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标准范文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培养方式和途径多元化,毕业学生越来越多,毕业论文管理工作变得异常繁杂,为了规范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开发并设计了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实现了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无纸化、网络化和合理化,促进了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高效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毕业论文标准范文,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资本积累、技术消化与效率改进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被称为“中国奇迹”,而支撑这一奇迹的制度背景却是从无到有、不断建设并在继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这种“转型经济体制-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实践不但挑战了“华盛顿共识”与主流经济信条,而且和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运行的性质也完全不同,从而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学界的热点研究专题之一。解释中国奇迹的共同逻辑是:如果经济增长是可持续的,那么经济效率的提高对增长的贡献显著而且可以得到制度保障;如果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那么要素投入在其中起主要作用,效率提高的贡献不明显。显然,经济增长中效率与投入贡献的分离是判断和分析中国经济奇迹的关键。Krugman(1994)以Young(1992,1994)和Kim & Lau(1994)的经济核算结果为基础,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是资本积累的结果因而是不可持续的(本文称为“不可持续资本积累论”),引发了关于中国等东亚经济快速增长的效率、可持续性等特征的研究热潮。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下,产生了一批从实证角度支持“不可持续资本积累论”的英语研究文献。对Krugeman(1994)的反驳主要来自Felipe(1997)、郑玉歆(1998)和Chen(1997)的“可持续资本积累论”,以及Nelson & Pack(1999)的“技术消化论”。“可持续资本积累论”虽然也认同东亚经济增长奇迹主要是投入增加的结果,但是认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依赖投入增长(尤其是资本积累)推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定阶段的必然特征,因此从中国等东亚经济体增长的这些特征预测其悲观前景缺乏历史根据(郑玉歆,2007;林毅夫,任若恩,2007);“技术消化论”则认为成功的工业化需要创新和对现代技术的掌握,两者均依赖于有效的投资行为以及能够进行有效资源配置的市场环境,资本积累仅仅是东亚经济的一个特征,不关注正在发生剧烈变动的经济组织结构和企业家精神是“不可持续资本积累论”对东亚经济做出不正确的悲观结论的主要原因。
伴随对Klugman(1994)“不可持续的资本积累论”理论层面的反驳,一些学者对其所依据的实证分析技术的批评。基于增长核算方法计算的全要素生产率(TFP)不仅包括了技术进步因素,而且包含了经济效率,而且仅仅反映非体现型(disembodied)技术进步,因此不能简单使用增长核算结果判断中国经济增长的性质(Felipe,1997;Chen,1997;郑玉歆,1998)。随着讨论的深入,学者们鉴于增长核算方法获取全要素生产率的缺陷,转向采用能够将生产效率和技术进步分离开来的非参数方法来测算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包括数据包络分析(DEA)及其动态延伸的Malmquist指数分解方法。
本文对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省际数据进行效率进行Malmquist指数分解,在检验上述三种观点的基础上,对我国市场制度效率进行判断。结论表明单纯的“资本积累论”与“技术消化论”都是从静态视角分析我国经济增长进程,不能准确反映经济增长所处不断完善、效率不断提高、区域差距明显的市场制度环境。文章其余部分的结构为:第二部分介绍效率核算的Malmquist方法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说明;第三部分对效率分解结果进行纵向与横向两个角度的分析;第四部分对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及其速度之间的统计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第五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
二、模型与数据
(一)Malmquist指数介绍
