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论文4000字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这门学科中最重要的一个课程,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掌握会影响到今后的学习。所以,教授好这门课程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论文4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计算机组成原理论文4000字篇一
《开放教育“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策略初探》
摘要:开放教育“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应狠抓课前预习环节,培养学员自主学习能力;落实常规要求,确保面授教学效果;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员硬件动手能力;探索应考策略,提高过关率。
关键词:开放教育;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策略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CCC2002)》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教育思想、观念、教学计划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教程》中提出“重视基础,加强实验,计算机、数学、外语不断线”[1]的指导思想在建立系列课程时应该提倡。自2009年起,“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已被列入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必考科目之一,占总分的30%,这一新的情况给该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师,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给学员讲清要点,明确目标;作为学员又如何以最高的效率掌握要点,灵活运用,这是教学双方都期盼实现的目标。然而,目标的实现不仅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而且要有正确的教学方法,只有方法策略得当,才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本校“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现状,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采取狠抓课前预习环节、落实面授教学常规要求、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员硬件动手能力、探索应考策略、提高过关率等教学策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一、“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中,通过调查发现,影响课程教学的主要因素,表现为:学员课前不预习,课程学习信心不足,硬件动手能力差,复习抓不住重点等,其原因在于学员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面授听课常常表现很茫然,注意力不够集中,游离于课堂外,面授教学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学员对本课程没有信心缘于前导课程“数字逻辑”基础薄弱,因此还没有开始学习,就对课程产生了畏惧的心理,甚至产生放弃念头;本课程偏向硬件,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员因硬件动手能力差,实践环节往往成为其“软肋”;学员期末备考阶段,复习行为无策略可言,复习抓不住重点,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策略
针对教学中学员学习中存在的诸问题,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注重教学常规的落实,通过扎扎实实的教学,以提高学员的学习效果,改善教学质量。
1.狠抓课前预习,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就是寻疑,学员只有通过预习,了解所学内容,才能产生求知欲望。预习既是“自学”,又是“导学”,也是“督学”,是三者的结合体。为了培养学员自学能力,养成勤动手查资料、勤动脑想问题的预习习惯,笔者在开学前一周便将本课程实施细则挂在网上,并且在每次面授前,都会要求学员将自学内容、补修内容、查阅内容、重点难点等,以习题形式在自学笔记中完成题目解答,并在书上标记出来。如果是计算题,如“数制转换”,还要将计算过程写出来。为了督促学员完成预习,将预习情况评价量化,作为形成性考核成绩有效组成部分。如果面授检查发现学员没有按要求完成自学内容,就要求学员补全预习内容,并且本次面授记录为“缺勤”,如果超过2/3缺勤,形考成绩则不能通过,这样,学员就不能参加期末考试。通过这样的严要求,学员重视了预习,面授时也能提出很多问题,以前的茫然状态大大改善。对于预习,要求学员认真完成,但不苛求学员一定做对,只要不懂的内容在书上做标记,面授时有了需要突破的重点、难点即可。总之,通过预习要求学员至少要知道本次课要学什么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2.落实常规要求,确保面授教学效果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难度大,内容抽象,学员很难自已理解,所以面授教学至关重要。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采取了以下方法和策略:
