于预防胜于治疗的观念,中医养生之道逐渐成为广受欢迎的潮流。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中医养生术语,希望对你有用!

中医养生术语

自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内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认为“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春属木,其气温;夏属火,其气热;长夏属土,其气湿;秋属金,其气燥;冬属水,其气寒。

气候的特性使自然产生相应的变化,而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性。这些自然性能的产生,建立在阴阳互根、消长、转化的基础上,因而有亢害承制的不同反应和结果。人体受四时阴阳变化的影响,其气血津液的运行也会做出与外界变化相适应的调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涩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说明季节变化、天气寒暖,人体的气血则有趋向于表或趋向于里的不同变化。脉象也会出现浮沉迟数的改变。不仅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昼夜晨昏的阴阳变化也对人体产生影响,“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人体对昼夜阴阳的变化,同样能作出自主的适应性调解。

自然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四季气候对人体在发病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人体随四时季节的变化,也会发生一些常见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在对疾病的发展变化方面,有些慢性宿疾多在气候剧变或季节交换时加重或发作。

自然对人体病理的影响,不仅关系到超越人体适应能力的自然变化和能够致人于病的其他外在因素,也关系到人体自身的调节机能和抗病能力,即外界致病邪气与人体正气的对比,《内经》提出了“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的正虚感邪论,以说明人体的病理虽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但发病的关键,决定于邪正双方势力的对比与消长。同时,《内经》认为,一天中阴阳的升降也会产生与四季变化相类似的效应,并对人体病理产生影响,使之出现轻重的变化,“夫有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说明人体受外界阴阳变化的规律影响,而产生出一日之内的生、长、收、藏的生理节律,也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受外界因素与体内正气强弱因素的双重影响。而在这双重的影响因素中,《内经》更重视人体正气的决定作用,在发病学上指明“邪不能独伤人”,在病理的变化规律方面,总结出以“人气”盛衰为疾病变化的关键。《内经》这种“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为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防病、治病的方式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使“天人合一”的理论富有了积极、主动的深刻内涵,体现了《内经》预防思想产生的基础。

四气调神

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内经》认识到自然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明确了人体的调节机能和抗病机能对外邪的抗衡能力,是养生、防病及治病的关键,人类应当主动调养自己的真气,按照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调养五脏神气,使精神意志及所主宰的内在脏气的功能活动与外在环境统一协调,从而达到保健、养生、防病、祛病的目的。并强调“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四时阴阳气候的变化是万物生、长、收、藏规律产生的根本,人类也应当根据自然变化的规律,调养神气,以调动和保养机体的正气,使之既能起到保护人体不受外邪的作用,又不至于消耗太过,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最佳生理状态,所以当春生、夏长之节,应注意调养生长之气,使心肝之气旺盛,精神舒畅,志意条达,形体舒缓,朝气蓬勃,夜卧早起,多做室外活动,利用自然界万物的勃勃生机,激发调整自身的气机,使机体的阳气充沛,宣泄畅达;当秋收、冬藏之节,又当注意调养收、藏之气,使肺、肾之精充足,志意安定,神气收敛,及早休息,随着昼夜长短的变化,逐步调整作息时间,去寒就暖,不轻泄阳气,不妄扰阴精,以使阴精藏于内,阳气固于外,这样才符合四时阴阳变化的根本规律,以保持身体健康,“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把握自然、顺应自然的目的在于“从其根”,从生命之根、从自然变化之根。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既反映了《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也表明了养生、预防、治疗观念的主动性。

中医五脏保健法

1、科学配膳

《素问·五脏生成篇》云:“心之合脉也……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指出了饮食过咸会给心脏带来不利影响。心脏饮食保健的基本要求是:营养丰富,清淡多样。提倡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低盐饮食。心肌的发育和血脉运行都需要消耗高级蛋白质,要及时补充;脂肪食品食用过多,可出现“脂肪心”,又易引起动脉硬化。在饮食中宜适当食植物蛋白、牛奶、瘦肉之类,并选用一些能降血脂食物,如大豆、蘑菇、花生、生姜、大蒜、洋葱、茶叶、酸牛奶、甲鱼、海藻、玉米油、山楂、蜂皇浆等;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黄、猪脑、猪肝、蟹黄、鱼子、奶油等。饮食习惯提倡混合饮食,这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吸收比较广泛,维生素C、B6、B1、B2、B12、微量元素铬、锰、镁等对于心血管保健,预防动脉硬化很有价值。饮食中要适当多选食谷类、豆类、粗机米、面等,并多食绿叶蔬菜和水果。低盐饮食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大有好处,钠盐食用过多,增加心脏负担,又易引起高血压等,故清淡饮食为宜。总之,科学配膳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

2、适量减肥

体重过重山会加重心脏负担。因此,青春期以后注意减少脂肪赘生,避免发胖,控制体重和减肥的方法多种多样,可因人而异的选择。如运动锻炼、饮食减肥等,就饮食而言,即限制总热量的摄入和储存,尤其晚餐不过量,就餐时间宜稍早,对控制体重是有意义的。

3、卧具适当

一般而言,床头要比床尾适当高一些,枕头高低适度,对心脏血液回流有益处。心脏功能较弱者,休息时可采取半卧式,这样可减轻心脏的负担。

4、运动锻炼

经常参加运动锻炼,可以增强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对心脏大有益处。经常参加运动和体力劳动的人,心肌功能要比不活动的人强壮的多。一般认为,太极拳、导引、气功、散步、中慢速度的跑步、体操、骑自行车、爬山、游泳等,都适用于心脏的保健锻炼,具体运动项目要根初各自的实际情况辨证施练,中老年则不宜参加过于激烈的竞技运动,因为过于激烈,心脏负荷量太大,对心脏产生不利影响。此外,结合运动锻炼还可做按摩保健。

5、切忌暴饮

历代养生家都主张渴而后饮,缓进饮料,反对大饮、暴饮。因为一次喝大量的水或饮料,会迅速增加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因此,年高或心脏功能欠佳者,尤当注意。一般而言,每次进饮料不要超过500ml,可采取少饮多次之法。

6、戒过食刺激物

凡刺激性食物和兴奋性药物,都会给心脏带来一定的负担,故应戒烟少酒,不宜饮大量浓茶,辣椒、胡椒等物亦要适量;对于咖啡因、苯丙胺等兴奋药物亦须慎用。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