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小故事集

2017-01-09

无论哪行哪业,成功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管多再辛苦都要保持前进,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创业小故事集。

创业小故事集1:7000元起家的小作坊 成服装集团

温商,世界惟一可与犹太商比肩的群体。虽没有数千年的经商史,但智慧却促使他们在短短二十几年间创造了全球商界奇迹。陈旺生便是他们中的一个代表。1989年,20岁出头的陈旺生决定离开家乡,到正在发展的北方城市寻找机会。最初,他与同乡去了北京。但没多久,这些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便因那里的繁华与压力陷入迷惘。无奈下,天津成了他们的第二选择。

爱上一座城,并长久驻足,很多时候源于“初见”它的感觉。陈旺生亦不例外。刚下火车,他就被天津人与世无争的恬淡和朴素真挚的热情深深吸引。也许彼时那个年少轻狂的陈旺生尚不曾清晰规划出此后20多年的事业发展路径,但有一种安定的感受却准确无误。他当即决定,在这座城市落脚扎根。可靠什么为生?创业支点又在哪?

揣着几个人东拼西凑来的7000元“家当”,陈旺生陷入了人生的第一次沉思。到工厂打工,积累些资金再单干。或者卖小吃,天津人喜欢美食。抑或凭年轻力壮组建个装修队。同乡的3个小伙七嘴八舌地出着各自认为可行的主意,却逐一被陈旺生否决。要么不做,要做就做鲜有人或没有人做的。对于这样的理由,其余三人面面相觑。

那年冬天,冷得出奇。某日,外出归来的陈旺生突然提议,要开个皮衣作坊。想法绝非空穴来风。一来,作为当时的“奢侈品”,皮衣正成为人们体现身份的标志。二来,皮衣的生产厂家有限,市场供需不对等。此时不做待何时?认准商机的陈旺生不出3天,就在何兴庄租了间十几平方米的房子,添置了4台缝纫机,开始了“作坊生活”。与所有在津创业的温州人一样,陈旺生艰苦奋斗的日子就此开启。

对于不懂设计、不懂面料的陈旺生来说,涉足服装业一切需要从零开始。本着“求人不如求己”的原则,他借来缝纫书,从裁剪开始边干边学。又买来大批国外时装杂志,力求在款式设计上紧跟流行趋势,先模仿再创造。尽管说着简单,可当真实践起来,这4个从未做过针线活的大男孩却做得一塌糊涂。皮料费了一筐,却只将就制出个大概,投入的原始金如冰般消融。

可即使如此,陈旺生仍旧不放松成品品质,哪怕借钱,也要保证皮衣质量。因为“做高端”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更是未来的目标。那段时间,他吃住在作坊。白天除了生产,就是扎进商场试穿别家皮衣,以改进自家产品;晚上除了看杂志,就是拉开木板在工作台上和衣而卧。渐渐地,皮衣有了陈旺生自己的设计风格,质量也出现了跨越式提升。

随着销售订单从无到有,由少积多,作坊从以前每天只做5、6件成衣逐步增至1600多件。陈旺生送货的工具也由自行车过渡到黄大发。最忙的时候,他顾不上正在坐月子的妻子,一天跑10多个地方送货,累了也只能在商场楼梯间的角落里歇歇脚。这样的苦日子一直延续至1994年。

那一年,白手起家的几个人终于走出作坊,成立工厂,也创设了自己的皮衣品牌。可令陈旺生没想到的是,这些一起踩缝纫机、睡裁剪台的合伙人,开始出现分歧。有的人提出要迅速扩大生产规模,趁势而上;有的人提议要拓展投资领域,向其他行业进军;而偏于保守的陈旺生则希望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地做服装,陪伴企业慢慢成长。

迥异的经营理念,终于让共同打拼的兄弟分道扬镳。但分开意味着新生。没多久,陈旺生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一个属于他的服装梦,又在赵沽里的小厂房中孕育开来。

