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力由脊发”之说

2017-01-15

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习练武术就得懂力由脊发之说,太极拳是一项以腰为轴的运动,腰脊的力量是太极拳发力的基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力由脊发”之说。欢迎阅读!

太极拳“力由脊发”之说

太极拳拳论中有力由脊发之说,不发力就不能称作拳,现代人虽然将太极拳当做养生拳练习,但是太极拳不仅是单纯的健身养生术,而是健身和武术合为一体。

有些所谓拳家,一味讲究松空轻柔而不用力,其法娱乐无妨,用之则馁。乃是不明太极阴阳互易和阴阳相济之理,误人害己,谬之大矣!

太极拳柔显其外,刚蕴其内,刚柔相济,并非一味地松柔不用力,只是要求自然用力而不用蛮拙之力。太极拳其用力乃是自然顺遂。撑合自然,均衡不偏,外撑内抱,上拔下沉,自然而为,欲动不动,不动而动,触之即应,因动而动,随动而变而不妄动。

学习太极拳的人都知道,太极拳要求用以不用力,有些人偏面的认为,太极拳是一项不用力的拳,完全不用力还是武术吗?

有些人片面地认为太极拳是被动拳,而不知其拳慢练快用,背练顺用,形慢意快,意动形随,不快而快。不力而力,不速而疾,慢中见快,被动中更加主动。太极拳讲究技巧,但技巧是以功夫为基础的,不讲功夫而单纯地追求技巧,就失去了太极拳的灵魂。

太极拳的灵魂仍然是练力、用力和发力,只是用力和发力的方法有别于他拳。拳论中所述的“极柔极刚极坚强,无坚不摧”是太极拳的本真,松柔只是太极拳入门的方法、训练功夫的手段及外在的表象和应敌的前奏(也可称之为化解敌力的方法和手段)。

若没有力量,太极拳是绝不可能做到“无坚不摧”的。借力打力,是任何拳种都要追求的,不惟太极独专。借力亦是有条件的,不能凭空想象,实际运作要看双方的技术层次水平和反应能力,若要借人之力,更要技高一筹。

力量是学拳的基础,天下没有不发力的拳,练太极拳的关键是会灵巧的用力,用好力,力不虚发,发则必中,中则必果,也就是常说的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拳者,力也,力之平衡,力之协调,力之运用,去拙力,增活力,所以劲也,任何技巧都是建立在力量、速度、反应基础之上的运化,太极拳亦莫能外。没有力(劲)、不用力(劲)、不会用力(发力或发劲),终生不入太极拳真功之道。

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论述,实际上非无力不要力,只不过是对招熟、劲活的一种体悟,不过就是行拳交手中不较劲、不努气、不用拙力而已,也仅此而已。太极拳若不经过力的训练,就不知道力的劲道,想达到“不用力而有力”的效果是绝不可能的。

力虽有先天力和后天力之分,但拳中之力仍是后天训练的结果,拳中所说之力。不经过结合实际的有效的训练。只是凭空想象,不会有力的增加和感悟,所用的力也仍然只不过是自己的先天本力而已。

对初学者来说,“用意不用力”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对其只能要求不用僵拙之力罢了,拳者只有经过反复的训练,练出了拳中之力,有了拳中之力,会用了拳中之力后,你才能会不去主动想力,也只有当你对自身的力和对敌方力都能运化自如了,你的力这时才会随你的意识或意念走,才会顺力而为,不力而力,随意而发!也只有这时你才能真正达到所谓的“用意不用力”,才能做到所谓“意到气到力自到”的太极真功之境。

传统太极拳讲究劲,也不否认力,其本身就是学习和研究用力的学问。拳论中不仅有“蓄劲如张弓,发劲似放箭”的要求,更有“力由脊发,步随身换”的说法。

在传统的武派太极拳中就有“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及“两股有力、唯手先着力,随即松开”的各种论述。

前人对劲、力虽有分说,其意稍有微别,但实际上劲力不二,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虽然有人说“劲活力拙,力僵劲巧”,但仍然是主观的评判,而未必尽合实际。

力可拙,劲未必不笨,如人们平时所说的某某“笨劲大”就是指拙力,又如,在拳中所说的“整劲与整体力和内劲与内力”的内涵就是完全相同的概念;再如,拳中所划分的“柔劲与刚劲,明劲与暗劲,化劲与打劲”,也只是用力大小隐显与快慢轻重的区别,也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若说得再透彻一点,“劲乃是用力多元化的运化”,即“组合用力”的活化而已,也不过就是说:“劲是对力量的运用”。

拳者,亦打亦化,化是打的手段,打是目的,太极拳亦然。拳者制人而不制于人。要制人不能不打,要打就不能不发力,发力是打的基础,是太极拳用劲的灵魂,化是太极拳应敌的手段或方法,故在太极圈中有“能化则能打”之说。真正的太极拳乃是化打合一之术,只有化打不分,才能步入太极拳的上乘之门。

