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励志小故事

2017-05-26

相关话题

将来的你,一定感谢现在拼命的你,努力拼搏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拼搏励志小故事,供大家参阅!

拼搏励志小故事:再努力一点点

美国寻金热的时代,吸引了成千上万做黄金梦的人。有些人不惜变卖自己的全部家财,离乡背井,跑到美国去淘金。

有一个异乡人,也把自己在英国家乡的田地卖掉了,只身跑到美国最热门淘金的地方,希望能找到金矿后衣锦还乡。

他首先在当地买了一间屋作栖身之所,安顿之后,便开始他的寻金旅程,每天早出晚归,非常辛苦地到处找寻金矿。开始的时候,他还是满怀希望,相信很快便能找到金矿。可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从一个壮健的中年人,渐渐变成一个老年人,他找寻金矿的事业还是毫无进展。

最后,到他临死的时候,他的寻金梦终于成为泡影,而他亦客死异乡。当他的后人来到他居住的房子,看过他多年来找寻金矿的记录,发觉他除了自己的房子之外,其它四周的土地几乎都挖掘过,始终一无所获。

他的后人灵机一动,何不尝试挖掘这间房子的地底,看看有没有新发现呢?终于,他们在这间房子的地底,找到当时美国最大的金矿,完成这个异乡人未完的心愿。

人生感悟:

人通常会舍本逐末,到处找寻可以令自己成功的方法,却忘记有时最有价值的东西,可能就在自己身边,需要你好好去把握和运用,请善用你的资源,成功就在你的面前。

拼搏励志小故事:奋斗改变人生

每一天,都是周而复始,每一天,都是崭新开始。恍然间,做记者这一行,已经17载。

当你觉得上班是件痛苦疲累周而复始的事情,那你是把你的工作当成一个赖以谋生的职业了;当你觉得上班充满激情和挑战,那么你是把你的职业上升为事业了。

人生的一个选择,就是一个转折

我是一个从外省来到重庆的“移民”,祖籍安徽合肥,出生在西安,后又飘到四川,在重庆举目无亲,也许你们不相信,我之前在一家兵工厂民品车间做冷冻工,通过液态氨制冷使得一种名为“石硫合剂”的农药迅速结晶。我在学校严重偏科讨厌数学,这点很不好。但是上天给你关闭一扇门,必然会给你打开一扇窗,于是上天赋予了我写作这种才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的作文出类拔萃,写作这项技能陪伴我一起走到今天。

入厂工作4年后我选择离开,我不愿意自己的未来在农药发出的硫化氢毒气中度过,当一个女同事不慎失足掉入农药池,捞出来浑身变绿时,我开始塞上耳塞,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学习,参加成人高考。

很幸运,我考上了。

我就读的学校现在基本不存在了,是陶行知先生创办的“重庆社会大学”,这是一个四川美术学院的落榜生集中地。那时,看见绘画系许世虎教授的画作《窗台上的宝石花》,甚是喜欢,只是远远地看着,没曾想过16年后我做了他的策展人。于是我报了绘画系,但母亲临时给我改为了中文系。从此,命运也发生了转折。

圆他人梦想,就是圆自己梦想

每年的夏季,也是很多大学毕业生内心格外焦躁的季节,因为“就业”这两个字是每对父母每个孩子内心之痛。毕业之前,我的老师颜崇秀把我送到《重庆青年报》报社实习,我每天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那时候,带着一套洗漱用品,晚上忙得太晚就睡办公室的沙发。

1996年夏的一个早晨,我正在办公室打扫卫生,电话铃响了,是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打来的,郝主任用急促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故事:重庆市中考状元因残疾被学校拒之门外,这个男孩决定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的家人想到不该轻易放弃,带着他去了残联。于是,残联拨通了报社的电话,寻求媒体帮助。

得到消息,我开始为这个叫杨健的男孩呼吁,我不相信这么好的孩子没有学校要。在40度的高温下,我一次次跑招办,一次次跑学校,直到跑中暑,最终招办特批了一个名额给他,我清晰地记得招办的领导问我:“你是他姐姐么?”从此,这男孩一直叫我“姐姐”,直到今天,他考取了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执业律师、注册税务师之后,每年他都会在年三十请我这个“姐姐”团聚。我写的《中考状元落榜,谁来圆他读书梦》系列报道后来获得了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残联颁发的好新闻二等奖。那时,青年报正在招人,主任田间留下了我和一名研究生。这篇文章,也奠定了我留在青年报工作的基础。之后,我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用,在西南政法大学半工半读学完了法学本科。

所以,圆他人梦想也是圆自己梦想。

保持平常心,追寻真善美

1996年,我开始“卖字为生”的生涯,同年在重庆慈云寺皈依佛门,拜于惟贤法师门下,人生跌宕起伏,才会精彩无限,有坎坷有泪水,也有鲜花和掌声。佛教帮助我修心,让我学会了拥有一颗平常心和追寻真善美。

之后的生涯和媒体不可分割,做报纸、杂志,写专栏。1998年我专写法制报道,撰写了张君案、合江沉船案、董书君跳楼案等一系列独家深度报道;随后涉及新闻类别从文到武,转向做文化娱乐副刊,担任过重庆当时最畅销的《重庆青年报》旗下的《激动周刊》的创始人之一,负责策划编辑时尚情感版“他们”“她们”。随后担任《重庆青年报》文体副刊部主编,《单身》杂志主持人、编辑,理性和感性经常在矛盾中融合与对抗。