本文选择Malmquist指数方法来分析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效率。基于Solow残差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概念替代了单要素生产率(例如劳动生产率)之后,放松了就生产要素不可替代的严格假设,从而开创了经济增长贡献份额的增长核算方法,一度成为研究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率的标准工具。然而Solow残差不仅包括了技术进步因素,而且包含了经济效率,同时只能反映非体现型(disembodied)技术进步,因此不能简单实用全要素生产率核算结果判断经济增长的性质(Felipe,1997;郑玉歆,1998;Chen,1997)。鉴于增长核算方法获取全要素生产率的缺陷,经济分析转向采用能够将生产效率和技术进步分离开来的非参数方法来测算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包括数据包络分析(DEA)及其动态延伸的Malmquist指数分解方法。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理论模型由Caves et al.(1982)提出,在1994年被F?re et al. (1994)发展成为一个实证指数并得到普遍应用。具体来讲,Malmquist指数是建立在距离函数基础之上的,设生产要素仅有资本k和劳动l两种,产出水平为p,“(k,l)→p”是投入-产出映射,那么表示t时期经济效率的距离 定义为:
(1)
其中生产关系“(k,l)→p”由各个生产单元的投入产出数据得出。在此基础上,从时期t到时期t+1的生产效率变化定义为如下Malmquist指数:
(2)
上式(2)中下标c表示不变规模报酬假定,决定于距离计算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在综合考虑两个时期基准的基础上,时期t到t+1的Malmquist指数写成下式:
(3)
式(3)中第一个分式表示总体效率变化中的技术效率份额(TEΔ),其余部分则表述技术进步份额(TΔ)。其中技术效率变化份额(TEΔ)又可以进一步分解:
(4)
其中第一个分式表示纯粹技术效率进步(PTEΔ),主要内容是管理效率提高,其余部分则表示时期t到t+1的规模经济所引致的效率进步率(STEΔ)。如此,计量经济体跨期经济效率变化的Malmquist指数就可以分割为三个部分:纯粹技术效率进步(PTEΔ),规模经济所引致的效率进步率(STEΔ)和技术进步份额(TΔ),前两部分之积构成技术效率份额(TEΔ)。
(二)数据处理
根据统计数据状况,本文拟对2000-2010年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效率进行Malmquist指数分解。由前述模型介绍可知,效率核算需要各年度资本存量(k)、劳动投入(l)和产出水平p。其中劳动投入直接采用2001~2011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中“各地区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年底数”相关数据;产出水平则使用各年度不变价格的地区生产总值(GDP)指标,具体核算方式为:以2000年各省(市、自治区)GDP为基础,然后使用各年度GDP指数进行核算并获得后续各年的地区生产总值的2000年价格水平,所有原始数据同样来自2001-2011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
资本存量则基于永续盘存法原理进行核算,具体核算公式如下:
(5)
其中K(0)、I(i)、d(i)和P(i)分别表示基期的资本存量、时期i的投资水平、时期i的固定资产折旧水平和时期i的固定资产价格平减指数。本文以年为时期跨度,除基期(2000年)的资本存量需要核算之外,其余数据均直接来自2001~2011各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应指标:投资水平采用“各地区资本形成总额及构成”表中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标数据,折旧采用“地区生产总值收入法构成项目”表中的“固定资产折旧”指标数据,固定资产价格平减指数采用“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基期2000年的资本存量依据“资本产出比率恒定属于经济增长程式化事实(stylized facts)”规律进行核算。依据美国和英国的长期经济数据,Kaldor(1961)发现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六个相当稳定的规律现象,并提出即所谓程式化事实。程式化事实之一就是资本-产出率在长期中是稳定的,在Kaldor之前,这一统计规律就曾被Harrod(1939)作为公理性假设在其增长模型中使用。程式化事实在提出后被许多经济学者的统计分析工作所证实,从而也成为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内容(柳欣,2006:27)。本文据此假设计算2000年各省(市、自治区)的资本存量:首先计算2000到2010年投资总量和总产出增量(地区生产总值增量),其次用这两个结果计算不同区域的资本产出比率,最后结合2000年各省(市、自治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计算当年的资本存量水平。
在基期2000年资本存量核算结果的基础上,利用上式(5)计算2001~2010年各省(市、自治区)的资本存量序列。产出与资本存量均为2000年价格水平数值。
三、效率分解核算
这一部分基于前述数据处理结果和公式(3)、(4)所示的经济效率分解原理,利用DEAP2.1软件对2000~2010年我国大陆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经济效率进行分解核算。Malmquist指数核算结果描述每相邻年度之间的技术进步状况,总共包括10组各省跨年度数据,表1给出横向平均数据,图1给出全国平均水平纵向变化趋势。为了方便分析,表1列出了2000~2010年各省(市、自治区)年均经济增长率。
表1 各省经济效率Malquisit指数分解结果:2000~2010平均水平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在21世纪头10年的高速持续增长中,经济效率表现几个特点:
第一,经济效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很低。2000到2010年的10年间,我国大陆地区经济仍然保持了高速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率均保持在10%以上,和全国12.4%的平均增长水平相比,经济效率仅仅提高1.9%。经济效率提升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全国简单平均水平为17.8%,和Solow对美国估计的80%相比存在巨大差距,这一结果验证了我国当前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的基本判断。