依然本着“高端定位,只做皮衣”的生产理念,陈旺生带领新员工,严守质量关。他将一件皮衣分解成100多道工序,所有细节都亲自审查,稍有瑕疵就责令返工。同时,在没有任何背景的情况下,陈旺生凭借毅力与坚持只身一人跑遍大江南北开拓业务,甚至独自赴欧洲采购原材料。至1999年时,已有10多个国内知名品牌商找他做贴牌,国外出口订单已达上千万元,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了8倍,生产车间也由小厂房迁至新开路原服装二十二厂。正当陈旺生自创的品牌渐在国内皮草服饰领域崭露头角时,一场致命危机差点儿摧毁了他辛苦耕耘的一切。

1999年,是陈旺生创业10年的一个结点,也是他人生中最灰暗的岁月。那年,皮衣行业遭遇系统性风险,出现迅速滑坡。一时间,所有皮衣生产企业都像漂泊大海的扁舟,被打入浪底。眼看着产品销售遇阻,企业迅速陷入亏损,陈旺生急得发起了高烧。毕竟年关将至,彼时的员工工资是年结方式,这意味着要支出很大一笔费用。可钱从哪来?要么借钱堵窟窿咬牙度过,要么遣散员工关门转行。

一番纠结、痛苦、挣扎过后,陈旺生选择勇往直前。他找老家拆借到了一笔钱,总算解决了工资问题。2000年春节,200多名员工欢喜过年,只有陈旺生黯然伤神。他深知,若不能尽快转型东山再起,一切将无法挽回。情势紧迫下,陈旺生不等出正月,就急急约见了一个人。而恰是此人,成为他二次创业的“助推器”。

香港的春节,处处张灯结彩。长途跋涉的陈旺生在一家咖啡馆找到了这位他最想见的人全世界皮草行业华人“第一把手”。那天,那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借给陈旺生2600万元,甚至连借条都没有打。因为10年的接触,彼此已建立了充分的信任。老人除了在资金上的支持外,还建议他放弃皮衣转做皮草,不仅利润空间更大,且市场更容易拓展。

只要心不死,再造企业并不难。春节后,老人亲自带着陈旺生去丹麦、芬兰、美国的皮草批发中心,耐心教授他原材料的甄别技巧,嘱咐他不论何时都不要放松对质量的要求。这一切,陈旺生都牢记在心。回国后,他即刻召集员工开会,并组织学习皮草的制作工艺,强调质量意识和品质把关,即在面料上刻意求精,在设计上标新立异,在利润上力求合理,在服装上争创一流。所有的皮毛原料均从国际四大毛皮供应商直接购进,不选其他渠道。因为他深知,质量才是企业的生命线。

二次创业的陈旺生投入了200%的精力,因为他始终告诫自己:只能比第一次更成功。为此,他设立了品质调查制度,即在每件服装出厂时都附一张“意见卡”,以及时了解消费者的意见和市场动态,为公司抓生产和品质管理提供第一手依据。区别于那些利益至上的商人,陈旺生最大的不同是,无论亏赚都要先把产品做好。在他眼中,签订的任何一份合同都是责任,一定履行至最后。绝不会以牺牲品质降低价格来赢得市场份额,相反,近乎吹毛求疵的他对每一个生产线上的员工提出了更高要求“精貂细作”、“裁剪激情”。只要从他手里送出去的服装,就是品质绝对上乘的一等品,一针一线都精益求精。

如此认真负责的态度,让公司不出一年便再度赢得广大客户的信赖,同时也在企业内部逐步形成一种信用文化,继而使公司逐渐在国内众多服装生产企业中脱颖而出。时至今日,陈旺生的服装集团已服务国内外70多个知名品牌。未来几年,他计划对企业进行更为系统化的管理,不仅要建立一支由专家型经营者组成的团队,还要构建出实力主义评价制度与业绩挂钩的工资体系,并整理归纳为一套完整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怀揣着对未来的期待,陈旺生依旧如刚创业般激情四射,阔步向前。

创业小故事集2:90后小伙辞职创业开客栈 半年后收回成本

91年出生的赵灵杰是荆州松滋人,2014年毕业于三峡大学水利水电建筑专业。创业之前,赵灵杰在广西防城港核电站做管道检测。“在那边是做核反应堆检测,和很多人一样,虽然工资不高但生活简单、稳定。”赵灵杰说,自己之前其实并不知道涠洲岛这个地方。

