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中国画图片

2017-04-08

端午节作为我国的传统,有很多传统的画家会画端午节的中国画以表示对端午节的喜爱。你想看看端午节的中国画有哪些吗?今天先和小编一起欣赏这些端午节中国画图片,希望你会有所收获的。

端午节中国画图片欣赏

端午节中国画图片1

端午节中国画图片2

端午节中国画图片3

端午节中国画图片4

端午节中国画图片5

欣赏完端午节中国画图片之后,请和小编一起看一些关于国画的介绍。

人物国画协调统一

这是任何一个画种都应首先考虑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是成就一幅完美画面的关键。只有掌握了写生色彩与装饰色彩的关系,掌握了一整套的装饰色彩理论,注意色彩搭配的协调与统一,对色彩的运用上你才能融会贯通,灵活自如,好的作品便不断的滚滚而来。

装饰画的色彩怎样达到协调与统一

①、首先,在服从环境装饰,工艺制作以及题材内容的前提下,先确定一种色彩或一种暖色,如是暖色,也应确定是黄、是橙、是红,确定的这种色彩(包括与相近的色彩)的面积应占总画面至少60%、70%以及80%或更多的比例,或整个画面都控制在这种色彩气氛之下,才能取得色调协调统一。

装饰画和装饰设计中也有用两种色彩或两种以上色彩平分画面保的情况,造成极强的图案性,也是很好的,但也要求有统一的感觉(借助构图、造型和色彩的均衡等手法)。

②、为取得色调的协调统一,不要求色彩限制,即用色不要太多,要简练,即使用色丰富的装饰画,从效果上看,第一印象也要给人以简练的感觉。在简练的前提下,包含着丰富的细部变化,否则, 难以达到色调的协调与统一。

③、适当应用“补救色”。在装饰画创作中黑、白、灰、金、银色这些被称之为极色的淡色,属于色彩系色彩。补救色和任何颜色在一起都在两个不协调的颜色中间。用以上五色中的任何颜色在一起或色块一界(隔开一点)就立刻变的协调统一,能协调、能统一、如黑能增进邻近暖色之暖,白色能减弱邻近暖色之暖,反之冷色近于黑,就失去光明,邻近于白则增进光辉。金银色设计中起点缀和中和作用,但使用时要惜墨如金;滥用,也可化高贵为低俗。

山水国画的确立

现今,用“确立”二字来正名山水画的众说是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在这类摹本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峰、石、云、水、树的复杂表现。这位“发前人所未发,开后人之师承”的艺术家,第一次将山水搬上了中国美术的表现舞台,他的《画云台山记》可算山水画论的开山之作。虽然文题中心是赵升舍命从师的故事,但其环境刻划部分却成为中国山水画的后来观照。

这一模板作用的确立,主要源于以下几点:

山有受光面、背影,水有倒影,祥云可成为东与西的重要观照,水天的“空青”可托出有太阳的天气。

2 . 按照东西的顺序排置远近山峰,营造一个高峻险绝的境地。

3 . 中段布局主要讲求取势的“对峙”,具有相对意义。

东、西、中三段山要用“紧凑性”将长卷关联起来。在山的三分之一以上部位,做清气使之分为两重。

顾氏的理论之所以重要,在于他提出了行云流水的线性形状,鸟瞰呼应的重叠形式,三段山、三分位的空间模式。

被称为中国第一篇山水画论的是宋宗炳的《山水画序》。宗氏提出了著名的透视法则:“竖画三寸,当千刃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远”。与宗氏同代的王微,亦是纵情丘壑的人物,他在《叙画》中提出了“望秋云,神飞场;临春风,思浩荡”的怡情说,和“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以判躯之状,尽寸眸之明”的尺幅千里说。可以讲,至魏晋以降,中国山水画的远取其势、近取其质的核心认信已确立了逻辑起点,而空间视觉原则也得以逻辑的深化。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