第二,经济效率的提高主要体现为技术进步。在经济效率进步(年均1.9%)中,主要部分是技术进步(年均1.6%)造成的,经济应用的效率提高甚微。说明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市场制度建设并未得到加强,市场交易效率不高,导致微观企业管理、资源配置低效。这一点也从侧面说明,由于市场制度、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缓慢。
第三,经济效率进步的区域差异很大。经济效率提高速度最快的是天津市,为5.2%,与此同时还有安徽、江西等九个省或自治区的经济效率进步率为0;效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份额最高的仍然是天津市,为34.44%,效率没有提高的九个省份自然其贡献份额也等于0。经济效率提高水平及其结构的区域差异是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不均衡的重要表现之一。
第四,纯技术效率变动主宰着技术效率进步的趋势。和纯技术效率相比较,规模经济提升有限,很多省份还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
图1 省市平均效率进步变化趋势
分析图1,关于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效率变动趋势可以得出以下两条结论:
第一,2008年是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效率状况恶化的一年。可以看出,经济效率及其主要内容技术进步率在2008年迅速下降至负值水平,主要原因在于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并进一步引起世界经济衰退,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导致投入产出效率下降。下降趋势在2009年得到扭转,然而直到2010年仍处于正负临界水平,在当前世界经济前景仍然不乐观的背景下,其走向决定于我国拉动内需宏观政策的效果。
第二,从纵向变化趋势来看,技术进步趋势主导着整体经济效率变化趋势,同时纯技术效率主导着技术效率的变化趋势。这一特征与分析表1所示截面状况的结论一致。
四、经济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这一部分对经济效率与经济增长趋势之间的关系性质进行分析,其目的在于判断我国经济增长过程是否存在效率逐步改进的趋势:如果经济效率随着经济增长而提高,那么就预示着我国经济增长向着越来越倚重效率提升的阶段发展,那么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性质与郑玉歆(2007)、林毅夫与任若恩(2007)的解释一致,即投入拉动是经济增长较低阶段的正常性质并逐渐向着效率推动的类型转变;若相反,那么就预示着我国经济确实属于“恶性的”投入拉动性质,与Klugman(1994)的解释一致,经济增长未来会面对要素投入数量约束和边际要素报酬递减而难以为继。为检验这一假说,我们可以建立如下线性回归模型:
, i=1,…,31 (6)
其中Y表示经济效率指标,分别包括技术效率进步率EFF、技术进步率TECH和经济效率进步率TFP;PGDP和RGDP分别表示各省(市、自治区)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水平和2000-2010年GDP年均增长率;D1和D2分别表示描述西部与中部的虚拟变量(属西部地区D1=1,否则D1=0;属中部地区D2=1,否则D2=0)。按照前述解释,如果 与 估计值均小于零,则Klugman(1994)的论断与我国经济经验相符合;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观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按照东、中、西部依次降低,因此预期 与 估计值均为负值。
基于表1所给出的截面数据,利用指数平均法计算的各省(市、自治区)的年均GDP增长率数据,对模型(6)进行普通最小二乘估计,结果见表2。
表2 效率增长率与增长指标回归分析结果
从表2所示回归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经济活动水平及其增长速度对于技术效率不存在显著影响。技术效率进步EFF作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中,经济增长水平及其速率系数的估计值都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经济增长过程中标志市场制度完善程度的技术效率并无明显的提高趋势;而两个虚拟变量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全国市场制度效率处于普遍较低的水平。
第二,伴随着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率在逐步提高。在技术进步率TECH和总体经济效率TFP作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中,经济增长水平及其速率系数估计值通过显著性检验且大于零,说明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效率在逐步提高,其中主要内容是技术进步。
第三,西部地区经济效率与技术进步率显著落后于东、中部,而中部和东部差异不明显。对技术进步率TECH和总体经济效率回归结果中,D1通过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负值,而D2则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西部各省份在经济效率方面仍需实现跨越式提升。
五、结语:我国经济增长奇迹的效率特征