涠洲岛位于广西北海附近,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海岛之一。2014年6月份,赵灵杰和在桂林上班的大学同学小聚,相约出游到了涠洲岛。“我们一下子被这里的美景深深吸引住了!”赵灵杰说。蓝天碧海细沙,作为我国最大、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涠洲岛年平均气温23℃,四级如春,象一枚弓型翡翠浮在大海中。这里还有奇特的海蚀、海积地貌,活珊瑚等等,素有南海“蓬莱岛”之称。

那次去虽然只待了两天,这个美丽的地方却久久萦绕在了赵灵杰的心头。“当时就想能永远待在这儿有多好。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这里的旅游业还不是特别发达。有风景,更有发展前景。”他说,创业的念头就这样萌生了。

说干就干,回去没多久赵灵杰就鼓动同学一起辞职上岛创业。两人带着自己和家里共同支持的十三万多元,在涠洲岛上开起了住宿餐饮于一体的农家乐。

做这一行实际上主要就是跑腿、做家务。赵灵杰现在总结起他对开旅馆的看法。赵灵杰记得,2014年7月4日旅馆开张的第一天,自己带着几拨客人在岛上转了一整天直接就被晒脱皮了。

赵灵杰和搭档邹星星两个都是90后,而且都是家中独子。“在家里以前根本没做过家务”赵灵杰说。而在涠洲岛,他们的农家乐式旅馆要对客人管吃、管住、管导游。小小的海蓝客栈四层楼,13间客房。做饭、打扫清洁,收拾客房全部都要自己来。

现在赵灵杰每天6点40就要起床给客人准备早餐。搭档带客人出门,自己还要在家打扫清洁。忙不过来,就请了个阿姨清洗床单。但是晚上客人的海鲜大餐总是赵灵杰亲自掌勺。旺季的时候两人每天睡不到5、6个小时。

“实际上也不难,主要是学海鲜怎么杀。”赵灵杰说做饭的功夫全都是到岛上现学的。偷师学艺的时候,以前在别人摊子那儿一站就是个把小时。“看我们俩都是很年轻的小伙子,有时候菜做的不好客人也能包容啦。”赵灵杰笑呵呵的说。最多的时候赵灵杰和同伴一晚上做了十二桌人的饭菜。忙到凌晨才做完,回去都累瘫了。

由于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做事,两个90后男子汉的家人几乎很少过来帮忙和指导。“全靠自己摸索。做的可能不好,但是我们格外勤快。很多客人都是被我们的真诚打动的。”赵灵杰说,半年下来,两个人都变得又黑又瘦,但如今论起做事来已经是得心应手了。

2015年春节,赵灵杰和搭档将两个人的家里人全都接到了岛上过年,汇报成绩。“饭菜也都是我们自己做的。长辈感到很欣慰,说你们不简单!环境能够改造人。”赵灵杰颇显自豪。

“都说岛上风景好,实际上也挺单调乏味的。”赵灵杰说这是另一个不小的挑战。赵灵杰和搭档的女朋友都因为异地恋而分手了。在岛上没有太多娱乐项目,只能打打球、上上网。

“能够沉下心来做点事也不错。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但在他看来,这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迎来送往,开店创业能让自己快速成长了起来。因为业绩不错,赵灵杰还奖励自己还去云南旅游了一趟。

开业半年时间,投资的十三万元已经收回成本了。赵灵杰和搭档现在已经盘下了一个位置更好的靠海小楼,准备开分店再大干一场。“来这里是我的选择,不管以后会怎样。青春就是不能让自己后悔。”赵灵杰说。

创业小故事集3:85后小伙放弃7万月薪回青岛创业 咖啡外卖

回青岛创业前的图经经曾经在北京从事保险理财工作,已经做到了公司的二级主管,月收入可以达到7万,手下有一个30人左右的团队。“我2009年下半年去的北京,当时家里已经帮我找好了一份相当稳定的工作,所以父母都不支持我的决定。”图经经说,他到北京时身上只有爷爷给他的2000多块钱,自己去了一家国际保险公司应聘并成功,但那之后就全部都要靠自己了。

为了省钱,他每天只能把10块钱的包子分成两顿吃,租住在北五环外每月租金只有50元的半地下室里。每天早上五点半就要起床,然后花两个多小时到单位。因为没有经验和资金支持,在北京也没有人脉,没有办法的图经经就只能每天抱着调查问卷去“扫街”拉客户。

