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练好太极走步

2017-01-25

太极走步,这往往是人们容易忽略的一个细节,但却是至关重要的动作,几乎大部分的招式中都包含了“走步”这一动作。我们也有注意到,在太极拳教程以及太极拳资料中,没有太多的有关“太极拳教程学走步”的讲解与介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练好太极走步。欢迎阅读!

如何练好太极走步

除了在日常练习中要加强基本功的锻炼、增强腿部肌肉与力量外,还要特别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起落要轻灵

这是步法的核心功夫。掌握好轻起轻落、点起点落、缓起缓落的步法原则。思想要高度集中,谨慎小心,轻缓、窥探,随时可以收回、迈出的精神。

同时,还应匀速、连贯、绵绵不断。否则,既会影响步法的任意互换,又会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

第二,落脚的方位要准确

这是检验太极拳招式动作是否规范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每个动作都应按照基本要求,把脚落到应落的位置。

准则是“四正四隅”。即东、西、南、北四个正方向为基本方位;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与正东、正西方向线形成夹角45度者,为中间方位、为斜方向。

行拳时必须朝上述四个正方向前进、后退,或某个斜方向斜进、斜退,不可偏离。如失于准确,则会造成“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错误。

第三,提脚的高度要适中

原则是“进步宜低,退步宜高”。低是贴近地面,高为不超过踝骨。这就应特别注意步法转换时摆胯的高度要适中,并保持一致。不能过高过低、忽高忽低。同时还应注意“上步脚跟铲地,退步脚尖先行”的原则。

这也就是说,在进步时,前进的脚,脚跟先着地,然后逐渐平稳过渡到全脚踏实;退步时,后退的脚,脚尖先落地,然后逐渐平稳过渡到全脚踏实。

侧行步(横移步),前脚掌内侧先着地,然后逐渐平稳过渡到全脚踏实。

第四,两脚间要保持一定的横向距离

间距的宽窄,应以便于身体重心转换为原则。也就是说,不论进步或退步,要使身体重心尽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由原来的支撑脚转换到另一脚。

前后两脚一定不能站在一条直线上,或左右交叉绕步。并步时,两脚平行,间距10~30厘米,成小开步,不可靠的很紧或成“八字形”。

第五,步幅大小要恰当

步大,进退摆放不能随机应变,容易被动失势;步小,不利于塌腰、落胯,内气下沉和重心稳定。

因此,脚步大小应以脚步舒展、重心稳固、不过前过后、迎送相当、转动灵活为宜。例如弓步,以一腿屈膝支撑、另一腿自然伸直为好,不可有任何勉强。习练者应结合个人情况,在实践中不断体悟、摸索,总结经验。

第六,两脚要虚实分明

这既是太极拳运动中对立统一辩证关系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对步法的一个基本要求。拳论云:“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

就是说,太极拳的每个套路,除起势和收势时两脚短暂平行站立外,其余动作无时无刻不在一虚一实、一实一虚的转换中进行。

习练者要靠意念的引导、姿势的开合、重心的移换、呼吸的配合来调整实现。具体做法是:以腰脊命门穴为轴心,腰向左转,身体重心移至左脚,成为支撑脚,左脚即为实;右脚起辅助支撑作用,为虚。

反之,腰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脚,成为支撑脚,右脚即为实;左脚起辅助支撑作用,为虚。二者交替进行。要防止步不分虚实的“双重”现象和拖泥带水的散步式打拳。如此,手足才能得其用,攻防才能得其宜。

第七,脚的运行路线要清晰,要走出弧形

走弧画圆是太极拳独特的运动方式。它以演练者的脊柱为轴心,手上有圆,脚下有圆,进是圆,退是圆。各式各样的弧和圆贯穿于每个拳势之中。

因此,不论进步或退步,两脚都应根据“先收后开”的轨迹运行。不可直来直去,有棱有角。以弓步为例,不论左弓步或右弓步,都应先把后脚收于支撑脚的内侧,然后再向左(右)侧前方上步。

倒卷肱则是先把前脚收于支撑脚的内侧,然后再斜向左(右)侧后方45度角撤步。这样就自然形成“月牙形”或“弓背形”的弧形路线。

第八,脚步要稳固

这是步型的核心,也是实现各种技法的保证。拳谚日“迈步如犁行地,落地如树生根”;“腰如蛇行,步如粘”。只有根基扎实,身体平衡,上肢、躯干才能灵活多变。

第九,脚的动作要与上肢动作密切配合,协调一致

做到身随步走,步随身移。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步到、身到、手到、眼到。内外相合,上下相随,全身协调。不能步走身留或身走步留,各行其事,上下脱节。

总之,太极拳的根基在脚,“先有好脚,才有好拳”。只有充分认识脚在太极拳运动中的重要地位,经常注意桩功、行步锻炼,打好步型、步法基础,加强腿部支撑力和柔韧性,才能提高拳技水平。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