拳者若不能发力、不会发力、发不好力,则达不到“发劲似发箭”的效果。那么,太极拳之发力到底由何而发呢?此若不明,太极真功难成。

拳论中说“力由脊发”,又说“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有的说“劲起于脚,主宰于腰,灵通于背,形于手指,发于脊骨”。

从前人的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各种说法中劲、力乃一不二;其次,所述发力点虽异而一。因为,无论脊或腿皆主宰于腰,太极拳若没有腰的主宰,身便散乱,任何局部之劲力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太极拳的根本大法“命意源头在腰隙”,所以说“无腰不太极”,太极拳练的就是腰,即俗所谓“别看太极柔刚劲腰中求”。在太极拳论有中云:“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

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也就是说太极拳的运动,“一举动周身具要轻灵,尤须贯穿”,若离开了整体的贯穿,而单纯强调某一点或局部,太极拳必将散漫失其真宗而不能做到“完整一气”。

真正的太极拳发力,是一个周身协调运作的过程,并不是由身体的局部而发的,脚与大地的蹬斥力只是发力的第一作用点,并通过大地的反作用力回馈自身,使自身能量放大,加能而出。太极拳的发力,乃有其源,这个发力源就是“腰”,即所谓“依中而行,本中而运,由中而发”,太极拳其腰柔而其劲刚。因此,太极拳中也就有了“开合鼓荡主宰定”的论述。

太极拳的任何流派,若离开了腰的运化,也就无所谓太极拳了。至于“其根在脚”的论述,只不过要求拳者下盘沉实而重心稳固,充分利用人与大地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使自身的力量产生最大功效而已。

乃是常识无可多论:“发于腿”也就是腿的屈伸而已,凡扛过东西或搬过东西的人都会感悟到,亦不必多述。然而“力由脊发”与“牵动往来气贴背”一样,在理解上就不那么容易了。

“力由脊发”的说法,并非太极拳之力真正由脊背而发的。若单纯强调力发于脊,就等于说太极拳是局部用力,这有悖太极拳整体均衡用力之则,其实,“力由脊发”,也只是前人对太极拳发力特点的一种感悟和不同角度的描述而已。

那么,这种感悟由何而来呢?主要还是源于太极拳的“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虚领顶劲”的基本要领,是头领身拔、开肩虚腋、顶膝坐胯、圆撑争拔的自然反映的结果。

由于太极拳的手臂圆撑、身形争拔而使背部前裹,脊骨后撑而自然绷劲,这样就使后背和脊骨有了力的感觉,如手向前发力时,背部后争,腿向后蹬,身向前拥。前进中的整体争合之力就反应在了后背的脊骨上,所以,前人也就有了“力由脊发”的感悟和论述。

太极拳若把人的身体比做一个弹簧的话,无论是拉伸、旋拧,还是按压、推挤,其力点都会集中于弹簧的中部,并通过中部的形变而产生蓄能和释能效应,并使其做功,其功率的大小取决于受力的大小,受力越大,回弹时反作用力越大,这也就是太极拳能借力打人的奥妙所在,也就是“别看太极柔刚劲腰中求”的道理所在。

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性的描述而非其真,因为人是活的而物是死的,太极拳赢人不仅需要借人之力,更需要自身有力,即便是柔化也是需要顺力加力的,所加之力越大其作用也越大,反之亦然。太极拳之所求,乃是用最小的能量消耗而取得最大的功效,即所谓“以巧破拙,以小力胜大力”,抑或谓之“四两拨千斤”。

太极拳修炼,一方面要学会借人之力,另一方面更要加强自身能量的积蓄储备,特别要强化腰胯争合反弹力的训练,这些训练,犹如加粗加密自身的“弹簧”,即拳论中所谓的“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太极拳只有做到“极坚刚”才能“无坚不摧”,太极拳只有周身如簧,才能遇力则应,发力时才能撒手便出,即“发劲似放箭”。

其实,太极拳之发力,亦不过周身整合的松紧运动而已,因为人之运动是靠肌肉筋腱的松紧带动骨骼的运转而生的,松紧是人体运动的核心和枢纽,离开松紧人不可能产生任何运动,所以说,拳学无玄虚,真功本无秘,拳不过攻防,变不过虚实,用不过刚柔,练不过松紧。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太极真功松紧系,易变松紧求真谛,自然松紧自然力,发与不发在心意,一切有为都是假,无为而为乃成真!那么,太极拳真谛也就是一松一紧一运化,一松一紧一太极,一松一紧力自出,一松一紧自无敌,不松不紧不刚柔,慢松慢紧力浑厚,瞬松瞬紧炸力崩,渐瞬松紧鬼神惊,拳者若明此中理,无师自通功必成!——仅供参考。许多论述似是而非 ,失之偏颇。读者需要辨析。