就这样坚持了8个月,他终于在和一位偶然遇到的优质客户合作成功,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图经经回忆起那一次经历依然觉得很兴奋。凭借这一次出人意料的 “壮举”,24岁的图经经成为了公司里最年轻的主管,之后进一步的成功也来得水到渠成。但是他还是想回家乡创业。

走进图经经的BWG品牌咖啡店,整体装修风格和偏小资、文艺的咖啡厅有些区别。“我把店址选在高端写字楼,紧邻商务公司的办公桌,店面的装修布置不走文艺复古路线,而是更偏重商务。”图经经介绍说。明亮的落地窗使得店内光线明亮而澄澈,桌椅摆放整齐有序,厨具、设备简约中透露出年轻的气息,吧台里的咖啡师也是一身白领装扮,举手投足间都显现着干练的气质。

图经经透露,多数喜欢喝咖啡的白领由于白天工作忙,没有时间去咖啡店里享受咖啡,而只能选择在晚上喝。但咖啡作为饮品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提神,让人更有工作状态,帮助提高工作效率。现在市场上并没有提供工作时间外送咖啡服务的商家,于是他看准这个商机,将创业项目定为外送咖啡,并自创品牌BWG。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推出单价在30元左右的咖啡产品,在上班时间提供咖啡的制作、外送服务,并且接受网上订单和支付,“买一杯即可外送还能保证品质,这也是我们能够吸引顾客的一大特色。”图经经得意地说。

与此同时,他也希望利用这种特色服务规避传统咖啡店的正面竞争。图经经把实体店定在香港中路一家高端写字楼内,供顾客能够坐下来喝一杯咖啡的地方并不大,同时整个楼里已经有两家实力大店,选择外送方式可以有效避开和传统咖啡大店产品服务上的重合。

有了想法,就得执行,经过一系列的张罗,今年年初,BWG咖啡店开张迎客了。此时,如何推广,如何吸引更多的客户成了摆在图经经面前的大问题。那段期间图经经也策划了不少推广活动,比如旺季时在店内进行咖啡和甜品的免费品尝活动,建立会员制度,顾客可以用消费积分领奖,当然也包括最传统的方式——“扫街”发传单等等。

“如今,小店经营情况不错,但小本创业最初还是非常辛苦。”图经经笑着说,去年他从工作了5年的北京回到老家青岛,在一家公司做了半年的网络市场销售主管,工作业绩稳步增长。“但这些并不能够让我满足。”图经经说,去年7月份,他辞去了销售主管的工作,决定根据自己的兴趣,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店。

没有相关经验的他先去了一家熟人的咖啡店学习,他是从刷马桶和刷盘子开始做起的,一个月后帮忙出单,之后被允许做果汁,一直到有资格进入吧台学做咖啡。期间,他也学习到了这个行业中的物流、培训系统、盘点和库存安排等方面的技巧。“真的是从零学起,重新体验了一次做新人的经历。过程很苦,但也很有收获。”图经经笑着说。

学到了开咖啡店的基本知识,图经经又面临着选择具体经营项目的难题。2014年初,他去自己奋斗过多年的北京寻找创业灵感,这期间一位好友提醒他,附近写字楼里的一家咖啡店比较有特色,不同于文艺的咖啡街店,服务员都是西装革履,整体走的是职业化纯商务路线。到店里实际参观之后,图经经感觉这种形式的咖啡店正是自己多年来所向往的,也非常适合在青岛推广。

崂山的新店开业后会尝试新的经营模式,去实现我的终极创业梦想。”图经经说,创建咖啡联盟是出于对自己现实情况的考虑,目前实体店面比较少,而且每家店的生产力有限,导致距离较远的咖啡配送保障不了高品质,所以下一步他会找一些产品质量达标的咖啡店合作,由BWG咖啡作为一个平台去接下各地客户的订单,再分配给最近的咖啡店去制作配送。期间,通过推出各类咖啡周边产品等方式,最终组成一个品牌影响力更大的网上咖啡联盟。

“对于合作的咖啡店,我们会严把质量关。”图经经说,想加入咖啡联盟,对方必须和自己一样,对咖啡有着非凡的热爱,并能够坚持产品高质量始终如一。他相信,只有这样的做事方法才能把创业做好、做大。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