首先,加强与学员沟通,保证到课率。根据“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试点的精神,本课程倡导“学员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集体学习为辅”的教学理念。课程的面授辅导课次数很少,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每节课讲的内容较多,如果缺一次课,后面的内容就无法听懂。所以笔者要求学员一定要做到“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笔者所在学校,为了解决学员工学矛盾,对人数在5人以内的班级采取由学员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形式,保证学员都能参加面授课,本人在每次面授前几天,都要打电话给每位学员,电话沟通除了提醒学员按时参加面授、保证到课率之外,主要是落实学员预习情况,要求学员简单阐述预习内容,预习效果不好的,进一步明确学习任务,要求学员完善预习。面授时,着重检查预习效果不佳的学员。预习落到了实处,学员能带着问题上课,面授学习效果明显改善。
其次,结合学员的学习实际,有效展开面授。一是针对学员前导课程“数字逻辑”基础比较差的现状,笔者面授过程中会补充“数字逻辑”中必需的知识,保证学员听懂,听懂了课的学员逐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以前畏惧学习的心理有了很大改善。二是在每次面授前,先了解学员的预习情况,包括学员自学笔记、自学作业的完成情况。以提问的形式让学员回答本节课要讲授的内容,指出自已在自学过程中的难点。然后针对学员预习情况,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在讲授过程中,尽量采用多媒体课件等生动的教学手段,配合板书讲授,把教材各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开发成多媒体课件,抽象内容变为可视内容,图文声并举,形象直观,一目了然。不管采用多媒体课件还是板书,面授时都要实时关注学员的眼神和表情,当发现有异常(无反应、反应过度等)反馈时,任课教师就及时调整讲课节奏,询问学员情况。面授过程中,多问几个“听懂了没有”,学员听懂了以后,再讲下面的内容,否则就要重复讲解,直到学员听懂为止。自始至终要使学员跟着任课教师的思路走,而不走神。总之,要让学员通过每次面授,真正能将在预习过程中的难点突破,再次强调重点,使学员真正有所收获,而不是“打考勤”来了。
第三,重视全员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全员互动,互动可以体现在教师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面授课堂上有了互动,就不再是“一言堂”,学员参与程度得到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学员之间进行互动,不仅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例如,在讲述“主存与Cache的三种地址映射方式”时,先介绍地址映射方式的选择标准,然后在介绍具体地址映射方式时,可以让学员根据选择标准判断该地址映射是否适用于某种情况,存在何种缺陷,如何改进,从而引出另外一种地址映射方式;也可以将之作为任务布置,由学员进行分析、讨论,并在课堂上进行提问。这样,学员有了具体的学习任务,在学习中就不会没有目的性。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员处于主动的地位,与教师之间也成为一种协作探索知识的关系,消除他们由于难学带来的排斥心理。面授结束时一定要注意本次课总结,为使学员有效地掌握本次课的重点,教师要认真研究、整合课程内容,化繁为简,深入浅出,为学员提供简明、清晰的学习重点,有时总结成记诵口诀,有时概括为关键词,既方便了学员记忆,又提高了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数制转换中如何将二进制与八进制、十六进制互相转换过程中,给学员讲了采用“421码”、“8421”转换技巧,学员很快地理解了这部分内容。
面授策略的有效实施,解决了学员在预习中的难点,帮助学员掌握了课程重点,教与学的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
3.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员实践能力
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是课程教学的三大目标。要实现培养能力的目标,必须明确地将实践教学摆到重要位置,体现学科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征。任课教师用实验仪器“TEC-4计算机组和体系结构实验系统”,如ALU、双端口存储器、微程序控制器、时序产生器等功能部件结构的创新改进,紧密结合教材,突出整机概念,使学员抓住了课程的本质,帮助学员建立清晰的数字系统及计算机整机概念。在实验过程中,讲解完原理后,以学员自主实践为主,笔者指导为辅,培养了学员硬件动手等实践能力。
4.探索应考策略,提高课程过关率
不管采用什么好的教学方法,内容掌握程度如何,大部分学员追求目标是通过考试,取得学分。针对学员需求,任课教师认真钻研近几年的中央电大开放教育的考题规律,通过对历年考题的题型及考题所涉及的重点章节的分析、章节重点考核内容及知识点的讲解,指导学员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掌握应对各种题型的技巧。任课教师精心设计课件,将课程的选择题、判断题做成课件方便学员复习,学员可以通过反复点击进行选择、判断,从而加深印象;对于简答题,帮助学员提炼关键字、核心点,并要求学员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下来;对于计算题,重点掌握数制转换、原码、反码、补码的求法,反复强化练习,要求学员做到任意给出一个数,都能准确无误地求出正确结果。教师的精心指导带来的是学员的认真复习。几年下来本门课成绩全部通过,并且优秀率达到80%以上。
在教学中,教学的关键不在于策略的多样性,只要号准学员的脉,扎扎实实地落实教学常规,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研究组.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2] 王诚.计算机组成原理(本科) [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
[3]陈丽文.学员自主式的教学模式在综合性实验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