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人士创业经历

2017-06-09

中国创业活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没有达到GEM成员的平均贡献水平。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解开下岗人士创业经历,希望能帮到你。

下岗人士创业经历篇一

年近40,身无分文,下岗在家,他是怎样完成从下岗工人到千万富翁的蜕变?

初闯创业路

2003年,郭祥盛因石首市第二酒厂停产而下岗,经过下岗失业后的阵痛和彷徨,他深深地认识到,要摆脱困境,只有自强自立,依靠党和政府的政策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他向亲友筹借来8000多元资金,在岳父的自留地上修建了一个简易的酿酒棚,开办了家庭式的手工酿酒作坊。这就是郭祥盛的创业之初。

偶遇良机

老郭有一个最大爱好,就是在网上下象棋,一次和棋友大战之后闲聊,听说现在网络上能人颇多,能够帮助他把酒打入大型酒厂作为基酒加工。老郭精神为之一振,要是能固定为大酒厂送基酒,不仅解决了自家白酒的销路问题,说不定还能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只是想进大酒厂谈何容易?老郭不是不知道,当初他给大酒厂送过酒,可人家一听说自己是下岗职工开办的个体作坊时,都不愿与他签订合作协议。

能人的高招

棋友介绍的所谓能人其实是一位资深的网络写手,第二天,老郭真在网络上找到了棋友所说的能人,顿时挺失望的,网店里所谓能人开着一个叫“鸣人软文”的网络店铺,主要业务其实是写作,就算是个“作家”,能帮啥忙?老郭心里烦了嘀咕。可看着棋友的面子,随便问了问,店主的回答让他精神为之一振。“何不为自己的白酒打开知名度?创立品牌后人家还能看不上咱吗?”并专门为老郭搞了一个品牌策划方案,并答应低价为老郭全程负责广告宣传。

打开财富之门

在“能人”的指导下,老郭在网络、报纸、电视上全面造势,并在当年向国家商标总局申请注册了“含芳”商标,打造出“绣林玉液品牌”,准确定位中端酒市场,将产品直接推销到宾馆、酒楼等终端市场。企业订单如雪片一样飞来,老郭瞄准时机,相继收购石首市第二酒厂、第三酒厂,合并成立“含芳”酒业公司。2010年,着名保健酒品牌劲酒集团向他抛出橄榄枝,合资成立劲牌酒业(石首)有限公司,在石首市江北工业园,年投资2.18亿元,建设年产1.5万吨的纯谷酒生产项目。

九载创业,从下岗工人到千万富翁郭祥盛实现了从下岗工人到千万富翁的创业脱变。

下岗人士创业经历篇二

2000年,陈凤敏从哈尔滨针织厂下岗。

一夜之间,她仿佛从天上掉到了地下。雪上加霜的是,同年其爱人李世军也从建筑公司下岗了。

这一年,他们40岁。孩子正在上学,父母年事已高,家庭生活的正常开支都失去了来源,他们的心就像被掏空了一样。

为了生存,夫妻二人携手踏上了创业之路。他们收过废品,干过熟食店,但效益都不是很好。最脏最累的活儿是收头发。把从理发店中收的头发一点一点清理干净,他们累得连饭都吃不下去。但为了生活,两个人互相鼓励着,坚持着。

2003年,他们组建了以下岗职工为主的水电安装服务队。遗憾的是,服务队仅仅运营了7个月,就被两家企业拖欠垮了。到2004年初,他们已欠外债8万多元,生活彻底陷入了窘境。

一次,孩子在饭桌上天真地问陈凤敏:“妈妈,为什么咱家的菜里没有肉呢?”两口子互相对望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泪水夺眶而出。

孩子不知道,别说是肉,就是买菜,爸爸妈妈每天都是从市场这头走到那头,挑最便宜的买。

陈凤敏一家三口的经历,许多城市下岗职工家庭都曾经历过。当他们手中的“铁饭碗”被打碎,而又未找到其他合适的饭碗”时,他们在那种“菜里没有肉”的生活中顽强地坚持着。

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作为老工业基地,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一系列的变革。国企职工下岗,是这场变革中的“阵痛”。安稳的工作岗位没有了,妻子没了工作,丈夫下岗了……他们的生活发生了难以想像的变化。截至9月底,全省各类企业仍有89万名下岗失业人员。

然而,他们又必须闯过这道关口。陈凤敏和所有的下岗职工一样,在艰苦的创业路上摸索着,前进着。与此同时,国家和社会也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这个特殊的群体。国务院在我省进行了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推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原来职工与企业只是一纸有名无实的合约。并轨后,企业切断了与职工的联系,支付了经济补偿金,接续了社会保险关系,职工拿到补偿金后成为名符其实的社会人,可以自谋生路,并享受相应的再就业优惠政策。目前,全省已有163万余人实现了并轨,人均获得经济补偿金8395元。此外,其他惠民政策也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点亮了一盏明灯。

就这样,陈凤敏夫妇在“阵痛”中,体会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暖流。

两口子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创业培训让我们长了见识”

2004年,亲属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后,主动借给他们一套38平方米的车库做生意,并提供了启动资金。夫妻二人觉得生活又见了光亮。

他们起早贪黑地干。李世军每天早晨两点起床去进货,两口子一忙就是一整天。然而,买卖做得还是不尽如人意。由于经验不足,他们又一次亏损了。干了三四个月,也不见有转机。二人的心里彻底没了底儿:怎么办?