作为典型的发展中经济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具有一个重要的技术后发优势,即可以在生产技术和工业组织方面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就是在发达国家既有技术基础上,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的成本较之原发性技术进步低得多,从而通过消化(assimilation)先进国家的成熟技术边际成本远低于自行创新,而后者主要依赖于整体市场制度的高水平交易效率。其结果,从宏观管理者、市场制度提供者到企业层面的管理者,更注重技术进步而忽略制度效率。因此,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不能简单地使用“资本积累论”和“技术消化论”的二分法,其效率特征是: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投入拉动是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效率也在不断提升;由于学习发达国家成熟技术的机会成本较低,因此经济体中投入到制度效率改进方面的资源较少,从而经济效率的提高主要体现为技术进步,而技术使用效率提升贡献甚微。
我国当前正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现在的数量型增长方式向质量型增长方式转变。其政策重点集中在关注生产过程的具体技术特征,例如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出口、消费、投资协调发展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等。采取宏观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逐一处理,其效果必然如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快而技术效率不变的情况,最终会受到结构调整低效和调整空间减少的限制,从而不具可持续性。因此,相对于直接应付经济增长中的不可持续问题,更根本的和长期有效的做法应该是加大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高市场交易效率。
参考文献:
[1]Caves, D. W., Christensen, L. R. & Diewert, W. E.. The Econometric Theory of Index Numbers and the Measurement of Input, Output and Productivity[J].Econometrica, 1982, (50): 1393-1414.
[2]Chen, E.K.Y..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Debate: Determinants of Economic Growth in East Asia[J]. Asian-Pacific Economic Literature, 1997, 11(1):18-38, 54-70.
[3]F?re, R, Grosskopf, S, Norris, M & Zhang, Z.. Productivity Growth, Technical Progress 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4,84(1): 66-83.
[4]Felipe,J..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in East Asia: A Critical Survey[Z].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Center Report Series No.65, 1997, Asian Development Bank, Manina.
[5]Harrod, R. F.. An Essay in Dynamic Theory[J].Economic Journal, 1939(49):14–33.
[6]Kaldor, N..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A]. in F. A. Lutz and D. C. Hague, editors[C].The Theory of Capital,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61: 177-222.
[7]Krugman, P..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J].Foreign Affairs, 1994, 73(6): 62-78.
[8]Kim,J.I. and Lau, L. J.. The 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 in the East Asian Newly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Journal of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4,8(3): 235-271.
[9]Nelson, R. R., Pack, H.. The Asian Miracle and Modern Growth Theory[J].The Economic Journal, 1999, 109 (457): 416-436.
[10]Young, A.. A Tale of Two Cities: Factor Accumulation and Technical Change in Hong-Kong and Singapore[M]. In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Macroeconomics Annual 1992. Cambridge: MIT Press.
[11]Young, A..Lessons from the NICs: A Contrarian View[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4, 38(3-4): 964-973.