2007年我担任大渝网文娱频道主编,负责大渝网的文化、娱乐、体育这三块领域,负责来渝明星名人访谈,组织策划了渝版陈奕迅、张学友、张信哲、张宇等重庆个唱征集同台女歌手、担任超女重庆区评委等系列活动推广……

2011年兼任腾讯微博重庆站主任,策划、推广腾讯重庆站政务、媒体、商业微博。目前正逐步历练成为一名职业网络推手,成功推送若干草根人士走向演员、主持人、歌手的职业化领域。

我从小渴望成为一名作家,2011年很幸运地被重庆市作协吸纳为会员。今年,长篇小说《凋零与绽放》也会面世。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坚持下去,并付诸努力,你自然就会得到你该得到的。

和明星真诚沟通,虽辛苦但快乐多

这些年来,我采访过的明星不计其数,访过冯小刚、陈凯歌、张艺谋、陆川、顾长卫、张一白这些中国最知名的导演;访过学者孔庆东,访过大家熟知的内地的老爷子李默然、可爱的闫肃、赵本山、赵季平、李幼斌、张继钢、郭达、吕丽萍、杨丽萍、闫妮、佟大为、徐静蕾、冯远征、李宇春、张靓颖……访过港台的齐秦、周华健、罗大佑、吕良伟、张信哲、陈奕迅、周杰伦、品冠、任达华、罗家英、李宗盛、米雪、张惠妹、孟庭苇、张震岳、林志玲、曹格……访过旅美华人赵美萍、高娓娓、加拿大领事戴尚安、加拿大的马修连恩;参加全球华文传媒首脑峰会,访过十几个国家的华文媒体总编。

采访明星,是一件快乐和有技巧的事情,有的才出道的明星会很拽,但是有更多老牌知名明星会很友善。

2011年9月采访赵本山,奔波14个小时只采访了7分钟。见到才写完一堆毛笔字的本山老师,他很亲切地说:“你们辛苦了,想问啥尽管问。”只要访到自己想要的内容,你会觉得辛苦没有白费。

2012年11月滚石三十周年演唱会,再次见到周华健,他主动热情地过来握手:“嗨,我们又见面了!”

齐秦演唱会前,见到齐秦小哥,小哥说:“葡萄,我多要一张名片,带给我姐姐齐豫。”然后,还分享了他自己调制的火锅底料。演唱会上,我坐在第一排,小哥从台上走过来,友善地打招呼。

纵贯线来渝期间,有一次直播时,李宗盛特别爱开玩笑,他要周华健、罗大佑、张震岳和他一起喊:“我们都爱吃葡萄!”

陈奕迅来渝举办两次演唱会,再次采访他时,他说:“又见面啦!记住,一定还要来看我的演唱会!”

明星也是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闲暇生活,用一颗真诚心和他们交流,他们自然会把你看作朋友。

通过这16年的积累,我已经和重庆所有的演出机构建立起友好深度的合作关系。在重大艺术学院许世虎教授生日之际,我在重庆大剧院为老师举办了一次画展。2012年12月5日帮助渐冻人杨学峰在重庆大剧院举办了“只要活着就好好活”演唱会。带着自己的团队为需要募捐的网友卖报纸募捐,和爱心人士和本土明星们一起去孤儿院养老院,和他们共度佳节。

你想平淡地活着,你可以按部就班甘于平淡,但是,如果你赋予生活激情,精彩就在你的手中。

人生只有一次,酸甜苦辣尝尽,你才知生活真正的滋味,面对掌声鲜花和面对鄙视白眼,都要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只要你努力了,哪怕失败,也是获得成功的经验。佛教说:“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已成过去,明天尚且未知,我们能把握的就是今天。把你的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激情投入到有限的时光里,你才不会枉费了今生。

拼搏励志小故事:脚踏实地的去努力

很多年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去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对老人回答中所透露出的含义理解不多。然而,在以后的工作生涯中,随着采访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回答在我脑海中便越印越深。

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故事。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学,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着。学子谢过老人,两人分别。几日后北大举行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但我听过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后来,我又在医院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我问她:您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老年病人的状况。

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而这位在“五·四运动”中走上文学之路的老人,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80年的岁月而仍然未老。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

冰心的身躯并不强壮,然而她这一生却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稿纸,写下了一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伟大的背影。

当你有机会和经过“五·四”或受过“五·四”影响的老人接触,你就知道,历史和传统其实一直离我们很近。这些世纪老人身上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被我们延续下去呢?

不久前,我在北大又听到一个有关季先生的清新而感人的新故事。一批刚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这该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面!在季老家不远,是北大的博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在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

听多了这样的故事,便常常觉得自己像只气球,仿佛飞得很高,仔细一看却是被浮云托着;外表看上去也还饱满,但肚子里却是空空。这样想着就不免有些担心:这样怎么能走更长的路呢?于是,“渴望老年”四个字,对于我就不再是幻想中的白发苍苍或身份证上改成60岁,而是如何在自己还年轻的时候,能吸取优秀老人身上所具有的种种优秀品质。于是,我也更加知道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义。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