就在这时,哈市劳动保障局打来电话,邀请他们免费参加SYB创业培训班。夫妻二人如同见了救星,一头扎进学校。在这里,他们不仅懂得了怎样理财,如何经营,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灵得到了深深的慰藉:下岗不仅仅是下岗职工自己的事,它牵动着各级政府的心。他们不是孤立无援的。

李世军拿出夫妻二人的“哈尔滨市创业培训合格证”给记者看。两个红色的小本是他们心中的一团圣火。李世军说:“我们的学习是免费的,但政府却是有投入的。如果我们做不好,对不起政府。”简单的几句话却是那样发自肺腑。

或许是从培训班得了“真经”,回来后两个月,他们的小吃店出现了转机,“回头客”越来越多。夫妻俩前堂后灶忙个不停,欣喜的笑容挂在脸上,生活是那样充满希望。

许多下岗职工像陈凤敏夫妇一样,虽然有创业的愿望,却不知从何处入手。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各级政府着手解其燃眉之急。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基层的乡镇,各种培训机构成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孵化器”。创业培训则为那些有开业条件和创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指明了方向。越来越多的下岗职工通过创业培训学到了“ 点金术”,他们开始信心十足地闯荡市场,寻找“金子”了。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有关人士介绍,今年前9月,我省共为 27万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再就业培训,培训后有18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再就业率为 71%。同时,对近3万名有创业愿望和开业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创业和开业指导,1.6万人成功创办企业和自谋职业,创业成功率60%,新创就业岗位近5万个。培训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搭建了一座“金桥”。

夫妻俩连声赞叹:“小额贷款使我们的生意锦上添花”

小吃店火了。很多顾客为了就餐而等座位。面对这种情况,只有扩大营业面积,才能增加效益。可是囊中羞涩,两个人左思右想,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突然,他们的眼前一亮:可以到商业银行申请小额贷款。两个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胆突突地去了。没想到的是,哈尔滨市商业银行利达支行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详细讲解了小额贷款的优惠政策。很快,陈凤敏从商业银行取得了2万元贷款,扩大了营业面积,他们的第二家店———兰州拉面馆顺利开张了。

“小额贷款就像一场及时雨,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从天而降。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们精神动力,让我们有从头再来的勇气和信心。”陈凤敏真诚地表白。

经过苦心经营,他们的小吃店越来越兴旺,营业规模一扩再扩。今年3月,他们又用这两年挣的钱,把兰州拉面馆旁的房子买了下来,设了单间。小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

饮水思源。夫妻俩一再表示,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在众人的帮助下获得的,他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社会。他们经常义务为市民修暖气、自来水,通下水,并且年年捐款,送还拣失钱物1万余元。这对下岗夫妇因此获得了“黑龙江省特色文明家庭”的美誉。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幕场景:政府开发的交通协管员、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安置给被称为“4050”人员的就业困难群体;下岗职工做生意,不但可以申请小额贷款,还可以享受到免税与免费的优惠;失业人员可在就近的街道或社区享受到就业服务……这些政策,都是政府“积极的就业政策” 的一部分。就业是民生之本,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今年前9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6.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7.2万人。

采访中,陈凤敏夫妇拿出了他们的“再就业优惠证”。在这个绿色的小本里,记录着夫妻二人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创业培训、小额贷款、工商、税收全免。抚摸着这个绿色的小本,回想起当初下岗时的

情景,两个人不禁感慨万千:下岗是不幸的,但也是机遇。抓住这个机遇,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陈凤敏夫妇的创业故事,是我省无数下岗职工再就业故事中的一个。“心若在,梦就在,天地间还有真爱……”他们在“真爱”中,在社会构筑的强大的“就业网”中获得新生。

下岗人士创业经历篇三

借钱闯他乡

陈全德原是重庆市一国有企业的工人,1991年下岗时,在棉纺厂当纺纱工的妻子也下了岗,各领80元的生活费,还要养一对孪生儿子。夫妻俩到处给人打短工,但不是工钱难讨,就是被炒“鱿鱼”。雪上加霜的是,陈全德在乡下的母亲因糖尿病住院,两口子花光了借来的3000元钱,老人还是去世了。一连串的家庭变故,使陈全德焦头烂额。

一天,陈全德的表弟从柬埔寨回国探亲。表弟幼时,其父母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丧生,是陈家收养了他。他对陈全德说:“在柬埔寨,只要你肯吃苦,找碗饭吃不难。假如表哥想去,你全家去柬埔寨的费用我来出,总共也就是1000多美元嘛!”