[12]林毅夫,任若恩.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经济研究,2007(8).
[13]柳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4]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其增长的规律——由东亚增长模式的争论谈起[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10).
[15]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再认识——用TFP分析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的若干局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9).
范文二:热工仪表系统的日常维护
[摘 要]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热工仪表使用越来越多,已经成为热工仪表系统有效运行的保证,在各个生产环节起到了关键作用,做好热工仪表系统维护与检修成为减少故障发生率的保证。本文将对热工仪表系统日常维护重要性进行分析,分析典型故障,提出几点检修与维护方法。
[关键词]热工仪表 工业发展 维护检修方法
中图分类号:TD4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031-01
伴随各项生产规模的增大,生产自动化水平也在提高,对热工仪表监测精确度也有着更高要求。在检定与计量设备参数时,需要了解热工仪表运行规律,这对促进生产高效、稳定、持续、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要想能够持续运行动力系统,循环发动下额定功率与参数将增大,一旦超出标准压力、温度指标,将很难控制,诱发安全事故。要想确保持续生产,保持运行规律就要做好对热工仪表的检修与维护。
一、热工仪种类与重要性
很多领域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热工仪,较常用到压力表、压力输送器、差压变送器、压力校验仪、温度仪、热电阻、热电偶、液位变送器、传感器、报警仪、流量计压器、温度校验装置等。可以充分使用这些热工仪表设备对温度参数、压力参数以及流量参数进行测量。也可以将其作为机组调节依据,是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当前,对发电机组参数设置有着较高要求,在设计当中需要考虑到经济性与稳定性,使设备材料数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如果压力、温度等超过材料能够承受的限度将引发安全事故;还有很多因素也会影响生产安全运行,汽包水位就是较为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将汽包水位维持在可控范围内是确保汽轮机得以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如果汽包水位高出标准限度,将会影响分离效果,致使蒸汽湿度与盐度增加,更会致使蒸汽中水含量增高,盐浓度增高,致使蒸汽水质恶化。随着蒸汽盐度增高,将在热管上形成结垢,增加管道腐蚀、烧毁的几率,甚至会造成汽轮机进水,引发其他事故。而相反,如果水位过低,将使汽水出现自然循环,式水管出现破裂,引发爆管事故。由此,对汽包水位使用热工仪测量是安全生产的关键[1]。机组运行流量为操作人员提供了调整依据,是非常重要的参数。总之,将热工仪表作为维持各项生产与设备全运行的保障,检修与维护成为重要工作。
二、热工仪常见故障分析
(一)压力测量仪表
压力测量仪表是较常见的一个仪器,常见故障有:环境温度变化出现误差,影响测量精度。地压力表设计不符合温度标准,使温度维持在-30~50°之间,如果环境温度超过既定限度,将使弹簧管力学性能发生改变,使测量压力表无法正常读出。由此,在对一些温度较高部位压力测量时,比如,设备顶棚、汽轮抽气管等高温部位,需要将压力表放置到合理位置测量;安装位置测量误差:取源点高度与压力感受部件存在差异时,低压系统运行下将使液柱差存在偏差,出现测量误差[2]。由此,负压系统在安装测量装置时,需要就近安排,确保压力点保持相同高度;引压管施工造成的误差;不能定期检验、审核造成接线错误或者设置误差。
(二)测量仪表常见故障
蒸汽、空气等气体介质是最为常见的。测量液体介质时,可以使用孔板配差压变送器的流量测量仪对电磁流量进行计量;对于气体介质测量则要使用差压测量装置配差压变送器构成的测量仪表测量流量,对气体介质差压测量有很多种方式。
