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2017-03-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企业经营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呈现出全球化、多样化、信息化等特点。经营环境变化必然要求管理实践变革,研究西方企业管理趋势对我国企业会有所启示和借鉴。下面看下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度,在市场经济还未来得及完全转变时,随着中国WTO的加入更引发了中国企业必须面对全球贸易的竞争局面。虽然外企并没有像媒体所预测的那样,如“狼”般涌入,但我们也不难感觉到国际品牌公司已悄然渗透和蚕食着国内的企业和市场,就连那位在广告中还宣称“中国人自己的可乐”的企业,也早已成为法国达能公司的囊中之物了。

国家总想为民族企业做些什么,可总不能像一被挨打就向国家寻求庇护的“青啤”那样吧。毕竟,企业终须有自己的市场生存能力,否则,总有一天会因为自己的柔弱而退出市场。面临着现在商业环境的的变革性、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将成为企业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载体!

面对着纷乱的市场,我们必须按捺住心里的躁动,以冷静的方式思维着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迁,从中寻求以静制动的发展战略。从近几年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外企业顺应时代变化进行了许多管理变革,主要呈现出了以下八大趋势。

一、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企业可持续成长转变。

“利润最大化”是管理的惟一主题,是造成企业过早夭折的重要根源之一。在产品、技术、知识等创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成长的可持续性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所面临的一个比管理效率更重要的课题。与易枯竭的物质资源不同,企业文化、企业家精神等是支撑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支柱。

坚持可持续成长管理观,在管理中就会注重整体优化,讲求系统管理,注重依靠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市场竞争优势;注重夯实基础管理,讲求管理精细化、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注重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发挥其能动作用等等。

二、由传统的要素竞争转向运营能力的竞争。

提升企业的运营能力,就要使企业的生产、营销、组织、管理等方面都敏捷起来,实现向“敏捷管理”方式的转变。一个企业要适应超倍速的竞争,必须在以下各层面具备敏捷性的特点:生产方面具有依照顾客订单,任意批量制造产品和提高售后服务的能力;营销方面具有以顾客价值为中心,生产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组合的特点;组织方面要求能够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与生产经营过程相关的资源,创造和发挥资源杠杆的竞争优势;管理方面要求将管理思想从强调指挥控制转换到领导、激励、支持和信任。

三、企业间的合作由一般合作模式转向供应链协作、网络组织、虚拟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等形式。

现代企业不能只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还必须懂得如何把自身的核心能力与技术专长恰当地同其它各种有利的竞争资源结合起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在现代企业的生存原则中,排他已被合作所取代和包容。

许多成功企业形成了不少互利合作的竞争方式,主要包括:

1、供应链式——主要是企业与供货商之间的合作;

2、战略网络型——主要是指企业通过建立与供货商、经销商以及最终用户的价值链形成一种战略网络;

3、协作联营型——表现为企业通过有选择的与竞争对手、供货商或其它经营组织分享和交换控制权、成本、资本、进入市场机会、信息和技术等,形成联营组织;

4、虚拟组织型——利用信息技术把各种资源、能力和思想动态地链接起来,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创造价值。

四、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

企业将主要通过管理员工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金融资本或自然资源来获取竞争优势。企业员工的知识被认为是和人力、资金等并列的资源,并将逐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如厂房、设备等,虽然很容易估价和进行管理,但已经越来越难以决定企业的价值。相反,企业的价值更取决于无形资产,如品牌、专利、特许经营、软件、研究项目、创意以及专长等。国外机构的研究表明,在企业的市场价值中,有七分之六都取决于这些知识资产。

五、从传统的单一绩效考核转向全面的绩效管理。

传统的绩效考核是通过对员工工作结果的评估来确定奖惩,其致命的问题在于从目标到绩效结果的形成过程缺乏控制,没有绩效改善的组织手段作为保证,在推行时会遇到员工的反对。

把绩效管理与公司战略联系起来,变静态考核为动态管理,是近年来绩效管理的显著特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更为精细的绩效管理成为可能,绩效管理的工具也由单一向多维发展。主要包括目标管理、关键绩效指针(KPI)、360度打分、平衡计分卡和EVA价值管理等。

六、信息技术改变企业的运作方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几乎无限制地扩大了企业的业务信息空间,使业务活动和业务信息得以分离。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如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和客户关系管理等,企业能够跨越内部资源界限,实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的有效组织和管理。

目前出现的许多如PDM、ERP、CRM、SCM等企业信息化产品,为企业管理与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了解决方案。

七、顾客导向观念被超越。

由于顾客往往缺乏主见,因此顾客导向难以使企业具有前瞻性。近十几年来,以微软、英特尔为首的部分高科技企业放弃了“顾客导向”,采用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功,由此产生了超越“顾客导向”的竞争新思维。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面对的已不仅仅是现有的份额,更重要的是未来的市场和挑战。要提高企业的预见性,抢占产业先机,仅着眼于顾客导向已经不够,它会随着竞争条件的变化而逐渐失效。

八、由片面追求企业自身利益转变为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跨国公司在推行市场全球化过程中的社会责任表现,同时更多的公司认识到,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策略和实践可以获取商业利益,还可以改善风险管理,提高企业的声誉。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