1994年元旦,陈全德带着全家飞到战后的小穷国去寻求希望。

不打不相识

到柬埔寨后,陈全德从报上看到一家效益不错的日用杂货制作厂打出招聘广告,他便去应聘,老板是泰籍华人,他看着这位不起眼的应聘者,傲慢地发话:“你是哪国人?”

“中国。”

“你们中国人素质太差,什么都干不好。”老板出口伤人。陈全德来了气,反唇相讥:“先生,我虽然脚踩外国的土地,但我有一颗赤诚的心。难道你不是炎黄子孙、不是中国人?‘差素质’的人为什么有这红火的企业?你改变了国籍,能改变自己的祖宗吗?我对你非常反感,为此,我拒绝应聘。”说完,转身就走。老板拦住他:“你是我见到的不一样的中国人,有个性,是个血性汉子。我这个人挺怪,你越骂我,我越留你。说吧,你想干什么工作?”

望着老板一脸的真诚,陈全德有些不好意思了:“我、我在中国是搞电焊的,除了这,别的我都得从头学起。”老板沉思了一下:“你愿意做计件工吗?”陈全德欣然说:“愿意。工厂每天什么时间开门?”

“早上7点半。”第二天,老板清晨6点半来了,陈全德此时已站在厂门口,还帮老板开车门。好个陈全德,第一次应聘,给老板一个下马威;第一天上班,又给老板一个好印象,老板自然注意他了。陈全德话不多,只埋头干活,除本职工作外,分外的事也尽力做,就像这工厂是他开似的。

此时,陈妻也在一华人开的茶馆做清洁工,月薪有100多美金,两人收入相加,除掉全家开销,还略有盈余。两个孩子也很成器,自学英语、柬语,打算用一年时间把高中课程学完……这一家子生活总算安定下来了。

陈全德每天回家,就把当天在工厂的所见所闻记下,进行分析和总结,他心中燃着一个梦,为那个梦的实现而努力地积攒着能量。陈全德勤勤恳恳、早到晚走地干了几个月,老板把他叫到办公室说:“你是个既能吃苦又勤快的人,什么事都做得稳稳妥妥,我十分放心。我开了很多厂,这个厂我无暇多顾,想请你替我照顾,你答应吗?”

“当然可以,我会做得更好。”陈全德兴奋地说。陈全德的月薪陡增至540美金,是原来的几倍啊!

拿表弟开刀

一夜之间,陈全德在这个厂当了领导。表弟喜得直蹦,菜也不卖了,带着妻子前来投奔。厂里需要人,陈全德便安排表弟当了包装工,弟媳当了计件工。

一天,陈全德巡视车间,发现表弟叼着一支烟,坐在那里打包,烟灰落在包装袋上,这是严重违反厂规的。陈全德气坏了,大声说:“请马上清除烟灰。厂里将按规定罚你100美元。再违规,就开除。”表弟以为他闹着玩,没当真。没想到发薪时,工资单上真的少了100美金,表弟暴跳如雷。

令表弟瞠目结舌的是,表哥还毫不犹豫地炒了他的“鱿鱼”。

这事传到老板耳朵里了,老板愈发器重陈全德,给他下放了更大的权力。半年后,厂效益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2%,陈全德却提出了辞呈。

“为什么?”老板大感意外,“是不是在工作或薪水上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没有。老板,我现在告诉你,我是中国的下岗工人,我只想证明一下,中国人不是孬种。辞职的原因,是我生性好动,想换个工作,去当推销员,去了解各地办企业的经验。”老板沉思了一会,说:“我虽然不了解你这样做的真正用意,但我承认你是一个实干家,你干什么都会成功。”

自强者天助

原来,陈全德想自己当老板。1996年2月,一家酒店决定转让。陈全德马上找该店负责人谈,但对方开出的条件十分苛刻:按酒店的原值转让,一次买断付清9万美金。陈全德拿不出这笔钱,但他找到了曾很器重自己的老板,并对柬国的现状条分缕析,认为经营中国传统的川味火锅,生意会非常兴隆。老板频频点头,凭着对这位老部下的了解,二话没说当场开出9万美金支票,借给陈全德,让他去把店买下。

自强者天助,陈全德当了老板,立马让妻子从茶馆辞职,又让业已毕业的两个儿子都来帮忙。“中国川味火锅店”开张后,陈全德选择了诚实稳健的经营方式,薄利多销,坚决不为高额利润铤而走险。陈全德将火锅底料实验了上百次。事实证明,他的做法正确。开张半年来,其独特风味赢得了许多人的青睐。不到一年时间,陈全德就把老板的9万美金全部还清了!

陈全德还第一次真正有了积蓄。从1998年7月到1999年11月,火锅店纯盈利18万美金,折合人民币近150万元。

奇迹就这样发生了,陈全德由一个中国的下岗工人在异国他乡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百万富翁。现在,他们夫妇一边将两个儿子送到新加坡深造,一边打算用5年时间,将店子变成东南亚最大的川味火锅名牌店。过几年,两个儿子也将留学归来,再办连锁店,以柬埔寨为总部,发展到东盟10国都要有分店,然后再回到祖国,办更大更多的实业。他说,树高千尺忘不了根!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