电磁流量计。使用电磁流量计时,常见故障有:晃动指示、流量显示较大偏差、存在较大的示值波动;差压流量计。差压流量计在各领域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由孔板式、喷嘴式、翼型风速测量装置等组成,仪表常显示较大偏差;液位测量仪[3]。在工艺生产中,液位监控需要有准确的参数作为保障,液位测量方法有很多,其原理就是对液位变化进行记录,检测液位可以通过观察传播时间、电容量、浮力参数方式。差压测量系统、智能电磁液位计是液位测量远传仪表的重要组成。常见故障有固定值不稳、仪表值显示不明显、实际值滞后、仪表值输出与输入不畅、仪表显示值存在较大输出波。
(三)液位测量仪表常见故障
在工艺操作中,热工仪表在使用当中液位测量仪表会经常发生故障。影响液位的不仅是流量、扰动,还有混合料的进料量。当蒸汽流量增多时将出现“假水位”变化,造成水位升高的假象,都是因为操作人员不按程序操作造成的[4]。
三、热工仪表检修与维护方法
热工仪表能否稳定运行,关键在于监控手段的运用,更是及时发现故障、处理故障,减少事故发生率的保障。正式生产中,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校验温度计、变送器、压力表等,使测量精度提高。此外,在日常检查中还要对热工仪表信号强弱、稳定度、数据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如果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分析原因制定检修策略,及时将温度消除。仪表内部一旦出现故障,需要及时更换新的元件。常见的检修方法如下:
观察法。观察法就是上述所述监测法的一种,在热工仪表检修中较为常见,就是对元件接触是否存在问题、导线是否存在破损、接头接触是否完整进行观察,找到故障部位,进行针对性的检修与维护[5]。
电压法。在对热工仪表电压结构进行检测时就可以使用电压法,对比电压强度、正产值强度,进而将故障发生原因分析出来,找到故障部位,制定检修策略。敲击法。可以对仪表进行敲击可以发现内部元件是否牢固,是否存在接触不良,比如,利用敲击法能够对热工仪表是否存在指示灯忽灭忽亮、错焊、漏焊判断并分析,检查各个部位的连接情况。
信号法。使用信号法能够对电路循环原理、仪表连通性进行检查,查看输出端的信号强弱与质量判别故障位置与故障原因。
电阻法。在热工仪器日常检修维护中,可以将电阻测量作为基础,通过判断电阻线路连接好坏与元件质量、电压配合度判断热工仪运行状态。
短路法。短路法就是使用导线与热工仪表的某个元件连接,可以判断电流与电压数值变化情况,以此判断故障大小。此外,随着测量仪器使用量的增多,对测量仪表有着较高的精度要求,要能够及时更新仪器,加强对检修人员的培训与教育,不断提升其检修技能,增强责任心,加强日常设备管理,切实落实好相关规范标准[6]。
如果控制仪表系统指示波动过于频繁,可以对液面容量进行控制,针对此将故障原因分析出来,如果容量增大表示仪表发生故障,容量小则要分析工艺操作是否规范,如果变化频发则是由波动频发造成的,如果变化不明显则表示仪表出现了故障。
结束语:
总之,热工仪表能否安全、精确运行关键在于是否进行安全投入与系统维护,这是确保设备稳定、安全运行的保障。热工仪表有着非常多测量参数,仪表种类也非常多,要想使热工仪表得以正常使用,对维修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具备更高的技术能力。此外,还要定期对热工仪表检测与校验,及时将误差与故障解决,使各项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梁瀚文.热工仪表维护管理系统总体方案探讨[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12):45.
[2]刘政委,曾娟.浅谈火力发电厂的热工仪表检修及维护[J].企业导报,2015(13):150-150,153.
[3]黄汝科,亓蕾,王亮等.浅谈自动化控制系统及热工仪表的维护与管理[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1(4):76-78.
[4]戴进.电厂热工仪表及自动装置维护与调试探究[J].电子世界,2014(20):263-263.
[5]张宝松.对火电厂热工仪表的检修维护解析与对策选项[J].中国科技纵横,2014(5):79-79.
[6]孔勇泉.浅议电厂热工仪表及自动装置的维护与调试[J].中国电子商务,2013(1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