怎样做到外三合

一、肩与胯要上下垂直,在一条线上,身体就可中正。肩与胯又要有相吸相系之意念,要以胯带肩要动齐动。

二、能做到肩与胯合自然肘与膝会相合,应要注意肘与膝相系运动的配合,做到身法中的裹裆及松肩沉肘之法,有利于肘与膝的相合。

三、手与肘也要上下相糸,要做到足到手到,上下相随,两手的阴阳开合要与两足的外摆、内扣相结合。

太极拳的两大爆发力

第一步:脊柱和后腰力的产生

当丹田气产生后,就要开始锻炼脊柱的力量,将丹田之气通过“小周天”将气提上来,再过肩,送到脊柱和后腰,让后背和后腰产生膨胀气,壮实后腰。

此劲出自丹田,一旦练出,终身不退。脊柱力是整体力传递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锻炼脊柱时意念应始终感知脊柱,使脊柱和手臂的内在能量达到协调贯通,让意念与身体相随,形神合一。为以后的功力发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丹田是人体力量的集合地,身体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丹田,习武要学会气沉丹田和意守丹田,在行拳走架中,学会将气集中到丹田。

第二步:周身整体力的产生

周身整体力指的是什么呢?周身整体力要体现:“鸡腿”、“龙身”、“熊膀”、“豹头”、“鹰爪”、“雷声”的威猛。“鸡腿”是说通过练习太极拳,松胯而裆走后弧,产生强有力螺旋向下向上的腿功。

“龙身”是指腰部要有游龙舞腰摆尾之内力;“熊膀”意在练就结实的臂膀,就如鞭子把柄,通过正确练习太极拳使背部慢慢变地如同钢板一样坚实,斜方肌与背阔肌向两前侧拉伸,肩胛下沉横开,含胸拔背,背圆胸实,两肋鼓胀,气血充盈,贯注周身。

当周身之气膨胀和收缩时,便使内力有极大的弹性和暴发力;“豹头”要求拳练到头顶蓝天,脖如立柱,结实坚挺,劲力从脚下直贯头顶;“鹰爪”顾名思义,说明通过太极拳练习,气贯手指,手有鹰爪一样力度。

太极拳是一项整体运动,练习者在练习中要保持周身一致,做到内外三合,运用丹田的力量,在必要时,充分的发挥。

“雷声”指在发力时发出的自然哼哈之声,如雷响,气贯山河。陈式太极拳犹为如此。特别指出的是,练习太极拳必须运用好呼吸,用好了就会下沉放松,产生极强的暴发力。但千万要注意不能憋气,也不能让气填胸,这样会产生气结伤身体的。

太极拳基本功练习

第一步、盘好拳架

在太极拳的学习中,拳架是最基本的功夫,我们一定要牢牢掌握当中的学习要领。

以传统太极拳而言,动作姿势应符合“二十要”,即:头要悬、颈要贴、眼要平、身要正、形要准、度要对、肩要沉、肘要坠、臂要弯、腋要虚、手要展、指要分、拳要空、勾要吊、胸要舒、背要顺、腰要塞、臀要敛、裆要圆、腿要曲。

这二十要包括了太极拳形体动作,从头到脚的基本要求,目的就死为了方便快捷的操作与实践。

所以“二十要”是杨式拳的基础要领,也是评判形体动作正确与否的硬标准,因此必须不折不扣地达到这“二十要”。

所以说,学好太极拳拳架的前提条件就需要我们掌握这“二十要”。

第二步、练好行拳

当拳架套路的形体动作基本学会,动作的姿势基本正确时,就应进一步练好行拳。所谓行拳,就是指操练套路。在这操练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标准,把拳架套路的单个动作连接好、转换好,使之形成一个和谐、流畅的整体。

这行拳的标准是十六个字,即:“松静、轻灵、柔和、圆活,沉稳、慢匀、协调、神合”。这十六个字是全面衡量拳艺水平的标准。

由于行拳是动态的,形体姿势变化较快,要娴熟地完全做好十六字,有一个渐进累积和层次递增升达的过程,需要绞长时间修炼,才能逐渐达到圆满。

十六字中的重点是行拳“松静”“柔和”,松静是基础,柔和是目标。

练拳时要求放松,用意不用力,即做到大脑松静、皮毛松展、肌肉松柔、骨节松开、筋腱松长、脏腑松舒、血脉松畅、经络松通 (简称“八松”),全身由表及里,自上而下,没有一点僵力,没有一处僵硬。

在无处不松的情况下,进行着绵缓(非激烈的)柔和(非刚猛的)的形体运动。

所以说,我们学习时需要注重“松静”和“柔和”的基本要领,这也是我们学好太极拳的关键。

能柔和方能有“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和“以柔克刚”的技击特征,方能显现太极拳轻盈柔美的风格,故应重点修炼。

经过这样长时间的锻练,它会促进人体“气路”和“血路”的通畅,加速气血循环,通常称之为“活气活血”。这种“两路”畅通、气血两活的状态,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需要,是养生的需要。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